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粿粄.慶豐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Celebrating New Year with Rice Dishes

raw-image

文/吳君薇.插畫/陳瑋姿

來到北埔,絕對不可錯過這裡的各式米食小吃,包含客家湯圓、粄條、菜包、九層粄……等等,這些米食加工品通稱為「粄」。粄以米為主要原料,作法為把米加水磨成漿,壓去水分後再加工為各樣甜鹹口味。客語俗諺有云:「一塊粄,當三碗飯」,客家粄多以糯米製成,不僅飽足感較高,不易飢餓,也更易塑型,創造出各種別出心裁的樣式。在客家傳統中,這些米食不但是家家戶戶會做、充滿「媽媽的味道」的家常料理,不同的儀式也需要祭祀不同顏色與內容物的粄,以適切的米粄來祭祀,更能表達敬天拜神的滿滿誠心。

raw-image

吃粄的大學問

The Wisdom of Hakka Rice Dishes

raw-image

舉例來說,客家人過年時吃紅粄、發粄、甜粄來慶祝,也運用冬天收成的蘿蔔製成菜頭粄來討個好彩頭;元宵節吃粄圓;正月二十天穿日時,將多種顏色的粄組合為「五色粄」來代表女媧補天的五色石,感念她補天的恩德;清明時節,吃綠色的艾草粄,傳說可以避邪、消災解厄;如果家裡有了新成員,則製作「新丁粄」來祭祀祖先,祈求列祖列宗保佑孩子健康成長;在過去的農業社會裡,農忙時大家互相協助,主人則會準備「糍粑」來招待幫手們。糍粑即為麻糬,作法為將糯米磨漿蒸熟後放入舂臼裡以杵大力搥擊增加黏度,當庄內的夥伴們一同搥打糍粑時,無形間也將大家的感情「黏」在一塊兒。到了現代,舉凡是廟會、中秋晚會、政見發表會等人潮較多的場合,通常都能看見主辦人貼心地準備了一盤糍粑,配上花生粉或芝麻等佐料當作點心。

raw-image

禁止工作的天穿日,共下食五色粄

Day off on Sky Mending Day. Have a Piece of 5-colored Rice Cake Together.

每年的農曆一月二十日,在客家習俗裡稱為「天穿日」,這一天是中國神話中的女媧娘娘煉石補天大功造成的日子。相傳在上古時期,水神共工撞倒了支撐天地的不周山,天空破了個大洞,天河河水沖毀了人們的家園。於是,女媧娘娘用五彩石堵住天空裂口。為了感謝女媧娘娘補天相助,在客家習俗裡,這一天禁止出外工作,大家聚在一起唱山歌、吃米食,許多人相信在天穿日這天,男不能耕田,因鋤地會使大地漏水;女不可織衣,因穿針將刺破天空,就算天穿日賺的錢也會漏光,而有:「天穿毋尞做到死,天穿毋尞苦到死,有做嘸做,尞到天穿過」的俗諺,希望人們放下手中工作,讓大地休養生息、與親朋好友聚首,開啟新的一年。此習俗風行於台灣北部客家庄,竹東地區更有在天穿日裡進行山歌競賽的傳統。

raw-image

在天穿日吃的米食也大有來頭!女媧娘娘補天時所用的「五色石」,五色來自道家世界觀裡的「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種地球形成的元素,對應顏色分別為白色、綠色、黑色、紅色、黃色。先民發揮巧思,加入各式食材,製作不同顏色的「粄」,合稱「五色粄」。白的是白湯圓或白色菜頭粄;紅的是填入紅豆餡的紅龜粄或炸紅豆年糕;綠的是艾草粄;黃的是糍粑;黑的是偏紫色的芋頭粄等。隨時間演進,各地區也依照不同物產而有相異的配方,顏色也不一定必須遵守五行,甚至因為養生概念興起,也有南瓜、芝麻、抹茶等配方。


