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人都是直播主,一場肺炎幫全民上的媒體識讀與溝通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從農曆年前就開始的新型冠狀病毒相關新聞,一直到疫情擴散全球拉警報,不但讓全球的人們被迫改變了日常作息,避免出門、注意衛生、與他人保持一定距離、採取遠距辦公等,更透過資訊傳播了解到在危難時期,篩選資訊管道以獲取正確訊息、進而採取行動的必要性。其中,媒體的第四權也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

每日下午必開播,由疾管署召開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記者會」,已經成為許多台灣人最熱烈觀看的直播節目。不但捧紅了疫情指揮中心的防疫指揮官與專家,更讓許多以往相較於枱面下的工作,像是記者、公關、手譯員等為人所注意。

這些讓社會大眾「新增」的知識,包括記者會的流程,從介紹講者、講者報告工作事項到開放媒體提問;記者會的講者專業分工,跟相關部會有關的事項就有該部會的發言人列席;還有最後媒體問答,媒體發言前會先報上所屬媒體名稱等、進行提問、追問等。以往在商業活動通常不直播的記者會,藉由公部門每天的示範與教育,全台灣人民也都因此潛移默化,獲得了一些媒體活動與公眾溝通的基本概念。

其中,疾管署記者會教會大家最重要的事情,其實也是部會發言人、記者、公關、手譯員等工作或職業所秉持的原則──讓可公開的資訊盡可能透明,讓事實可以因為講者充分的說明與揭露而被理解,也讓高深的醫學、公衛專業可以用易懂的方式進行說明。

記者基於媒體的天職,代替民眾提出可能會有的疑問,無論是口罩供給數量、負壓隔離病房數量、感染者接觸史、足跡等。發言人基於內部作業、政策施行、保護感染者以及避免造成民眾心理恐慌等考量,只針對宣導抗疫措施事項進行揭露,但同時將影響民眾工作與生活層面的相關部會發言人找齊,給予訊息補充;只談事實、措施、回應與抗疫相關的問題,不談對個人的讚譽或批評,也不談其他人的情緒性評論,就是維持記者會中性調性的正確態度。這也讓同時觀看直播的民眾得以感受在這波全球性危機中政府所採取的適當舉措,減少因為訊息不對稱而有的恐慌情緒。

每天開播至少一次的記者會,背後可能有無數個強大的行政團隊加入。作為公關從業人員,光想像每天記者會面對五花八門的問題,團隊要準備的QA要多包山包海,又要怎麼讓發言人們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就能對疫情最新狀況與媒體應答做好準備,就必須對疾管署的公關和後勤團隊致上最高敬意。

這場疫情在全球擴散,讓世界重新體認到彼此的相依和脆弱,斷掉的供應鏈、高壓的醫療體系、歇業的商店、保持距離的人際交流,或許都有機會在疫情趨緩後再重整腳步。

然而,在此之前,所有的人都必需要持續保持溝通。無論是政府對民眾的溝通,企業對消費者與股東的溝通,民眾對自己身旁家人、主管、同事、朋友的溝通……讓溝通成為抗疫不便生活的軸心,用通訊與協作科技保持聯繫。無論是公司視訊開會、視訊宗教聚會、視訊探病,或一起跟親朋好友在視訊前共享晚餐,都可以撫平焦慮,減少恐慌。希望全球人民的生活能夠很快回到正軌,而我們在抗疫期間不間斷的溝通,也可以作為讓日常生活回到正軌的最強推力和最大共識。


