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滿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回想新年第一週,南瓜豐收,家裡慣例煮成海鮮濃湯,法國長麵包斜切烤脆,早午晚黃黃澄澄的暖胃,像體內亮著一盞燈。深夜喝幾口甜酒,和捧在腿上的電腦乾杯,開工。

起初平淡。讀了安溥在一月號《大誌》的專訪,她想對二十歲的自己說:穿露一點。沒出門,在家看了好幾部 Netflix 的新片,《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和《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不怎麼喜歡。《搖滾青春戀習曲》則深得我心,那燦爛的夢的起點,像銀色氣球綁著一顆蘋果上街去探險,分分鐘無懈可擊。以這部電影勉勵自己:滿懷光芒,迎接愛。

二〇二〇第一場戲院電影是可愛雀躍的《兔嘲男孩》,因為帶家母(意即:金主)出門,映後去吃了新鮮昂貴的生魚片握壽司,像一生沒吃過一口生魚片那樣美味。隔天本來想以這部的戰後柏林圖景去對照羅賽里尼的《德國零年》,寫篇行外影評交稿。結果後來坐在電影館樓下的咖啡店,忽然為自己從未存在的情傷感慨起來,便以「母胎單身者如何觀看愛情電影」為題寫了篇完全無關的文章了。

寫東西能換到錢並不是常態,換得到爽快我已滿足。此次邀稿的雜誌主編肯定是個好人,上個月他就給我一個有趣的機會,條列十二個寫作者的疑難,純提問,不解釋。乍看簡易隨興,要思索起來倒是認真懷疑人生。很短,所以就直接貼在這了:

  • 1 牽引讀者,或是縱容讀者 ── 如何處理這群來路不明的人?
  • 2 寫作真是為了給人看嗎?每次任誰的滿意毫無層次你就痛恨自己。
  • 3 莎岡說若她兩三年不寫作就會變成個墮落的人,蘇珊桑塔格說「假如我寫不出東西是因為怕自己會變成一個壞作家,那就讓自己是一個壞作家吧,只要寫就可以了。」書寫 / 不寫的嚴重性究竟是什麼?穩定生活多麼撕心裂肺難免高速活膩,只有創作能提供我們機會去反覆感受那些現實給不起的感受?
  • 4 夏宇翻譯亨利侯歇的《夏日之戀》描述這本書的特徵:「所有句子只寫表面且心甘情願停在表面,無法言說處停在無法言說處因此興高采烈。」當你對編演完好的細節擁有如此吹毛剔透的觀察力,你究竟怎麼判斷語言的深刻和極致?
  • 5 藝術家的選擇:拿捏抽象的程度,瞄準遺留的局部。書寫作為一種技術,它該練就的是什麼?
  • 6 若能隱形參觀某人寫作時的面貌,你最想見誰?
  • 7 你信任那些愛護你的人給的作品意見嗎?
  • 8 寫作過程中如何平衡理智與直覺?與老虎同渡一船的少年 Pi 說「理智過了頭你就會不小心把宇宙跟洗澡水一起放掉」,你如何既保持一種純粹的隨機性心意,又耐得住精確操作而可供解讀與思索 ── 如同一個腦內機關迷宮?
  • 9 有詩人曾言無法忍受讀者將敘事者直接視為作者。作者與文本之間該保持距離嗎?要怎麼表現以讓讀者意識到這種疏離尺度呢?
  • 10 你知道自己都帶著怎樣的表情在寫作嗎?
  • 11 你認為無論如何持續寫作是一件有價值的事情嗎?換句話說,它值得高興和保佑嗎?
  • 12 想像這個世界沒有文學,你要怎麼過活與去死?

五號那晚去看了 Suede 的紀錄片,切分有致,讓不是樂迷的路人如我搞清楚他們的每一張專輯與巡演的歷程,以及這些階段性成就所引致的每個樂團成員的心神不寧和靈感爆棚。Scede 從九零年代初成團隨意亂唱,一路走紅,不免互相傷害,砸吉他摔鼓棒,我不跟你好。換了樂手,換了製作人,換了熟稔的風格,解散又重組,有人病倒,有人嗑藥,一切意料之外有好有壞,「但願我從來沒錄過這鬼東西」,或者滿身大汗在一個橘色的小房間裡高興地把歌詞忘光。

