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5.3 抗爭者之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德國宗教領袖,馬丁.尼莫拉(Martin Niemöller,1892-1984)曾經說過一段話:「起初他們追殺共產主義者,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共產主義者;接著他們追殺猶太人,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猶太人;後來他們追殺工會成員,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工會成員;此後他們追殺天主教徒,我沒有說話,因為我是新教教徒;最後,他們朝著我來,卻再也沒有人為我說話了。」為了讓世人記住納粹黨屠殺猶太人的慘痛史實,這段話於二次世界大戰後被銘刻在波士頓紀念碑上。

每逢社會掀起一股政治運動浪潮時,這段話都會成為一個強而有力的號召,原因是它強調了他人與自身的關係:若對他人的困境視若無睹,最後輪到自己陷入困境時,就再也沒有人幫助自己了。往往只有選擇勇敢站出來發聲、互相幫助等行動,才可得以推動政治革命。這段話強調互助行為——在心理學領域裡被稱為互惠利他主義(altruism)——的重要性,也是為何人們會選擇參與政治運動、走上街頭的重要原因之一。

創作者正在準備中
請加入 蜂鳥出版的沙龍 了解最新動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蜂鳥出版的沙龍
15會員
36內容數
香港大學心理學系哲學博士Dr. Lo團隊,以專業的學術知識與切身的例子,將社運的發展、支持與反對者的特質、政治冷感對比積極參與的取態、政府回應與警察執法等,多方面解構社會深層次矛盾是怎樣造成的。讓大眾了解自己如何被大腦引導行為,以不同的立場、形式投身社運,從而跳出固有框框,宏觀思考香港未來的出路。
蜂鳥出版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2/14
政治冷感,是指個人對政治的漠不關心及對參與政治活動缺乏興趣,其中包括興趣冷感、選民冷感和訊息冷感。政治冷感不是單純個人的事,它所帶來的缺乏參與,可能會導致權威腐敗等社會弊病,最終或引致喪失民主。這裡或許能用理性選擇理論(rational choice theory)去嘗試解釋政治冷感這個現象。
Thumbnail
2020/02/14
政治冷感,是指個人對政治的漠不關心及對參與政治活動缺乏興趣,其中包括興趣冷感、選民冷感和訊息冷感。政治冷感不是單純個人的事,它所帶來的缺乏參與,可能會導致權威腐敗等社會弊病,最終或引致喪失民主。這裡或許能用理性選擇理論(rational choice theory)去嘗試解釋政治冷感這個現象。
Thumbnail
2020/02/14
社會認同、社會惰化與社會比較會影響個人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並決定是否參與群體性社會運動的抉擇具有重要性;亦與個人和群體之間的關係,以及個體利益和群體利益相關。同時,亦包含少部分理性選擇理論所提及的個人成本效益分析。
Thumbnail
2020/02/14
社會認同、社會惰化與社會比較會影響個人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並決定是否參與群體性社會運動的抉擇具有重要性;亦與個人和群體之間的關係,以及個體利益和群體利益相關。同時,亦包含少部分理性選擇理論所提及的個人成本效益分析。
Thumbnail
2020/02/14
在這些追求當中,政治就成為了公民社會不可或缺的消費品。政治與消費品既可以產生聯繫,也可以是公民消費政治,有非物質的或物質的特性。
Thumbnail
2020/02/14
在這些追求當中,政治就成為了公民社會不可或缺的消費品。政治與消費品既可以產生聯繫,也可以是公民消費政治,有非物質的或物質的特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賓州州立大學安德魯·李奇團隊曾經進行一個浩大的研究,他們檢視了《亞特蘭大憲法報》中記載由1882年至1926年期間,喬治亞州內發生的集體暴力事件。這段時間內,工作人員找到411件值得研究的事件,當中涉及515名受害者。工作人員發現,那些暴力事件涉及越多的壞份子,他們做出的暴力程度則會越高。    
Thumbnail
賓州州立大學安德魯·李奇團隊曾經進行一個浩大的研究,他們檢視了《亞特蘭大憲法報》中記載由1882年至1926年期間,喬治亞州內發生的集體暴力事件。這段時間內,工作人員找到411件值得研究的事件,當中涉及515名受害者。工作人員發現,那些暴力事件涉及越多的壞份子,他們做出的暴力程度則會越高。    
Thumbnail
賓州州立大學安德魯·李奇團隊曾經進行一個浩大的研究,他們檢視了《亞特蘭大憲法報》中記載由1882年至1926年期間,喬治亞州內發生的集體暴力事件。這段時間內,工作人員找到411件值得研究的事件,當中涉及515名受害者。工作人員發現,那些暴力事件涉及越多的壞份子,他們做出的暴力程度則會越高。 
Thumbnail
賓州州立大學安德魯·李奇團隊曾經進行一個浩大的研究,他們檢視了《亞特蘭大憲法報》中記載由1882年至1926年期間,喬治亞州內發生的集體暴力事件。這段時間內,工作人員找到411件值得研究的事件,當中涉及515名受害者。工作人員發現,那些暴力事件涉及越多的壞份子,他們做出的暴力程度則會越高。 
Thumbnail
現在社會文明的主要構建,是以人性本惡為價值觀建立的規則。如果以人性本善為信仰來建構人類文明,有哪些規則應調整呢?
