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新手無從下手?這本小紅書會告訴你寫作有方,練習有道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愛麗絲來到一個岔路口,在路旁的樹上看到一隻柴郡貓。 愛麗絲問:「我應該走哪條路呢?」 貓也問:「你去哪呢?」 愛麗絲說:「我不知道」 貓回答:「那走哪條路都可以。
你是不是也有這種經歷?當坐在桌前想寫點東西時,腦袋卡殼,就是不知道打哪下筆。直到見到一本薄薄的小紅書,書里精緻而直觀的內容吸引了我。這本書全名叫《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作者是哈佛大學高材生,加拿大作家布蘭登·羅伊爾,他多年潛心研究英文寫作和邏輯推理學,先後五次斬獲「國際圖書獎」、五次榮獲「總統圖書獎」金獎,「年度教育圖書獎」。
《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首先拋出了「結論在先,開門見山」的寫作主張,呈現了說明文寫作的四大支柱--結構、風格、可讀性和語法(在其他作品講),共羅列了20條放之四海皆準的寫作準則。眾所周知,寫作是一門藝術,但成為藝術作之前,它首先是一門技術。藝術千變萬化,難以短時間駕馭。而寫作技術則不然,簡單的幾個規則,你只需普通人的智力就可以理解,而只要多按規則練習,就可熟能生巧。
寫作的三大支柱:結構、風格、可讀性

1. 結構

結構就如同這撒網的總繩,決定著你最後吃到的大魚還是蝦米。上學時,老師常常不厭其煩地說寫作文前首先要列個提綱。其實結構就是這提綱,綱的原意就是網上的總繩。
網撒的好不好是捕魚的第一步。善於撒網的人,一定是提拉網的總繩,而不是一個一個地去拉開那數不清的網眼。只有整張網都連在總繩上,漁網才會鋪開而不零亂。平時閱讀時,我們都有過經驗,一篇結構清晰的文章,我們讀起來就越容易,而對意思的把握就越準確。
那麼該怎麼才能有序而完整的去表達呢?布蘭登·羅伊爾提到有5大寫作原則:
1.運用「自上而下」的寫作法則。 用倒三角搭建寫作框架,倒三角的寬基就相當於文章開頭給的總結論,不玩「我有個秘密的把戲」,先給讀者一個目標,讓讀者不必猜測作者的寫作意圖,第一時間有了閱讀的方向。
具體方式陳列如下:
最 重 要 次 重 要 次 重 要 最 不 重 要
2.分解事物。 什麼是分解事物? 《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強調圍繞三個關鍵觀點或概念,來構建你的文章,還有經典「五段」寫法。就是把表達的中心意思分解成幾大塊,圍繞這幾大塊來構建文章。
舉個例子吧。如果要你寫「家鄉的山」,你肯定會在腦海中浮現高山的樣子,同時又想到可用「高大」、巍峨」「蒼翠」等詞去形容它。這不過是你對山的整體印象,並不具體。你看經典名篇《桂林山水甲天下》的作者是怎樣寫的。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奇峰羅列,形態萬千; 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色彩明麗,倒映水中; 桂林的山真險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下來。」
很明顯,作者是分別從桂林山的奇——秀——險三大塊來寫的。這樣,把某一個事物的整體按一定的順序分成若干部分,然後一部分一部分的去寫,使寫出來的文章既具體又有條有理。這就是分解事物法的妙處,能讓讀者很清楚、具體地知道作者想說什麼。
實際上,分解事物原則也同樣適用其他範圍的寫作的,比如描寫人物、動植物、場面、時間、空間時,都可以用的上這種寫作原則。
3.使用轉折詞
作者說:「轉折詞是語言的交通燈,有對比、舉例、接續和總結的作用。」轉折詞在閱讀中出現的頻率很高,而且往往會成為理解內容的關鍵點,一般來說,出現轉折關係的詞語時,轉折之前的內容可以略讀,重點放在轉折之後。較為常見的轉折詞,比如但是、可是、然而,譬如等。
4.使用六大寫作結構,有序得安排觀點。
順序重要的四種結構:時間結構比較結構、線性結構和因果結構,分別以時間的先後順序,觀點的重要程度,從第一項到最後一項,先討論原因再得出結果的順序進行正文部分的寫作。還有兩種順序不重要的結構是範疇結構和評價結構。
5.整合相似事物。
這就如同去超市,有蔬菜區,文具區,生活用品區,試想,如果工作人員把東西放在一起,勢必混亂不堪。寫作時,也要把描述一類的東西放在一起寫,一個主題討論結束後再接著討論其他主題,不要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

