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名牌包、沒穿名牌鞋、沒車、沒房、不常吃大餐,覺得自己已經很省了,但薪水都不知道花到哪? 每個月看似存了一點,但年底的時候,還是沒剩什麼錢...
自以為很省,可是錢卻不知不覺流失了哪裡?
或許你陷入了以下破財陷阱中。認真思考這個問題之後,就開始學著記帳,然後釐清了這些財務漏洞,幫你省下一些冤枉錢。
把衣櫥深處的衣物 拿出來穿
回想一下,前後左右同事,昨天穿什麼? 其實根本想不起來。
除非是太誇張、太露、太性感、太引人話題的穿著,不然同事其實都只是在忙自己的事,根本不在意,也不記得別人昨天、今天穿了什麼。
我們都會誤以為,別人太在意自己,心理學 聚光燈效應 (Spotlight Effect 聚焦效應)。
有明確的認知之後,只要確保衣物乾淨無味就好,每周穿同樣衣服上班了。
覺得沒衣服穿時,打開衣櫃,穿第一件看到的衣服。若怎樣都不想穿那件,就該把它回收了...
約會時從頭到腳服飾、鞋子、彩妝都認真打扮可以理解。或者,如果是公司業務單位,需要時時拜訪客戶面對人群,那可能還得留意衣物搭配是否妥當。
但若只是日常內勤進出辦公室,而公司每天會見到的,都是朝夕相處多年,差不多的那群同事,建議就不用多費心力了,簡單乾淨即可。背著太厲害的名牌包上班,如果碰到八卦型主管、同事,反而容易被議論紛紛。
購買打折商品,但其實你不需要那麼多
很多時候,看到商品標上打折,就會忍不住買下來。可是這些商品是否真的需要呢?如果不是必需品,即使打折也不要買。否則,只是因為想要省錢,而花了更多不必要的開銷。
可以引申出口紅、香水、眼影、球鞋... 等其他重複購買的商品。仔細掃視房間,看看究竟放滿了什麼東西? 出門時,就算看到折扣也不要再買了。
建議:在購物前先列出需要買的清單,並評估這些商品是否真的是必需品。如果不是,就不要因為打折而買下來。
具體計算衣物價值
以一件3,000元的衣服為例
- 穿10次,等同衣服的價值,穿一次100元
- 穿50次,等同衣服的價值,穿一次60元
- 穿100次,就等同衣服的價值,穿一次30元
不過基本上衣服很難洗100次,所以訂好自己每件衣服的價值,若以穿50次來計算
每周穿2次 > 每月穿8次 (2 x4 週)。共要六個多月,才能穿50次。
。好好看著自己的衣服,好好得穿滿
審慎評估 蒐集物品的興趣,或是對某些東西 “上癮”
蒐集公仔、限量包款、名牌衣物、名酒、模型、各式小物是很專業的雅癖,有人靠轉賣保值名牌致富,需要眼光精準,花時間選對會增值的商品。
為了能在台灣濕熱環境中妥善保存,需準備適當空間,比方紅酒需要存放在控制溫濕度的展示箱中,名牌皮包、真皮皮件,妥善拭淨之後,收納空間也需要除溼乾燥,避免發霉、受潮損毀。
但恕我無此領域研究,都市生活空間寸土寸金,家裡房間也無專門空間存放,所以與其做個半吊子,小物佔滿了房間生灰塵,還是將錢好好存下,選擇減法生活。
至於上癮就比較有挑戰性,比方菸癮、酒癮或是咖啡癮,不喝、食用就覺得不痛快。強烈鼓勵戒菸癮,一包百元的價格,除了金額累積起來非常可觀之外,不菸不酒能讓身體更健康,還能少花醫藥費用。
不要買原價的咖啡、茶、等飲料,選擇賣場、超商折價品項
手搖杯動輒50-70元甚至破百,知名連鎖咖啡店,都是百元起跳的咖啡,每天一杯,花費非常驚人。
從計畫開始存錢起,就再也沒買過百元咖啡,手搖杯也僅是數月一次而已。若咖啡日不離手,可以團購濾掛式,公司提供的免費咖啡、茶為主。便利超商幾乎每天都有 買一送一、第二杯半價 等優惠,趁折扣預購20-30杯,也是個省錢的方法。
小雜物 積少成多
堆積很多小贈品、美妝試用品、集點換來的小玩具、沒質感的小擺飾、塑膠感的裝飾品,只是讓房間看起來壅擠雜亂,精神也緊繃。
過多的美妝試用品,盡快使用掉,僅保留旅行用的數天份即可。各式集點拿來換日用品、食品,可以生活中用掉或吃掉。
搭乘大眾交通工具
上班快遲到、冬天下大雨或是夏天日頭恰炎炎,伸手一招、App一滑,計程車、Uber就來。
從開始認真存錢起,我就再也沒搭過計程車了,寧願早點出門,保留緩衝時間,也不考慮計程車。
- Ubike - Ubike約5元起,可運動瘦身 (缺點 : 區域限定)
- 公車、捷運 - 單趟約20~50元,中遠程可到百元,有轉乘優惠可搭配
- 計程車、Uber - 單趟約75元到無上限
公車、捷運上可以做很多零碎的事,甚至看YouTube教育短片、看文章。也會覺得在這半小時車程中,學到了些小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