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美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們都想要孩子成為特別的人,因為那也會讓我們自己感到特別。當我們向他人宣告自己的孩子學業優異、才藝過人、傑出表現,我們都很清楚自己心中會湧現何等驕傲的滋味,尤其在孩子仍年幼的時候,他們會配合著一切演出,逼迫他們自己來緩解我們私心的渴望。我們如此渴望孩子成功,其中一個理由是:我們比較容易透過孩子尋求認同。
我們的孩子出生時不沾染這些世俗煩惱,但他們很早就會知道自己是這個競爭世界裡的一份子,在這樣的世界裡,優秀者與平庸者之間是壁壘分明的,他們會學到,別人會透過外在的標準來評量自己,比如成績、老師的評語、同儕對自己的看法等等。
遺憾的是,他們也將學到各種標籤:過動症、自閉症、學習障礙、躁鬱症等。他們知道自己的行為無時無刻都會受到檢視,要是自己無法達到某些廣被社會所接受的標準,自己就要懂得羞愧。
經常有父母對我說:「我想讓孩子接觸一切最好的有錯嗎?為什麼我們不能送他們去學才藝?」我的意思,不是要父母去壓抑孩子探索的渴望,反而是鼓勵孩子盡情去探索才是對孩子生命的尊重,我所要強調的重點是,在於父母應該幫助孩子去了解,他們的自我價值感不是由成就高低來決定的。想要孩子比別人強是每個父母最自然的反應,但永遠都不要因為孩子的平凡而感到丟臉,無法心生歡喜。相信只有夠好夠耀眼的事物才值得注意、值得讚美,以致不斷去追逐更大、更好或更有價值的東西。相反的,孩子若能學會欣賞並珍惜平凡,就能對於生命本來的樣子泰然處之,安之若素。他們欣賞自己的身體、自己的心智、分享一個微笑的快樂,會因為能與他人建立關係而感到榮幸,這一切都從為人父母與師長的我們教導開始。如果孩子能珍視這些平凡的時刻,那麼長大之後他們便能將注意力放在眼前,不會好高騖遠、短視近利,更不會被別人的期待套住,自由的心靈讓他們能享受自己的平凡,並達成那些萌生自他們自己心中的目標。
節自於-覺知父母(第十二章平凡的美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Teresa Wa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有一天,我對孩子們說:「平常都是老師告訴你們現在要做什麼,老師叫你們去做什麼,今天請你們想一想,說說看你們想要做什麼~喜歡玩什麼~」 孩子們說~想去戶外溜滑梯、騎腳踏車、玩踩高蹺~ 我說好啊!沒問題!那我們待會就出去玩! 我告訴他們要注意安全,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 就這樣,沒有任何限制、沒有遊戲規則
有一天,我對孩子們說:「平常都是老師告訴你們現在要做什麼,老師叫你們去做什麼,今天請你們想一想,說說看你們想要做什麼~喜歡玩什麼~」 孩子們說~想去戶外溜滑梯、騎腳踏車、玩踩高蹺~ 我說好啊!沒問題!那我們待會就出去玩! 我告訴他們要注意安全,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 就這樣,沒有任何限制、沒有遊戲規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雖然多數家長都知道「成績、分數」不是唯一,我們也會試圖從社會各行各業中找出優秀卓越的人來「安慰或說服」自己,孩子即便成績不好,也會有他的一番天地,只是真正豁達開朗的家長還是不多,因為家長們就是從「考試、成績、排名....
Thumbnail
其實我一直深信每個人的天賦會在小時候就展露出來。 比如有些孩子很擅長計算,也有的孩子空間感很好,或是對於藝術方面特別有天份,只是隨著進入學齡教育而逐漸忽略了這些課業之外的天賦,總認為學業成績才應該擺在第一,當然也因為課業日益加重而更把專注力放在成績上。 其實,我一直認為家長該協助孩子
Thumbnail
從小孩到成人,每個人都帶著與生俱來的獨特性。然而,社會與教育環境常常壓抑這種獨特性,我們應該給予孩子充分空間和尊重,讓他們展現自我。父母、老師和社會應該理解和支持孩子,在教育上倡導多元化和包容性。這樣,每個孩子都有機會發揮最大的潛力,成為自己期望的那種人。
父母有父母的辛苦,但假如你小時候也沒有辦法每科一百、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那麼就算你有錢,你也沒有資格要求你的小孩達成你設立的目標,因為那滿足的是父母,而不是身為獨立個體的孩子想要的。 就算你的孩提時代真的非常優秀,你也不該奢求你的孩子複製你的道路,家長跟教育者只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啟蒙者與引導者,不該
Thumbnail
你知道嗎?一個簡單的批評,可能會在孩子心中種下自我懷疑的種子。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為什麼不應以孩子偶爾的失敗來定義他們的能力或性格。 從鼓勵的視角出發,了解如何創造一個支持孩子探索潛能和克服困難的環境,讓他們在每一次跌倒後都能更堅強勇敢的站起來。 閱讀全文,了解如何讓你的孩子在挑戰中發現自己
Thumbnail
