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腫瘤科裡到底有哪些工作人員啊?」──放腫科人力組成、工作內容與流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本科內部一共有四個組別:

  1. 放腫專科醫師
  2. 物理組(包含物理師、劑量師
  3. 放射師(正式名稱為「醫事放射師」)
  4. 護理師

放腫科的運作有賴以上四組通力合作,少了其中任何一組都無法完成病人的治療。各組中只有物理組不會實際接觸病人,其他三組在整個療程中都會一直與病患接觸。

raw-image

一般來說,本科病人從治療的準備、開始到結束的流程如下:

  • 病房會診(consultation)他科轉診(referral)至放腫科門診,再由放腫專科醫師評估是否適合放療。
  • 若評估需放療,則安排進行模具(cast)製作以及電腦斷層影像模擬定位(CT simulation);模具製作在擺位困難的狀況下可省略。
  • 和病人協調治療時段(週一到週五會替每位病人安排固定某時段治療)並安排病人選擇的儀器(可參考文章〈健保與自費儀器的差別?〉)。
  • 醫師在模擬定位的影像上繪製治療範圍。
  • 劑量師(或物理師)設計直線加速器照射角度,製作電腦治療計畫。
  • 醫師與劑量師、物理師討論是否修正治療計畫,並送出修訂後的最終版本。
  • 物理組確認治療計畫內容,傳送至治療室。
  • 治療室的放射師每日進行病人擺位以及治療、紀錄治療過程,並定期拍攝影像進行對位。
  • 病患正式開始治療(以上流程約需三至五天)後,至少會每週看一次門診,由醫師評估治療中的狀況。
  • 治療結束後,由醫師約定期回診,評估治療效果與副作用。

其中劑量的均勻度與穩定度,以及治療儀器的管理,有賴物理師定期進行品質保證(quality assurance)以及儀器廠商工程師進行保養及維護。

因此,請各位千萬不要忽略,一個治療計畫背後隱含著多少人的努力!

