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當代社會中的理性》—民主、世俗、理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致謝微批 Paratext予以刊登本文
來自Charles Taylor演講所編輯而成的本書處理了三個重要的觀念:民主、世俗以及理性。民主指涉為何?又為何是一個近乎無可置疑的概念?世俗對於民主的基礎—個體的誕生—有何影響?理性與世俗的關係為何?

所謂的民主其實是具有歧義性的,雅典時期的民主可以稱作我們所認知的「直接民主」,而18世紀末的民主則是我們所認知的「間接民主」,在古希臘時期對於民主甚至是持有拒斥的態度的,而這是因為原先的人民概念(people, demos, populus)不如同我們所理解的廣義中社會內的所有成員,而是指非精英階層的「平民」,進而斯時的民主體制指涉的正是這樣的人來統治菁英。

然而現代的民主的意思則是權力歸屬於人民,人民為被統治者的同時,也是統治者,而這個權力是最高且絕對的「主權(sovereignty)」,而會產生這樣的民主觀—主權的移動—也來自於對於王權的反抗,最初的主權是歸於君王的,是來自於人民的革命才將主權扯下釋放給所有人。在這樣的框架中,人民作為一個共同體必須要有一個相通的意志,而這就是盧梭所說的「普遍意志(general will)」,而盧梭的「社會契約論」正是聲稱促成了法國大革命的文本,而法國大革命也正是我們認知當代民主的起源,雖然托克維爾在《舊制度與大革命》中指出其實事件過後也不過是原先體制的復態,雖然其後也迎來了拿破崙的君主制。

但是民主為何像是一個無可置疑的概念?似乎是當代沒有任何疑慮同意的一個政治體制?甚至就連福山也在上世紀末冒險作出了歷史終結的預言。民主吸引人正是在其中的法治(rule of law),所謂的法治並不是依法而治(rule by law),所謂的依法而治可以理解成執法者即如同艾希曼遵從希特勒的命令行事一般,不論這個規範是否具由合乎其後應有的原則。所謂的法治是除了法律作為社會成員的行事準則之外,法律更必須合乎某些原則的檢驗,例如權力分立以及基本權的保障,這是當代憲政國家的基礎。而法治正是因為在保障自由的同時,也保障了人民的安全,某種程度上處理了佛洛姆指出的自由與安全的悖反命運,但最重要的是在法治國家中有「問責性(accountibility)。無論在任何政治社會中皆可能有人受害,然而在一個法治國家中可以透過司法程序予以咎責,進而將權利予以回復或賠償,這就是法治國家的特徵,更且由法治所確立出的統治者選拔制度,也使得人民的利益不會被完全的忽視。

但要成就民主需要什麼?作者提出了四個條件:認知自己是集體能動性的一部;集體透過主體的決定是透過制度與程序生效;對非毀滅性衝突的模式有共識;民主國家有權力與使命用國家力量改變社會。而集體能動者即為前述主權轉移過程中,人民所產生出的一種集體人格,稱作集體能動者(collective agency),但如何有對自己是其中一部分的認知?人民又如何共同行動(集體能動者的行動)?關於認知,「政治認同」(political identity)是不可或缺的條件,而每個社群中對於這點的認知會因為對「為了什麼、誰?」這個問題的共識而有所不同,這也區別出不同的群體,而在其中經常涉及的是政治社會中的基本原則(例如民主、自由),其他則為歷史、語言或宗教傳統,而當代國家的誕生必須要歷經的是歷史認同的重新定義,這就是國族的創造。關於行動,必要的則是「信任(trust)」條件的存在,信任彼此對於衝突的解決方式,信任彼此對於議題的溝通與討論,因為民主國家中任何議題都會產生衝突,而這是因為多元化以及包容特質的緣故,且也只有菁英階級的地位不容挑戰時才不存在衝突,惟這樣的社會中是流動停滯的。

但當代的民主的根本基礎-或說始自《利維坦》的現代國家的建立—在於原子式的個人。又,個人是自由的行動者,所以「同意(consent)」以及基於同意所訂定的契約才會是統治的基礎,也就是說,基於道德義務將會衍生成為政治義務:在守諾是一項道德原則的情況中,契約也將成為具有約束力的政治義務根源,也因此,人民的共同意志才成為正當性的來源。然而,問題在於我們真的是自由的行動者嗎?