Thumbnail
現在社會文明的主要構建,是以人性本惡為價值觀建立的規則。如果以人性本善為信仰來建構人類文明,有哪些規則應調整呢?
Thumbnail
近期休憩時間被Youtube推薦看了知名韓國綜藝節目Running Man的片段。 裡頭諜對諜或分組競賽的有趣搞笑企劃,讓身為創業業者的我在面對目前疫情與通膨雙壓力下,有了許久不見的大笑。 大笑之後,突然覺得目前國際發生的兩大紛爭俄烏與以色列槍擊,跟這些競賽節目或活動都有某方面雷同,而歷史似乎也不斷
Thumbnail
近期休憩時間被Youtube推薦看了知名韓國綜藝節目Running Man的片段。 裡頭諜對諜或分組競賽的有趣搞笑企劃,讓身為創業業者的我在面對目前疫情與通膨雙壓力下,有了許久不見的大笑。 大笑之後,突然覺得目前國際發生的兩大紛爭俄烏與以色列槍擊,跟這些競賽節目或活動都有某方面雷同,而歷史似乎也不斷
Thumbnail
在獨處時我們容易順從自我,在團體中則容易順從他人;但只有在團體中仍保有自我的人才值得被關注。 —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
Thumbnail
在獨處時我們容易順從自我,在團體中則容易順從他人;但只有在團體中仍保有自我的人才值得被關注。 —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
Thumbnail
納粹主義群眾跟共產主義群眾的相異點是什麼?很清楚的是教義的截然對反,但他們的相同點又是什麼?宗教性,例如法國大革命就有著口號、烈士(聖徒),布爾什維克和納粹則有著鐵鎚、鐮刀和卍字的象徵,甚至還具有儀式性地閱兵還有集會。所謂的教義與論說的根本差別就在於一者是純然信仰的標的,另一者則是溝通對話的理
Thumbnail
納粹主義群眾跟共產主義群眾的相異點是什麼?很清楚的是教義的截然對反,但他們的相同點又是什麼?宗教性,例如法國大革命就有著口號、烈士(聖徒),布爾什維克和納粹則有著鐵鎚、鐮刀和卍字的象徵,甚至還具有儀式性地閱兵還有集會。所謂的教義與論說的根本差別就在於一者是純然信仰的標的,另一者則是溝通對話的理
Thumbnail
社會認同、社會惰化與社會比較會影響個人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並決定是否參與群體性社會運動的抉擇具有重要性;亦與個人和群體之間的關係,以及個體利益和群體利益相關。同時,亦包含少部分理性選擇理論所提及的個人成本效益分析。
Thumbnail
社會認同、社會惰化與社會比較會影響個人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並決定是否參與群體性社會運動的抉擇具有重要性;亦與個人和群體之間的關係,以及個體利益和群體利益相關。同時,亦包含少部分理性選擇理論所提及的個人成本效益分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