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自以為是的自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前陣子總覺得腰背部不適,一種酸酸痛痛的感覺。嚴重時甚至有幾個晚上睡覺都疼醒了~
一開始先自己覺得是吃壞什麼東西了,所以吃了點胃藥。但沒什麼改善後,開始思考到底是為什麼。後來忽然有一個時刻想起了幾年前的一次恐怖經歷,這下開始認真重視了起來。

幾年前人在成都,當時正準備好一切行囊,隔日要出發前往西安出差做活動。因為是個很重要的活動,所以事前做了很多準備與會議安排,讓團隊一同出差的伙伴也都妥妥善善的準備好一切東西,期待完善這場活動。
當日晚飯後,照例也在家裡附近走走散散步,回到家裡休息一下,吃了水果。準備就寢前一兩小時就一直發現腹部也是隱隱作痛不適。熄燈準備入夢鄉,結果在床上翻來覆去就是無法入眠,隨著疼痛越發劇烈,後來決定就直接去當地最大的醫院掛急診處置。
當時還為了不要被停車困擾,叫了車送我過去,拖了一下子到醫院後,掛了號就一直等等等,最終等了約一個半小時,還沒輪到自己。但我已經痛到快在地上打滾了~而急診室醫師就是一直不斷被身邊環繞的各種病患圍著,眼看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當下就趕緊離開急診室直奔另一間住家附近的醫院急診室處置。
在這家醫院一樣等了約半小時,或許疼痛太久已經習慣了,也慢慢可以忍受。經過簡單問診與儀器確認後,果不其然是結石再次出現!
在中國的醫院總是來來回回要使用點滴的方式處理,所以最後還是挨了一針先確認沒有過敏反應,然後開始打兩個小時的點滴,慢慢的疼痛褪去,精神也被折磨的快耗盡了。
凌晨四五點回到家,東方魚腹白的天空,暗示也不用多睡了。稍微整理一下馬上奔赴高鐵站出差。這次出差五天,結束後馬上回台解決這個體內的石頭君。
有趣的是,可能因為出差且剛剛被醫師警告,所以喝水與活動不停,結果回台在醫院一檢查發現石頭不在了~也少了一次震碎的苦痛。

因為上述的經驗,後來就自己想可能是石頭又來了。然後把自己的症狀一一對應起當時發作的樣子,自己越想越恐怖,趕進掛了同樣的醫師。
到了看診當天,由於掛號的晚,已經是倒數幾位進入診間,醫師問了一問覺得不太像是,但還是安排去做儀器檢測。拍完照繼續等到所有病人都離開了,最後一位回診間跟醫師看報告。醫師看了片子說完全不是結石的問題,再仔細問問發病的癥狀後,反而問我怎麼不去看看腸胃科呢?
兩人大眼瞪小眼一陣尷尬......
後來醫師說要不然還是幫我觸診確認一下情況,就讓我躺下後開始按壓腹部各個深淺位置,醫師也覺得不太是腸胃的問題。後來隨口問了句是不是開始疼痛的時候有運動?我想了想才說前一天剛好做了腹部相關的訓練......這下,醫師噴笑了出來說,那你怎麼不覺得這其實就是肌肉拉傷呢?
