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我是個玩樂度日的人,沒有認真想過未來規劃,還用「及時行樂」掩飾自己種種目光短淺的行為。醉生夢死的代價,是除了被出社會的現實打得措手不及,還讓我感到人生的前段時光稍縱即逝。
大學感情失意,為了轉移重心,果斷跑去做加工區的大夜班。大夜津貼與加班時數的收入,對還是學生的我來說非常可觀。第一個月看到成果天真的以為,照這模式堅持下去,很快就存到人生的第一桶金。
由於日夜顛倒,我的時間大部分都在睡覺,課沒去上被退學、人際圏越來越小、生活越發單調。我也許能夠忽視這些日子的空虛,但避免不了身體發出的健康警訊。當我在公司的廁所鏡子看著鼻血不止的自己,才意識到「這不適合我,也不是生活該有的樣子。」
爾後,我離開大夜工作,回到了重見天日的生活,但工作是一個接一個換,流連於各間餐飲業、服務業、銷售業,自始至終沒有找到自己要的答案。
這樣的行為,當然是無法被社會和父母價值觀所認同,被冠上草莓族的罪名,每天也活在對自己的懷疑與否定下。面對莫大的壓力,我再次被打回原形。而當一個人回到原形,意味著剩下的是最原始的本能—逃避。
心態回到了渾渾噩噩,當時有個交往四年、論及婚嫁的女朋友。以為生活不過如此,不需要自我成長,只要感情培養久了,自然就會走到下一個人生階段。但後期同居開始因為一些分歧吵架,兩個人也都對未來沒有太多打算,看不到目標、看不到美好畫面的關係,最後以分手收場。
分手後揮之不去的不是悲傷難過,而是迷茫,還有在人海之中,不知何去何從的孤寂感。但就是因為這樣,讓我來到成長的轉捩點。已經一無所有的人,反而少了會讓自己分心的人事物,剛好為我營造了只能學習的處境。
不知道要做什麼的我,先從感興趣的地方著手,書籍、網路文章、影片,研究如何穿搭、提升品味、戀愛學、哲學等。抱著成為優質男人的動機,還開始健身和練舞(自學),動靜皆宜。我停止許多社交活動,專注在如何達到內外兼修,而每次和朋友提到這段時間,我都笑稱自己是閉關修煉。我再次走出來回歸社交圈後,整個人煥然一新。除了更有自信,在朋友之間的說話也變得影響力。並且在生活諸多方面,我能夠提升處事的效率,面對問題還可以做出良好的分析。
寫到這裡,許多文章總是闡述完自己的經歷,再加點勵志的結論,藉此以激勵讀者,看似美事一樁。但許多成功者的自述,先不論其是否有隱瞞、美化和運氣的成份,讀者得到的結論始終只有「要努力」,並未帶來太大的實質作用。雖然,當下情緒被感染能成為一股動力,但這種模式通常使行動盲目而且短暫。
要知道,每個人學習與理解能力不同。就像飛機起飛後,航線只是差了幾度,目的地卻差非常多。學習也是同理,將錯誤的資訊正確解讀,或將正確的資訊錯誤解讀,一樣都是產出錯誤的認知,而錯誤認知帶來不理想的成效,沒有成效,大部分人就很快放棄學習與成長。
我很幸運,先參透到學習的真相才去行動,所以不斷學習、實踐並得到獎勵,藉此建立正向的循環,對成長始終保持熱忱。
這個真相是:
自我成長如果只是為了單一、狹隘的目的,會侷限潛能並加深得失心,如此,一旦「運氣」不夠好,學習就是煎熬,而非樂趣(負向循環)。
學習目的,在於突破自己這輩子的上限,即高度、廣度及深度。
「高度」大多來自個人經驗與機遇,影響看問題角度、判定、決策、行動方針等。配合資訊掌握量(廣度),會擁有看到全局的視野;那麼行動之前,就能先有一個好的開始(ex.一開始就參透學習是怎麼一回事,所以對持續成長樂此不疲)
「廣度」代表知識的掌握量與“死知識”的活用能力,先是資訊大量的累積,然後將不同範圍的知識碰撞,產出新的連結、見解與視野,架構出屬於自己獨特、有系統的「知識生態系」。(ex.不知道要做什麼,所以任何有興趣的都學,結果後面在學習新事物或實踐時,概念雷同的東西很快就產生連結,提升學習的效率)
「深度」是在某個領域或問題鑽研得更深,讓我們直搗特定領域和問題的核心,並顯現出該範疇知識的實用性,得到回饋後再進行調整,讓往後行動得以降低成本、提高回報。但只有「廣度」是博而不精,只有「深度」雖精通卻沒有創造性。所以最理想的狀態,是具備「廣度」與「深度」,既是通才也是專才。讓「廣度」帶動「深度」,「深度」完整「廣度」,不斷循環。(ex.廣度找到熱情,熱情建立深度,廣度提升深度的學習效率,深度有成效,又帶來廣度學習的熱情)
從上面可以看出來,對一個剛開始的人,我會建議「先廣後深」,因為不是每個人一開始就知道自己真正的熱情會在什麼領域。而當還沒有這種認知的時候,某個主題不懂、不會、不擅長,普通人會單純的以為是還沒有獲得這方面的知識與技能。 而專家與普通人的差別就被當成一個知識多,一個知識少。
然後知識少的向知識多的學習,獲取更多知識。知識增加到了一定量就會成為老師或專家,這是社會普遍對學習的認知。除此之外,知識的傳遞越來越多元,市面上有很多教你某項技能、知識的書,媒體網路也是一樣。這時正常人的底層思維是:不懂是因為還沒獲取相關知識→所以購買和吸收相關書籍、媒體→獲取相關知識→知識幫助自己學會技能或達到特定目的。
看似再正常不過的邏輯—只要努力的獲取相關知識,就會看到成果。但真正去實行的人都知道,事情並不是那麼簡單。例如,你學了一個口才的知識,並不會立刻就讓口才變好。有時候有些效果,但問題並沒有完全解決,遇到更複雜的情況又行不通了。
這時如果還學不會,一般人會認為要再更努力學。還有人會自我懷疑,是不是自己天生能力不足?既然學了相關知識,相關的問題就該解決,但現在還沒有解決,而老師和專家錯的機率應該比較低,會不會大部分原因都是在自己?這條路感覺更難走了,我要再更加努力,還是直接放棄?