自由的核心在於理性,但現代的理性與過往的理性是不同的,現代的理性在本書中的用語稱作「單在理性(reason alone)」:「這種理性不需要任何由神聖啟示給予的額外前提,或任何其他號稱具有超驗性的根源。」,也就是說神啟(Revelation)不再是人類生活的指引,世界的認識是完全以此世的方式為之。是這個理性在18世紀讓「個人」脫胎於群體、家族,殺死了上帝進而成為自己生命中規則的創造者,更進而在20世紀中更成為了意義賦予的存在,這個理性即為「世俗化後的理性(secularized reason)」。所謂的「世俗」原先是與「神聖」在時間的向度上作為相對概念的,但在經驗與超驗的區分中發展出相對於超驗領域中的自足經驗界,再更進而對超驗拒絕,讓世俗成為真實,超驗成為人造。這樣的演變讓世俗與神聖的概念從原先具有內在關聯,變成非此即彼的矛盾概念。而也是在世俗化的過程中,讓神聖的事物—宗教區別於國家,進而宗教被推擠出政治空間之外。宗教不再位於公領域,這是私人信念的問題,而這也是理性的成就,而理性的18世紀正是我們認為的啟蒙(enlightment)。

在這樣的世俗化過程中,禁止強迫任何人信仰或不信仰特定宗教、不同信仰的人皆為平等,沒有信仰是特出的,國家也必須中立、進行討論時必須要傾聽與參考意見,這三點成為主要要求,而這對應到法國大革命的口號:「自由」、「平等」、「博愛」。這驅逐宗教的過程也稱作現代化—或用韋伯的說法:除魅(disenchantment),而也是在現代化之後讓自由主義的國家中立性概念產生。中立性(neutrality)的概念不只在宗教領域中有所適用,在任何基本立場上都有其存在的意義:例如對於生命的價值而言,根本的證成理由可能來自康德主義所主張的理性行動者尊嚴、或是起自邊沁的效益主義者所主張的:「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依據、又或是基督徒從人是上帝依其形象所造的起點出發。但無論何者,基於國家中立性的概念讓國家不支持也不反對特定的論據,尤其,同時也是對於個體的尊重。

除魅的啟蒙時代帶來了諸多優點,尤其讓現代社會超越過往時間中無數社會的發展,但啟蒙的迷思正在於似乎其只帶來利益而毫無一弊,雖然實際上這只不過是一種作者所說的「啟蒙迷思」,但啟蒙的絕對性卻隨著幻象越趨穩固。隨著啟蒙而來的民主,也並未成為政治體系的終點,除了共產主義或極權體制並未消失,卻以更進化的形式存在於現世,在西方世界中也存在著龐大的不平等問題,平等確確實實地固守於一個「價值」的地位,而與現實有著龐大的鴻溝。隨著時代,權力的劃分基礎從地產,到工業與鐵路,而控制者則從個人成為集團,在現在的社會實態中就是金融機構成為了幕後的真實統治者。而這也是國家通過的反托拉斯法案或說採取福利政策成為「福利國家」用來抗衡金融集團的方式,然而這卻漸漸地失效。

