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擁核名家的悖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昨天反核遊行登場,當然結果跟後續的討論不少,就以筆者個人來說,看到一個公共議題被關注(雖然不完美更不成熟,但總是比沒有好),可以提高公民意識的機會,多總是比少要好。

所以,這邊筆者不打算要提專業性的東西,很多人看到數據就開始高潮,然後都忘了數據其實可以假造跟選擇性公布的。

以台灣爭吵這次核能的問題來說,悖論大概是被拿來用最多的,例如今天才有一個名家專欄,大聲疾呼著每一個論點單獨看都正確,但湊起來完全不對。

反核與反核四當然不同,這位名家在文章中大聲批判反核與反核四掛勾,並且聲稱自己是堅定的擁核派,但在核四安全無虞前也不支持營運。坦白說,他的論點拆解來看都對,但為何拼裝起來就不對?

因為他個人的論點,幾乎就是台灣擁核派的集合體了,不管是網路還是平面媒體上,大概也不出這幾種論點。但這種混裝論點就是徹徹底底的悖論。

首先,反核與反核四確實是兩個命題,在台灣為了簡化問題與方便宣傳,很多反核派順著核四發生的問題,把核四安全等同核能安全。但反過來說,擁核跟擁核四也是兩個命題,這位名家說了非常正確的核能安全,其實就是一種風險概念,也舉了福島核災後沒有因輻射而死人的例子。但讀者有無發現,他提的論點是擁核,不是擁核四。

其次,這論點中也是有問題,因為核能的風險概念,在理論上的有效監督下,將會是「非常安全」的,這點不需要多說,正常在任何工業產線待過的人,也都會知道理論上都很安全,但實際上哪一種工業是安全到爆,自古至今都不出事的?核能工業不外如是,除非可以提出核能工業的建築與製造工法是外星科技的證明,不然「人為因素」造成「不可預期的損失」,這種論點各行各業都有。

再以福島的輻射傷害為例,這位名家的文章只是很訝異地提到,根本就沒有任何受到輻射傷害而死的人。從車諾比到三浬島,因輻射而死傷者,都是出在到底如何去定義,畢竟輻射傷害短則數年、長則數十年,沒有長遠追蹤,根本就不能下定論。換言之,這位名家也只是把問題訴諸「不可知」,反正他說這的目的是要降低核害的可怕。

在其論點中,無可避免的提到台灣的電力問題,但其最強大的論述,竟然是「廢核後台灣無可避免的面對電價大漲與缺電」。坦白說,這句話單獨來看問題也不大,廢核後照現階段來看,馬上掉了十幾趴的發電量,未來的電價一定會漲,如果不增設其他發電手段,缺電也的確會發生。

恩,讀者一定發現到了,這句廢核導致缺電與漲電價,是要有但書的。在沒有但書的情況下,這種拼裝論述,整合起來的結論,也不過就一句話:「反對核能的都是理盲、廢核者都濫情」。

然後,他還是沒有提出,把擁核能論述搭到擁核四上,與其鄙視的反核與反核四掛勾,到底之間有何不同。筆者想要說的是,這種擁核論述是一種似是而非的論點,本質上是徹頭徹尾的反動,只不過硬是要裝上進步開明派的象徵。

為何說是反動?擁核在台灣的問題不大,筆者我本人就算是支持核能的。但看到這些工程品質,還要筆者說相信核四很安全?

「連鋪條馬路都監督不良的政府,你他媽的要告訴我核四監工品質世界一流」

現實就是理論上數十年都不會出重大意外的核能發電,數十年內出了好幾次重大事故,管你是人禍還是天災,總之這套理論上安全無虞的風險計算,該丟到垃圾桶,去重新擬定一份了。

回到主題上,為何說這種擁核論點都是悖論?理由就是似是而非,明明就是支持核四廠非蓋不可,偏偏要包裝成理性、客觀的觀察者,並順便把反對者都打成鄉民,然後再補一刀:「反核者連核能素人都辯不過」。(註:你聽過對極拳有贏家嗎?反核四與擁核能,根本就是兩個不同議題在對打。)

這種擁核論點再加上無效論,就變成了看來超有威力,但實際上不知所云的拼裝論述。無效論就是台灣電力本質的脆弱,所以我們必須要有核電,但為什麼要有核電?以下是很標準的對談法,讀者看過一次就會理解網路上的論戰,為什麼會有雙方都宣稱勝利這種事。

