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釀影癡限定|破譯德佔巴黎的神話:以《莒哈絲的漫長等待》中的瑪格麗特.莒哈絲為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7 分鐘
一、前言
居民想要繼續生活,作家想要繼續發表作品,藝術家想要繼續畫畫。在其他納粹占領的國家裡,除了合作或是進行地下活動之外,沒有其他選擇的餘地。正因為在法國有更多的自由,人也面臨了更多道德抉擇,情況更為複雜。(Buruma 2009: 164)
2009 年,荷蘭作家伊恩.布魯瑪(Ian Buruma)於其發表於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的藝術評論〈德占時期的巴黎──甜美與殘酷〉(Occupied Paris: The Sweet and the Cruel)中,探討了二次大戰期間德國佔領下的法國的種種樣貌。除了布魯瑪的敘述,我們也可以透過法國攝影師安德烈.祖卡(André Zucca)的攝影集《德軍佔領之下的巴黎》(Les Parisiens sous I’Occupation)窺探 1941 年的德佔巴黎。
弔詭的是,《德軍佔領之下的巴黎》中的巴黎,正如布魯瑪所言,其景象和其他德國佔領區不同──街上的人們熙來攘往,但不是為了搶奪物資;孩童聚集在巴黎鐵塔前的廣場溜直排輪;德軍進入巴黎後,在街道掛上隨處可見的納粹旗幟;德國的軍隊與巴黎居民擦肩而過,彷彿一切都是那麼地稀鬆平常──所有的影像透露著祥和與寧靜,德軍的入侵與否、絲毫沒有對法國的生活造成任何改變。
2008 年,祖卡的照片在巴黎市歷史圖書館(Bibliothèque historique de la ville de Paris)展出時遭到了媒體的批評。這些「讚揚佔領者」、「強調被佔領國家的美好生活」的照片,怎麼能夠「不經任何解釋」就展出呢?(Buruma 2009: 161)再加上,這些照片是祖卡為當時的德國雜誌《信號》(Signal)所拍攝,以宣傳法國在德國佔領下的正面形象,讓他被批判為納粹主義份子(Nazis)。
然而,除了祖卡,許多當時的法國知識或藝文份子如沙特(Jean-Paul Sartre)和卡繆(Albert Camus),也運用相似的模式與德國達成某種程度的協作、以保全自己發表作品和言論的自由。
藉由這些例子,布魯瑪推測了這些行為背後的動機:
寇克多(Jean Cocteau)和年輕的藝術家菲利普.尤利安(Philippe Jullian)一樣,並不能代表在納粹統治下的多數法國民眾。但就像他大多數的同胞一樣,他只是在努力求生存(débrouillard)。他既不是英雄,也不是什麼卑劣之人,他不過是去適應艱困的環境。(Buruma 2009: 165)
僅以這樣的理由去總結法國知識份子在德佔巴黎下的合作或妥協,或是試圖為他們擺脫被冠上的納粹主義之名,顯然是不夠充分的。我們所忽略的法國女作家瑪格麗特.莒哈絲(Marguerite Duras)與寇克多、沙特及卡繆等人同樣經歷了德佔巴黎時期。透過莒哈絲由伊曼紐爾.芬柯(Emmanuel Finkiel)改編成電影的自傳《痛苦》(La Douleur,台譯片名《莒哈絲的漫長等待》),我們可以在其中以不同角度切入德佔時期法國人的心理狀態。
德國佔領巴黎期間,莒哈絲偶然下認識了一位德國蓋世太保(Gestapo, Geheime Staatspolizei)拉比爾(Pierre Rabier),並藉由與後者的聯繫來打聽被逮補至集中營的丈夫侯貝(Robert Antelme)的下落。1944 年,莒哈絲與拉比爾進行了最後一次的會面。作為整部電影進行一半之處的分水嶺──法國解放前夕,同盟國迎向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這個段落對於理解莒哈絲、乃至於法國人的精神狀態,是相當重要的。除了不同於前幾次兩人的單獨會面,這次的邀約由莒哈絲提出,且莒哈絲在這次的會面中產生了不同以往的想法。