搖滾樂團這件事本身讓我驚訝 ── 它組合每個人的才氣和魔性,要做的只有平衡而已:寫詞者的抑鬱對上寫譜者的愛現,混音師的自作主張對上樂手的自賤。原來以為搖滾樂都是走極端,但凡一起走就要好好協調是哪一款極端 ── 卑劣、猥褻、挑釁、無病呻吟都可以 ── 擺盪其間也要有共同頻率。「一個樂團要走得長遠…… 要超越自己創造的經典,同時保持有趣,是很困難的。」如果創作不是在尋求共鳴,而就是共鳴底下的產物,「那你就會開始有很多的碰撞跟質疑:為什麼這個人總是比較受歡迎?為什麼這個人吉他彈起來好神好討厭?為什麼我們的鼓手長得像強暴犯大叔?」無法啟發彼此,或者那個啟發伴隨不愉快的爭執時,一個樂團的內部問題從此張力糾結,諭示注定分裂的演奏意識。

好在他們還是撐過來了。現實考驗玩心,有時候不一定仰賴友誼(「我記得你當年走哥德風……」),而是疼惜年輕時的夢,喜愛一再加倍的能量與企圖,永不滿足。電影本身很好,剪接時間軸明確,一群菸不離手、彷彿每天用酒精洗頭的龐克小子,並非忽然蛻變成四平八穩談著大起大落的冷豔大叔。「他們犯過很多錯,但也做對很多事。」莫名被貼上英倫搖滾天團的標籤,莫名帶著一箱 fade-out 收尾的流行歌,奔波各地去賺錢和花錢。然而他們真正關注的只有自身冰涼的脆弱,與優雅暴力。組團,寫歌和表演,是他們悶燒這個世界的方式。

這首 Beautiful Ones〈美麗佳人〉為 Suede 巔峰時期寫下的唱片的主打歌,它本來要叫作 Beautiful Scum〈美麗人渣〉 ── 後來大概覺得有點沒禮貌。不過我非常喜歡,搖滾樂總是適合壞了了的。


近期把〈先走〉轉貼到臉書,現在又轉貼回來,有一種很行為藝術的感覺。總之,臉書上談了一點這個作品的始末,有望提供樂意閱讀小說本體的人些許新想法。節錄如下:


我認為可以用一句日記式結語概述:我寫的是關於我生命裡的一切幸好。幸好世界存在著可以對視的眼光,幸好氣象萬千,人來人往,幸好航程平淡而起降熱烈。幸好我寫。我能把自己帶去別的地方,另一平面,現實,記憶法則,風火輪迴。〈先走〉於是環繞一種保密氛圍,不可探聽,因為那是我的閃爍一刻,我的過敏,我深深凹陷的時空。像是一本重新剪接過相簿,讓拍攝者與被攝者湊合著懷念。因此這是為什麼解讀不出動態感,試想:瞬間移動兩次成立往返,你能夠目睹它曾經不在嗎?搬運意象與對話,就是為了極快地掀開又覆蓋一道道關於自我的真實,如同快門眨眼,無盡的暫時就在此處,連綿切換,而非堆疊,純然的時間性只能以迴旋去感受。每將現實摺進虛構一次,文本擠出身體,它的表情流動就是書寫的起心動念:撿拾邊角,觸及一塊有限的永久。
或許對我來說,書寫與閱讀從來是同一件事,連綴進行,同時發生。我對命運的困惑,對親密的感想,創作幻術作為生活方法的可能性之內部實驗版。小說裡面的「我」,就是我,是限定在虛構裡指認的那個我。拉到最淺,我偷渡所有我渴望經歷的相處之道,壓到最深,地球停止運轉時,眾影子終於在光芒固定的風暴裡飛舞起來。