2.風格

常聽說,寫文章,要有自己的風格。那到底什麼是風格呢?
風格就是事例的運用,細節的打磨,譴詞造的斟酌,寫作意圖的具體呈現,獨特的寫作風格雖難以駕馭,但又有規律可尋。用各種寫作方式去支撐所說觀點或內容。「當讀完一篇文章後,能長時間記住的往往是其中的細節和事例。」
最重要的,是用具體事例支撐觀點。
《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強調在寫完之後要立刻加上「例如」來強化表達的觀點,以支撐前面的陳述。以前常給領導寫報告,通常羅列一到十條觀點,直觀明快但怎麼看都是隔靴撓癢,沒有充足說服力的文章,反倒更像坐在台上的領導,有種不深入基層的距離感。
那該如何來操作呢?選擇的事例要精準。
作者舉了這樣一個例子。假如讓你描寫關於蘋果的說明文。你得區分所寫的是哪一種類型的蘋果,對蘋果的顏色、形狀、味道、口感、產地都得做準確的描寫,越詳細、具體越好。可這樣一來,描寫得雖然準確,但篇幅肯定不短。這樣大篇幅的描寫勢必造成文章的冗長,不夠簡潔。可為什還這樣做呢?
其實簡潔和細節之間存在著權衡。有時為了保證信息的準確性,我們寧願選擇更多的具體的詞語來表情達意,爭取把話說到心坎里,讓讀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而對於模糊、模稜兩可的語言,界定不清晰,不直觀的詞語,即使再簡潔我們也不能用。 例如:A.蒂姆是個粗心大意的人。 B.蒂姆經常落車鑰匙。 顯而易B句更具體,用了準確的詞彙完勝了A句模糊的語言。
而簡潔是指在句子層面,詞語的數量要儘可能少。 例如:A.還未展開翅膀的時候,就碎在了我的手裡。 B.它還未展開翅膀,就碎在我手裡。 顯然還是B句好。 選擇的事例要個性化。個性化的事例使人印象深刻,更加難忘。讀者樂意通過個人經歷來了解某一情境如何,並與作者發生聯繫。
例如:
A.人們正在挨餓。 B.人們正在挨餓-你可以從他們的眼睛裡、皮包骨中看出來。 C.但是,你忘不掉的是他們的臉,想重複出現的夢魘畫面。他們總是回來,揮之不去的臉龐從搖搖欲墜的茅屋窗戶後面向外望,眼神空洞......
顯然B比A好,C又比B好,詳細的支撐點可以使文章更加的個性化。**其次,也可用數據做觀點的支撐,使觀點更加的可信。
再次,還可以用各種寫作技巧做觀點的論證。比如軼事、引用、類比、明喻和暗語等。

3.可讀性

好的文章需要有個性的藝術性和獨有的表現力.最好是第一時間能給人以愉悅感,讓讀者能持續讀下去。
試想在一個溫暖的午後,你手手裡拿著兩本書,一本中字小如蟻,排版密密麻麻,一本無論字體大小、間距、顏色,還是段落的縮進、行距等方面都給人一種舒適的感覺,相信連孩子都會拿起後一本的。是的,小裝飾會帶來小確幸,也很神奇得抓住了讀者的眼球。
那我們該如何做到呢?
可用粗體、斜體、破折號、項目編號、列舉、陰影、簡歷、範例等方式來凸顯文章的關鍵詞和短語,裝飾文章的外觀,增強可讀性。
就像布蘭登.羅伊爾說,「寫作一部分是科學,一部分是藝術。需要建構且遵循規則的部分是科學,可以根據每種情景進行變化的部分是藝術。」若要文章「升級「,每一步都要有規可循,都要經過三番五次的地推敲和修改,不是一蹴而就的。
《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不光是一本高效的寫作指南,更是一本高效的溝通指南 ,古人常說:「大道至簡」,這本書就是在教我們如何用最鮮明的結構,最生動的事例,最簡潔的語言把話講清楚,把想法說明白。而能夠準確並清楚地表達自己,並讓別人能很快速地明白你的意思,這件事看似簡單,實則是不容易做到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如果你正要開始寫作,該從哪裡下手?又該如何才能寫得長長久久?1️⃣ 先想自己為何要寫作|動機是什麼? 2️⃣ 該從哪裡開始寫?|從「自己」下手最快! 3️⃣ 如何寫得長長久久|兩點讓你不再猶豫.......
Thumbnail
avatar
承熙
2021-08-07
書名:《盡情煩惱吧,人生這樣思辨才有答案!》下手寫信〈你還在開蓋?我已經喝到汽水了!〉  幾十年不見了,你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了,歲月沒有在你臉上和身材留下痕跡,你依舊跟大學時一樣。只是我沒想到的是,你連個性也沒變。原來時間不僅沒改變你的外表,也沒改變你的思考,你還是以前的你,而我也不知道我是不是還以前的我?
Thumbnail
avatar
藍芸的書信世界
2021-06-12
寫作新手的困擾 在台灣,學生的英文能力通常以優劣排序的話分別會是聽、讀、寫、說這個順序,原因無他,大致歸咎於不夠靈活的教育制度所衍生的問題和影響。 解決的辦法很簡單,讓自己喜歡上某個影集,就會在編追劇邊模仿主角說話的語氣這種情境之下自然而然地讓口說也跟上進度,當然想說一口流利的英文還是得付出相當程度的努力,就像喜歡
Thumbnail
avatar
2021-02-05
滿腔熱血卻不知該如何下手? 5個建議幫你脫離重訓新手期你是否已經摩拳擦掌準備展開你人生中的第一場改變 ?但很多人一進到健身房後,看著一堆沒看過的器材、陌生的環境及大聲嘶吼的聲音,就像畢業進入職場時既害怕又期待的心情。其實每個人都有當過健身新手,當時那種不知該如何下手?該從
Thumbnail
avatar
我是大衛先生
2020-10-12
轉職寫程式,從哪方面下手才好?常見入門款Python、統計分析用R、轉職培訓JAVA、C#、IOS用Swift、前端萬用JavaScript、學校基礎C語言、進階C++、甚至是新潮的語言go,程式語言那麼多種到底該從哪個入門好?難道從Scratch開始?
Thumbnail
avatar
2020-06-11
寫作新手來報到現階段正處於人生轉換期的我,離開二十多年的教育生涯,進入自由業的第一年。今年開學後不再具有教師身分的我,一個多月來在思考著要如何進入下一階段的人生滿足。 就從寫作開始吧! 估計現代人平日裡「創作」較多的,便是貼文臉書facebook或是其他的社群工具吧!我亦如是。在臉書寫寫日記般的貼文,多少還能維持
Thumbnail
avatar
小涵Mandi人生印記
2019-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