全球化讓市場從國家的政治領域擴大為整個世界,讓權力在全球的範圍中分散後再度集中,尤其這讓掌握權力的主體比原先的主權國家還要龐大。而這樣的集團或許才是現代國家—或說當代社會中的理性所驅使出的產物—所要面臨最棘手的問題,因為一個不慎,原始的利維坦將會被現代的利維坦給徹底吞噬。




avatar-img
83會員
386內容數
雜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曾友俞 的其他內容
這是前衛出版社的出版物,每一個出版社出版的著作各有不同的類型,長期閱讀就可以發現這件事,而前衛出版社的出版品就如同社名一般是很「前衛」的,所以他們的目標與其說是詳細說明,倒不如說是在拓展疆界,而這本由黃文雄在日本出版很明顯的是在對應「黃禍」這個名詞,而比起血統與膚色,可以從本書內容得知的是他認
本書的作者即係《被出賣的台灣》的George Kerr,而因為第一版本據知有翻譯上的些許偏誤,故而遲未閱讀,反先就本書先予閱畢。本書是完成於1985年的小書,因篇幅小雖內容不能盡善盡美,但我認為這反而是個優點,因為這將會是個入門了解台灣歷史的優選,尤其這是在解嚴前夕的外國人的手中完成的,這更加
是直到這本書我才知道誰是蕭曉玲,而有時候這樣聳動的標題反而會把一些值得傳達的事情散播出去,這多少也是諷刺的地方,有些真實反而需要在符應市場需求的前提下才得以傳播,那麼真實似乎反而變得「廉價」。 而本書卻不只是聳動的標題,內容全是一個被整個體制所壓迫的教師,她只是直言不適之處,但從郝龍斌時期
坊間常見的心靈雞湯書籍中有著各種的「力量」作為書名,而其中一種或許就是言語的力量,比如說讓讀者相信一句話能改變世界。著實地說,言語真的能改變世界,能改變一個循規蹈矩走入師範體系的模範男子的世界,從白變成黑,從老師變成囚犯,從自由人變成逃亡者。名字是許倍銘,從未認罪,被害人(暱稱巧巧)是個八歲智
何謂亡國感?這本該是個共同體面臨瓦解的共感描述,但卻被戲謔稱為零食的芒果乾,然而戲謔不無其理由,畢竟何謂亡國感?又該怎麼應對?都是沒有被釐清的問題。 「所以現在說『亡國』到底是亡哪個『國』?從嚴格的國際法來看,台灣是一個主權未定的地方,但是如果把『國』看成一個social system(社
「坐船心態 與 深耕心態 這裡不是 一條船 這裡是 一塊固定 在地球上 的 土地」 這是本書之末,但我卻認為作為本文之初是最好的開始,這是對於台灣土地認同最好的註腳,區分出兩種人,面對這塊土地有不同態度的兩種人,一種是把這個島嶼當作一塊土地予以耕耘,一種則是把這個番薯狀的地方看作一條船,上
這是前衛出版社的出版物,每一個出版社出版的著作各有不同的類型,長期閱讀就可以發現這件事,而前衛出版社的出版品就如同社名一般是很「前衛」的,所以他們的目標與其說是詳細說明,倒不如說是在拓展疆界,而這本由黃文雄在日本出版很明顯的是在對應「黃禍」這個名詞,而比起血統與膚色,可以從本書內容得知的是他認
本書的作者即係《被出賣的台灣》的George Kerr,而因為第一版本據知有翻譯上的些許偏誤,故而遲未閱讀,反先就本書先予閱畢。本書是完成於1985年的小書,因篇幅小雖內容不能盡善盡美,但我認為這反而是個優點,因為這將會是個入門了解台灣歷史的優選,尤其這是在解嚴前夕的外國人的手中完成的,這更加
是直到這本書我才知道誰是蕭曉玲,而有時候這樣聳動的標題反而會把一些值得傳達的事情散播出去,這多少也是諷刺的地方,有些真實反而需要在符應市場需求的前提下才得以傳播,那麼真實似乎反而變得「廉價」。 而本書卻不只是聳動的標題,內容全是一個被整個體制所壓迫的教師,她只是直言不適之處,但從郝龍斌時期
坊間常見的心靈雞湯書籍中有著各種的「力量」作為書名,而其中一種或許就是言語的力量,比如說讓讀者相信一句話能改變世界。著實地說,言語真的能改變世界,能改變一個循規蹈矩走入師範體系的模範男子的世界,從白變成黑,從老師變成囚犯,從自由人變成逃亡者。名字是許倍銘,從未認罪,被害人(暱稱巧巧)是個八歲智
