日本3–5歲幼托免費新制上路(下)|人人有獎的「幼保無償化」解決不了問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伴隨今年 10月1日「一國兩稅制」的日本消費稅新制上路,日本政府也在同一天正式推出「幼保無償化」。簡單來說,就是將消費稅從 8%調漲到 10%當中多出來的 2%稅收,用來補助家有 3–5歲學齡前幼童的幼托費用,或是家有 0–2歲嬰幼兒的低收入戶(住民税非課税世帯)可以免費將孩子送到幼稚園或保育所。

然而,這項看似可以舒緩家長經濟負擔的政策,卻刻意或無形間造成家有學齡前兒童的家長間產生新的階級。這項政策是否真的解決日本幼托現狀的問題?這項政策究竟幫到了誰又害到了誰?本文接下來將探討日本政府這回推出的「幼保無償化」到底出了哪些問題。

— ▌前篇:

擴大實施就達不到最初目的

回到「幼保無償化」本身,原先「幼保無償化」是希望透過鼓勵幼托機構申請為經政府機關認可的「認可保育所」或「認定幼兒園」的方式,藉機淘汰不適合的私托機構。

2012–2016年間,日本幼托機構共發生 29起因為讓嬰幼兒趴睡窒息而死的事故,當中有 23件就是發生在沒有經過政府認可的「認可外保育施設」。日本厚生勞動省在 2017年度前往「認可外保育施設」實際調查時便發現,有 44.6%的「認可外保育施設」不合格。

問題是,現在「幼保無償化」擴大適用範圍到「認可外保育施設」後,就失去了原先希望藉機淘汰劣質私托機構的目的,只會讓絕大多數家有 3–5歲學齡前兒童的家長感到開心而已。

全面適用的「幼保無償化」只會讓貧富差距擴大

在「幼保無償化」實施以前,原本就有針對中低收入戶提供幼托補助。如果是領政府生活補助金生活的「生活保護世帯」,不管孩子幾歲去哪間幼托機構一律免費。如果是不需要課徵市町村民税的「低所得世帯」,幼托費用上限全國一律是 9,000日圓。至於年收在 1,000萬日圓以上(住民稅達 39萬7,000日圓以上)的家庭,幼托費用上限全國一律是 10萬4,000日圓。

現在推出「幼保無償化」,只是讓高所得的家庭賺到一筆,他們可以這筆原本要拿來將孩子送去幼托機構的費用拿去別的地方投資,這樣只會讓有錢的越有錢,沒錢的人生活還是照舊,造成貧富差距擴大。

解決不了問題,還可能造成幼托品質惡化

再者,「幼保無償化」是否真能解決目前幼托現場的問題,或是會衍生更多問題,都該被打一個大問號。

目前日本幼托現場的問題是,有幼托需求的家長多於幼托機構可以負荷的量,保育士人手不足、工作量過大,都會造成幼托品質惡化。

現在日本政府推出的「幼保無償化」方針,基本上就是鼓勵家長把孩子送去幼托機構,雙方家長都外出工作變成雙薪家庭。一旦 3–5歲學齡前兒童的幼托免費,就會有越多家長願意將孩子送到幼托機構,或延長幼托時間(別忘了「預かり保育」有補助)。如此一來沒有從源頭解決幼托機構人手不足的問題,反而加重保育士的負擔,造成幼托人員的勞動環境惡化。

要先從品質下手,接著才是減輕家長負擔

日本綜合研究所的主任研究員池本美香表示,2013年南韓就曾實施過針對 0–5歲學齡前幼童幼托全部免費的政策,但很快就發現這會造成幼托現場人手不足、幼托品質日益低下,而且還沒有達到南韓政府預期能提高出生率的目標,而有一派認為應該廢除這項政策。