為何要有核電:因為再生能源沒有替代性

再生能源並未要全面替代發電 :效益太低,不值得討論

火力發電足可取代核電 :汙染更高,更加不環保,且能源來源受到限制

核電的鈾礦一樣有來源限制問題:目前沒有其他更好的方案

Well,這只是比較典型的,其他多半是包裝在這上面的加強版,其本質都是類似的,就是「我不知道,但改變是沒有效果的,所以不如不要改」說穿了這些理由,涉及的是國際政治與安全,台灣身為島國,除非中央山脈給你挖到甚麼能源富礦,不然都需要靈巧與多變的對外手腕。

這種包裝過的論述,無一例外的,都要包裝在進步與理性之下,標榜著自己為進步派,把擁核正確的說法,偷渡擁核四的立場,然後再包裝上缺電與漲電價的恐懼說詞,把反核派說成全為不理性的鄉民,再去切割反核四與反核,用來反觀反核派的險詐。

但說了這麼多,這位名家與信奉的擁核者,幾乎把他們罵的那一方犯的毛病,全部都犯了。說人家不該把核能與核四掛勾,自己該偷渡的概念一個不少;說反核派誇大核能危險來恐懼民眾,自己一樣把漲電價跟缺電的台灣拿來恐嚇民眾;說反核派都是無知鄉民,自己卻把擁核上綱到能源安全,卻同樣對國際安全無所知。

無知是不能用來對抗無知的,擁核派要面對反核派的質疑,不是找一堆專家秀圖表跟掛保證,擺在廣大民眾眼前的就是福島核災。不要說台電會負責,也不要打壓第一線的士氣,民眾看到的就是福島災後東電逃避的態度,然後把第一線推去送死。再繼續說政府會有效監督看看,這年頭有誰相信政府工程超棒超好超安全的。(註:不如說火星人來幫忙蓋比較有可信度。)

面對恐懼有很多方式,不是只有硬著頭皮蓋到底這一種。更好的方式,是面對問題,核四現在就是出了一大堆包,然後民眾不相信蓋好後不會出事,出了事政府可以擔到底。不面對這問題,只會不停強調有信心、很安全、大家要相信政府。

