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ebrating New Year with Rice Dishes
文/吳君薇.插畫/陳瑋姿
來到北埔,絕對不可錯過這裡的各式米食小吃,包含客家湯圓、粄條、菜包、九層粄……等等,這些米食加工品通稱為「粄」。粄以米為主要原料,作法為把米加水磨成漿,壓去水分後再加工為各樣甜鹹口味。客語俗諺有云:「一塊粄,當三碗飯」,客家粄多以糯米製成,不僅飽足感較高,不易飢餓,也更易塑型,創造出各種別出心裁的樣式。在客家傳統中,這些米食不但是家家戶戶會做、充滿「媽媽的味道」的家常料理,不同的儀式也需要祭祀不同顏色與內容物的粄,以適切的米粄來祭祀,更能表達敬天拜神的滿滿誠心。
吃粄的大學問
The Wisdom of Hakka Rice Dishes
舉例來說,客家人過年時吃紅粄、發粄、甜粄來慶祝,也運用冬天收成的蘿蔔製成菜頭粄來討個好彩頭;元宵節吃粄圓;正月二十天穿日時,將多種顏色的粄組合為「五色粄」來代表女媧補天的五色石,感念她補天的恩德;清明時節,吃綠色的艾草粄,傳說可以避邪、消災解厄;如果家裡有了新成員,則製作「新丁粄」來祭祀祖先,祈求列祖列宗保佑孩子健康成長;在過去的農業社會裡,農忙時大家互相協助,主人則會準備「糍粑」來招待幫手們。糍粑即為麻糬,作法為將糯米磨漿蒸熟後放入舂臼裡以杵大力搥擊增加黏度,當庄內的夥伴們一同搥打糍粑時,無形間也將大家的感情「黏」在一塊兒。到了現代,舉凡是廟會、中秋晚會、政見發表會等人潮較多的場合,通常都能看見主辦人貼心地準備了一盤糍粑,配上花生粉或芝麻等佐料當作點心。
禁止工作的天穿日,共下食五色粄
Day off on Sky Mending Day. Have a Piece of 5-colored Rice Cake Together.
每年的農曆一月二十日,在客家習俗裡稱為「天穿日」,這一天是中國神話中的女媧娘娘煉石補天大功造成的日子。相傳在上古時期,水神共工撞倒了支撐天地的不周山,天空破了個大洞,天河河水沖毀了人們的家園。於是,女媧娘娘用五彩石堵住天空裂口。為了感謝女媧娘娘補天相助,在客家習俗裡,這一天禁止出外工作,大家聚在一起唱山歌、吃米食,許多人相信在天穿日這天,男不能耕田,因鋤地會使大地漏水;女不可織衣,因穿針將刺破天空,就算天穿日賺的錢也會漏光,而有:「天穿毋尞做到死,天穿毋尞苦到死,有做嘸做,尞到天穿過」的俗諺,希望人們放下手中工作,讓大地休養生息、與親朋好友聚首,開啟新的一年。此習俗風行於台灣北部客家庄,竹東地區更有在天穿日裡進行山歌競賽的傳統。
在天穿日吃的米食也大有來頭!女媧娘娘補天時所用的「五色石」,五色來自道家世界觀裡的「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種地球形成的元素,對應顏色分別為白色、綠色、黑色、紅色、黃色。先民發揮巧思,加入各式食材,製作不同顏色的「粄」,合稱「五色粄」。白的是白湯圓或白色菜頭粄;紅的是填入紅豆餡的紅龜粄或炸紅豆年糕;綠的是艾草粄;黃的是糍粑;黑的是偏紫色的芋頭粄等。隨時間演進,各地區也依照不同物產而有相異的配方,顏色也不一定必須遵守五行,甚至因為養生概念興起,也有南瓜、芝麻、抹茶等配方。
參考資料
財團法人金廣福文教基金會,《北埔光景》,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
本篇文章出自新竹縣北埔鄉公所發行之《豐收北埔》小誌。
指導單位|客家委員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台北分局、交通部觀光局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新竹縣政府、新竹縣議會、北埔鄉民代表會
主辦單位| 新竹縣北埔鄉公所、新竹縣北埔鄉兒少文教協會、山城北埔產業觀光發展協會
出版單位|新竹縣北埔鄉公所
執行單位|見域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