的確,如布魯瑪所述,以及派翠克.布桑(Patrick Buisson)在《1940 - 1945 情色的年代》(1940-1945 Années érotiques: L'occupation intime)中所提到的,許多法國女性在佔領期間與德國人建立情人、或者肉體關係,以藉此獲得較高的社會地位;或者如我們在猶太裔小說家伊雷娜.內米洛夫斯基(Irène Némirovsky)的作品《法蘭西組曲》(Suite Française)及其改編電影中所看到的:許多法國女人在德軍佔領法國後,投向了德國人的懷抱,並對於法國男人的戰敗感到羞恥與憤恨。我們若不仔細地探究莒哈絲與拉比爾保持聯繫的動機,很容易便會將莒哈絲歸類到這些自願對德國人投懷送抱的女性當中。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7038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釀電影: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東成西就》這樣的片就跟廢文一樣,它對於一切都不認真,這件事讓我們覺得鬆了一口氣。我們特別可以拿博恩再製的 MV 與《東成西就》來比較:同樣都是用襲仿的方式來惡搞,可是博恩卻帶給我們一種緊張感,而《東成西就》比較像是「我就爛」。
《藍色》並不自由,《白色》也不平等,唯獨《紅色》的博愛真實而溫柔,奇士勞斯基打從心底相信的,就是博愛了吧。這也深刻呼應了他電影中反覆出現的,陌生人之間不知所以然的連結與牽動,命運或偶然或必然,身在其中,唯有以善意慷慨接納。
《導演先生的完美假期》的喜劇、幽默的基調是建立在蘇黎曼本身的存在狀態上,在世界各地創造一種「巴勒斯坦式」的幽默,一種屬於蘇黎曼的幽默,他重新用自己的存在開拓「幽默」的語意。在存在上無法界定自己的蘇黎曼,遊走在各個界限的蘇黎曼,他的存在是否也能再帶來,甚至為台灣觀眾帶來界限折衝、交融與和解的重新想像?
「生物多樣性」不能只是「見林不見樹」的物種多樣性,應該當作個別有機體的多樣性,但我們似乎還停留在將事物分門別類的認識基底⋯⋯似乎還沒脫離「神的完美秩序」太遠。自然科學以「人的完美秩序」取而代之,卻無一處不是關於「知道」、「認識」和「控制」以及對其反省的分類學 2.0 焦慮。
我們習以為常的類型劇模樣,似乎總以洗盡俗世鉛華的視角,或藉著放大外在與內在需求間的矛盾去談親密關係中的遺憾與圓滿,把愛情宗教化成「想得而不可得」的超然普世價值,而黃綺琳顯然不甘心做它的祭司。在《金都》中,愛情似乎沒那麼高尚,反倒是生活的瑣細零碎成了將這形而上價值硬生生拖回地表的無窮引力。
「我們一起去死吧。」直子與賢治躺在富士山口的海報前,假裝自己正要被吸進洞中,當年背叛與被拋下的兩人假裝死亡,卻不會真正死亡,今日再度相擁的兩人用身體迎接世界的喪鐘。世界或許不會真正地毀滅,但卻是不復從前,今日留下的是,沒有變的你、愛我的你、坦誠相對的你。
《東成西就》這樣的片就跟廢文一樣,它對於一切都不認真,這件事讓我們覺得鬆了一口氣。我們特別可以拿博恩再製的 MV 與《東成西就》來比較:同樣都是用襲仿的方式來惡搞,可是博恩卻帶給我們一種緊張感,而《東成西就》比較像是「我就爛」。
《藍色》並不自由,《白色》也不平等,唯獨《紅色》的博愛真實而溫柔,奇士勞斯基打從心底相信的,就是博愛了吧。這也深刻呼應了他電影中反覆出現的,陌生人之間不知所以然的連結與牽動,命運或偶然或必然,身在其中,唯有以善意慷慨接納。
《導演先生的完美假期》的喜劇、幽默的基調是建立在蘇黎曼本身的存在狀態上,在世界各地創造一種「巴勒斯坦式」的幽默,一種屬於蘇黎曼的幽默,他重新用自己的存在開拓「幽默」的語意。在存在上無法界定自己的蘇黎曼,遊走在各個界限的蘇黎曼,他的存在是否也能再帶來,甚至為台灣觀眾帶來界限折衝、交融與和解的重新想像?
