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移工引進的起源
戰後,台灣便開始了一連串的產業轉型,自1980年代起,國民平均收入大為增加,相對得到充裕的教育機會,人民素質大而提升。在這種情況下,台灣民眾從事本土傳統產業像是加工製造業、代工業等的意願低落,加上當時國家推動的許多重大政策及建設需要龐大的勞動力。有鑑於此,政府通過相關法案,自1989年正式引進外籍移工,開放跨國移工到台灣補充勞動力。目前政府開放來台工作的國家有印尼、越南、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及蒙古。
六個國家的移工比例
與台灣相比,可以發現這幾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情況較為劣勢,國內的薪水不足以養家餬口,許多人藉由到海外工作以求得更高的薪資待遇。這些跨國來台工作的移工以工作階級來看又可分為藍領移工及白領移工。藍領移工又可被切分成社福移工及產業移工。其中社福移工中由印尼占多數比例;而產業移工則是越南占多數。
(圖1)特別要提一下蒙古,蒙古雖屬於可合法來台工作的國家之一,但由於其根深蒂固的蒙古草原民族性,行事、工作上較有自己的風格,不喜歡被拘束在固定的崗位上,也因此蒙古移工在台灣幾乎是不存在了。
圖1▲ 各國占產業移工及社福移工的比例
來源:國家發展委員會
或許我們可以思考一下,國與國之間的互動及依賴性,除了政治及經濟因素以外,其內部的民族特性與生活方式,是否也有所關聯?
外籍移工的的正反面
- 優點:台灣起初對於外籍移工的引進,不僅有利於1980年代十四項建設的發展,也促進了經濟的繁榮,帶動產業的發展。而當今的許多社福性移工更大大降低了現代人的經濟及家務負擔,需多家中年邁的長者因此得到了照顧。以社會的角度來看,外籍移工取代了台灣許多人不願做的3D(dirty、dangerous、difficult)產業,替代了底層的工作階級,進而造成社會的流動。
- 缺點:然而大多數人在街上遇到外籍移工時,仍會以投射異樣的眼光,造成移工們心理層面的傷害,再加以媒體的宣傳,許多人對於外籍移工仍存有偏差的想法。而移工們本身的居住環境不佳,若其集體在工作場所以外的空間活動,常被民眾視為一種吵雜、混亂的情形。更重要的是,其低薪資的優勢為許多雇主的選擇,間接衝擊到台灣人的工作機會。
外籍勞工的空間
我們常在台北車站的大廳看到外籍移工聚集在大廳附近,也常群聚在被認為是城市治安死角的地方。然而,其背後的意義卻值得深思,外籍移工究竟為何在特定的幾個地方出現?是什麼樣的原因讓他們選擇聚集在那裏?若我們試著以移工的角度們思考,相信對台灣的各方社會觀感投射在自己身上感到不安且畏懼吧。
也因此,工作以外的時間,這些外籍移工常常出現在較為隱晦的地方。舉印尼街為例,其因為地勢的關係再加上位於交通樞紐的附近,常常成為許多外籍移工的集散地。而宗教也是外籍移工的空間聚集因素之一,菲律賓主要信仰天主教,所以教堂不只是其信仰的中心,更是聯繫感情的地方之一,台北市中山北路的小菲律賓區即是一個例子。
結語
在我們帶著異樣眼光看待路上的外籍移工時,或許可以思考一下他們為了台灣奉獻了多少心力?與此同時,政府能否撇除一切的政治考量,並在政策及法條上為外籍移工發聲,更是當務之急。
參考資料:
- 數據看移工
- 【東南亞移工 101】從零接觸移工議題的你,一定要看!(上)
- 離鄉背井的他們,最困擾的三件事:寫給從零開始接觸移工議題的你(下)
責任編輯:蔡耀瀧 核稿編輯:陳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