真正的問題是自己嗎?是,也不是。「是」是因為人與人之間,的確存在一些先天與後天的上差異;「不是」是因為這個問題,個體差異並不是主要因素。真正的原因,是舊有觀念給我們「一個知識對應一個問題」的錯覺,讓我們單純以為學習只是個線性的過程,進度只有快與慢、先與後而已。
然而,這樣會導致一些投入一段時間還看不到盡頭的人,沒有繼續下去的動力。縱使成功者、導師一再保證,堅持下去就能有所收穫,但人天性還是偏好實在、有形有據或可以量化的東西(尤其這個時代節奏比較快),而那些看起來遙不可及,需要堅定信念的事情,自然就沒有太多人選擇走下去。
(原子習慣一書,將這個階段稱為失望之谷)
如果想學習的動機是起點,回報是終點,而學習的過程是一條線,有的人能力好、運氣好,可以兩點一線直接成功,他是那個做到的人,所以說話有份量,成為大家效仿的對象。而效仿者裡面,難免有學習理解力或運氣不好的人,這時候就會發現兩點一線的模式,並不是人人可為,還害得一些人懷疑人生、否定自我。
有時候,那個已站在終點的人,由於過程順利,使他只有狹隘的看到自己兩點一線模式,還大力推崇自己經驗、激勵他人,沒有考慮過程的更多變數,或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而當這條線某一天不通了,那麼他的這些理論方法就等於零,終究沒有掌握該項技能或知識。
剛開始投入學習,徬徨、舉步維艱,偶爾停留在原點打轉,或頓失方向。而我們無法跨越這個檻,其實是因為廣度還不夠,看問題往往只看到一種可能。
廣度讓我們能夠看到「大原則」,打開原本兩點一線旁邊看不到的更多分支,一樣可以到達預設的回報,但同時也打開預設回報後面我們所沒看見的更大回報,這時原本的預設回報就變成過程的一部分,而更大的回報成為新目標,這也是讓成長永無止境的一個公式,因為將重點放在了「想要看得更遠」。另一方面,為了讓理論能夠實踐、實用,對該理論的「深度」挖掘就會出現。
那麼,究竟要多久,或到什麼程度,廣度與深度才算是有所提升?答案是「頓悟」。你對一個問題研究很久,也累積很多資訊,但一直無法想通。突然有一天,可能你睡醒就突然領悟了,原先的問題(或目標)就不再那麼困難了,這就是頓悟。
而成長初期,頓悟是一個無法估計的時間差(這是前輩們想保證,卻又無法呈現的東西)因為學習過程,或者說領悟的過程,並不是一個簡單的「線形遞增」。它真正的樣貌,是一個「填滿式自溢瓶中瓶」,也可以說是一個積累頓悟的過程。隨著大量學習,迎來多次頓悟,往後的時間差也會變得越來越短,也就是我們說的「悟性」,會越來越突出,甚至能夠產出新的見解。
線性遞增↓
填滿式自溢瓶中瓶↓
剛起步時,我們只會看到容器裡第一層的風景,也只會碰到第一層的問題,這些問題對你而言具挑戰性,有的難以理解,有的令你想要退卻。而正上方有一個水龍頭給你輸送水,這些水是資訊和體驗,而領悟的速度就就是水流的速度。萬事起頭難,水流一開始非常慢,由於這層還沒裝滿,所以在第一層容器裡,你無法完全理解與處理第一層遭遇到的問題。
但你持續的不斷的讓水裝進來,突然,某天第一層的容器被填滿,你自然就來到了第二層。那一刻,你發現原來還有第二層。而除了第二層風景和第一層不同之外,第一層已成為你第二層的囊中之物,所以第一層的困擾和問題,都不是問題了,第一層問題的答案都在第二層。
同理,第二層碰到的問題,真正的解決方案在第三層。你持續讓水龍頭注入,慢慢的,第二層的容器也填滿了,你就會來到第三層, 而第二層的問題當然也迎刃而解、不攻自破。你越來越興奮,繼續填滿第三層,接著跨到第四層,以此類推。
而對於在第一層的人,看到第二層,甚至第三層的人的思維和效率,會感到震驚、崇拜。然而,對第二或第三層的人來說,這些是很簡單的道理與習慣。
所以,要徹底解決現實困擾你的問題,只有不斷累積資訊、體驗,學無止境,不因為看不到盡頭而放棄。當你頓悟時,「廣度」與「深度」將帶你到達「高度」,這時候往下看一眼即可,曾經的問題都不再是問題,而是小菜一碟。
最後,好的老師並不會手把手帶著學生,只會輕輕提點一下,剩下的路得自己走完,所以就帶你到這囉(笑)只要繼續走下去,穿越失望之谷迎來頓悟,那一刻,你會發現「成長」這件事比遊手好閒、美食打卡什麼的快樂好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