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生活不美滿的《老公的陰莖插不進來》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是看了嗚喵在說書頻道上提到這本書而挑選來看的,再加上這本書有改編成Netflix原創劇集《老公的那個進不來》,雖然我沒看過影集,但我相信故事一定很精彩才會得到改編的機會。
《老公的那個進不來》劇照
而這本書之所以得以改編,是因為它是以作者木靈自身,也是老婆的視角為主開展而來的真人真事。
大多數的人都會覺得只有男性會有性事上的煩惱,畢竟我們從小的教育就是男生比較會有性衝動,女性則是單純含蓄,甚至對性事興致缺缺。
但是當我們逐漸成長為成年人後,會發現不論是男性還是女性都會有性慾,而性慾就跟我們食慾一樣正常,有人可能性慾較大、有人性慾較小,不管是怎麼樣的性慾都不可恥,更重要的是,如何了解自己的性慾,知道自己的需求。
我們身為另一半最親密的枕邊人,對方有什麼需求一定是優先向另一半吐露,雙方在性事上的煩惱肯定只有另一半可以解決,又或者無法解決。
這本書就是難得以女性的角度,描寫出她與先生在性事上的不合而衍伸出來的痛苦、無奈與寂寞。
在看這本書之前,光看名字會覺得內容應該會滿腥羶色的,結果翻開後的文字語調都帶有一種憂鬱且壓抑的味道,就跟書內木靈的個性很相似。
全書不僅環繞著「有愛無性」的主軸,更透露出日本女性在社會上的弱勢地位,像是木靈去授課時被歧視,亦或是她因為性生活出現問題,而自責覺得是自己的問題,甚至願意讓自己老公出去買春,更感謝外面的那些女人幫她服務了她無法服務的老公。
這樣扭曲的心態都凸顯出木靈早已生病的跡象。
後來她也開始約別的男人上床,發現和其他沒有愛的男人都能順利完成性事,偏偏和自己的老公就是無法,這種挫折想必對任何人來說都很痛苦。
因為性這件事,就是希望能和自己心愛的人一起探索、一起進行的活動,偏偏木靈只能與無愛的人順利完成這本應該和愛人共同進行的事情。
書內木靈也面臨工作上的挫折,到後期她逃離了戰場,卻也給了自己休息的時間。
我在看這本書時也發現木靈和她老公一開始在授課方式上就有很多不同,這也讓她難以向老公吐露自己工作上的困境,雙方的心也是從這裡開始慢慢地漸行漸遠,而進而使木靈做出傷害自己的事情。
其實在看書時我一直好想對木靈吶喊去看醫生吧,妳生病了。我卻喊不出來,我明明知道木靈因為自小生活在鄉間,從小的教育讓她壓抑自己內心的情緒,使她面對到挫折,雖然沒有人責備過她(她先生並沒有因為進不去而責備她),她依舊感到自責萬分。
同上所說,她自身就跟這本書的筆調一樣憂鬱。讓人看的也很黑暗壓抑。
還好直到故事最後,雙方有一起為了彼此的生活而努力,當然當中有發生一些事情,可最終是好的結束。
看這本書發現日本女性生活真的很不容易,不論是工作上易被歧視,和老公互動上也常常有低人一等的感覺,看得很讓人難過。
希望日本這個國家未來能慢慢成為真正男女平權的國家。

✨喜歡我的文歡迎來我的粉絲專頁點個讚以及我的Instagram追蹤我的最新動態❤
✨順手幫我拍手五下,支持我持續分享好書,謝謝你↓↓↓↓↓
155會員
170內容數
熱愛閱讀,現創作內容為:讀後心得、投資理財、課程心得及原創長篇小說。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悅陽財經閱讀筆記 的其他內容
有罪推定的《無罪的罪人》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一場自我探索的旅程︱《在不完美的生活裡,找到完整的自己》     一出生我們就是別人的子女,別人的學生,別人的職員,別人的伴侶,那自己呢?真正的我們自己在哪?不可抗拒的被他人所賦予社會角色,一層層包裹住自己,因此迷失自我在這片汪洋中,不斷負重下沉,忘卻呼吸。
Thumbnail
avatar
來瓶養樂多吧
2021-07-27
《不工作的世界》下:在失去工作重心後,該怎麼找到生活的意義開始之前,請大家先問自己一句話:「如果我們在一個沒工作但有基本收入的世界,你會感覺怎麼樣?」 我想搞不好第一直覺是開心,可以離開壓榨人的公司、遠離討厭的同事,盡情旅遊看遍整個世界,或是天天追劇追到爽,短期也許如此,然而時間一年兩年過去,都是沒工作的狀態,人類究竟會變成什麼樣呢?
Thumbnail
avatar
陳沛孺
2021-06-13
你的大學生活值得嗎?《大學不迷茫》閱讀心得距離上一次寫這本書的閱讀心得大概是兩年前。而我也即將從大學畢業,現在不僅靠自己的力量將學費繳清,而且還有一份不錯的實習工作,甚至有充裕的時間經營個人品牌,也就是你正在看的「TASYA-STUDIO 」。 我認為以我的大學經歷,足夠和你探討作者─李尙龍在這本書《大學不迷茫》中所談到的概念是否符合現實?
Thumbnail
avatar
TASYA-STUDIO
2021-04-14
《我的不完美生活》:庸庸碌碌生活中,你究竟期待甚麼?Sophie Kinsella的我的不完美生活(My not so perfect life),道出現今台灣所謂的北漂青年,憑藉著對理想憧憬,隻身從鄉村來到大都會發展,在逐夢過程中進一步省思完美生活的定義.
Thumbnail
avatar
瑪西
2020-08-10
不負責任書評:《不理性的力量:掌握工作、生活與愛情的行為經濟學》      看書名,本來以為是個提供人類為什麼不理性以及如何解決關於不理性的問題的方法論,其實不過就是是一本關於杜克大學行為學大師的勵志演講稿,麻雀變鳳凰的自圓其說。只能說,讀完之後還蠻失望的,或許因為當初看到書名標題時對其副標題所及的『工作、生活及愛情』以行為經濟學的角度的談論方式深感好奇。
Thumbnail
avatar
斯瑪特之不斯瑪特
2020-05-19
5 世俗團體──《海闊天空:不信宗教的美好人生》大要 2019C6美國文化有一件相對新鮮的事,就是刻意為自命世俗的人士成立的團體,有校園的、軍人的、黑人的、行善的等等。
Thumbnail
avatar
局外人
2019-06-26
3 非宗教化的趨勢──《海闊天空:不信宗教的美好人生》大要記 2019C3無神論、不可知論、自然主義、世俗主義、人文主義等自古就有,但是到了21世紀,懷抱這些非宗教世界觀的人卻大增。走出宗教大門的人比走進去的多,這是破天荒第一回。原因包括政治、教會醜聞、婦女就業、同性戀、網路等。宗教是個向度問題。大腦有不同的機制,信不信都自然。
Thumbnail
avatar
局外人
2019-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