【本文同步刊載於獨立評論@天下】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9238?fbclid=IwAR39clmQszgeaJYEsN5k73QXxFHBf5Vm_JnWT2qMCje5xvL4PMVjJ3pQZQo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公關人生相談室的沙龍
278會員
215內容數
職涯像是不同目的地的旅行,每次路上收盡的風景都是未來人生的養分,願每個人都有自己一段美好的旅程!Bon Voyage!
2024/04/07
幾天前的地震,喚醒了好多人對921大地震的記憶,雖因為電力、交通、通訊中斷,但心繫著在同塊土地上的另一群人,那樣同島共濟的感覺卻也好像昨日。日常基礎建設維護工作也好像是企業裡的後勤單位,無論是IT、法務、財務、公關等,在承平時期,看起來像是自然不過的存在,在意外時期,才真正能意識到這些工作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4/04/07
幾天前的地震,喚醒了好多人對921大地震的記憶,雖因為電力、交通、通訊中斷,但心繫著在同塊土地上的另一群人,那樣同島共濟的感覺卻也好像昨日。日常基礎建設維護工作也好像是企業裡的後勤單位,無論是IT、法務、財務、公關等,在承平時期,看起來像是自然不過的存在,在意外時期,才真正能意識到這些工作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4/03/03
「餘裕」包括可以不把自己手上的牌玩壞的資源,無論是先天獲得或是後天獲得的,像是金錢、時間甚至是對於風險承擔的餘裕。 除了「餘裕」之外,在大部分都需要與人相處與交流的職場上,「餘地」似乎也是讓職場專業工作者得以好好生存,甚至廣結善緣的秘訣之一。
Thumbnail
2024/03/03
「餘裕」包括可以不把自己手上的牌玩壞的資源,無論是先天獲得或是後天獲得的,像是金錢、時間甚至是對於風險承擔的餘裕。 除了「餘裕」之外,在大部分都需要與人相處與交流的職場上,「餘地」似乎也是讓職場專業工作者得以好好生存,甚至廣結善緣的秘訣之一。
Thumbnail
2024/02/11
鈔票的流通性體現於日常生活出現頻率與交易頻率,而詐欺事件頻率與信任程度高低,構成了店家與消費者彼此約定成俗收與不收的默契。 這樣的案例,也好比在職場上的雇主求才邏輯,以及市場如何評估人才的價值。 同樣地,你可能也會聽過有人特別收藏兩百元鈔票,或是因為稀有少見,所以當
Thumbnail
2024/02/11
鈔票的流通性體現於日常生活出現頻率與交易頻率,而詐欺事件頻率與信任程度高低,構成了店家與消費者彼此約定成俗收與不收的默契。 這樣的案例,也好比在職場上的雇主求才邏輯,以及市場如何評估人才的價值。 同樣地,你可能也會聽過有人特別收藏兩百元鈔票,或是因為稀有少見,所以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台灣這波 Omicron 疫情爆發此際和初期,個人應聚焦在調整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的方式與步調,著重在身心靈均衡健康,衡量個人準備,斟酌醫療量能,揣摩一旦確診或匡列,怎麼順利就醫診療,如何適應防疫節奏。
Thumbnail
台灣這波 Omicron 疫情爆發此際和初期,個人應聚焦在調整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的方式與步調,著重在身心靈均衡健康,衡量個人準備,斟酌醫療量能,揣摩一旦確診或匡列,怎麼順利就醫診療,如何適應防疫節奏。
Thumbnail
「重症求清零,輕症可控管,正常過生活」
Thumbnail
「重症求清零,輕症可控管,正常過生活」
Thumbnail
世界各地爆發新型傳染病疫情,民眾擔心受傳染,因此衛生官員每天辦記者會報告最新消息。 「各位記者朋友大家好,今天新增一名境外移入病例,是從國外回國的留學生,目前累計有43例,請各位注意。」 隔天......
