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腫瘤科裡到底有哪些工作人員啊?」──放腫科人力組成、工作內容與流程

2020/06/09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本科內部一共有四個組別:
  1. 放腫專科醫師
  2. 物理組(包含物理師、劑量師
  3. 放射師(正式名稱為「醫事放射師」)
  4. 護理師
放腫科的運作有賴以上四組通力合作,少了其中任何一組都無法完成病人的治療。各組中只有物理組不會實際接觸病人,其他三組在整個療程中都會一直與病患接觸。
一般來說,本科病人從治療的準備、開始到結束的流程如下:
  • 病房會診(consultation)他科轉診(referral)至放腫科門診,再由放腫專科醫師評估是否適合放療。
  • 若評估需放療,則安排進行模具(cast)製作以及電腦斷層影像模擬定位(CT simulation);模具製作在擺位困難的狀況下可省略。
  • 和病人協調治療時段(週一到週五會替每位病人安排固定某時段治療)並安排病人選擇的儀器(可參考文章〈健保與自費儀器的差別?〉)。
  • 醫師在模擬定位的影像上繪製治療範圍。
  • 劑量師(或物理師)設計直線加速器照射角度,製作電腦治療計畫。
  • 醫師與劑量師、物理師討論是否修正治療計畫,並送出修訂後的最終版本。
  • 物理組確認治療計畫內容,傳送至治療室。
  • 治療室的放射師每日進行病人擺位以及治療、紀錄治療過程,並定期拍攝影像進行對位。
  • 病患正式開始治療(以上流程約需三至五天)後,至少會每週看一次門診,由醫師評估治療中的狀況。
  • 治療結束後,由醫師約定期回診,評估治療效果與副作用。
其中劑量的均勻度與穩定度,以及治療儀器的管理,有賴物理師定期進行品質保證(quality assurance)以及儀器廠商工程師進行保養及維護。

因此,請各位千萬不要忽略,一個治療計畫背後隱含著多少人的努力!

此外,一位好的放腫科醫師須與各組溝通無礙、合作無間,並且不能把治療成果完全歸功於自己──這也是醫療人員需要時時自我提醒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阿君
阿君
位於台中的癌症科受訓醫師,想跟大家分享我的工作與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