何謂亡國感?這本該是個共同體面臨瓦解的共感描述,但卻被戲謔稱為零食的芒果乾,然而戲謔不無其理由,畢竟何謂亡國感?又該怎麼應對?都是沒有被釐清的問題。 「所以現在說『亡國』到底是亡哪個『國』?從嚴格的國際法來看,台灣是一個主權未定的地方,但是如果把『國』看成一個social system(社
「坐船心態 與 深耕心態 這裡不是 一條船 這裡是 一塊固定 在地球上 的 土地」 這是本書之末,但我卻認為作為本文之初是最好的開始,這是對於台灣土地認同最好的註腳,區分出兩種人,面對這塊土地有不同態度的兩種人,一種是把這個島嶼當作一塊土地予以耕耘,一種則是把這個番薯狀的地方看作一條船,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未入正文之前,首先要正題;也就是說,必須先界定何謂「民主」?何謂「文明」? 民主,以筆者的信念來界定,所有的國策、一切的施政,都必須以民為主,也就是以人民為優先的考慮對象,也以人民的福祉為依歸。故此,無論哪一種政體,共和政體,抑或君主政體,只要是以民為主的,都稱之為民主政體。 文明,是指精神文明
Thumbnail
孫中山先生強調人民應該擁有選舉、罷免、創制和複決(直接民權)等權力,並隨時可以罷免政府,回收國家的大權。他認為民主制度下的關鍵在於人民能否控制政府,提出直接民權的重要性。此外,有關民國笑話也是文章的一部分。
Thumbnail
前文〈政治〉節錄了 ❙孫文❙ 的「『政治』兩字的意思,淺而言之,『政』就是眾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眾人的事,便是政治 …」。 這顯然是不對的,...
Thumbnail
14.〈政治的弔詭〉   政治在人類存在扮演何種角色?權力之於歷史是何種關係?呂格爾認為,權力可以說沒有歷史,權力的歷史重複其自身、標誌時代;權力的歷史即是政權不斷更迭的歷史。國家由人組成,同樣有善有惡,善的部分即國家政治的理想與目的,其目的應連結於哲學本身的根本意圖、連結於善與幸福,
Thumbnail
政治哲學問的問題不是說明最初社會關係如何起源,而是試圖說明何謂政治權力的基礎。當我們攤開從古希臘的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到文藝復興的馬基維利、近代的霍布斯、洛克、盧梭、康德等西洋政治思想史,其理論想像、假設了政治社群發展的過程。但如同找尋文化如何起源,推論政治社群發展過程的理論也必定是片面、邏
Thumbnail
根據2015第七期第一次台灣社會變遷調查,針對問題:「我們想請教您一些對民主政治的看法。請問您比較同意哪一種?1.不管什麼情況下,民主政治都是最好的體制。2.在有些情況下,獨裁的政治體制比民主政治好。3.對我而言,任何一種政治體制都一樣。」結果顯示,在2,034位18歲以上的受訪者中,認為「
Thumbnail
亞理士多德 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哲學家,在其著作《政治學》中提出了一套政體分類的體系,深入探討了君主制、貴族制、民主制在現代網路社群中的應用。本文嘗試將亞裡士多德的理論應用到現代社群經營,並就不同治理模式下的挑戰和問題進行深入探討。
Thumbnail
  我認知的民主確實就是這樣,所以我才會覺得民主真的不可能「完美」,它就是一種以「誰都不完全相信」為前提、以「各人造業各人擔」為目標的政治結構,更無奈的是,這大概就是目前全人類累積了幾萬年進化歷程後,所能創造出來最周到的治理制度。
政治的核心是制衡(check and balance) 麥迪遜叔叔(James Madison)在聯邦論中說過: 「人類的野心只能靠野心制衡」 一個好的政治制度不是燒香拜佛期望聖人降臨 而是本身就存在互相約束的機制 台灣「類」總統制的最大bug是「權責不相稱」 總統有權無責,可以決定
Thumbnail
