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痛之後: 《核爆家園》沒被發現的聲音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核爆家園》(Chernobyl)取材自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Алексиевич С. А.《車諾比的悲鳴》,由克雷格·馬津(英語:Craig Mazin)創作,約翰·倫克(英語:Johan Renck)執導。
車諾比事件,是1986年4月26日於蘇聯烏克蘭普里皮亞季市,車諾比核電廠發生的核子反應爐的破裂事故,這是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事故,也是首例被國際核事件分級表,評為最高第七級事件。事故主因,是反應爐進行緊急停機後的後備供電測試時,因操作人員的訓練不足,最終使功率急劇增加,而使反應爐被破壞。
劇情主要根據口述歷史《車諾比的悲鳴》,亞歷塞維奇,以紀實手法,細緻地以文字試圖還原災後的人間煉獄。對她而言,車諾比核災不只是一則即時新聞。
而在紀實陳述的同時,也帶領讀者重返事發現場,揭露蘇聯政府企圖遮掩的假象。當消防員的遺孀,反覆折騰於丈夫的病況時,其間彰顯的人道精神,可謂現實主義的終極關懷。
這個意義上,,現實主義理論強調披露真實,戳穿偽飾現狀的意識形態。也就是說,現實主義抵製作為布爾喬亞知識分子話語形態的浪漫主義,轉而追求客觀性,為那些墮入貧困被邊緣化的弱勢族群或階層發聲,顯然具有素樸的人間情懷和人道精神。
亞歷塞維奇的書寫,無疑反映社會-歷史的總體性,不僅增加文學描寫的廣度,也呈現後來蘇聯解體的遠因。
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一九三三~二○○四)以《論攝影》(一九七七)厲聲批判戰地攝影記者是他國災劫的旁觀者,多年後她反思戰災照片的意義,認為旁觀他人之苦痛也有正面助益:
「點出一個地獄,當然不能完全告訴我們如何去拯救地獄中的眾生,或如何減緩地獄中的烈燄。然而,承認並擴大了解我們共有的寰宇之內,人禍招來的幾許苦難,仍是件好事。一個動不動就對人的庸闇腐敗大驚小怪,面對陰森猙獰的暴行證據就感到幻滅(或不願置信)的人,於道德及心智仍未成熟。長大到某一年紀之後,再沒有權利如此天真、膚淺、無知、健忘。」
而HBO紀實性的五部影集,在最短的時間內,帶我們重新體驗權力論述下的歷史。如此沉重的體會,讓我們發現,相似的愛情,也在高雄氣爆、福島核災裡,那些看似微小,卻極為廣闊的生命之愛。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66會員
381內容數
將日子寫成詩,感慨寫成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我們現在就是沒有自己的家。在看完《下一個家在何方?》之後下一個家在何方?馬修.戴斯蒙。 驅離,臥底社會學家的居住直擊報告。 「房租要是能從天而降,多好。」-蘭斯頓.休斯 這是一本很厚的書(全書共454頁),開本也比一般的書大,真實記錄戴斯蒙在美國威斯康辛州密爾瓦基(Milwaukee)的田野調查,關於「都市貧窮跟居住(不)正義」的訪查報告
Thumbnail
avatar
壹肆說
2021-09-27
找到別人沒發現的寶藏。在看完《開關》之後開關,郝廣才。 問題的100個答案,99個是創意。 「學創意最快,也最有效的方法,是從故事裡學。」這本書寫了168個故事,從鱷魚的鼻孔到玻璃瓶裡的蜜蜂,從帶橡皮擦的鉛筆到魔術拖把,人們的記憶很有趣,就算什麼道理都不記得,也會記得故事。
Thumbnail
avatar
壹肆說
2021-08-18
真實到難以相信是不存在的。在看完《被遺忘的故事》之後被遺忘的故事,乙一。 這本書收錄了乙一的六篇短篇作品,在2003年新完成的《瑪莉亞的手指》,和先前以輕文學型態發表過的作品《Calling You》、《形似小貓的幸福》、《傷》、《握手小偷的故事》、《被遺忘的故事》,重新裝訂成一般書籍,集結成冊。
Thumbnail
avatar
壹肆說
2021-04-14
#小小看劇 #韓劇《#過來抱抱我》──殺人犯的家屬及被害者,那些需要被擁抱的傷痛 簡介: 因為一樁殺人事件,身為殺人犯兒子與被害者女兒努力揮別過往,互相療傷的故事。 
Thumbnail
avatar
小小文字人
2020-12-09
《夕霧花園》★★★★☆ 時間不是傷痛的最佳解藥,而是改變我們的一切入圍本屆金馬獎包括最佳影片、導演、女主角、改編劇本、美術設計、造型設計、攝影、剪輯、配樂等九項整體、演技、技術類型獎項;《夕霧花園》入圍的獎項涵蓋範圍可說是全方位。整部電影所散發出的時代氛圍十分迷人,讓人沈浸其中,久久無法自拔。
Thumbnail
avatar
XXY
2019-12-03
觀後隨寫│《夕霧花園》對於傷痛,有比忘卻更好的歸處有些回憶,因為太甜而不願回首;有些歷史,因為太痛而不忍忘懷。 我們時常任仇恨擺布,又渴望被救贖,人類啊,就是這麼一種矛盾的生物。
Thumbnail
avatar
藍墨鋼筆
2019-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