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無疑是相當好用和非常成功的軟體。其對世界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的同時,其潛藏的問題也開始嶄漸浮現。
當你看到你認識的人,在網絡上作善良的普世價值宣揚時,你會感到愉悅。對,Facebook 可以帶给你愉悅。但它又是一把雙刃劍,自多年前的雨傘運動以來,很多人可能發現它已好像已變質,成為一個可意識形態之爭的戰場。當眾多人作出犧牲為香港爭取光明的未來時,然而你發現了原來卻也還有為數不少的人,在這個社交平台上,為邪惡的政權站台。你當看不見嗎?這些是你認識的人、你的朋友。而且,這種在你看來難以理解的宣揚表態并非一朝一夕,它會反覆的出現,來讓你感到困擾。你將這些人unfriend嗎?他們當中有些是你的親人,這關係你unfriend 得了嗎?
由Facebook 內容個資被惡意利用之風險,由報章上的時有所聞,發展到雨傘運動時有港人因為在平台上展現參與圖片,結果在到中國大陸時,在內地遇上因政治而來的窘境,也有人因此不能入境大陸(因有「愛國」黑手cap圖向大陸機關舉報),而且還不是單一事件。當時筆者因需不時回國內處理家裡的一宗維權事件,在衡量過風險後將FB上所有雨傘運動的參與資料連帶相關政治表態等所有資料刪除。沒錯,我在作政治上的自我審查——一個之前從來沒有想過會自己會做的并不光彩的事情。(因為收到國內相關案件的「有心人」在「關心」我是否參與了反政府活動)。一個不能放心使用的平台,加之自我審查,是放棄這個平台的最直接的導火線。當然,也還有其他交織的因素。據筆者所知,直至今日,認識的一些參與社會抗爭運動的朋友都在使用FB時都放棄了自己原來的帳號,而在用假帳號,這都讓FB的交流功能喪失意義,淪為報刊訂閱器。
對比下,方格子就像一股清流。對,這裡沒有遊戲、沒有廣告、沒有煩心的政治,這裡是清流匯聚的地方。這裡沒有多少熟人的連結,可以隨心寫下自己的所思所想,然後讓有緣人來看,不必什麼都像公告天下一般。這裡沒人認識自己,活在沒人認識自己的地方是一種莫大的自由。
既然說開了Facebook ,其實筆者還有其他的觀點就不如一次與大家分享。(注:這裡少談FB的正面影響,是因為用過的人大概都有所了解,而並非筆者認為FB沒人正面價值,只是指出它存在的一些可能較少被人為意的東西)
相信品牌故事的認同感是當代消費主義的重要組成部份。可是,如果你了解過FB誕生的由來,在感性上而言,你可能不太想買單,雖然,在出於其功用性和難以代替性,你最終還是成為一名忠實用者。
在極為豐盛的資訊下,充斥不少缺乏價值的訊息,無論是出於對他人生活的好奇還是一些瑣碎有趣的東西,都可能在以并不明顯的方式在消耗你的時間和精力,并對你人生的核心業務造成未知的影響。試想想如果三個月不用Facebook 是否真的對你有那麼大的影響?畢竟,你生命中的核心人物,并不會因為FB的不存在而產生與你的關係疏離。
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造就數碼霸權,數碼獨裁在可見的將來等待我們,而FB很可能就是這樣一頭出色的巨獸。不要以為這是科幻小說裡的天方夜譚,當奧威爾(George Orwell)在出版《1984》的時候人們也是這樣想的,但如今,在AI(人工智能)的助攻下,中國大陸的極權監控要比1984還要1984。或者你會認為那只是極權世界的問題,FB它屬於民主自由世界的美國。這想法很自然,但卻也天真。別忘了Google也同是美國籍的。還記得Google在首次公開上市的那天,筆者還在香港上高中/預科(記不清),深受谷歌那句:”Don’t be evil!”的公司宗旨感動。可如今,Google 已經其從公司內撤除⋯⋯在反送中運動中,谷歌旗下的YouTube 設立新的黃標制度,對黃營的YouTuber進行審查打壓。政治與利益可能是永恆不分離的關係,金錢和利益是萬惡之源,這句話可能永遠也不會過時,特別是在商業的世界。而FB加之其旗下的Instagram 和WhatsApp ,以其三者收取個資大數據,加之不久將來的AI運算能力,FB公司也許能掌握比作為用戶的你對自身更多的了解也毫不為奇,許多多年前發生的事情,或許你也不記得了,但FB卻不會忘記,就連最細微的細節。如果你相信FB會為商業利益幹出這些事情,那就請你先了解一下FB是如何誕生的,那有助你了解它的天性。
米蘭昆德拉:「要活在真實中,不欺騙自己也不欺騙別人,除非與世隔絕。一旦有旁人見證我們的行為。不管我們樂意不樂意,都得適應旁觀我們的目光。」過多的個資放在網上,與自由主義存在本質上的矛盾。
相信FB也許就是牽動了最多未能成功成為所渴望的戀人位置的人的神經的軟件。用極低的代價,遙望著未能成功,卻也未能放下的那段感情的他(她)。本不想牽動別人的神經,因為愛一個人不是罪,也不該受罪。可是,被愛的一方又何嘗有錯?該換個帳號?或者去設定控制什麼資料誰能不能看?想到這些,也許就不想打開FB了。
想太多了吧?不就用個應用程式,還需要那麼多的政治嗎?難道不覺得煩?還是回到那個問題:「到底選擇做痛苦的哲學家,還是快樂的豬?」
結論:既不想當豬,也不想痛苦。就當個普通的FB用家,只要有自己在意的人,還在用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