這叫民眾怎麼不去相信背後有陰謀論?高官顯貴想要賺飽了一走了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立第二戰研所
35.4K會員
1.4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王立第二戰研所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建立一個穩固地基很重要,可以錨定時空,使人感到熟悉。熟悉接近安全之地,有家的安穩感。家提供每個人可以棲息、放鬆、完成工作的暫時休憩地,即便人生沒有目標、也沒方向,至少在迷惘的時候,可以得到一夜安寧。
Thumbnail
2025/04/29
建立一個穩固地基很重要,可以錨定時空,使人感到熟悉。熟悉接近安全之地,有家的安穩感。家提供每個人可以棲息、放鬆、完成工作的暫時休憩地,即便人生沒有目標、也沒方向,至少在迷惘的時候,可以得到一夜安寧。
Thumbnail
2025/04/27
學生迷惘什麼?「不知道」大部分的學生到國三,再怎樣不想面對,也知道人生在轉折點。但其中多數人是不會過於焦慮的,因為成績好的考高中,差的選技職,而今天的技職體系,除了最前面的知名學校,其他間的差異對學生來說沒那麼大。
Thumbnail
2025/04/27
學生迷惘什麼?「不知道」大部分的學生到國三,再怎樣不想面對,也知道人生在轉折點。但其中多數人是不會過於焦慮的,因為成績好的考高中,差的選技職,而今天的技職體系,除了最前面的知名學校,其他間的差異對學生來說沒那麼大。
Thumbnail
2025/04/22
如果更誇張,不停的改革,更多樣的身份認同,沒有顯著的最終目標,只有浮動的臨時棲所,那就跟沒有終點一樣。想要取得身份認同者沒有辦法休息,永遠在跑馬拉松,每一次的改革成果,都只是為了下一次的改革積蓄能量,當事者無比疲累。 投機政客目的就是這個能量,將之化作一張張選票,你想像的終點並非他的目標,這就是永
Thumbnail
2025/04/22
如果更誇張,不停的改革,更多樣的身份認同,沒有顯著的最終目標,只有浮動的臨時棲所,那就跟沒有終點一樣。想要取得身份認同者沒有辦法休息,永遠在跑馬拉松,每一次的改革成果,都只是為了下一次的改革積蓄能量,當事者無比疲累。 投機政客目的就是這個能量,將之化作一張張選票,你想像的終點並非他的目標,這就是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台灣,核能到底能不能…?一直以來都是政黨政治以及環保攻防戰的水岸第一排,從2018的以核養綠公投到2021的重啟核四公投,正反的口水攻防及針鋒相對,說實話令人眼花撩亂。當世界各國,包含歐盟、韓國、以及日本等國,因為能源電力吃緊,紛紛鬆動對核能發展的態度時,你我都更應該深入的思辨,核能到底台灣能不能?
Thumbnail
台灣,核能到底能不能…?一直以來都是政黨政治以及環保攻防戰的水岸第一排,從2018的以核養綠公投到2021的重啟核四公投,正反的口水攻防及針鋒相對,說實話令人眼花撩亂。當世界各國,包含歐盟、韓國、以及日本等國,因為能源電力吃緊,紛紛鬆動對核能發展的態度時,你我都更應該深入的思辨,核能到底台灣能不能?
Thumbnail
核能是不好的東西,我們應該唾棄與屏除他。 MeetSu 2022.03.04
Thumbnail
核能是不好的東西,我們應該唾棄與屏除他。 MeetSu 2022.03.04
Thumbnail
能源安全問題,是管理問題。沒有哪個能源是最好的、最乾淨、最安全、最永續的,但我們可以因應此地的自然環境去設計出一個合理的比例,以及「最適合」的發電比例,讓每一度的發電都值得。
Thumbnail
能源安全問題,是管理問題。沒有哪個能源是最好的、最乾淨、最安全、最永續的,但我們可以因應此地的自然環境去設計出一個合理的比例,以及「最適合」的發電比例,讓每一度的發電都值得。
Thumbnail
蔡總統透過影片致詞, 宣示台灣決心和世界一起朝2050零碳排的目標努力。
Thumbnail
蔡總統透過影片致詞, 宣示台灣決心和世界一起朝2050零碳排的目標努力。
Thumbnail
8月28號的公投即將來臨,這次公投的重點之一就是核四商轉的發電與否。核四議題向來頗具爭議,也一直是全台灣人民的矚目焦點。 接下來,我將會透過這篇報導,讓大家了解支持(支持重啟核四)方和反對(反對重啟核四)方的看法,同時讓讀者反思自己對這起事件的想法是否太過草率。
Thumbnail
8月28號的公投即將來臨,這次公投的重點之一就是核四商轉的發電與否。核四議題向來頗具爭議,也一直是全台灣人民的矚目焦點。 接下來,我將會透過這篇報導,讓大家了解支持(支持重啟核四)方和反對(反對重啟核四)方的看法,同時讓讀者反思自己對這起事件的想法是否太過草率。
Thumbnail
核四基本上是台灣最後一座核電廠了。不管從法規面,還是從實務面來說都是這樣。說「反核四不反核能」並沒有太大的差別。否則擁核團體早就跑到各縣市去看說這裡能不能蓋核電廠,也不用死抱著重啟核四的機會不放。
Thumbnail
核四基本上是台灣最後一座核電廠了。不管從法規面,還是從實務面來說都是這樣。說「反核四不反核能」並沒有太大的差別。否則擁核團體早就跑到各縣市去看說這裡能不能蓋核電廠,也不用死抱著重啟核四的機會不放。
Thumbnail
常常有人說台灣人用電量太多、不發展核能的話電力根本不夠,台灣人以後就沒電可用,台灣就會變得一片黑暗。 但他們什麼時候說過,新增的電力是要給「人們」用的? 說什麼不蓋發電廠台灣人會缺電,或是叫台灣人少開冷氣節能減碳都是假議題,現在的發電廠根本就不是為了人民而蓋的。
Thumbnail
常常有人說台灣人用電量太多、不發展核能的話電力根本不夠,台灣人以後就沒電可用,台灣就會變得一片黑暗。 但他們什麼時候說過,新增的電力是要給「人們」用的? 說什麼不蓋發電廠台灣人會缺電,或是叫台灣人少開冷氣節能減碳都是假議題,現在的發電廠根本就不是為了人民而蓋的。
Thumbnail
《核電關鍵報告》心得
Thumbnail
《核電關鍵報告》心得
Thumbnail
號稱2018年是「臺灣脫口秀元年」的博恩,一週前在youtube po 出脫口秀片段,談「能源難題」,30萬次點閱獲得相當高的迴響。片末最後以「擲交」的方式欲解決這道「難題」。無論如何,儘管是難題,但面臨公投,作為一個負責任擁有公民投票權利的人,而不得不去了解這樣的難題。
Thumbnail
號稱2018年是「臺灣脫口秀元年」的博恩,一週前在youtube po 出脫口秀片段,談「能源難題」,30萬次點閱獲得相當高的迴響。片末最後以「擲交」的方式欲解決這道「難題」。無論如何,儘管是難題,但面臨公投,作為一個負責任擁有公民投票權利的人,而不得不去了解這樣的難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