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喝一樣的茶,品不同的文化】- 看茶葉西進後的文化翻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Photo by Aniketh Kanukurthi

Photo by Aniketh Kanukurthi

茶,可以說是最經典西方世界對東方文化崇拜的產品。事實上,雖然茶的起源在亞洲,但根據統計,土耳其、英國等人均茶消費量早已大幅超過中國、台灣等地,是當地每日不可或缺的飲品之一。在台灣可明顯發現,綠茶、烏龍茶的消費者以男性為主,女性雖比較多樣化,但依舊偏向奶茶,隨手一杯茶,一個看似理所當然的消費習慣,代表的卻是東西歷史文化錯縱複雜的延伸。

中國人喝茶從神農氏就已經開始,因為掉落至杯中的茶葉讓神農氏喝下後感到神清氣爽,就此開始茶文化....

以下為付費內容......




食物典助學計畫,歡迎大家訂閱,也歡迎分享對食物、料理、歷史看法。

探詢食物的歷史,有趣的是同樣的食材可以演變出不同的食品,而不同的食材也能演變出相似的模樣,讓人傻傻搞不清楚,歡迎繼續追蹤食物典,一起發現那些背後令人感動或有趣鮮為人知的事。

歡迎大家註冊方格子帳號得到第一手食物典文章通知,或註冊Civic Like幫我的文章拍手,還有更多短篇,歡迎到 食物。典 臉書逛逛,非常感謝各位支持!