〈先走〉於九月完稿,參與文學獎入圍,十一月確認落選,十二月發表於此平台。我思索了好幾週該怎麼處理這個作品,結論是:寫一篇新的。不是修改原作,而是繼續書寫。新作嘗試了新手法,改變獨角獨幕的慣性,撞一些以往不敢碰的東西。成果應該很嫩,不過我玩得滿愉快的,反正原則上作者法喜充滿最重要。這篇稿子也拿去投獎,所以會被冷凍一段時間,希望能很快曝屍示眾 ── 意思是和大家見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魚羊變色-avatar-img
2020/01/18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和《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剛好都在我的愛片名單裡XD雖然不敢再看第二次,但對亞洲電影某種緩慢和笨拙情有獨鍾啊。 我們都是人渣比是佳人還真實多了,作為歌名也帥氣多了:) by有大把時間可揮霍且來路不明就算牽引也牽不動的讀者
avatar-img
午夜先生的沙發
237會員
172內容數
雙層棉被搭配記憶枕
午夜先生的沙發的其他內容
2024/09/07
《賴活》預設了死亡,讓娜娜的一生宛若曇花一現。她的日常困境與悲喜流動,觀點和話語,在觀看者的意識中因而改變了時態,移除了未來意義的可能性,一切僅能是當下的、瞬刻的真實快照。她走路、大笑、寫信、跳舞、抽煙,魅力無窮卻只見表面;兩千法郎、香頌情歌、雨日相擁,所有事物與行動的意義也並不延續到未來成為結果。
Thumbnail
2024/09/07
《賴活》預設了死亡,讓娜娜的一生宛若曇花一現。她的日常困境與悲喜流動,觀點和話語,在觀看者的意識中因而改變了時態,移除了未來意義的可能性,一切僅能是當下的、瞬刻的真實快照。她走路、大笑、寫信、跳舞、抽煙,魅力無窮卻只見表面;兩千法郎、香頌情歌、雨日相擁,所有事物與行動的意義也並不延續到未來成為結果。
Thumbnail
2024/04/28
埃及沙漠和肯亞草原,以地理上的邊陲姿態,許諾著一種界外的、危險卻自由的生活方式。曾經不被承認、社會視之為禁忌的慾望,在此地得以越線探索。
Thumbnail
2024/04/28
埃及沙漠和肯亞草原,以地理上的邊陲姿態,許諾著一種界外的、危險卻自由的生活方式。曾經不被承認、社會視之為禁忌的慾望,在此地得以越線探索。
Thumbnail
2024/02/10
想去一個下雨也很美的地方,於是來到北投溫泉溪。
Thumbnail
2024/02/10
想去一個下雨也很美的地方,於是來到北投溫泉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這篇文章適合的對象: 1.文字創作欲大爆發,但一打開word卻是一片空白。 2.總是寫了一半就寫不下去,檔案夾裡有一堆待續稿,但一篇完稿都沒有。
Thumbnail
這篇文章適合的對象: 1.文字創作欲大爆發,但一打開word卻是一片空白。 2.總是寫了一半就寫不下去,檔案夾裡有一堆待續稿,但一篇完稿都沒有。
Thumbnail
寫作的理由? 這個理由或者對你們來說是很扯,但是我在孩童時得出的答案始終如一:因為我想寫,非這種生活不可。 熱情伴隨著的壓力 或許是因為這種虛無縹緲的原因,使自己有種說不出的壓力。 因為寫作而差點放棄寫作 從掙扎中找回那點光 若果問我有沒有克服之前的困難,我可以答你:沒有!但以後我會笑著去面對。
Thumbnail
寫作的理由? 這個理由或者對你們來說是很扯,但是我在孩童時得出的答案始終如一:因為我想寫,非這種生活不可。 熱情伴隨著的壓力 或許是因為這種虛無縹緲的原因,使自己有種說不出的壓力。 因為寫作而差點放棄寫作 從掙扎中找回那點光 若果問我有沒有克服之前的困難,我可以答你:沒有!但以後我會笑著去面對。
Thumbnail
  我驚懼,我猶疑,所以不敢寫作。閱讀完、體驗完許多作品後,我欣喜,我悸動;我惆悵,我感動。到頭來,我依然寫作。沒有才能、資格、價值、意義的話,還能夠寫作嗎?我不知道,但我依然去寫。   
Thumbnail
