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新冠肺炎而日薄西山的「印章文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明明是在家工作卻不得不出門的理由,居然只是為了取得客戶或上司的蓋印…且這樣的日本上班族竟然還並非少數。「印章文化」的社會問題引發熱烈討論。

- - - - - - - - - - - - - - - - - - - -

▎本末倒置的「蓋印章機器人」


新冠肺炎讓社會中許多長期以來被忽視的問題一一浮現。例如對於目前仍得實行在家工作的人來說,最直接產生影響的或許就是「蓋印章」這件事了。

自疫情爆發以來,為了蓋章而不得不去上班的情況被多次報導。其實在此之前,印章的存在價值早已被視為問題,例如在去年年底引發熱議的「蓋印章機器人」。明明透過電子認證等其他技術便可解決,卻硬是讓高科技的機器人去做蓋印章這種事,這樣的本末倒置在在顯現出日本社會的僵硬

▎相關業界團體力求維護印章文化


目前政府為了推動遠端工作而對「脫離印章」(脱ハンコ)展現出積極的態度。近日,安倍首相亦在相關會議中明確提出「脫離印章」的指示。

然而這項進展卻面臨著IT大臣這道關卡。竹本直一擔任政府情報通信技術部門的大臣,同時也身兼「日本印章文化守護議員聯盟」(日本の印章制度・文化を守る議員連盟)的會長一職。在去年底上任時,明確提到「使行政手續的數位化和印章文化兩者並存」此一目標。

因疫情使得「脫離印章」貌似取得進展,但除了竹本大臣外,還有許多來自印章業界等相關團體的反對聲浪

▎「簽名」也曾是日本的傳統文化


與印章有關的爭論常陷入「存/續」二分法的框架,但若回溯印章的歷史,便會發現實際上並非如此。

印章早在古代日本就已存在(如於西元57年由後漢光武帝贈與的「漢委奴国王印」),只不過當時作為維繫外交關係的禮物功能大於實際蓋印的用途

印章開始具有實際功用,是在律令制度實施的西元700年左右以後。仿效隋唐的政治制度,開始有各式各樣的文件需要捺印因而變得普及。到了15~16世紀日本戰國時代,則更加受到武士和僧侶的廣泛使用。接著,在進入江戶時代以後,平民間的商業往來增多,印章便真正進入庶民的生活中

然而,從整個歷史來看會發現,除了印章外還有許多其他種類的署名方式,例如「花押」(かおう),簡單來說就是「如同印章一般的簽名」。在平安、室町時代,這樣的署名方式比起印章還來的普遍。甚至到了現代,在內閣之中簽署的文件,仍採用「花押」而非印章

▎明治時代的印章爭論


那麼,印章是在何時成為主流的呢?

到了開啟近代化進程的明治時代,國家開始制定與公文等正式文件簽署有關的法律。當時分為三派意見:(1) 簽名、印章並行,(2) 印章即可,(3) 簽名即可。

最終,基於傳統文化、讀寫能力(以前的人識字率不高,印章可解決庶民不會寫字的問題)、便利性、不易偽造(印章的鑑定相較於簽名來得容易)等理由,由「印章派」勝出。

▎到了80年代便停滯的事務處理


然而,印章的其中一些優點,到了現代顯然已不適用。例如人民識字率提高、普遍能夠讀寫;網路普及,不再需要透過紙張處理事務;製作技術提高、成本下降,能夠大量生產或易遭偽造,失去本人認證的意義。

不過,比起印章,或許「紙」才是問題的根本

即便現在電子認證已越來越方便,目前政府機關和公司行號事務處理的流程,大多都還停滯在使用文字處理機、影印機、FAX的、使用「紙」來溝通的7、80年代。到了網路普及的90年代後,許多超過20年沒有改善流程的公司,瞬間在此時原形畢露

▎印章社會遭印章專家全盤否定


思考關於印章的問題,新関欽哉的《印章的文化史》(ハンコの文化史)一書,是必讀的作品。

這本書的作者是完完全全的印章愛好者。然而,如此愛章成癡的人,在此書中卻說:「我國並非從頭到尾都以印章為主流,花押也非常受到重視

而且,日本明明已經展開國際化,卻遲遲不肯對在歐洲等國早已被視為過往時代遺物的印章鬆手。從外國人的角度來看,這就是日本市場封閉性的顯露,也是信用經濟國際化的絆腳石

在接下來的時代,應該逐步改成簽名,讓印章脫離實際的社會運作,轉為個人休閒愛好的使用。」

▎印章僅是問表面問題


曾為日本殖民地的韓國,也有廣泛使用印章的歷史。但從2009年開始,已逐步廢止印鑑登錄制度,並建立簽名認證制度。民間契約使用電子簽名的情況越來越普遍。

雖然日本未來也應該會朝著這樣的方向前進,但話說回來,不到緊要關頭就無法意識到需要做出改變,這實際上是缺乏個人判斷能力的日本社會釀成的問題。比起效率和邏輯,太過重視「場の空気」(社會氣氛、場合的狀況),使得人們無法獨立思考。