Thumbnail
世界各地爆發新型傳染病疫情,民眾擔心受傳染,因此衛生官員每天辦記者會報告最新消息。 「各位記者朋友大家好,今天新增一名境外移入病例,是從國外回國的留學生,目前累計有43例,請各位注意。」 隔天......
Thumbnail
看公視、天下、READr等媒體如何呈現疫情間的資料新聞!
Thumbnail
看公視、天下、READr等媒體如何呈現疫情間的資料新聞!
Thumbnail
這次新冠疫情,英文成了生存能力和求生救命的工具,凸顯了共通語言英文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次新冠疫情,英文成了生存能力和求生救命的工具,凸顯了共通語言英文的重要性。
Thumbnail
《時事學日文》靠封鎖抗疫成功的台灣,本土疫情升溫,確診人數突然激增,確診者最多的台北市和鄰近的新北市提升疫情警戒等級,口罩全面配戴義務化,且禁止室內五人以上的聚會,如果之後每日確診皆達100例以上(不低於100人),就可能走到封城這一步。
Thumbnail
《時事學日文》靠封鎖抗疫成功的台灣,本土疫情升溫,確診人數突然激增,確診者最多的台北市和鄰近的新北市提升疫情警戒等級,口罩全面配戴義務化,且禁止室內五人以上的聚會,如果之後每日確診皆達100例以上(不低於100人),就可能走到封城這一步。
Thumbnail
台灣 非常時期,疫情升溫,每日確診數遽增。但是,這都是預期內的現象,大家千萬不能驚慌!我們要相信政府,相信自己,所有人共同努力守住台灣,去年我們做到了,今年也可以! 《台灣是家》,自己家,自己守護。「我們可以,絕對可以!」 圖片來源:聯合新聞網 今天2021/05/17,333例確診。政府、
Thumbnail
台灣 非常時期,疫情升溫,每日確診數遽增。但是,這都是預期內的現象,大家千萬不能驚慌!我們要相信政府,相信自己,所有人共同努力守住台灣,去年我們做到了,今年也可以! 《台灣是家》,自己家,自己守護。「我們可以,絕對可以!」 圖片來源:聯合新聞網 今天2021/05/17,333例確診。政府、
Thumbnail
今早起床看到台灣在一天內有了180 確診病例 接著FB就被所有與台灣疫情有關的言論及Po文淹沒 很容易理解台灣現在的恐慌,擔心和害怕 畢竟台灣長期以來都以成功防疫成果自豪 也一直在一個與世界各地不平行的生活空間裡 突然遇到一個大波動 人民自然感到憂心 但是會害怕擔心是非常非常正常的
Thumbnail
今早起床看到台灣在一天內有了180 確診病例 接著FB就被所有與台灣疫情有關的言論及Po文淹沒 很容易理解台灣現在的恐慌,擔心和害怕 畢竟台灣長期以來都以成功防疫成果自豪 也一直在一個與世界各地不平行的生活空間裡 突然遇到一個大波動 人民自然感到憂心 但是會害怕擔心是非常非常正常的
Thumbnail
隨著之前的紐籍機師以及近日的桃園醫院感染,疫情可以說是對台灣步步進逼。但相比世界各國,台灣的控制情況仍然是人人稱羨的,可說是一片淨土。在這篇文章,筆者想分享自身在東南亞的疫情底下,公司如何營運的經驗,祝願在台灣的各位永遠不會經歷到如此嚴重的情況。
Thumbnail
隨著之前的紐籍機師以及近日的桃園醫院感染,疫情可以說是對台灣步步進逼。但相比世界各國,台灣的控制情況仍然是人人稱羨的,可說是一片淨土。在這篇文章,筆者想分享自身在東南亞的疫情底下,公司如何營運的經驗,祝願在台灣的各位永遠不會經歷到如此嚴重的情況。
Thumbnail
比起擔心媒體所有權,太集中會造成資訊不客觀,不如鼓勵媒體說清楚是誰經營,讓讀者知道經營者的立場,及想經營哪些目標閱聽人群體?再搭配媒體識讀教育,讓閱聽人了解媒體運作,就可監督媒體能提供客觀訊息,真正保障知的權利。
Thumbnail
比起擔心媒體所有權,太集中會造成資訊不客觀,不如鼓勵媒體說清楚是誰經營,讓讀者知道經營者的立場,及想經營哪些目標閱聽人群體?再搭配媒體識讀教育,讓閱聽人了解媒體運作,就可監督媒體能提供客觀訊息,真正保障知的權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