池本美香指出,目前有不少先進國家都推行過幼托免費的政策,從成功的案例當中可以發現,「幼托免費」要能成功,必須要先確保幼托品質沒問題,接著才是減緩家長經濟負擔。但日本至今都沒有獨立機關來評價幼托機構的好壞,一切都交由地方政府自行處理。而且幼托專業人員一旦取得保育士資格,也不需要定期換發證照,如此一來沒有人可以替家長把關幼托機構品質的好壞,家長也無從判斷幼托機構的好壞。

0–2歲比3–5歲更需要照顧

池本美香接著提到,這次日本政府推出的「幼保無償化」還有兩個問題:一個是針對 0–3歲嬰幼兒的協助相對薄弱,以及這次政策完全沒有顧及沒有使用幼托服務、自己在家帶小孩的家庭。

這次的「幼保無償化」是針對 3–5歲學齡前幼童幼托費用全免,0–2歲的嬰幼童只有低收入戶家庭(可免繳住民稅)才享有幼托免費。

問題是相對於 3–5歲的學齡前幼童,0–2歲的嬰幼童是更需要大人細心照顧的群體。按照日本「認可保育所」的規定,每 3名 0歲幼童須有 1名保育士照顧、每 6名 1–2歲幼童須有 1名保育士照顧、每 20名 3歲幼童須配 1名保育士、每 30名 4–5歲幼童須配置 1名保育士。

太缺幼托專業人員,大阪市:來工作就送環球影城年票!日本「待機兒童」出了什麼問題
大阪市搶人大作戰,祭出獎金募集保育士medium.coma

沒有幫到現在最需要幫忙的家長

目前擠不進去「認可保育所」的「待機兒童」有 9成都是未滿 3歲的嬰幼童,但日本政府這次推出的「幼保無償化」是只有針對把 0–2歲的孩子送去「認定保育所」且符合低收入戶資格,才享有幼托免費的補助。

現在最需要幼托機構、擠不進去「認可保育所」的家長,反而被排除在這次「幼保無償化」的對象外,只能去找私托或保母,最糟的情況勢必得自己在家帶小孩。而這些自己在家帶小孩的專業主婦/夫,在這次的「幼保無償化」政策當中就只有孩子 3–5歲的時候每天 4小時的「教育」課程是免費的,要延長幼托時間還領不到補助

日本3–5歲幼托免費新制上路(上)|「幼保無償化」真的人人有獎嗎?
本月 1號,日本「幼保無償化」正式上路。看似家有 3–5歲學齡前幼童的家庭戶戶有獎的背後,其實並非如此⋯⋯medium.coma

只從大人的角度思考,沒有從孩子的角度出發

池本美香認為,日本政府的改革都只著眼在「解決少子化」、「女性活躍」,但卻從來沒有從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孩子究竟需要什麼樣的照顧,才會出現像這次這樣只先想到要減輕家長負擔,卻沒有先想到要顧好幼托品質的政策。池本美香總結道,所有幼托政策最大的前提就是要先確保幼托品質,減輕保育士負擔,具體做法有加強提供 0–3歲嬰幼童的照顧,並將「幼托免費」限定在有品質保證的幼托機構。


延伸閱讀

外帶8%內用10%,一國兩制的日本消費稅新制「輕減稅率」即將上路
2019年10月1日起,日本的消費稅將從 8%調升為 10%。但你知道嗎?並不是所有的消費稅通通從 8%調成 10%,到底哪些東西維持 8%,哪些東西漲為 10%,保證你看完這篇之後還是霧煞煞!medium.coma

太缺幼托專業人員,大阪市:來工作就送環球影城年票!日本「待機兒童」出了什麼問題
大阪市搶人大作戰,祭出獎金募集保育士medium.coma

參考資料

  1. 10月実施「保育園無償化」が、保育の質を低下させ少子化対策にもならないこれだけの理由
  2. 10月実施「保育園無償化」は、子どもの人権に配慮ナシの穴だらけ施策…保育の質の確保を
  3. ”待機”の母「税金なのに不公平」 恩恵ない上、働けない 幼保無償化で入園希望増の可能性も
  4. 1日に迫る幼保無償化 入園の希望者増加 人材確保に悩む現場