印章問題只是其中一個測試社會大眾能否做出改變的試金石,長期以來輕視IT、輕視獨立思考的日本,必須有所覺悟。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拍手5下,我會繼續產出更好的內容!謝謝你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深夜翻譯女子|日語小客廳
109會員
101內容數
開盞夜燈、泡杯熱茶,像窩在朋友家客廳促膝長談那樣,與你分享日語的美好。
2021/07/21
空無一人的座位區乍看竟像有萬人到場!
Thumbnail
2021/07/21
空無一人的座位區乍看竟像有萬人到場!
Thumbnail
2021/06/22
廣告標題寫的「さ、ひっくり返そう(來吧,翻轉吧)」,一方面是用來提示大家正著讀完後要反過來讀,另一方面也是鼓勵大家像那位相撲力士一樣,勇敢地翻轉困境。​
Thumbnail
2021/06/22
廣告標題寫的「さ、ひっくり返そう(來吧,翻轉吧)」,一方面是用來提示大家正著讀完後要反過來讀,另一方面也是鼓勵大家像那位相撲力士一樣,勇敢地翻轉困境。​
Thumbnail
2021/06/02
在「無所事事節」這一天,法律規定所有人都不准工作。究竟會不會世界大亂呢?
Thumbnail
2021/06/02
在「無所事事節」這一天,法律規定所有人都不准工作。究竟會不會世界大亂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因工作業務需要,有機會讀到清末民初時期的歷史文件,電腦化之前的手寫簿冊不易判讀,剛開始接觸時頗為吃力,時常為了讀懂內容弄得灰頭土臉。 熟悉業務後開始有了餘裕,將手寫文件當作書法作品來欣賞,畢竟數千年來書法家是鳳毛麟角,留下來的碑帖後人皆悉心保存與流傳,而書法在於常民,不為追求藝術,僅是生活實用的工
Thumbnail
我因工作業務需要,有機會讀到清末民初時期的歷史文件,電腦化之前的手寫簿冊不易判讀,剛開始接觸時頗為吃力,時常為了讀懂內容弄得灰頭土臉。 熟悉業務後開始有了餘裕,將手寫文件當作書法作品來欣賞,畢竟數千年來書法家是鳳毛麟角,留下來的碑帖後人皆悉心保存與流傳,而書法在於常民,不為追求藝術,僅是生活實用的工
Thumbnail
位於東京的日本印刷大公司凸版印刷株式會社(Toppan Inc.)與京都市歴史資料館等攜手合作,宣布於今年一月中率先推出了 #可以AI辨識古文書的手機應用程式!
Thumbnail
位於東京的日本印刷大公司凸版印刷株式會社(Toppan Inc.)與京都市歴史資料館等攜手合作,宣布於今年一月中率先推出了 #可以AI辨識古文書的手機應用程式!
Thumbnail
年輕的時候學書法,寫作品需要印章,雖然有朋友會刻,但畢竟是初學,不堪使用,所以很自然會去找名家刻印。那時候許多前輩名家都有潤單放在筆墨莊,上面有各種風格的作品和價格,可以選自己喜歡的風格訂做,不同的筆墨莊會有不同的名家和風格,筆墨莊會代收訂單,就這樣慢慢了解印章的一些基本知識和名家風格。 民國60、
Thumbnail
年輕的時候學書法,寫作品需要印章,雖然有朋友會刻,但畢竟是初學,不堪使用,所以很自然會去找名家刻印。那時候許多前輩名家都有潤單放在筆墨莊,上面有各種風格的作品和價格,可以選自己喜歡的風格訂做,不同的筆墨莊會有不同的名家和風格,筆墨莊會代收訂單,就這樣慢慢了解印章的一些基本知識和名家風格。 民國60、
Thumbnail
https://youtu.be/8Fwz_wrKczM 你期待嗎? 人心不思變,再多立意良善的制度改良都是一場空, 甚至,會造成家國人才不可彌補的耗損。 我們的作業裡經常有重覆的文字或概念, 因此,(下同)、(下稱XXX)是一種慣用語。 不可諱言地, 但我自己有一個堅持 機關全銜絕不做簡稱
