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札記(1)-完美與現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avatar-img
7會員
1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娃娃魚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初知道這本書,是在劉軒的podcast上聽到的,當時,他邀請這本書的發起人CC,來談論這本書的源起;一個在北美創業,至今已達到財富自由的人生引導師,邀請其他四位成功者(藝人Janet、奧丁丁集團創辦人王俊凱、作家劉軒和國際名廚江振誠)一起來談論人生奮鬥的過程
"沈默"是工作態度,"低調"是生活方式,在都市叢林裡,小白兔和大野狼的角色分配,就是權力和名利追逐的成果。
第一次看到這個,是數年前去大陸九寨溝時看到的……. 那是在一間放有舍利子的喇嘛廟外, 這樣的經輪,環繞在廟的周圍; 地陪告訴我們, 依據藏傳佛教的教證,若是順時針方向轉動經筒一回, 就等同誦讀了一遍內藏經文; 還說如果轉完寺廟周圍的經輪一遍, 會得到一年的好運, 但如果只轉一半, 則會衰一年! 當時
在網路發達的現今,交友似乎不侷限在面對面的認識,有太多管道可結交知心好友,但在螢幕的另一端,除了展現更多的機會,同時,也披露了更多的人性,成就了許多難以想像的故事。 但—我們可以從中學到什麼?
     閱讀這本書時,一直在思索”界限”這件事~     我們在設定界限的原始動機,除了保有完整的自我,避免他人過度干涉外,以避免不必要的困擾和傷害外,同時,也是尊重他人的一種表現。     
我承認,當初是被這本書的書名吸引的! 「想成為更好的自己」,相信是許多人心裡的冀望, 但事實上,我們有太多的藉口,來允許我們活得輕鬆一點。 直到某件事觸發我們的羞恥心,亦或是被某些奮發向上的故事激勵。 這本書就是收集了許多勵志故事,讓人看了汗顏,也使我們反省自己,到底蹉跎了多少光陰。
最初知道這本書,是在劉軒的podcast上聽到的,當時,他邀請這本書的發起人CC,來談論這本書的源起;一個在北美創業,至今已達到財富自由的人生引導師,邀請其他四位成功者(藝人Janet、奧丁丁集團創辦人王俊凱、作家劉軒和國際名廚江振誠)一起來談論人生奮鬥的過程
"沈默"是工作態度,"低調"是生活方式,在都市叢林裡,小白兔和大野狼的角色分配,就是權力和名利追逐的成果。
第一次看到這個,是數年前去大陸九寨溝時看到的……. 那是在一間放有舍利子的喇嘛廟外, 這樣的經輪,環繞在廟的周圍; 地陪告訴我們, 依據藏傳佛教的教證,若是順時針方向轉動經筒一回, 就等同誦讀了一遍內藏經文; 還說如果轉完寺廟周圍的經輪一遍, 會得到一年的好運, 但如果只轉一半, 則會衰一年! 當時
在網路發達的現今,交友似乎不侷限在面對面的認識,有太多管道可結交知心好友,但在螢幕的另一端,除了展現更多的機會,同時,也披露了更多的人性,成就了許多難以想像的故事。 但—我們可以從中學到什麼?
     閱讀這本書時,一直在思索”界限”這件事~     我們在設定界限的原始動機,除了保有完整的自我,避免他人過度干涉外,以避免不必要的困擾和傷害外,同時,也是尊重他人的一種表現。     
我承認,當初是被這本書的書名吸引的! 「想成為更好的自己」,相信是許多人心裡的冀望, 但事實上,我們有太多的藉口,來允許我們活得輕鬆一點。 直到某件事觸發我們的羞恥心,亦或是被某些奮發向上的故事激勵。 這本書就是收集了許多勵志故事,讓人看了汗顏,也使我們反省自己,到底蹉跎了多少光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他們看起來很徬徨,而且看起來沒有很開心。我突然覺得有點哽咽,感覺自己平時對他們太嚴苛了。 雖然知道父母很偉大、很辛苦,但是平常還是會克制不住自己對他們很嚴苛,也對他們一些作為感到難以苟同。 當時老師提醒我,對父母不滿時,要記住上課時看見他們徬徨的模樣。
身為父母,我們總希望孩子的人生順風順水,彷彿每天都住在陽光明媚的花園裡,完全沒有風吹雨打的可能。於是,許多父母會做什麼呢?他們會盡量幫孩子鋪好路、擋​​住風暴,甚至連一個小水坑都不讓孩子踩到。看似體貼,其實這是在剝奪孩子成長的機會。 現實生活可不是溫室裡的花朵世界。沒有誰的一生是毫無波折的。孩子必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在家庭中的情緒與教養困境,分享了對待自己與家人的想法。散發出一種正向的生活態度,強調幸福快樂靠自己給,要對自己好一點,多讓自己健康一些。
現代社會中,許多父母忙於工作和生活,往往忽略了自身的成長與修養。他們認為只要給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質條件,孩子就會擁有幸福的未來。然而,這只是教育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父母自身的榜樣作用。
Thumbnail
但越是不逼小孩,反而對自己的要求會更嚴苛。我自己很有感觸。 家裡人對自己沒什麼要求,反倒是自己快把自己期望放得很高,好像不做點什麼就會對不起他們一樣,這樣其實給自己壓力很大。 別人是父母給孩子壓力,我們這樣子是自己為難自己。 明明父母也是希望孩子開心,卻不停的想往上爬,因為他們對自己的寬恕,而感到愧
父母有父母的辛苦,但假如你小時候也沒有辦法每科一百、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那麼就算你有錢,你也沒有資格要求你的小孩達成你設立的目標,因為那滿足的是父母,而不是身為獨立個體的孩子想要的。 就算你的孩提時代真的非常優秀,你也不該奢求你的孩子複製你的道路,家長跟教育者只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啟蒙者與引導者,不該