參考資料
財團法人金廣福文教基金會,《北埔光景》,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

本篇文章出自新竹縣北埔鄉公所發行之《豐收北埔》小誌。
指導單位|客家委員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台北分局、交通部觀光局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新竹縣政府、新竹縣議會、北埔鄉民代表會
主辦單位| 新竹縣北埔鄉公所、新竹縣北埔鄉兒少文教協會、山城北埔產業觀光發展協會
出版單位|新竹縣北埔鄉公所
執行單位|見域工作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見域Citilens的沙龍
257會員
246內容數
「新竹故事大口吃」是《貢丸湯》的理念,我們試圖在《貢丸湯》裡不以單點式的介紹新竹,而是主題性的帶出生活樣貌跟各種城市議題,讓讀者不只認識新竹,更從中思考新竹可以是一個甚麼樣的城市?如何在這裡生活?該怎麼期待新竹成為更好的城市。
2022/12/08
看到徵才公告上寫著「限女性」、「男性尤佳」,你是否曾覺得有些不對勁?其實,這樣的徵才訊息都是違法的!依據《性別工作平等法》第 7 條規定‧‧‧
Thumbnail
2022/12/08
看到徵才公告上寫著「限女性」、「男性尤佳」,你是否曾覺得有些不對勁?其實,這樣的徵才訊息都是違法的!依據《性別工作平等法》第 7 條規定‧‧‧
Thumbnail
2022/12/07
站在新竹公會堂前廣場,映入眼簾的是建築正立面上精美的紋飾。力行工藝社總監楊榮元匠師在一旁熱情地向我們介紹他的泥塑作品與創作過程,栩栩如生的水果浮雕,是匠師們一筆一筆琢磨出來的精緻工藝。
Thumbnail
2022/12/07
站在新竹公會堂前廣場,映入眼簾的是建築正立面上精美的紋飾。力行工藝社總監楊榮元匠師在一旁熱情地向我們介紹他的泥塑作品與創作過程,栩栩如生的水果浮雕,是匠師們一筆一筆琢磨出來的精緻工藝。
Thumbnail
2022/12/06
新竹公會堂自2019年起,展開歷時三年多的修復工作,於2022年九月竣工。該建築為日治時期集會場所,建築量體龐大,因此修繕時間也比一般古蹟來得長。其中,修復建築日式棟架的木作工程,是本次修復的一大看點!讓我們跟著木作匠師,一同揭開新竹公會堂木作修復工程的神秘面紗吧! 修復知
Thumbnail
2022/12/06
新竹公會堂自2019年起,展開歷時三年多的修復工作,於2022年九月竣工。該建築為日治時期集會場所,建築量體龐大,因此修繕時間也比一般古蹟來得長。其中,修復建築日式棟架的木作工程,是本次修復的一大看點!讓我們跟著木作匠師,一同揭開新竹公會堂木作修復工程的神秘面紗吧! 修復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南部人嘴裡說的「碗粿」,是將餡料摻進研磨後的米漿裡,比如香菇、肉末、蝦米、半切滷蛋等,再連碗一併放進蒸屜裡蒸熟,出爐再淋上滿滿的碗糕醬,盛放在你面前。 而「水粄」則是純米漿、跟餡料形成一邊一國各自壁壘,餡料通常是菜脯、豆乾、碎肉,舖陳在蒸熟的米漿之上,因為食材各自分開,所以較能久放。
Thumbnail
南部人嘴裡說的「碗粿」,是將餡料摻進研磨後的米漿裡,比如香菇、肉末、蝦米、半切滷蛋等,再連碗一併放進蒸屜裡蒸熟,出爐再淋上滿滿的碗糕醬,盛放在你面前。 而「水粄」則是純米漿、跟餡料形成一邊一國各自壁壘,餡料通常是菜脯、豆乾、碎肉,舖陳在蒸熟的米漿之上,因為食材各自分開,所以較能久放。
Thumbnail
三百年前的臺灣人,會怎麼度過2022年呢? 在那個放浪不羈的羅漢腳時代,臺灣的節慶也有許多熱鬧且熱情的習俗。 服飾誌也整理了三百年前臺灣人歲時祭儀,一起來看看臺灣這些稀奇古怪的過節方式吧! 三百年前的除夕 三百年前的臺灣沒有做臘肉的習俗,倒是除夕之前會開始醃泡菜。等到除夕那天打開,叫做「來年菜」。
Thumbnail
三百年前的臺灣人,會怎麼度過2022年呢? 在那個放浪不羈的羅漢腳時代,臺灣的節慶也有許多熱鬧且熱情的習俗。 服飾誌也整理了三百年前臺灣人歲時祭儀,一起來看看臺灣這些稀奇古怪的過節方式吧! 三百年前的除夕 三百年前的臺灣沒有做臘肉的習俗,倒是除夕之前會開始醃泡菜。等到除夕那天打開,叫做「來年菜」。
Thumbnail
