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烙印下來「悲哀的註記」,意味著「在各種令人疲憊的真相狂流中,一個新的個人聲音」。」(頁215。)
因惹.卡爾特斯的《非關命運》,書寫了一部屬於猶太人與集中營的時間記錄。關於這類型題材的作品,其實有很多,如果常閱讀西方文學作品的讀者,馬上可以聯想到《安妮的日記》、《夜:納粹集中營回憶錄》等作品,但《非關命運》的寫作手法卻很特別,也可以發現因惹.卡爾特斯之所以獲得2002年諾貝爾文學獎的原因。這部作品筆者將拆解成三個結構來分析。
- 第一個結構,是著墨在男主角卡維.葛爾卡的「正常」生活。為什麼要強調「正常」呢?因為卡維.葛爾卡是匈牙利的一名猶太人少年,他的「正常」生活是屬於猶太人的生活——如果離開家門,胸前必須配戴黃色星星,鄭明自己的種族身份;到麵包店買麵包,一定會比別人小許多;晚上出門是一種違法的行為;又或是可能在某天夜裡,得知有親人隔天必須前往勞動營等。「正常」的猶太人生活,是在日常生活中習慣一切的不平等,一切的歧視。而在全書一開始就寫出這樣的「正常」生活,為之後的一切不平等埋下了伏筆。
- 第二個結構,是書寫卡維.葛爾卡進入與前往集中營的過程,以及如何在集中營裡享受新的「正常」生活。因惹.卡爾特斯在營造集中營可怕分為的筆法,是與其他納粹文學的作品不同,他擅長營造不寒而慄的的恐怖,透過話語權的被剝奪、自由的消逝,勾勒出令人窒息卻必須生存的痛苦。卡維.葛爾卡一開始受盡集中營的執法者折磨,開始懷疑自我生存的意義;後來拿到就連拿到1/2的麵包、洗一次溫水澡、成為病人休息,都讓他感受到滿足、奢侈,這樣「正常」的集中營生活,在習慣之後,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對生命的奢求只要活著就好,令人發自內心的恐懼著。
- 最後一個結構,最為精彩,是本書的第八章,可以說已經脫離了小說的故事本身,是小說本身的後設討論,也就是因為這一章節,使得這本書不同於其他納粹作品,展現出諾貝爾文學獎作品的高度。這一章,可以特別注意到卡維.葛爾卡跟福萊曼、史坦兩位老鄰居的對話。兩位老鄰居不斷提醒他「你要把所有可怕的事忘掉」、「你才好繼續生活下去啊」、「自由自在地生活」,兩位老鄰居的態度,是習慣遺忘的,因為忘卻痛苦繼續生活是容易的,也是猶太人「正常」生活的一部份。然而聽到這些話,卡維.葛爾卡想到的是命運與自由的選擇題,如果繼續選擇遺忘,就可以在命運的安排下,繼續「正常」生活;如果選擇面對、嘗試改變,一切的生活將使他受盡折磨、難以生存,得為有如此才可能獲得「自由」的權力。兩位老鄰居代表了普遍大眾處理集中營痛苦的態度,如果猶太人們依舊如此保持沉默,是否也間接承認著他們不需要自由呢?這一章節很值得深入閱讀,很少看到能如此運用後設視角於文本之中的小說。
後設指的是一種對於問題提出的問題,《非關命運》的第三層結構,就是對於猶太人為什麼沉默?大眾為什麼選擇遺忘?為什麼容許這一切?就是針對這些問題所提出的問題。
這本書其實還有一個隱藏的結構,貫連全書,也就是因惹.卡爾特斯一直刻劃的一個問題:如何在集中營、火車上打發時間。又或是:湯、麵包的送餐時間。整部小說的核心其實環繞著時間在走,卡維.葛爾卡只是時間洪流中的一位記錄者,他記錄了猶太民族被迫害的時間,記錄了一段不該被提出的歷史。
《非關命運》就是一本時間的記錄,屬於猶太人的「命運」時間記錄,屬於猶太人「自由」時間的記錄。
本文閱讀版本:因惹.卡爾特斯(Imre Kertesz)著、周從郁譯,《非關命運》,臺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