接受不完美 追求完美往往會帶來焦慮和不安。 完美是一種理想,但在現實生活中往往難以實現。舉例來說,想像一個人工作努力,但卻因為自己無法達到完美的標準而感到沮喪。這個人可能在追求完美的過程中遇到各種挑戰,例如工作壓力、時間限制或者自我懷疑。 如果這個人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他就能更好地應對這些挑戰
Thumbnail
你知道嗎?一個簡單的批評,可能會在孩子心中種下自我懷疑的種子。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為什麼不應以孩子偶爾的失敗來定義他們的能力或性格。 從鼓勵的視角出發,了解如何創造一個支持孩子探索潛能和克服困難的環境,讓他們在每一次跌倒後都能更堅強勇敢的站起來。 閱讀全文,了解如何讓你的孩子在挑戰中發現自己
Thumbnail
父母總是期待孩子擁有幸福的未來,卻忽略了青少年在成長階段有多麼需要自己做決定,應該協助他們經歷完整人生。讓孩子自己摸索、跌倒、爬起,體驗酸甜苦辣,最終他們仍可尋得適合自己的路。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Thumbnail
在育兒的過程中,父母和社會經常以成人的標準來衡量孩子的「優劣」,這種觀點認為孩子的行為和表現,應該符合某些既定的標準和期望。 然而這種觀念忽略了一個重要的事實,對孩子來說,他們的行為不過是自我的直接表達,無關乎成人定義的「好壞」。因為孩子的天性和成長階段,使他們的行為更為直接與率真,只是在大人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他們看起來很徬徨,而且看起來沒有很開心。我突然覺得有點哽咽,感覺自己平時對他們太嚴苛了。 雖然知道父母很偉大、很辛苦,但是平常還是會克制不住自己對他們很嚴苛,也對他們一些作為感到難以苟同。 當時老師提醒我,對父母不滿時,要記住上課時看見他們徬徨的模樣。
身為父母,我們總希望孩子的人生順風順水,彷彿每天都住在陽光明媚的花園裡,完全沒有風吹雨打的可能。於是,許多父母會做什麼呢?他們會盡量幫孩子鋪好路、擋​​住風暴,甚至連一個小水坑都不讓孩子踩到。看似體貼,其實這是在剝奪孩子成長的機會。 現實生活可不是溫室裡的花朵世界。沒有誰的一生是毫無波折的。孩子必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在家庭中的情緒與教養困境,分享了對待自己與家人的想法。散發出一種正向的生活態度,強調幸福快樂靠自己給,要對自己好一點,多讓自己健康一些。
現代社會中,許多父母忙於工作和生活,往往忽略了自身的成長與修養。他們認為只要給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質條件,孩子就會擁有幸福的未來。然而,這只是教育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父母自身的榜樣作用。
Thumbnail
但越是不逼小孩,反而對自己的要求會更嚴苛。我自己很有感觸。 家裡人對自己沒什麼要求,反倒是自己快把自己期望放得很高,好像不做點什麼就會對不起他們一樣,這樣其實給自己壓力很大。 別人是父母給孩子壓力,我們這樣子是自己為難自己。 明明父母也是希望孩子開心,卻不停的想往上爬,因為他們對自己的寬恕,而感到愧
父母有父母的辛苦,但假如你小時候也沒有辦法每科一百、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那麼就算你有錢,你也沒有資格要求你的小孩達成你設立的目標,因為那滿足的是父母,而不是身為獨立個體的孩子想要的。 就算你的孩提時代真的非常優秀,你也不該奢求你的孩子複製你的道路,家長跟教育者只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啟蒙者與引導者,不該
接受不完美 追求完美往往會帶來焦慮和不安。 完美是一種理想,但在現實生活中往往難以實現。舉例來說,想像一個人工作努力,但卻因為自己無法達到完美的標準而感到沮喪。這個人可能在追求完美的過程中遇到各種挑戰,例如工作壓力、時間限制或者自我懷疑。 如果這個人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他就能更好地應對這些挑戰
Thumbnail
你知道嗎?一個簡單的批評,可能會在孩子心中種下自我懷疑的種子。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為什麼不應以孩子偶爾的失敗來定義他們的能力或性格。 從鼓勵的視角出發,了解如何創造一個支持孩子探索潛能和克服困難的環境,讓他們在每一次跌倒後都能更堅強勇敢的站起來。 閱讀全文,了解如何讓你的孩子在挑戰中發現自己
Thumbnail
父母總是期待孩子擁有幸福的未來,卻忽略了青少年在成長階段有多麼需要自己做決定,應該協助他們經歷完整人生。讓孩子自己摸索、跌倒、爬起,體驗酸甜苦辣,最終他們仍可尋得適合自己的路。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Thumbnail
在育兒的過程中,父母和社會經常以成人的標準來衡量孩子的「優劣」,這種觀點認為孩子的行為和表現,應該符合某些既定的標準和期望。 然而這種觀念忽略了一個重要的事實,對孩子來說,他們的行為不過是自我的直接表達,無關乎成人定義的「好壞」。因為孩子的天性和成長階段,使他們的行為更為直接與率真,只是在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