忍著內心無數烏鴉......無語的拿著結帳單據付完款,回家路上才想說有時候人真的太會自己欺騙自己了。當時完全就處於一種杯弓蛇影的狀態,自己把所有症狀都往想像的問題上靠過去,於是自己幫自己診斷為一個完全不是的問題。最後花錢花時間跑了一趟醫院,被醫師一陣念後,回家自己面壁思過去~
人真的很會欺騙自己,這也是詐騙集團最常運用的藉力使力原理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6會員
81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erom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幾天聽著母親轉述很多鄰居阿姨、阿伯對於 小K 的一些想法,儘管很多或許都不是真心,但聽起來還是很揪心呀~ 小K 因為摔傷脊柱後,目前依然是處於後肢無法自行控制的狀態。每天的生活常態,就是我們起來後,幫他搭上行走輔助輪,他可以用前肢自主移動、喝水、進食。但上了輔助輪後,就沒辦法趴下休息,或者是我們
各國當權者近期應該都是兩大要領,要不就是滿頭包在奮力抗擊新冠病毒帶來不斷上升的感染數與死亡數,要不就是滿頭包在想盡辦法恢復經濟活動水平回到越靠近發生之前越好。 自從滯留在台之後,也開始陸陸續續看到一個又一個正反評價不一的政策在施行,所有的政策在執政團隊用糖衣包覆起來看似都誠意滿滿完美無暇,但總是會一
本週發生了一件很嚴重的資訊安全事件,算是駭客組得一分了吧! 先來看看權威外媒的報導: The New York Times 紐約時報 - https://www.nytimes.com/2020/07/15/technology/twitter-hack-bill-gates-elon-musk.h
在台灣的生活,除了很熱的氣候外,也有很熱鬧的媒體生態。 這裡的「熱鬧」,沒有褒貶,是一種單純的狀態描述。因為百花爭鳴,各家傳統媒體、新興媒體、傳統轉型新媒體、原生新媒體、小團隊運營的小媒體、個人發聲的自媒體......等,各自有著自己成立的中心思想,或者隨波逐流的追逐更高流量,或者出淤泥而不染般的堅
讀了一篇 WeChat 上的自媒體文章。是針對 A君 的採訪與近日幾場比較知名的線上演出之文章。包含五月底的五月天、前幾天的 Eason 慈善音樂會...等。文章主要並非介紹這些線上演唱會,反而是探討一下現場音樂這種形式是因為疫情產生的特殊現場,還是這是未來的新商業機會? 這個議題原本就淹沒在 20
相信隨著時間的流動,大家對疫情的感受也一定越來越麻痺。還記得三月初返家並一路滯留到現在的當時,每天除了強制隔離外,就開始有習慣性的定期看當時收視率最高的 - 每天14:00 疫情防控指揮中心記者會直播。那時候的想法很單純,除了想迴避每天新聞媒體報導的加油添醋與預設立場干擾,另外就是自己也學著從第一手
這幾天聽著母親轉述很多鄰居阿姨、阿伯對於 小K 的一些想法,儘管很多或許都不是真心,但聽起來還是很揪心呀~ 小K 因為摔傷脊柱後,目前依然是處於後肢無法自行控制的狀態。每天的生活常態,就是我們起來後,幫他搭上行走輔助輪,他可以用前肢自主移動、喝水、進食。但上了輔助輪後,就沒辦法趴下休息,或者是我們
各國當權者近期應該都是兩大要領,要不就是滿頭包在奮力抗擊新冠病毒帶來不斷上升的感染數與死亡數,要不就是滿頭包在想盡辦法恢復經濟活動水平回到越靠近發生之前越好。 自從滯留在台之後,也開始陸陸續續看到一個又一個正反評價不一的政策在施行,所有的政策在執政團隊用糖衣包覆起來看似都誠意滿滿完美無暇,但總是會一
本週發生了一件很嚴重的資訊安全事件,算是駭客組得一分了吧! 先來看看權威外媒的報導: The New York Times 紐約時報 - https://www.nytimes.com/2020/07/15/technology/twitter-hack-bill-gates-elon-musk.h
在台灣的生活,除了很熱的氣候外,也有很熱鬧的媒體生態。 這裡的「熱鬧」,沒有褒貶,是一種單純的狀態描述。因為百花爭鳴,各家傳統媒體、新興媒體、傳統轉型新媒體、原生新媒體、小團隊運營的小媒體、個人發聲的自媒體......等,各自有著自己成立的中心思想,或者隨波逐流的追逐更高流量,或者出淤泥而不染般的堅
讀了一篇 WeChat 上的自媒體文章。是針對 A君 的採訪與近日幾場比較知名的線上演出之文章。包含五月底的五月天、前幾天的 Eason 慈善音樂會...等。文章主要並非介紹這些線上演唱會,反而是探討一下現場音樂這種形式是因為疫情產生的特殊現場,還是這是未來的新商業機會? 這個議題原本就淹沒在 20
相信隨著時間的流動,大家對疫情的感受也一定越來越麻痺。還記得三月初返家並一路滯留到現在的當時,每天除了強制隔離外,就開始有習慣性的定期看當時收視率最高的 - 每天14:00 疫情防控指揮中心記者會直播。那時候的想法很單純,除了想迴避每天新聞媒體報導的加油添醋與預設立場干擾,另外就是自己也學著從第一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回到家,馬上倒在沙發上動彈不得,接下來急速發生的肌肉痠痛開始攻擊全身。等等!這是哪招啊?我沒聽說化療會有這些副作用啊!