本文同步刊載於《關鍵評論網

日本幼托免費新制(下):「幼保無償化」全面適用,只會讓貧富差距擴大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擴大實施就達不到最初目的 回到「幼保無償化」本身,原先「幼保無償化」是希望透過鼓勵幼托機構申請為經政府機關認可的「認可保育所」或「認定幼兒園」的方式,藉機淘汰不適合的私托機構。…www.thenewslens.coma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張郁婕(CHANG, Yu-Chieh)的沙龍
682會員
264內容數
看到好玩有趣、各種傻眼的日本新聞就會隨手翻翻的日文新聞編譯平台。
2023/01/17
上個週末是日本的大學入學共通考試,出現了會讓考生聯想到網路用語「父母扭蛋/轉蛋」(親ガチャ)考題,一時成為話題。而「父母轉蛋/扭蛋」的背後,反映的就是日本社會貧富差距擴大,階級對立日益嚴重的問題⋯⋯
Thumbnail
2023/01/17
上個週末是日本的大學入學共通考試,出現了會讓考生聯想到網路用語「父母扭蛋/轉蛋」(親ガチャ)考題,一時成為話題。而「父母轉蛋/扭蛋」的背後,反映的就是日本社會貧富差距擴大,階級對立日益嚴重的問題⋯⋯
Thumbnail
2022/11/08
近年,日本屢傳幼兒園學童受困接送巴士,甚至有小孩子因此熱死的事件。類似事件頻傳,背後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又有哪些方法可以防止憾事再度發生?
Thumbnail
2022/11/08
近年,日本屢傳幼兒園學童受困接送巴士,甚至有小孩子因此熱死的事件。類似事件頻傳,背後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又有哪些方法可以防止憾事再度發生?
Thumbnail
2022/07/19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遭槍殺以來,現已改稱「世界和平家庭聯合會」的「統一教」再次受到各界關注。其中,統一教與自民黨政權間的關係,也是一大焦點。目前傳出,前陣子吵得沸沸揚揚的「小朋友廳(こども庁)」在上路前夕突然改為「小朋友家庭廳(こども家庭庁)」的爭議,背後也有宗教勢力介入,引發話題。
Thumbnail
2022/07/19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遭槍殺以來,現已改稱「世界和平家庭聯合會」的「統一教」再次受到各界關注。其中,統一教與自民黨政權間的關係,也是一大焦點。目前傳出,前陣子吵得沸沸揚揚的「小朋友廳(こども庁)」在上路前夕突然改為「小朋友家庭廳(こども家庭庁)」的爭議,背後也有宗教勢力介入,引發話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本文介紹民國113年所得稅法第17條修正的內容,重點在於扣除額的計算及修正後可適用的項目。修正內容包含了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的調整,房屋租金的特別扣除額增加,並取消了排富條款,以及瑞蒙對此修正的觀點。
Thumbnail
本文介紹民國113年所得稅法第17條修正的內容,重點在於扣除額的計算及修正後可適用的項目。修正內容包含了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的調整,房屋租金的特別扣除額增加,並取消了排富條款,以及瑞蒙對此修正的觀點。
Thumbnail
臺灣少子化問題日益嚴重,導致人口結構高齡化,社會福利制度崩毀,家庭結構變遷等問題。文章討論臺灣少子化的現況及相關數據、可能的原因以及可能的解決方案。指出少子化問題根源於社會結構和價值觀唸的改變,提出需要從教育體制、生活品質和生活壓力等多個方面入手解決問題。
