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劃觀點】當展覽長得越來越像…會不會又成為下個蛋塔效應?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當策展過於商業考量且手法雷同時,消費者將開始感到疲乏。

※「蛋塔效應」泛指90年代台灣興起的”葡式蛋撻店”現象:
代表在特定期間內,過多相同性質商品或店面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且伴隨著衝動性消費,但不久後就迅速發生衰退與倒閉潮。

raw-image

近年的行銷主題之一,就是用「策展」概念取代以往的活動攤位、發表會或是快閃店。

成功行銷模式成為短期流行的模仿,不算壞事,也可以說是”趨勢”。

所以你會發現,各間商場或品牌都開始規劃大型節慶陳列,甚至專門提供拍照打卡的網美展覽也都出現了。

「在風口上,豬都會飛」雖為市場常態,但若只抄襲表面而沒有學到內涵,其實比較接近"盲從"。

以下列舉幾個產業觀察,提醒大家避免落入「蛋塔效應」的泥沼!


與品牌無關的互動主題

你有跟貼滿馬賽克的泳池、浴缸和造型游泳圈拍過照嗎?

甚至還有溜滑梯、盪鞦韆,或裝滿大大小小的充氣球?外加LED燈條的復古霓虹燈?

這些善於產生衝突感的裝飾道具,通常與品牌自身無關,太多就是因為成本較低,且能吸引年輕族群擺拍上傳。

但一開始的新奇,短短兩三年就已略顯氾濫,甚至讓目標客眾無感。

如果你的品牌最近想要策展,記得不要再拿老把戲出來。

從自身品牌抽取視覺元素、特色主題,發展為相關空間氛圍和風格,再設計出創意互動陳列,才能展現最基本的策展定位。

raw-image

只求業績數量的標註打卡

相信各位行銷企劃一定都做過:活動現場擺設IG或FB的大頭框,拍照上傳後就提供贈品。

事實上,這個也逐漸徒剩形式。...

因為太多商家都希望客人tag打卡,但其實沒人喜歡自己的留言牆上都是廣告。

所以往往在貼文確認後就立馬刪除,更甚者會註冊好幾個幽靈帳號,專門拿來抽獎換贈品。

如果想獲取真實的客戶交流,單看數字的話意義不大。

或是公司只想先衝高粉絲數、打造人氣形象,還不如直接跟社群行銷公司買人頭還比較快(也較便宜)。

如何讓客戶"自己想打卡",願意主動認識品牌內容並推薦親友知悉,永遠是最大初衷。

不要太追求數字,不要被打卡業績迷惑,才能思索出真正吸引TA的互動點子。

raw-image

慣用設計師=慣用設計風格

台灣有能力整合策展到設計的公司不算多,每間設計公司也都有自己的特色風格。

但設計特色一不小心也容易成為「慣用手法」。

當不同品牌單位都委由同樣的設計公司承包製作,最終出現的作品,常會讓人覺得似曾相似...

包括材質選用、色彩搭配、平面元素、視覺構成、空間氛圍、多媒體應用等,很多展覽看到最後,常會產生一種既視感。(笑)