「生物多樣性」不能只是「見林不見樹」的物種多樣性,應該當作個別有機體的多樣性,但我們似乎還停留在將事物分門別類的認識基底⋯⋯似乎還沒脫離「神的完美秩序」太遠。自然科學以「人的完美秩序」取而代之,卻無一處不是關於「知道」、「認識」和「控制」以及對其反省的分類學 2.0 焦慮。
我們習以為常的類型劇模樣,似乎總以洗盡俗世鉛華的視角,或藉著放大外在與內在需求間的矛盾去談親密關係中的遺憾與圓滿,把愛情宗教化成「想得而不可得」的超然普世價值,而黃綺琳顯然不甘心做它的祭司。在《金都》中,愛情似乎沒那麼高尚,反倒是生活的瑣細零碎成了將這形而上價值硬生生拖回地表的無窮引力。
「我們一起去死吧。」直子與賢治躺在富士山口的海報前,假裝自己正要被吸進洞中,當年背叛與被拋下的兩人假裝死亡,卻不會真正死亡,今日再度相擁的兩人用身體迎接世界的喪鐘。世界或許不會真正地毀滅,但卻是不復從前,今日留下的是,沒有變的你、愛我的你、坦誠相對的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巴黎奧運的開幕式有人喜歡有人嫌,我個人非常喜歡。這幾天細想開幕式時,一直想到以前修法國社會文化史的指定閱讀書目《 法國大革命時期的家庭羅曼史 》,覺得女神和女人從過去到現在的對應很有趣,在這邊和大家分享。
Thumbnail
這次巴黎奧運開幕式的演出地點是在塞納河邊的巴士底獄。我第一次知道巴士底獄是在日本漫畫家池田理代子老師的作品『凡爾賽玫瑰』看到的。情節背景就是法國大革命的時候。
Thumbnail
1830年七月革命爆發,就在巴黎公寓的窗前,德拉克洛瓦親眼目睹這場革命。以往只能從拜倫的詩歌或希臘獨立戰爭的報導中想像戰爭場面的德拉克拉瓦,在這三天的動亂中,將內心產生的複雜感受表現在《自由領導人民》這幅不朽的名畫。
Thumbnail
對於巴黎的印象,儘管還沒去過,腦中總是充斥著許多美麗又奢華的各種想像,相信作者在去之前也是如此吧。
Thumbnail
每天都會見面,多月來她從未向羅力軍官說過任何一句說話,現在她只能說:「再會!」也是她唯一的一句說話。
Thumbnail
關於「法國」的美麗幻想,因著交友軟體上配對到的法國男人而展開,女主角惠君開始在房間擺畫打造成畫廊,小鎮山上的電塔也幻化成了艾菲爾鐵塔,筆者同樣嚮往那座「愛的城市」巴黎,這恰巧也是惠君「尋愛」的契機,法國男人馬丁綿綿的情話,在半信半疑間惠君依然動了真情,馬丁成了她「想愛」的寄託,如同白色公雞初次闖入母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本文講述了三位歷久彌新的女主角從不同時空背景下對自由的渴求。這三位女主角各自承受著心靈的壓迫,懷抱著對自由的渴望。本文將從她們的故事中得出人生的真諦.