Thumbnail
臺灣少子化問題日益嚴重,導致人口結構高齡化,社會福利制度崩毀,家庭結構變遷等問題。文章討論臺灣少子化的現況及相關數據、可能的原因以及可能的解決方案。指出少子化問題根源於社會結構和價值觀唸的改變,提出需要從教育體制、生活品質和生活壓力等多個方面入手解決問題。
Thumbnail
養兒不易,所以導致許多人都不敢生小孩,為了鼓勵大家生育,各個地方政府都有一系列關於0-6歲Baby的生育補助,也能幫家庭減輕一些負擔,本篇整理了一些育兒津貼的申請資格、如何申請、補助金額,一次讓你知道。
Thumbnail
養兒不易,所以導致許多人都不敢生小孩,為了鼓勵大家生育,各個地方政府都有一系列關於0-6歲Baby的生育補助,也能幫家庭減輕一些負擔,本篇整理了一些育兒津貼的申請資格、如何申請、補助金額,一次讓你知道。
Thumbnail
幼教是學校教育的第一階段,但在台灣一直很尷尬,制度也很錯亂,一直很疑惑這些專家官員是怎麼回事。 而且,沒有最錯亂,只有更錯亂。 幼教人力很複雜,一個公立幼兒園會有的人力,或稱為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會包括園長、教師、教保員及助理教保員。 今年教育部又示意各縣市招聘短期臨時的加置之照顧服務人員。
Thumbnail
幼教是學校教育的第一階段,但在台灣一直很尷尬,制度也很錯亂,一直很疑惑這些專家官員是怎麼回事。 而且,沒有最錯亂,只有更錯亂。 幼教人力很複雜,一個公立幼兒園會有的人力,或稱為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會包括園長、教師、教保員及助理教保員。 今年教育部又示意各縣市招聘短期臨時的加置之照顧服務人員。
Thumbnail
雖然之前有研究過幼托整合,也就是幼稚園和托兒所整合的過程,但畢竟是邏輯和文件的研究。有位朋友這幾年剛考上幼兒園的教保員,我才開始了解一些幼兒園令人驚訝的情形。 從幼托整合時就知道幼兒園師資結構很複雜,當時研究的幼兒園裡,教師共有七種身分,制度完全不一樣。
Thumbnail
雖然之前有研究過幼托整合,也就是幼稚園和托兒所整合的過程,但畢竟是邏輯和文件的研究。有位朋友這幾年剛考上幼兒園的教保員,我才開始了解一些幼兒園令人驚訝的情形。 從幼托整合時就知道幼兒園師資結構很複雜,當時研究的幼兒園裡,教師共有七種身分,制度完全不一樣。
Thumbnail
收出養意指18歲以下兒童或青少年因原生家庭重大變故失去經濟或教養能力,需要原生家庭放棄監護權與親權,尋覓新家庭的社會福利服務。最近保母虐死安置童新聞沸沸揚揚,我不是社工,但盼透過這篇文章,分享現行收出養制度中的一些故事和身為社福工作者看見的角度。
Thumbnail
收出養意指18歲以下兒童或青少年因原生家庭重大變故失去經濟或教養能力,需要原生家庭放棄監護權與親權,尋覓新家庭的社會福利服務。最近保母虐死安置童新聞沸沸揚揚,我不是社工,但盼透過這篇文章,分享現行收出養制度中的一些故事和身為社福工作者看見的角度。
Thumbnail
隨著政府拋出長照3.0的政策,長期照護又再度躍上新聞版面。台灣已步入超高齡社會,年輕人肩上的擔子愈發沉重。另外,現代人工作繁忙,在照護長輩上已沒有過往事必躬親的耐心。為了方便甚至不惜動用一些不恰當的手段來照護長輩,今天來帶大家認識這些己所不欲,勿施於長輩的照護之惡。
Thumbnail
隨著政府拋出長照3.0的政策,長期照護又再度躍上新聞版面。台灣已步入超高齡社會,年輕人肩上的擔子愈發沉重。另外,現代人工作繁忙,在照護長輩上已沒有過往事必躬親的耐心。為了方便甚至不惜動用一些不恰當的手段來照護長輩,今天來帶大家認識這些己所不欲,勿施於長輩的照護之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