😎您好,食物典的文章都是CC BY-NC 不可商業使用,但歡迎邀稿,可討論轉載,如有合作需求,歡迎至email: hsinlun2018@gmail.com,謝謝支持。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648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食物典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ynthia的沙龍
189會員
89內容數
地球繞了一圈後,發現無論文化和語言怎麼轉變,食物永遠是最好的話題,破冰的好工具,於是決定,就在這裡分享餐桌知識吧~
Cynthia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12/17
這顛倒瘋狂的2020年終於快結束了,生活上大家都做了很多的讓步,但聖誕節該有的可從不妥協,以我在的西班牙家庭為例,12月以義大利水果麵包做為序幕,隨著聖誕節腳步逼近,可以開始看見歲末必備的甜點盤,擺放著各式的聖誕節小甜點,那一盤裡到底都裝著甚麼東西呢? 我們這次好好來聊聊~
Thumbnail
2020/12/17
這顛倒瘋狂的2020年終於快結束了,生活上大家都做了很多的讓步,但聖誕節該有的可從不妥協,以我在的西班牙家庭為例,12月以義大利水果麵包做為序幕,隨著聖誕節腳步逼近,可以開始看見歲末必備的甜點盤,擺放著各式的聖誕節小甜點,那一盤裡到底都裝著甚麼東西呢? 我們這次好好來聊聊~
Thumbnail
2020/11/08
要是我輸了,我把這雙鞋吃下去! (愛說笑) 甘草糖原來比我們想得更大有來頭,從埃及法老、拿破崙,到喜劇泰斗卓別林都有關係,也是歐美人最喜歡的糖果之一,趕快來看看這是怎麼一回事吧~
Thumbnail
2020/11/08
要是我輸了,我把這雙鞋吃下去! (愛說笑) 甘草糖原來比我們想得更大有來頭,從埃及法老、拿破崙,到喜劇泰斗卓別林都有關係,也是歐美人最喜歡的糖果之一,趕快來看看這是怎麼一回事吧~
Thumbnail
2020/10/22
這項料理在西方國家其實頗具爭議,吃與不吃爭論百年,一直以來天主教與猶太教人認為神是禁止人類嗜動物血的(潔與不潔的觀點),幾百年的爭吵,甚至到18世紀時,連科學家牛頓(Isaac Newton)也被迫發言,但牛頓的回覆是無關宗教,他單純認為...
Thumbnail
2020/10/22
這項料理在西方國家其實頗具爭議,吃與不吃爭論百年,一直以來天主教與猶太教人認為神是禁止人類嗜動物血的(潔與不潔的觀點),幾百年的爭吵,甚至到18世紀時,連科學家牛頓(Isaac Newton)也被迫發言,但牛頓的回覆是無關宗教,他單純認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對茶如癡如狂,書單也逐漸偏移--今天要來分享的書,剛好結合了「茶」、「職人」與「歷史」,都是我難以抗拒的關鍵字啊! 十九世紀,在中英兩國的貿易角力下,誰也沒想到兩種植物:罌粟與茶葉,不僅在檯面下改變了人民的飲食需求,更掀起了一場「沒有下午茶,毋寧死」的大戰--「#鴉片戰爭」。
Thumbnail
對茶如癡如狂,書單也逐漸偏移--今天要來分享的書,剛好結合了「茶」、「職人」與「歷史」,都是我難以抗拒的關鍵字啊! 十九世紀,在中英兩國的貿易角力下,誰也沒想到兩種植物:罌粟與茶葉,不僅在檯面下改變了人民的飲食需求,更掀起了一場「沒有下午茶,毋寧死」的大戰--「#鴉片戰爭」。
Thumbnail
自古以來,百姓生活上的瑣碎事通稱為柴、米、油、塩、醬、醋、「茶」,而文人墨客間最重要的是琴、棋、書、畫、詩、酒、「茶」,將雅緻、水墨、丹青與茶韻展現無遺,可見茶對我們影響之深,甚至影響了鄰近的國家韓國、日本,都深受影響,尤其以日本的茶道最為人所知。 泡茶 茶葉戰爭
Thumbnail
自古以來,百姓生活上的瑣碎事通稱為柴、米、油、塩、醬、醋、「茶」,而文人墨客間最重要的是琴、棋、書、畫、詩、酒、「茶」,將雅緻、水墨、丹青與茶韻展現無遺,可見茶對我們影響之深,甚至影響了鄰近的國家韓國、日本,都深受影響,尤其以日本的茶道最為人所知。 泡茶 茶葉戰爭
Thumbnail
小時候家裡有的飲料, 不外乎就是白開水跟茶, 頂多夏天暑熱, 家裡自熬仙草茶, 雖然難免想喝汽水, 但大人多半不准……
Thumbnail
小時候家裡有的飲料, 不外乎就是白開水跟茶, 頂多夏天暑熱, 家裡自熬仙草茶, 雖然難免想喝汽水, 但大人多半不准……
Thumbnail
茶樹原產於中國,但今日於世界各地皆有種植,無論台灣最熟悉的高山烏龍,來自中國雲南的普洱,到享譽國際的阿薩姆紅茶,茶是綽手可得的日常飲品,然而在至今100多年前,茶是不易取得的奢侈品,原本只有中國人才有製茶的能力。 那茶是如何像今日般遍及全球呢?
Thumbnail
茶樹原產於中國,但今日於世界各地皆有種植,無論台灣最熟悉的高山烏龍,來自中國雲南的普洱,到享譽國際的阿薩姆紅茶,茶是綽手可得的日常飲品,然而在至今100多年前,茶是不易取得的奢侈品,原本只有中國人才有製茶的能力。 那茶是如何像今日般遍及全球呢?
Thumbnail
台灣產製的烏龍茶在過去被銷售到美國與南洋,都有不俗成績,販售的商品,除了本身產品品質要好以外,包裝也是行銷的重要環節之一。而台灣茶葉的包裝與宣傳海報,隨著茶葉銷售量、市場的改變,在不同的時期,也有反應當代美學與商業導向的設計。時至今日,隨著老茶行由年輕一代接手或轉型,在產品包裝上也有了不同的變化。
Thumbnail
台灣產製的烏龍茶在過去被銷售到美國與南洋,都有不俗成績,販售的商品,除了本身產品品質要好以外,包裝也是行銷的重要環節之一。而台灣茶葉的包裝與宣傳海報,隨著茶葉銷售量、市場的改變,在不同的時期,也有反應當代美學與商業導向的設計。時至今日,隨著老茶行由年輕一代接手或轉型,在產品包裝上也有了不同的變化。
Thumbnail
同樣是 "茶",透過海路與陸路不同方式傳播,而有了不同的名稱 關於紅茶,目前公認紅茶起源為1610年中國福建武夷山桐木關的正山小種[1]。前述有提及,當茶葉由藥飲進入品飲的時代,對於品種藥性的關注便降低許多,主要命名方式多以地名為主。這種地區性全村動員的方式一旦打出名號,經濟上生活也有了依靠。但是
Thumbnail
同樣是 "茶",透過海路與陸路不同方式傳播,而有了不同的名稱 關於紅茶,目前公認紅茶起源為1610年中國福建武夷山桐木關的正山小種[1]。前述有提及,當茶葉由藥飲進入品飲的時代,對於品種藥性的關注便降低許多,主要命名方式多以地名為主。這種地區性全村動員的方式一旦打出名號,經濟上生活也有了依靠。但是
Thumbnail
茶在歷史上曾造成了幾次戰役。 較知名的有1840年的鴉片戰爭(英國人為茶葉耗盡白銀,導致了鴉片戰爭), 及著名的美國獨立戰爭(英政府缺錢向北美殖民地頒布的各種稅收, 後來就引發了有名的「波士頓傾茶」事件)。 茶也出了幾位知名人士,茶神陸羽 / 日本茶神-千利休 當然關於茶的傳說也不少。 相傳「神農嘗
Thumbnail
茶在歷史上曾造成了幾次戰役。 較知名的有1840年的鴉片戰爭(英國人為茶葉耗盡白銀,導致了鴉片戰爭), 及著名的美國獨立戰爭(英政府缺錢向北美殖民地頒布的各種稅收, 後來就引發了有名的「波士頓傾茶」事件)。 茶也出了幾位知名人士,茶神陸羽 / 日本茶神-千利休 當然關於茶的傳說也不少。 相傳「神農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