在育兒過程中,父母經常面臨如何激勵孩子的難題,一句「為何你不如他?」可能就無意中種下孩子自卑的種子。 真正的問題不在於他們與誰競爭,而是如何超越昨天的自己。本文將探討如何用正確的方式激勵孩子,避免不必要的壓力,同時培養孩子的自尊與自信。 閱讀全文,一起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打下良好基礎。 責備孩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高期望的時代,父母們是否忘記了孩子成長路上的「小確幸」?小到自己穿衣、收玩具的每一個小進步,都可能是孩子自信與責任感的關鍵種子。 透過日常的細微觀察與真誠稱讚,一句簡單的「你做得很好」可能就是孩子勇敢探索世界的最大動力。 想知道如何在生活中找尋稱讚的契機,培養孩子的學習熱情和情感智
Thumbnail
在育兒的過程中,父母和社會經常以成人的標準來衡量孩子的「優劣」,這種觀點認為孩子的行為和表現,應該符合某些既定的標準和期望。 然而這種觀念忽略了一個重要的事實,對孩子來說,他們的行為不過是自我的直接表達,無關乎成人定義的「好壞」。因為孩子的天性和成長階段,使他們的行為更為直接與率真,只是在大人
Thumbnail
許多人都會批評獨生子女多半嬌生慣養,而且比較以自我為中心,在人際關係上也相對比較不適應。然而,真的是如此嗎?至少以我自己養育一個孩子的經驗來看,我觀察到的狀況顯然與上述情況相反。我的孩子不僅比他人更具同理心,而且學習主動性很高,人際關係也表現良好,所以到底獨生子女跟自私自利及社會適應能力是否有關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雖然多數家長都知道「成績、分數」不是唯一,我們也會試圖從社會各行各業中找出優秀卓越的人來「安慰或說服」自己,孩子即便成績不好,也會有他的一番天地,只是真正豁達開朗的家長還是不多,因為家長們就是從「考試、成績、排名....
Thumbnail
其實我一直深信每個人的天賦會在小時候就展露出來。 比如有些孩子很擅長計算,也有的孩子空間感很好,或是對於藝術方面特別有天份,只是隨著進入學齡教育而逐漸忽略了這些課業之外的天賦,總認為學業成績才應該擺在第一,當然也因為課業日益加重而更把專注力放在成績上。 其實,我一直認為家長該協助孩子
Thumbnail
從小孩到成人,每個人都帶著與生俱來的獨特性。然而,社會與教育環境常常壓抑這種獨特性,我們應該給予孩子充分空間和尊重,讓他們展現自我。父母、老師和社會應該理解和支持孩子,在教育上倡導多元化和包容性。這樣,每個孩子都有機會發揮最大的潛力,成為自己期望的那種人。
父母有父母的辛苦,但假如你小時候也沒有辦法每科一百、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那麼就算你有錢,你也沒有資格要求你的小孩達成你設立的目標,因為那滿足的是父母,而不是身為獨立個體的孩子想要的。 就算你的孩提時代真的非常優秀,你也不該奢求你的孩子複製你的道路,家長跟教育者只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啟蒙者與引導者,不該
Thumbnail
你知道嗎?一個簡單的批評,可能會在孩子心中種下自我懷疑的種子。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為什麼不應以孩子偶爾的失敗來定義他們的能力或性格。 從鼓勵的視角出發,了解如何創造一個支持孩子探索潛能和克服困難的環境,讓他們在每一次跌倒後都能更堅強勇敢的站起來。 閱讀全文,了解如何讓你的孩子在挑戰中發現自己
Thumbnail
在育兒過程中,父母經常面臨如何激勵孩子的難題,一句「為何你不如他?」可能就無意中種下孩子自卑的種子。 真正的問題不在於他們與誰競爭,而是如何超越昨天的自己。本文將探討如何用正確的方式激勵孩子,避免不必要的壓力,同時培養孩子的自尊與自信。 閱讀全文,一起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打下良好基礎。 責備孩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高期望的時代,父母們是否忘記了孩子成長路上的「小確幸」?小到自己穿衣、收玩具的每一個小進步,都可能是孩子自信與責任感的關鍵種子。 透過日常的細微觀察與真誠稱讚,一句簡單的「你做得很好」可能就是孩子勇敢探索世界的最大動力。 想知道如何在生活中找尋稱讚的契機,培養孩子的學習熱情和情感智
Thumbnail
在育兒的過程中,父母和社會經常以成人的標準來衡量孩子的「優劣」,這種觀點認為孩子的行為和表現,應該符合某些既定的標準和期望。 然而這種觀念忽略了一個重要的事實,對孩子來說,他們的行為不過是自我的直接表達,無關乎成人定義的「好壞」。因為孩子的天性和成長階段,使他們的行為更為直接與率真,只是在大人
Thumbnail
許多人都會批評獨生子女多半嬌生慣養,而且比較以自我為中心,在人際關係上也相對比較不適應。然而,真的是如此嗎?至少以我自己養育一個孩子的經驗來看,我觀察到的狀況顯然與上述情況相反。我的孩子不僅比他人更具同理心,而且學習主動性很高,人際關係也表現良好,所以到底獨生子女跟自私自利及社會適應能力是否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