Thumbnail
https://youtu.be/8Fwz_wrKczM 你期待嗎? 人心不思變,再多立意良善的制度改良都是一場空, 甚至,會造成家國人才不可彌補的耗損。 我們的作業裡經常有重覆的文字或概念, 因此,(下同)、(下稱XXX)是一種慣用語。 不可諱言地, 但我自己有一個堅持 機關全銜絕不做簡稱
Thumbnail
傳統被認為數位轉型不成功的日本企業,就在疫情中被迫加速推進數位化進程。在新冠肺炎之前,許多日本企業仍使用老式的傳真機作為訊息交換的工具,許多文書表單仍習慣使用傳統紙本,也習慣面對面拜訪客戶與會談。但疫情下,數位化轉型迫在眉睫...
Thumbnail
傳統被認為數位轉型不成功的日本企業,就在疫情中被迫加速推進數位化進程。在新冠肺炎之前,許多日本企業仍使用老式的傳真機作為訊息交換的工具,許多文書表單仍習慣使用傳統紙本,也習慣面對面拜訪客戶與會談。但疫情下,數位化轉型迫在眉睫...
Thumbnail
 日本真的是時運不濟,當初前首相安倍晉三爭取奧運主辦權,希望將外國觀光客人數推至破紀錄的每年五千萬人,同時為疲軟的經濟打一劑強心針,不過因為疫情的關係,這些期待全都落空了。  日本經濟已停滯三十年,國內需求不振,以及高齡人口眾多,再加上這兩年疫情的衝擊,形成日本經濟的惡性循環,不過也因為疫情,總算讓
Thumbnail
 日本真的是時運不濟,當初前首相安倍晉三爭取奧運主辦權,希望將外國觀光客人數推至破紀錄的每年五千萬人,同時為疲軟的經濟打一劑強心針,不過因為疫情的關係,這些期待全都落空了。  日本經濟已停滯三十年,國內需求不振,以及高齡人口眾多,再加上這兩年疫情的衝擊,形成日本經濟的惡性循環,不過也因為疫情,總算讓
Thumbnail
     21世紀發展使文化的普及率達到高鐵一樣速度,現在人人幾乎皆識字,以前那厚到爆的大部頭書被遺忘在舊紙堆中,人們討厭又臭又長的裹腳布文章。一秒便可定網路貼文的生死(還好你還願意停留在我貼文3秒)。
Thumbnail
     21世紀發展使文化的普及率達到高鐵一樣速度,現在人人幾乎皆識字,以前那厚到爆的大部頭書被遺忘在舊紙堆中,人們討厭又臭又長的裹腳布文章。一秒便可定網路貼文的生死(還好你還願意停留在我貼文3秒)。
Thumbnail
現代社會日新月異,快速進步的科技水平確實也帶來了很多好處。行動支付讓我一機在手財力無窮,行動轉帳讓我跟朋友聚會時不必再為了分帳而頭大,通訊軟體讓我旅居異鄉時仍能及時與家人共享佳節。但我必須承認,我在某些方面依然老派。
Thumbnail
現代社會日新月異,快速進步的科技水平確實也帶來了很多好處。行動支付讓我一機在手財力無窮,行動轉帳讓我跟朋友聚會時不必再為了分帳而頭大,通訊軟體讓我旅居異鄉時仍能及時與家人共享佳節。但我必須承認,我在某些方面依然老派。
Thumbnail
大量的紙本作業、用傳真機下訂單、按計算機算業績......, 這是電腦問世前的景象吧? 難道我穿越了? 傳真機時代的三寶: 紙本作業、印章文化、老害
Thumbnail
大量的紙本作業、用傳真機下訂單、按計算機算業績......, 這是電腦問世前的景象吧? 難道我穿越了? 傳真機時代的三寶: 紙本作業、印章文化、老害
Thumbnail
明明是在家工作卻不得不出門的理由,居然只是為了取得客戶或上司的蓋印…且這樣的日本上班族竟然還並非少數。「印章文化」的社會問題引發熱烈討論。
Thumbnail
明明是在家工作卻不得不出門的理由,居然只是為了取得客戶或上司的蓋印…且這樣的日本上班族竟然還並非少數。「印章文化」的社會問題引發熱烈討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