能找到默契合作的設計夥伴或許並不容易。

但得時刻提醒,讓佈展元素趨向品牌方的"價值特色",而不是設計方的"慣用特色", 才能避免觀眾們的視覺疲乏。

raw-image
當策展成為主流,它代表一種線上結合線下的行銷價值。

追上趨勢潮流但不隨波逐流,才能確保最強大的策展效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梁子Liangz的沙龍
153會員
101內容數
從策展企劃到知識跨界的職人筆記,偶而聊聊古生物博物館的冷門經歷。
梁子Liangz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9/13
策展聽起來很美妙,但一提到展覽需要「展示空間」,其實就讓人很頭大了。 很抱歉,距離上篇竟然也超過了半年... 這段時間,因為持續在發行地方刊物《新莊騷》,同時也開始舉辦實體活動,認識了很多前輩,也認識了許多想接觸策展或地方創生的年輕人。 接下來,就是策展人最需要的:找到呈現內容價值的「場域」。
Thumbnail
2022/09/13
策展聽起來很美妙,但一提到展覽需要「展示空間」,其實就讓人很頭大了。 很抱歉,距離上篇竟然也超過了半年... 這段時間,因為持續在發行地方刊物《新莊騷》,同時也開始舉辦實體活動,認識了很多前輩,也認識了許多想接觸策展或地方創生的年輕人。 接下來,就是策展人最需要的:找到呈現內容價值的「場域」。
Thumbnail
2022/02/14
目前策展人的工作職缺好找嗎? 以我自己定義來看,實際上應該「有人想要請你或你的團隊來策展」,才能成為理想中的策展人。 那麼,如果未來想成為這樣子的人,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以下有幾個執行層面可以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2022/02/14
目前策展人的工作職缺好找嗎? 以我自己定義來看,實際上應該「有人想要請你或你的團隊來策展」,才能成為理想中的策展人。 那麼,如果未來想成為這樣子的人,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以下有幾個執行層面可以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2021/07/09
有了展品內容與展示單元後,空間配置往往是最難啟動的第一步。如果你有過展覽專案的經驗,應該會知道,前期工作主要是確認「展示內容」,像是展陳大綱為何?展品有幾件?展示單元有幾個...等。但到了中期,需開始安排單元與空間的配置、考量動線的關係,又是另一門學問了...
Thumbnail
2021/07/09
有了展品內容與展示單元後,空間配置往往是最難啟動的第一步。如果你有過展覽專案的經驗,應該會知道,前期工作主要是確認「展示內容」,像是展陳大綱為何?展品有幾件?展示單元有幾個...等。但到了中期,需開始安排單元與空間的配置、考量動線的關係,又是另一門學問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搬家不只添購必需品,更能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近期搬家時添購的各種實用好物,包含多功能工作桌、電競椅、氣炸烤箱、收納神器等,並詳述如何透過蝦皮雙 11 活動聰明購物、善用優惠,同時利用分潤機制將敗家行為轉化為被動收入,推薦給想聰明消費又想賺額外收入的你!
Thumbnail
搬家不只添購必需品,更能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近期搬家時添購的各種實用好物,包含多功能工作桌、電競椅、氣炸烤箱、收納神器等,並詳述如何透過蝦皮雙 11 活動聰明購物、善用優惠,同時利用分潤機制將敗家行為轉化為被動收入,推薦給想聰明消費又想賺額外收入的你!
Thumbnail
貓奴每月進貢的時間又來啦! 身為專業貢品官,我從蝦皮搜尋各種零食,只為取悅家中三位貓主子!結果究竟會是龍心大悅,亦或是冷眼相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貓奴每月進貢的時間又來啦! 身為專業貢品官,我從蝦皮搜尋各種零食,只為取悅家中三位貓主子!結果究竟會是龍心大悅,亦或是冷眼相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雖然展場現場的試吃、買賣、與產品介紹是參展單位的主要實行方式,但食品展最大的目的,應該是消費者教育,其次才是消費文化的建構與商品流通,並且在這流通的過程中,賦予商品更多的交換價值。
Thumbnail
雖然展場現場的試吃、買賣、與產品介紹是參展單位的主要實行方式,但食品展最大的目的,應該是消費者教育,其次才是消費文化的建構與商品流通,並且在這流通的過程中,賦予商品更多的交換價值。
Thumbnail
看到廣告越大曝光越多次就代表這品牌好?我認為台灣的淺意識裡好像就是如此,只要我在你面前出現越多次,就好像跟它熟了一點,何嘗給個機會買單一次也無妨?? 先不討論文案與素材跟ROI,ROAS的.... 單純擴大投放金額相對轉換率也可能提高。 這在每個品牌方與行銷方是常態的作法,好像就是比資本誰厚&
Thumbnail
看到廣告越大曝光越多次就代表這品牌好?我認為台灣的淺意識裡好像就是如此,只要我在你面前出現越多次,就好像跟它熟了一點,何嘗給個機會買單一次也無妨?? 先不討論文案與素材跟ROI,ROAS的.... 單純擴大投放金額相對轉換率也可能提高。 這在每個品牌方與行銷方是常態的作法,好像就是比資本誰厚&
Thumbnail
#巧行銷筆記 #巧創業筆記 2023.2.11參加了2023台北國際連鎖加盟大展創業展,台北世貿一館內可以看到從餐飲、設備、服務等多面向的品牌參展,進入後轉個兩圈,手上會捧著滿滿的DM宣傳單,本來我覺得這樣好像製造蠻多消耗品的,但觀察後發現加盟者年齡層落在30-60歲,紙本符合這個年齡層獲取資訊的習
Thumbnail
#巧行銷筆記 #巧創業筆記 2023.2.11參加了2023台北國際連鎖加盟大展創業展,台北世貿一館內可以看到從餐飲、設備、服務等多面向的品牌參展,進入後轉個兩圈,手上會捧著滿滿的DM宣傳單,本來我覺得這樣好像製造蠻多消耗品的,但觀察後發現加盟者年齡層落在30-60歲,紙本符合這個年齡層獲取資訊的習
Thumbnail
到了今天才發現終於懂得.什麼叫做錯亂.... 早些年公司開始經營起自有品牌.還好不嫌晚.其實一直以來都有自有品牌的商品在販售.只是一直沒有很強調而已.
Thumbnail
到了今天才發現終於懂得.什麼叫做錯亂.... 早些年公司開始經營起自有品牌.還好不嫌晚.其實一直以來都有自有品牌的商品在販售.只是一直沒有很強調而已.
Thumbnail
最近一直在思考實體門市的發展性。 外送平台與電商不可擋的趨勢,顯然長期衝擊門市獲利,門市除了原本販售空間、服務與產品這些基本功,似乎必須有更新穎的定位。 『體驗』是目前最新的趨勢 但究竟何謂體驗與要給顧客什麼體驗呢?體驗的背後究竟醞釀著哪些策略? 許多店家空間都希望客人久留,並舒適的體驗品牌文化,但
Thumbnail
最近一直在思考實體門市的發展性。 外送平台與電商不可擋的趨勢,顯然長期衝擊門市獲利,門市除了原本販售空間、服務與產品這些基本功,似乎必須有更新穎的定位。 『體驗』是目前最新的趨勢 但究竟何謂體驗與要給顧客什麼體驗呢?體驗的背後究竟醞釀著哪些策略? 許多店家空間都希望客人久留,並舒適的體驗品牌文化,但
Thumbnail
販賣體驗的祥富水產,做對哪些事,又做錯哪些事? 起司觀點_祥富水產:槓桿展店餐飲業 火鍋超市販賣體驗的生意 過去食安議題抬頭、飲食體驗創新,打著「前鎮漁港新鮮直送」的名號一炮而紅,讓消費者在超市選購新鮮食材,開放式冷藏貨架、小份量食材放進盤子、用保鮮膜包起來,整齊擺放,被投射燈一照,好吃加10倍!
Thumbnail
販賣體驗的祥富水產,做對哪些事,又做錯哪些事? 起司觀點_祥富水產:槓桿展店餐飲業 火鍋超市販賣體驗的生意 過去食安議題抬頭、飲食體驗創新,打著「前鎮漁港新鮮直送」的名號一炮而紅,讓消費者在超市選購新鮮食材,開放式冷藏貨架、小份量食材放進盤子、用保鮮膜包起來,整齊擺放,被投射燈一照,好吃加10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