會讓身體好轉呢? 我去旅行那十天連胃痛都沒有,也許我應該長期去旅行。。。我覺得自己身體的毛病差不多都是從壓力而來,我很像從一睜開眼就覺得有壓力,但是你問我有什麼特別的事會讓我大壓力我又說不出來,因為過去七年其實我一直都是這樣。我跟你一樣,壓力大,忙,心情煩躁就會一直想吃東西。。。我常常也這樣想,為
Thumbnail
我在前些天頭隱隱作痛,吃了點中藥後不痛了就沒太刻意去理。兩天後,在端午節連假開始的這天早上門診,來了一位初診先生,主訴是左側偏頭痛,他看了西醫,也服用了止痛藥,都沒見改善,要求要來針灸。又過了約一個小時,也來了一位初診先生,一樣是偏頭痛,是右側的抽痛不適,看了牙醫說是三叉神經痛,也吃了
今天去醫院復診. 在2015年仔仔未滿周歲時,得了一場重病. 住了2次醫院,差不多2個星期, 最後醫院斷為腦脊髓炎, 要長期吃藥. 有類固醇等, 第一.二年時,我有準時吃藥, 但後來發覺得, 這樣不行. 於是我堅持運動等方面, 但自行斷藥, 這麼多年沒有後發, 很幸運. 但在這里看醫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對於對待身體及健康的思考和改變,從自己的經歷中得到的領悟。作者分享了自己的胃痛經歷,以及對於男女之間的差異和對自己的愛的評論。文章的重點在於提倡對自己的愛和對健康的關注。文章內容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Thumbnail
偶爾我甚至會懷疑,到底是誰生病了?我最不能理解的限制,大概就是先生所在意的事吧。舉一個最近發生的事情。某天我們帶小孩出遊,吃午餐時,小孩不小心被魚刺卡到喉嚨,他一直很痛,所以講話開始很兇,口氣不太好。我因為知道他的痛,所以安撫他我就近找耳鼻喉科,也順便請他喝水,看看刺痛感大概的位置。
看了多年的主治醫師辭職,醫師買了出國的機票卻沒買回程票,於是被轉診到其他醫院換了醫生,醫生說:你的末稍神經受損,長期吃止痛藥不是長久之計,控制血糖才是重點,可能你跟這新醫生比較有緣,你竟然願意戒掉喝茶及咖啡的習慣° 沒止痛藥吃後,曾半夜醒過來,看你用按摩槌打自己的小腿,還有次看你拿吹風機吹小腿
胃痛就醫,醫師檢查為急性胃炎 內在引發了許多聲音 1.如果我生病有人可以為我做到嗎?頻繁的更換負離子(信任) 2.胃部-帶著自己的情緒、也重視別人的情緒與期待,那我呢?我的情緒誰來重視。 所以我總是在生活不滿時,把情緒丟出來給他人來承受,是因為裝的太滿 3.腦海裡不斷練習如何與他人解釋今天
Thumbnail
之前心理師有跟我討論到「醫療創傷」及「再度受創」的事情,而我對創傷一直都抱著「喔…有那麼嚴重嗎?」的想法,醫生和心理師都認為我這種,明明是跟自身相關的事情態度卻很無關緊要的反應,是受創後的症狀徵兆之一。 而這次的突發意外讓我體會到,或許醫生及心理師說的是對的,我就把這三天的心境感受依序地記錄下來吧。
Thumbnail
2021.3.4 周一結束了三天的二階療癒課程,課堂上沒有太多的釋放,回家之後隱隱感覺右手、左膝、還有右邊的坐骨神經不太舒服,昨天睡了一覺起來,驚覺大事不妙!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回到家,馬上倒在沙發上動彈不得,接下來急速發生的肌肉痠痛開始攻擊全身。等等!這是哪招啊?我沒聽說化療會有這些副作用啊!
