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43.媒體經營者透明才是重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無國界記者組織西元2016年發布的人權報告,認為台灣媒體獨立且活躍,能安心自由表達各種意見,但擔心媒體所有權太集中,可能影響新聞自由,給閱聽人不客觀訊息。我認為不是問題。

因為媒體創辦目的,加上想經營的目標閱聽群體不同,加上需考量傳達的訊息,對社會可能造成的影響,所以「提供完全客觀訊息」的目標,還是需考量現實執行。

就像這些年台灣不少團體、學者、民眾,希望官方單位、黨派退出媒體經營,也反對非本土資金經營,但實際仍有不少媒體是由官方、黨派經營,及非本土資金、創辦人經營的媒體,提供多樣觀點。

像是內政部警政署的警廣,除隨時提供最新路況,也宣導交通法規及安全駕駛方式,確保交通安全順暢;金門、連江縣政府經營的金門、馬祖日報,除長期關注離島的金門、馬祖地區發展,也跟其他地區官方單位辦文學獎,給獎金補助模式不同,反而是提供欄位,給新手文字工作者定期發表作品機會,再付稿費支持台灣文學界發展,經營方向跟台灣其他大型報社不同。

再像是台灣的有線電視,常播放美國探索頻道、國家地理頻道,讓閱聽人輕鬆學科學知識;美國基督教傳教士彭蒙惠,在台灣成立《大家說英語》及《空中英語教室》雜誌,也錄製相關廣播節目,方便民眾學英文。

(連台時亞洲代理的《經濟學人》及《科學人》雜誌,是英國及美國媒體呢:https://igamepark.biz/2iRmb

同時台灣也有其他各種類型民間團體、教派,創辦不少報社、電視台分享理念;尤其資訊科技快速發展,閱聽人可自行印各式印刷品,甚至完全不用付錢,透過各式網路媒體、溝通軟體快速分享訊息,常成為媒體報導素材、企劃點子來源,所以媒體所有權會太集中嗎?

只是我發現部分新興媒體沒說清楚是誰經營,甚至沒附電話、辦公室地址這類實體連絡方式,對投稿者來說,會擔心如哪天這些媒體倒了,到時拖付的稿費怎討回來?閱聽人也不知這些媒體經營者立場,給的資訊會不會太不客觀?

所以比起擔心媒體所有權,太集中會造成資訊不客觀,不如鼓勵媒體說清楚是誰經營,讓讀者知道經營者的立場,及想經營哪些目標閱聽人群體?再搭配媒體識讀教育,讓閱聽人了解媒體運作,就可監督媒體能提供客觀訊息,真正保障知的權利。