  我驚懼,我猶疑,所以不敢寫作。閱讀完、體驗完許多作品後,我欣喜,我悸動;我惆悵,我感動。到頭來,我依然寫作。沒有才能、資格、價值、意義的話,還能夠寫作嗎?我不知道,但我依然去寫。   
Thumbnail
 人不能滿足。不能把事情做完。我不知道是聽誰這麼說的。否則你的明天會再脆弱不過,會不小心就死掉的。
Thumbnail
 人不能滿足。不能把事情做完。我不知道是聽誰這麼說的。否則你的明天會再脆弱不過,會不小心就死掉的。
Thumbnail
寫下這篇文的動機很簡單,因為我再也不想因為有關「寫作」的事而感到不開心了!寫作對我來說,不該是那樣。我不想成為把興趣變成壓力的兇手,於是,我嘗試出發去找回初衷,為著不是別人,而是因為我想繼續在寫作的這條路上,走下去、讀下去也寫下去。
Thumbnail
寫下這篇文的動機很簡單,因為我再也不想因為有關「寫作」的事而感到不開心了!寫作對我來說,不該是那樣。我不想成為把興趣變成壓力的兇手,於是,我嘗試出發去找回初衷,為著不是別人,而是因為我想繼續在寫作的這條路上,走下去、讀下去也寫下去。
Thumbnail
踏上寫作路以後,再不好好思考,沒有優渥的家境奧援,現實生活就是開門七件事,而如果無法靠著作品支撐自己生活,而被迫必須耗費時間體力做許多與寫作無關的工作,你會快樂嗎?在我,工作的耗損摧枯拉朽,縱不至澆滅我的寫作意志,卻也已將體力精神燃燒殆盡,以至這近幾年產出雪崩式下跌。
Thumbnail
踏上寫作路以後,再不好好思考,沒有優渥的家境奧援,現實生活就是開門七件事,而如果無法靠著作品支撐自己生活,而被迫必須耗費時間體力做許多與寫作無關的工作,你會快樂嗎?在我,工作的耗損摧枯拉朽,縱不至澆滅我的寫作意志,卻也已將體力精神燃燒殆盡,以至這近幾年產出雪崩式下跌。
Thumbnail
在人們對於寫作這件事的眾多遐想中,「寫不好」從來沒有被當成一種可以被縱容的態度或結果。這也是許多人一聽到「寫作」或「作家」等字眼,總會從心底油然而生幾種情緒,諸如:不自覺得尊敬、內心竊竊地狐疑(真的有資格嗎?)、不方便表露的輕蔑(能賺多少錢?)、以及可能更多的是不敢妄想
Thumbnail
在人們對於寫作這件事的眾多遐想中,「寫不好」從來沒有被當成一種可以被縱容的態度或結果。這也是許多人一聽到「寫作」或「作家」等字眼,總會從心底油然而生幾種情緒,諸如:不自覺得尊敬、內心竊竊地狐疑(真的有資格嗎?)、不方便表露的輕蔑(能賺多少錢?)、以及可能更多的是不敢妄想
Thumbnail
想像這個世界沒有文學,你要怎麼過活與去死?
Thumbnail
想像這個世界沒有文學,你要怎麼過活與去死?
Thumbnail
濕冷的午後四處尋覓奶酒咖啡與鹹派安撫鬼叫的腸胃。沐鴉店內播的唱片宛如拖吊一根舌頭,唱的不知是「我走進官場的震央」還是「我走進棺材的正中央」。會知道這兒是因為讀了黃麗群一篇拍攝地選在此處的雜誌採訪。追隨這個機智又頹廢的散文作家已久,每每她雙手一攤散出點字來,就覺得是魔法,酒變成水水變成貓反正都是液態。
Thumbnail
濕冷的午後四處尋覓奶酒咖啡與鹹派安撫鬼叫的腸胃。沐鴉店內播的唱片宛如拖吊一根舌頭,唱的不知是「我走進官場的震央」還是「我走進棺材的正中央」。會知道這兒是因為讀了黃麗群一篇拍攝地選在此處的雜誌採訪。追隨這個機智又頹廢的散文作家已久,每每她雙手一攤散出點字來,就覺得是魔法,酒變成水水變成貓反正都是液態。
Thumbnail
  我不得不承認有目的的寫總是痛苦的。尤其是當你想完成一個佳作,無論是詩、小說或者劇本,「想要變得更好」是一個好的想法,但做到是另一回事。   在寫作的時候,我們因為達不到預期的高度感到痛苦,但人們不會因為缺乏練習跑步而跑不動感到痛苦,我們會知道這是因為懶惰、缺乏練習或其他的原因,可是我們很少覺得
Thumbnail
  我不得不承認有目的的寫總是痛苦的。尤其是當你想完成一個佳作,無論是詩、小說或者劇本,「想要變得更好」是一個好的想法,但做到是另一回事。   在寫作的時候,我們因為達不到預期的高度感到痛苦,但人們不會因為缺乏練習跑步而跑不動感到痛苦,我們會知道這是因為懶惰、缺乏練習或其他的原因,可是我們很少覺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