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鼓山的理念
- 提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
- 一念清淨,一念見淨土;念念清淨,處處淨土。
四眾佛子共勉語
- 信佛學法敬僧
佛是覺悟的意思,法是佛所體悟到的人生宇宙的道理,和佛所經驗到的修行離苦的方法。僧,出家的形象和生活就是一種離欲及解脫的象徵。 - 三寶萬世明燈
佛、法、僧。 - 提升人的品質
品格、品德、氣質。 - 建設人間淨土
從自己做起。
增一阿含經:佛世尊皆出人間。
四分律:佛陀初度五比丘,便叮嚀他們要分頭遊化人間。
維摩經: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大般若經:饒益眾生,即是嚴淨佛土。
華嚴經:初發心時,變成正覺。
法華經: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以成佛道。
宗錄鏡:一念與佛的慈悲和智慧相應,此一念即已成佛。
不燒冥紙少燒香,不要放生要護生。 - 知恩報恩為先
人家如何幫助我,我也要如此助人,而且要付出更多,來幫助他人、回饋社會、影響世人,這就是報恩。 - 利人便是利己
利了人才能真正可靠的利己。 - 盡心盡力第一
- 不爭你我多少
從佛法的觀點看,表面的長短多少是不重要的,但問自己盡心盡力了沒有。 - 慈悲沒有敵人
慈悲的主要目的是心中無敵,無敵就是心中沒有敵人,沒有過去的仇恨,也沒有現在的冤家,更不製造未來的對頭。 - 智慧不起煩惱
不要以為開悟才是智慧,智慧是頭腦冷靜,是理智、理性。
佛法是講因果及因緣的,講因果,凡事不會怨尤;講因緣,凡事不會強求。那還會煩惱什麼? - 忙人時間最多
生命寶貴、珍惜時間,就會善用時間,不知生命可貴、不懂時間無價,就不爭去時間。 - 勤勞健康最好
健康是指身心正常,少病少腦,活得積極而又愉快自得。 - 為了廣種福田
敬田-三寶恩、國家恩、父母恩。
悲田-眾生、窮人、病人。 - 那怕任勞任怨
任又可稱為忍,就是負責擔任和忍辱負重。
學佛的人要以慈悲為父、智慧為母,精進為鎧甲、忍辱為披衣。 - 布施的人有福
布施,是度眾生最好的方法,也是修行菩薩道的基礎方法,更是無盡藏的存款方法。布施可以分成財施、無畏施、法施等三種。 - 行善的人快樂
時時處處助人利人,也就會在時時處處你最幸福。 - 時時心有法喜
一個人當他已經知道歸宿在何處的時候,便可以放心、安心了。 - 念念不離禪悅
禪悅是指心念的安定、平衡、平靜、和平的意思。 - 處處觀音菩薩
- 聲聲阿彌陀佛
法鼓山的學佛路
- 修學佛法、弘揚佛法、護持佛法。
- 謙虛、慈悲、關懷,就是佛法。
法鼓山的弘化精神
- 奉獻我們自己,成就社會大眾。
法鼓山的弘化方針
- 回歸佛陀本懷,推動世界淨化。
- 佛陀本懷就是慈悲和智慧的精神。
法鼓山的弘化方法
- 提倡全面教育,落實整體關懷。
- 各個層次的提昇人品、關懷人間的教育。
四種環保(四環)
- 心靈環保、禮儀環保、生活環保、自然環保。
心五四
- 四安(安心、安身、安家、安業),提升人品建立新秩序的主張。
- 四它,解決人生困境的主張。
- 四要,面對煩惱安定人心的主張。
- 四感,幫助自己成就他人的主張。
- 四福,增建全人類福祉的主張。
心六倫
- 家庭倫理。
- 生活倫理。
- 校園倫理。
- 自然倫理。
- 職場倫理。
- 族群倫理。
法鼓山的選舉觀
- 超越種族、國家的立場。
我們可以從佛陀的事蹟來看,當他由化到那個國家,就幫助那個國家,並告訴國王如何安定人心、治理國家、愛護人民。因為佛法世給普天下所有人用的。 - 關心而不干預的態度
六祖壇經: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
勉勵每個人去投票,表示我們對政治的關心。
民主基本的素養就是可以表達自己的想法,卻不強制他人一定接受,並且要尊重他人的意見和想法。
人生佛教到人間淨土
- 倫理的實踐
所謂的倫理就是在彼此互動的關係中,盡一已之責。 - 道德的實踐
五戒、十善 - 正覺的實踐
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四攝、六度
法鼓山的四大堅持
- 堅持理念
- 堅持三大教育
- 堅持四種環保
- 堅持漢傳禪佛教
法鼓山的法統
- 按現在的法脈往下走,在執行來講,僧團有僧團的作法,護法系統有護法系統的作法,兩者都有明確做法。護法體系是護持僧團來弘揚法鼓山的理念,所有參與的人,只有奉獻,沒有權力。

作者:聖嚴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