會讓身體好轉呢? 我去旅行那十天連胃痛都沒有,也許我應該長期去旅行。。。我覺得自己身體的毛病差不多都是從壓力而來,我很像從一睜開眼就覺得有壓力,但是你問我有什麼特別的事會讓我大壓力我又說不出來,因為過去七年其實我一直都是這樣。我跟你一樣,壓力大,忙,心情煩躁就會一直想吃東西。。。我常常也這樣想,為
Thumbnail
我在前些天頭隱隱作痛,吃了點中藥後不痛了就沒太刻意去理。兩天後,在端午節連假開始的這天早上門診,來了一位初診先生,主訴是左側偏頭痛,他看了西醫,也服用了止痛藥,都沒見改善,要求要來針灸。又過了約一個小時,也來了一位初診先生,一樣是偏頭痛,是右側的抽痛不適,看了牙醫說是三叉神經痛,也吃了
今天去醫院復診. 在2015年仔仔未滿周歲時,得了一場重病. 住了2次醫院,差不多2個星期, 最後醫院斷為腦脊髓炎, 要長期吃藥. 有類固醇等, 第一.二年時,我有準時吃藥, 但後來發覺得, 這樣不行. 於是我堅持運動等方面, 但自行斷藥, 這麼多年沒有後發, 很幸運. 但在這里看醫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對於對待身體及健康的思考和改變,從自己的經歷中得到的領悟。作者分享了自己的胃痛經歷,以及對於男女之間的差異和對自己的愛的評論。文章的重點在於提倡對自己的愛和對健康的關注。文章內容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Thumbnail
偶爾我甚至會懷疑,到底是誰生病了?我最不能理解的限制,大概就是先生所在意的事吧。舉一個最近發生的事情。某天我們帶小孩出遊,吃午餐時,小孩不小心被魚刺卡到喉嚨,他一直很痛,所以講話開始很兇,口氣不太好。我因為知道他的痛,所以安撫他我就近找耳鼻喉科,也順便請他喝水,看看刺痛感大概的位置。
看了多年的主治醫師辭職,醫師買了出國的機票卻沒買回程票,於是被轉診到其他醫院換了醫生,醫生說:你的末稍神經受損,長期吃止痛藥不是長久之計,控制血糖才是重點,可能你跟這新醫生比較有緣,你竟然願意戒掉喝茶及咖啡的習慣° 沒止痛藥吃後,曾半夜醒過來,看你用按摩槌打自己的小腿,還有次看你拿吹風機吹小腿
胃痛就醫,醫師檢查為急性胃炎 內在引發了許多聲音 1.如果我生病有人可以為我做到嗎?頻繁的更換負離子(信任) 2.胃部-帶著自己的情緒、也重視別人的情緒與期待,那我呢?我的情緒誰來重視。 所以我總是在生活不滿時,把情緒丟出來給他人來承受,是因為裝的太滿 3.腦海裡不斷練習如何與他人解釋今天
Thumbnail
之前心理師有跟我討論到「醫療創傷」及「再度受創」的事情,而我對創傷一直都抱著「喔…有那麼嚴重嗎?」的想法,醫生和心理師都認為我這種,明明是跟自身相關的事情態度卻很無關緊要的反應,是受創後的症狀徵兆之一。 而這次的突發意外讓我體會到,或許醫生及心理師說的是對的,我就把這三天的心境感受依序地記錄下來吧。
Thumbnail
2021.3.4 周一結束了三天的二階療癒課程,課堂上沒有太多的釋放,回家之後隱隱感覺右手、左膝、還有右邊的坐骨神經不太舒服,昨天睡了一覺起來,驚覺大事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