此外,一位好的放腫科醫師須與各組溝通無礙、合作無間,並且不能把治療成果完全歸功於自己──這也是醫療人員需要時時自我提醒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君的沙龍
43會員
35內容數
分享放射腫瘤科工作內容。分享癌症科醫師觀點。
阿君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5/22
最近跟風追了一下公視的《暴走女外科》電視劇,看到評鑑的橋段,不得不心有戚戚焉,因為本院最近也準備開始進行一些大小評鑑。 雖然說起來都是評鑑,但其實評鑑也是有分規模大小的。有針對特定疾病的照護品質、有針對住院醫師教育訓練,也有針對(如電視劇中)醫院等級的評鑑。
Thumbnail
2022/05/22
最近跟風追了一下公視的《暴走女外科》電視劇,看到評鑑的橋段,不得不心有戚戚焉,因為本院最近也準備開始進行一些大小評鑑。 雖然說起來都是評鑑,但其實評鑑也是有分規模大小的。有針對特定疾病的照護品質、有針對住院醫師教育訓練,也有針對(如電視劇中)醫院等級的評鑑。
Thumbnail
2022/04/02
醫療環境是一個很封閉的領域,假如親友沒有人在醫院上班,應該很難一窺醫護人員的工作型態。當然,每個科別、每家醫院的工作內容和文化可以天差地遠,在此分享自己作為放射腫瘤科醫師的個人經驗與觀察,分享給好奇的讀者:
Thumbnail
2022/04/02
醫療環境是一個很封閉的領域,假如親友沒有人在醫院上班,應該很難一窺醫護人員的工作型態。當然,每個科別、每家醫院的工作內容和文化可以天差地遠,在此分享自己作為放射腫瘤科醫師的個人經驗與觀察,分享給好奇的讀者:
Thumbnail
2022/02/04
首先要給非醫療從業人員的讀者一個觀念: 早期篩檢的重要性不在於防止癌症發生,而是在癌症變得更嚴重之前進行早期治療。
Thumbnail
2022/02/04
首先要給非醫療從業人員的讀者一個觀念: 早期篩檢的重要性不在於防止癌症發生,而是在癌症變得更嚴重之前進行早期治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本文分享放射科實習的主要內容,包括課程安排和業務範圍,並提供了進醫院實習的經驗與心得分享,讓讀者更瞭解放射科實習的概況和需注意之事項。
Thumbnail
本文分享放射科實習的主要內容,包括課程安排和業務範圍,並提供了進醫院實習的經驗與心得分享,讓讀者更瞭解放射科實習的概況和需注意之事項。
Thumbnail
醫療環境是一個很封閉的領域,假如親友沒有人在醫院上班,應該很難一窺醫護人員的工作型態。當然,每個科別、每家醫院的工作內容和文化可以天差地遠,在此分享自己作為放射腫瘤科醫師的個人經驗與觀察,分享給好奇的讀者:
Thumbnail
醫療環境是一個很封閉的領域,假如親友沒有人在醫院上班,應該很難一窺醫護人員的工作型態。當然,每個科別、每家醫院的工作內容和文化可以天差地遠,在此分享自己作為放射腫瘤科醫師的個人經驗與觀察,分享給好奇的讀者:
Thumbnail
好了,這個系列在通過最最辛苦的大魔王化療後,下一階段就來到局部放射線治療啦~來來來~我們先到放射腫瘤科報到,這就是那時連續30天報到的地方 在正式治療前,有一些前置作業(因為我本人都躺在那兒沒辦法拍照,就用和信醫院的說明影片截圖喔~)
Thumbnail
好了,這個系列在通過最最辛苦的大魔王化療後,下一階段就來到局部放射線治療啦~來來來~我們先到放射腫瘤科報到,這就是那時連續30天報到的地方 在正式治療前,有一些前置作業(因為我本人都躺在那兒沒辦法拍照,就用和信醫院的說明影片截圖喔~)
Thumbnail
放射科是醫療中少數不以病房為單位的醫療專科之一,藉由不同的檢查圖像去執行判斷,為臨床醫師奠定治療方針的基礎,此作藉由擁有優秀放射科醫師與技師身分的男主角去描繪的各種與檢查息息相關的事件,故事生動,專業術語深入淺出,相當優秀精彩的醫療科普作品。
Thumbnail
放射科是醫療中少數不以病房為單位的醫療專科之一,藉由不同的檢查圖像去執行判斷,為臨床醫師奠定治療方針的基礎,此作藉由擁有優秀放射科醫師與技師身分的男主角去描繪的各種與檢查息息相關的事件,故事生動,專業術語深入淺出,相當優秀精彩的醫療科普作品。
Thumbnail
今年一月份(距離現在剛好一個月)我發生了一個身份轉換:從癌症科醫師變成了癌症病患家屬。 對身為醫師的病患家屬我來說,最難熬的並不是家人的治療過程,而是安排檢查等待診斷的過程。
Thumbnail
今年一月份(距離現在剛好一個月)我發生了一個身份轉換:從癌症科醫師變成了癌症病患家屬。 對身為醫師的病患家屬我來說,最難熬的並不是家人的治療過程,而是安排檢查等待診斷的過程。
Thumbnail
我們的防護措施層層把關,守的好,會很有效;但是,一旦失守,這些措施都會變成沒有用,擋不住的,我不敢想像國外醫院的情景,也不希望發生在眼前。
Thumbnail
我們的防護措施層層把關,守的好,會很有效;但是,一旦失守,這些措施都會變成沒有用,擋不住的,我不敢想像國外醫院的情景,也不希望發生在眼前。
Thumbnail
明明一位病人身上只有一個癌症,為什麼要在這麼多科別之間跑來跑去呢?分這麼細幹嘛,不能由一位醫師從頭看到尾嗎?
Thumbnail
明明一位病人身上只有一個癌症,為什麼要在這麼多科別之間跑來跑去呢?分這麼細幹嘛,不能由一位醫師從頭看到尾嗎?
Thumbnail
放腫科的運作有賴四組人馬通力合作,少了其中任何一組都無法完成病人的治療。
Thumbnail
放腫科的運作有賴四組人馬通力合作,少了其中任何一組都無法完成病人的治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