牛女故事中的織女與七仙女被視為護幼的女神,閩南地區的七夕風俗則脫離牛郎織女神話傳統,轉為「七娘媽」信仰,由移民攜入臺灣後,漸進發展出地方特色。 語料來源: 語彙: 【料小】: 東西。(台灣釋義不同!) 【齊全】: tsau5-tsng5, (台灣 tsiau5-tsng5) 【脫絭】,客家用語。
Thumbnail
牛女故事中的織女與七仙女被視為護幼的女神,閩南地區的七夕風俗則脫離牛郎織女神話傳統,轉為「七娘媽」信仰,由移民攜入臺灣後,漸進發展出地方特色。 語料來源: 語彙: 【料小】: 東西。(台灣釋義不同!) 【齊全】: tsau5-tsng5, (台灣 tsiau5-tsng5) 【脫絭】,客家用語。
Thumbnail
2022年是壬寅虎年,服飾誌也整理了三百年前臺灣人的歲時祭儀。在那個放浪不羈的羅漢腳時代,臺灣的節慶也有許多熱鬧且熱情的習俗。一起來看看臺灣這些稀奇古怪的過節方式吧!
Thumbnail
2022年是壬寅虎年,服飾誌也整理了三百年前臺灣人的歲時祭儀。在那個放浪不羈的羅漢腳時代,臺灣的節慶也有許多熱鬧且熱情的習俗。一起來看看臺灣這些稀奇古怪的過節方式吧!
Thumbnail
提到客家美食,一定不能漏掉客家人的日常飲食──粄條,白溜溜的粄條,除了湯粄條、乾粄條、炒粄條,你還會怎麼吃?你知道竹東大排長龍早餐店的粄條蛋餅怎麼來?跟上我們天透光就出門拜訪的腳步,一探粄條的故事。 採訪/許佩玟 撰文/許佩玟 攝影/鍾小宏
Thumbnail
提到客家美食,一定不能漏掉客家人的日常飲食──粄條,白溜溜的粄條,除了湯粄條、乾粄條、炒粄條,你還會怎麼吃?你知道竹東大排長龍早餐店的粄條蛋餅怎麼來?跟上我們天透光就出門拜訪的腳步,一探粄條的故事。 採訪/許佩玟 撰文/許佩玟 攝影/鍾小宏
Thumbnail
#你知道「紅龜粿」該什麼時候吃嗎? 紅龜粿在不同的民族和文化信仰有著不同的功能和意義,客家人添丁得子會製作新丁粄來分送、澎湖元宵節乞龜祈求神民庇佑、清明掃墓的供品,紅龜粿不僅紅色的外觀十分喜氣,「龜」也有長壽幸福的象徵,所以在各種祭祀活動都被廣泛使用。
Thumbnail
#你知道「紅龜粿」該什麼時候吃嗎? 紅龜粿在不同的民族和文化信仰有著不同的功能和意義,客家人添丁得子會製作新丁粄來分送、澎湖元宵節乞龜祈求神民庇佑、清明掃墓的供品,紅龜粿不僅紅色的外觀十分喜氣,「龜」也有長壽幸福的象徵,所以在各種祭祀活動都被廣泛使用。
Thumbnail
祝大家新年快樂!今年除夕打算怎麼過呢? 今年服飾誌也整理了三百年前臺灣人的歲時祭儀,希望在這新的一年裡,分享給大家一些不同的過節風貌。一起來看看臺灣這些神奇的過節方式吧!
Thumbnail
祝大家新年快樂!今年除夕打算怎麼過呢? 今年服飾誌也整理了三百年前臺灣人的歲時祭儀,希望在這新的一年裡,分享給大家一些不同的過節風貌。一起來看看臺灣這些神奇的過節方式吧!
Thumbnail
恁香(anˊ hiongˋ)是客語形容食物真香、真好吃的意思。時至農曆十二月尾聲,你總能看到客家聚落裡家家戶戶的大灶飄起陣陣白煙,煙霧裡還夾雜著幸福香氣,那是各家拿手的米食料理......
Thumbnail
恁香(anˊ hiongˋ)是客語形容食物真香、真好吃的意思。時至農曆十二月尾聲,你總能看到客家聚落裡家家戶戶的大灶飄起陣陣白煙,煙霧裡還夾雜著幸福香氣,那是各家拿手的米食料理......
Thumbnail
「早起三朝當一工,早起三年當一冬。」這句客家諺語指的是連續三天早起,可抵一天光陰;連續三年早起,就能多出一年時間可用。在北埔,就有一間「柑仔店」如實體現這樣的精神。
Thumbnail
「早起三朝當一工,早起三年當一冬。」這句客家諺語指的是連續三天早起,可抵一天光陰;連續三年早起,就能多出一年時間可用。在北埔,就有一間「柑仔店」如實體現這樣的精神。
Thumbnail
客語俗諺有云:「一塊粄,當三碗飯」,客家粄多以糯米製成,不僅飽足感較高,不易飢餓,也更易塑型,創造出各種別出心裁的樣式。在一年之初,我們和新竹縣北埔鄉公所合作出版了《豐收北埔》小誌,帶大家來認識天穿日、粄的身世以及客家米食,來到北埔可別錯過客家粄的好滋味!
Thumbnail
客語俗諺有云:「一塊粄,當三碗飯」,客家粄多以糯米製成,不僅飽足感較高,不易飢餓,也更易塑型,創造出各種別出心裁的樣式。在一年之初,我們和新竹縣北埔鄉公所合作出版了《豐收北埔》小誌,帶大家來認識天穿日、粄的身世以及客家米食,來到北埔可別錯過客家粄的好滋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