※媒體發表版本:https://ginchang.wordpress.com/2017/03/27/04143/

↓如你覺得認同或實用,記得「訂閱」、「贊助」,或透過街口支付及其他實質方式表示喔~~給三倍券也可以↓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張居隱G-in的沙龍
52會員
625內容數
圖文工作者,從事社福工作多年並考取社工師證照,也是大眾運輸迷
張居隱G-i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3
在此整理出一些台灣財經相關單位,及台股上市櫃企業的圖鑑懶人包,給製作分析報告、報導財經議題、經營相關自媒體、設計廣告文宣,或進行職涯規劃的你,或以其他合法合理方式使用:
Thumbnail
2025/04/13
在此整理出一些台灣財經相關單位,及台股上市櫃企業的圖鑑懶人包,給製作分析報告、報導財經議題、經營相關自媒體、設計廣告文宣,或進行職涯規劃的你,或以其他合法合理方式使用:
Thumbnail
2025/04/07
台灣文創工作者不是只會申請官方補助!
Thumbnail
2025/04/07
台灣文創工作者不是只會申請官方補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本文將深入分析媒體如何引領社會進步,以及《臺灣國際報》如何推動臺灣與世界接軌的使命。深入報導、國際新聞和多元媒體環境對於改變未來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本文將深入分析媒體如何引領社會進步,以及《臺灣國際報》如何推動臺灣與世界接軌的使命。深入報導、國際新聞和多元媒體環境對於改變未來的重要性。
Thumbnail
臺灣媒體機構正積極致力於報導國際社會議題、進行深入調查報導,同時推動臺灣與國際接軌,致力於創造一個多元進步的媒體環境。其中,全球氣候變遷和全球健康危機成為重要報導焦點,並呼籲臺灣媒體應該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力量。
Thumbnail
臺灣媒體機構正積極致力於報導國際社會議題、進行深入調查報導,同時推動臺灣與國際接軌,致力於創造一個多元進步的媒體環境。其中,全球氣候變遷和全球健康危機成為重要報導焦點,並呼籲臺灣媒體應該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力量。
Thumbnail
文/魏世昌 數位時代來臨,愈來愈多人透過網路平台獲取新聞資訊。這些跨國網路平台如Google和Meta等長期在搜尋引擎和社群媒體上,無償使用媒體產製的新聞內容,成為新聞媒體和閱聽者的媒介並從中攫取巨大利益,又同時佔去國內七至八成的數位廣告,近乎壟斷了國內的數位廣告市場。 這種現象導致新聞媒體
Thumbnail
文/魏世昌 數位時代來臨,愈來愈多人透過網路平台獲取新聞資訊。這些跨國網路平台如Google和Meta等長期在搜尋引擎和社群媒體上,無償使用媒體產製的新聞內容,成為新聞媒體和閱聽者的媒介並從中攫取巨大利益,又同時佔去國內七至八成的數位廣告,近乎壟斷了國內的數位廣告市場。 這種現象導致新聞媒體
Thumbnail
台灣媒體的問題根源到底是什麼? 這篇文章主要是要探討台灣媒體素質亂象,瀏覽量與內容之間的關係,還有其又是如何影響媒體人和整個媒體市場的。 文章略長,但有助於梳理之間的關係,如果你能看完,我會非常感謝的。
Thumbnail
台灣媒體的問題根源到底是什麼? 這篇文章主要是要探討台灣媒體素質亂象,瀏覽量與內容之間的關係,還有其又是如何影響媒體人和整個媒體市場的。 文章略長,但有助於梳理之間的關係,如果你能看完,我會非常感謝的。
Thumbnail
切回本篇文章的提問,媒體亂像該怎麼解呢?的確誠信的媒體環境是政府、媒體、閱聽人三方責任。顯而易見地可以觀察到目前台灣政府的政策與媒體並無真正地實現「黨政軍退出媒體」的承諾,而以現在媒體亂像的精彩程度,台灣閱聽人亦是責無旁貸。
Thumbnail
切回本篇文章的提問,媒體亂像該怎麼解呢?的確誠信的媒體環境是政府、媒體、閱聽人三方責任。顯而易見地可以觀察到目前台灣政府的政策與媒體並無真正地實現「黨政軍退出媒體」的承諾,而以現在媒體亂像的精彩程度,台灣閱聽人亦是責無旁貸。
Thumbnail
以日本政策、以及在日台灣人的身份,回應網紅錫蘭對台灣缺點做出的評論。內文分為媒體、交通以及市容三部分,也夾雜一些個人經驗談。
Thumbnail
以日本政策、以及在日台灣人的身份,回應網紅錫蘭對台灣缺點做出的評論。內文分為媒體、交通以及市容三部分,也夾雜一些個人經驗談。
Thumbnail
在這歲末即將要跨越到2023年之際,先祝福大家好事接二連三,在新的一年平安、健康、豐盛…,新年快樂!
Thumbnail
在這歲末即將要跨越到2023年之際,先祝福大家好事接二連三,在新的一年平安、健康、豐盛…,新年快樂!
Thumbnail
如果你喜歡這個專題,歡迎 #單筆 或 #定期定額 贊助我們,這將能支持我們持續關心並投入媒體環境監督觀察、兒少閱聽權益、關注新聞自由等工作,謝謝你一直以來的支持與鼓勵!
Thumbnail
如果你喜歡這個專題,歡迎 #單筆 或 #定期定額 贊助我們,這將能支持我們持續關心並投入媒體環境監督觀察、兒少閱聽權益、關注新聞自由等工作,謝謝你一直以來的支持與鼓勵!
Thumbnail
最近,也就是2022年3月上旬,我國公平交易委員會(下稱公平會)的《數位經濟競爭政策白皮書》出爐,在該白皮書內容的第105、200頁分別提到「數位廣告分潤與新聞收費」及其法規政策,筆者好奇看完後,不禁再度感慨台灣對此議題,又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樓」的局面。
Thumbnail
最近,也就是2022年3月上旬,我國公平交易委員會(下稱公平會)的《數位經濟競爭政策白皮書》出爐,在該白皮書內容的第105、200頁分別提到「數位廣告分潤與新聞收費」及其法規政策,筆者好奇看完後,不禁再度感慨台灣對此議題,又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樓」的局面。
Thumbnail
比起擔心媒體所有權,太集中會造成資訊不客觀,不如鼓勵媒體說清楚是誰經營,讓讀者知道經營者的立場,及想經營哪些目標閱聽人群體?再搭配媒體識讀教育,讓閱聽人了解媒體運作,就可監督媒體能提供客觀訊息,真正保障知的權利。
Thumbnail
比起擔心媒體所有權,太集中會造成資訊不客觀,不如鼓勵媒體說清楚是誰經營,讓讀者知道經營者的立場,及想經營哪些目標閱聽人群體?再搭配媒體識讀教育,讓閱聽人了解媒體運作,就可監督媒體能提供客觀訊息,真正保障知的權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