在談論到納粹德國與其犯下的罪行時,巴黎的佔領時期幾乎不像是我們對於殘酷戰爭的想像,尤其納粹與殘忍、屠殺、蓋世太保之間的等號,西歐文明中心之一的法國首都的陷落,竟毫不血腥與壯烈,反倒令歷史的眼光尷尬。作為讀者、並非專業史學背景者,可以透過閱讀本書將此「無事」當作「真正的事件」,並且需要不亞於其他事件的
蕾拉·司利馬尼一出道,就是巴黎文化圈的寵兒,尤以法國總統馬克宏委託重任,擔任「法文推行形象大使」。 她的文學之路無疑順遂。但我們不免問:作者與作品的「成功」,能否解決促使她寫作的問題之根?又能回應她以文學形式拋出的問題嗎?她在作品裡關注的社會與家庭對於女性的暴力與壓力,少數族裔的歸屬感,若在文
Thumbnail
卡諾莎的瑪蒂達,是令他的同代人也感到驚訝和敬佩的女子。對於性別特質僵化的那個年代,找不到適當形容詞的人們不約而同以古代的詞彙"virago"稱呼她,意思是「有陽剛特質的女性」、悍婦,然而有些人是為了稱讚她、有些人則是為了貶抑她。為什麼有這樣的分歧?在標籤之下,瑪蒂達實際的人生又是怎麼回事?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巴黎奧運的開幕式有人喜歡有人嫌,我個人非常喜歡。這幾天細想開幕式時,一直想到以前修法國社會文化史的指定閱讀書目《 法國大革命時期的家庭羅曼史 》,覺得女神和女人從過去到現在的對應很有趣,在這邊和大家分享。
Thumbnail
這次巴黎奧運開幕式的演出地點是在塞納河邊的巴士底獄。我第一次知道巴士底獄是在日本漫畫家池田理代子老師的作品『凡爾賽玫瑰』看到的。情節背景就是法國大革命的時候。
Thumbnail
1830年七月革命爆發,就在巴黎公寓的窗前,德拉克洛瓦親眼目睹這場革命。以往只能從拜倫的詩歌或希臘獨立戰爭的報導中想像戰爭場面的德拉克拉瓦,在這三天的動亂中,將內心產生的複雜感受表現在《自由領導人民》這幅不朽的名畫。
Thumbnail
對於巴黎的印象,儘管還沒去過,腦中總是充斥著許多美麗又奢華的各種想像,相信作者在去之前也是如此吧。
Thumbnail
每天都會見面,多月來她從未向羅力軍官說過任何一句說話,現在她只能說:「再會!」也是她唯一的一句說話。
Thumbnail
關於「法國」的美麗幻想,因著交友軟體上配對到的法國男人而展開,女主角惠君開始在房間擺畫打造成畫廊,小鎮山上的電塔也幻化成了艾菲爾鐵塔,筆者同樣嚮往那座「愛的城市」巴黎,這恰巧也是惠君「尋愛」的契機,法國男人馬丁綿綿的情話,在半信半疑間惠君依然動了真情,馬丁成了她「想愛」的寄託,如同白色公雞初次闖入母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本文講述了三位歷久彌新的女主角從不同時空背景下對自由的渴求。這三位女主角各自承受著心靈的壓迫,懷抱著對自由的渴望。本文將從她們的故事中得出人生的真諦.
在談論到納粹德國與其犯下的罪行時,巴黎的佔領時期幾乎不像是我們對於殘酷戰爭的想像,尤其納粹與殘忍、屠殺、蓋世太保之間的等號,西歐文明中心之一的法國首都的陷落,竟毫不血腥與壯烈,反倒令歷史的眼光尷尬。作為讀者、並非專業史學背景者,可以透過閱讀本書將此「無事」當作「真正的事件」,並且需要不亞於其他事件的
蕾拉·司利馬尼一出道,就是巴黎文化圈的寵兒,尤以法國總統馬克宏委託重任,擔任「法文推行形象大使」。 她的文學之路無疑順遂。但我們不免問:作者與作品的「成功」,能否解決促使她寫作的問題之根?又能回應她以文學形式拋出的問題嗎?她在作品裡關注的社會與家庭對於女性的暴力與壓力,少數族裔的歸屬感,若在文
Thumbnail
卡諾莎的瑪蒂達,是令他的同代人也感到驚訝和敬佩的女子。對於性別特質僵化的那個年代,找不到適當形容詞的人們不約而同以古代的詞彙"virago"稱呼她,意思是「有陽剛特質的女性」、悍婦,然而有些人是為了稱讚她、有些人則是為了貶抑她。為什麼有這樣的分歧?在標籤之下,瑪蒂達實際的人生又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