人民自決徵得同意 人們不喜歡失去權力。即使在最先進的民主國家,政府有時也會試圖避免失去治理權。另一方面,獨裁政權經常剝奪多數人的自由,任意行使權力,並殘酷地維持自己的權力。 政府中根深蒂固的腐敗,包括王室成員奢侈浪費的生活方式、濫用國家資源以及其他形式的腐敗和鋪張浪費。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未入正文之前,首先要正題;也就是說,必須先界定何謂「民主」?何謂「文明」? 民主,以筆者的信念來界定,所有的國策、一切的施政,都必須以民為主,也就是以人民為優先的考慮對象,也以人民的福祉為依歸。故此,無論哪一種政體,共和政體,抑或君主政體,只要是以民為主的,都稱之為民主政體。 文明,是指精神文明
Thumbnail
孫中山先生強調人民應該擁有選舉、罷免、創制和複決(直接民權)等權力,並隨時可以罷免政府,回收國家的大權。他認為民主制度下的關鍵在於人民能否控制政府,提出直接民權的重要性。此外,有關民國笑話也是文章的一部分。
Thumbnail
前文〈政治〉節錄了 ❙孫文❙ 的「『政治』兩字的意思,淺而言之,『政』就是眾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眾人的事,便是政治 …」。 這顯然是不對的,...
Thumbnail
14.〈政治的弔詭〉   政治在人類存在扮演何種角色?權力之於歷史是何種關係?呂格爾認為,權力可以說沒有歷史,權力的歷史重複其自身、標誌時代;權力的歷史即是政權不斷更迭的歷史。國家由人組成,同樣有善有惡,善的部分即國家政治的理想與目的,其目的應連結於哲學本身的根本意圖、連結於善與幸福,
Thumbnail
政治哲學問的問題不是說明最初社會關係如何起源,而是試圖說明何謂政治權力的基礎。當我們攤開從古希臘的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到文藝復興的馬基維利、近代的霍布斯、洛克、盧梭、康德等西洋政治思想史,其理論想像、假設了政治社群發展的過程。但如同找尋文化如何起源,推論政治社群發展過程的理論也必定是片面、邏
Thumbnail
根據2015第七期第一次台灣社會變遷調查,針對問題:「我們想請教您一些對民主政治的看法。請問您比較同意哪一種?1.不管什麼情況下,民主政治都是最好的體制。2.在有些情況下,獨裁的政治體制比民主政治好。3.對我而言,任何一種政治體制都一樣。」結果顯示,在2,034位18歲以上的受訪者中,認為「
Thumbnail
亞理士多德 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哲學家,在其著作《政治學》中提出了一套政體分類的體系,深入探討了君主制、貴族制、民主制在現代網路社群中的應用。本文嘗試將亞裡士多德的理論應用到現代社群經營,並就不同治理模式下的挑戰和問題進行深入探討。
Thumbnail
  我認知的民主確實就是這樣,所以我才會覺得民主真的不可能「完美」,它就是一種以「誰都不完全相信」為前提、以「各人造業各人擔」為目標的政治結構,更無奈的是,這大概就是目前全人類累積了幾萬年進化歷程後,所能創造出來最周到的治理制度。
政治的核心是制衡(check and balance) 麥迪遜叔叔(James Madison)在聯邦論中說過: 「人類的野心只能靠野心制衡」 一個好的政治制度不是燒香拜佛期望聖人降臨 而是本身就存在互相約束的機制 台灣「類」總統制的最大bug是「權責不相稱」 總統有權無責,可以決定
Thumbnail
人民自決徵得同意 人們不喜歡失去權力。即使在最先進的民主國家,政府有時也會試圖避免失去治理權。另一方面,獨裁政權經常剝奪多數人的自由,任意行使權力,並殘酷地維持自己的權力。 政府中根深蒂固的腐敗,包括王室成員奢侈浪費的生活方式、濫用國家資源以及其他形式的腐敗和鋪張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