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界的無印良品:小米的策略與發展歷史|趕快tech我 EP11.2.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怪獸科技公司,用10分鐘帶你探索最新科技趨勢。
收聽Podcast:https://linktr.ee/monstech_inc
追蹤我們:https://www.instagram.com/monstech.inc/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雖然不是中國最強的科技巨頭,但都是改變中國網路與科技產業兩大非常重要的新世代潛力公司——小米以及字節跳動,首先,就先讓我們來介紹科技界的無印良品,也就是小米這間公司。

小米(Xiaomi)公司簡介

小米(Xiaomi)公司簡介

創立

世界級公司的夢想

2010 年,雷軍創立小米科技,他過去是軟體公司金山的 CEO,夢想創立一間世界級的偉大公司,而有趣的是,雷軍選擇做的並非過去自己熟悉的網路企業,反而毅然決然選擇踏入當時多強鼎立、水深火熱的手機市場。

對此,雷軍曾解釋這是因為中國網路業有三座大山 BAT,分別是百度(Baidu)、阿里巴巴(Alibaba)、騰訊(Tencent),因此他決定繞過這些大山,打開一個新戰場,建構自己的企業帝國。

不過,小米並不是一開始便製造手機,而是開發一款基於安卓深度優化的第三方操作系統軟體 MIUI,針對中國人的習慣訂製、每週更新一次,從而累積粉絲。

MIUI 示意圖

MIUI 示意圖

為什麼要訂製安卓(Customize Android)?

由於原生安卓的在地化程度不高,大多數的中國廠商其實都會對原生的安卓優化,不過回過頭來說,小米的 MIUI 會爆紅,關鍵點還是和歷史有關:當時的手機市場相對封閉,「用戶體驗」還稱不上最重要的事情,而小米透過論壇討論、快速迭代的形式讓使用者產生參與感,因此一炮而紅。

智慧型手機推出

小米 1 示意圖

小米 1 示意圖

小米 1 推出

有了 MIUI 的基礎,小米開始研發智慧型手機,2011 年,發布了小米 1,由美國高通的處理器、南韓三星的 RAM(隨機存取記憶體)和日本夏普的螢幕所組成的硬體,搭配上小米自家迭代速度快的軟體 MIUI,透過只有三星手機的三分之一的價格,帶給消費者強大衝擊,在網路上蔚為流行,成為中國第一個透過網路崛起的手機品牌。

另外,小米也利用跑分的形式,量化手機性能的好壞,以向消費者說明這些專業知識,促進手機行業的透明化,打造小米革命:也就是開啟性價比在手機市場的概念,但隨著手機普及,越來越多人質疑小米的 CP 值和山寨的關係,手機銷量快速下跌,讓小米開始想盡辦法提升技術和質感。

紅米手機推出

2013 年,小米推出紅米手機,主打低階手機市場(799元),這是一項不錯的佈局策略,因為早期硬體利潤稀少,想靠服務和軟體賺錢的話,手機的銷售量事關重要,必須達到一定的量過後才能大量變現,因此這個主打低階手機市場的策略,也讓紅米一度成為中國手機出貨量第一的代表。

除此之外,紅米還有出貨量大的特點,因此對於供應鏈的議價能力也來得更高,能夠降低產品成本、增加營利,並且加速智慧手機的平民化,也是這一年讓小米的市值達到 100 億美元,成為僅次於阿里巴巴、騰訊和百度的中國第四大網路公司。

爾後小米手機的推出都影響整個中國市場手機的發展,也促使進爭對手,像是華為、OPPO、VIVO 這些公司紛紛進入手機市場,讓使用者期待值提高,手機的競爭回到產品本身。




avatar-img
怪獸科技公司✖️沙龍
27.9K會員
446內容數
你是否有想過,為什麼看過這麼多成功的人的例子,聽過這麼多厲害的人他們的分享,有時候自己卻好像只是在原地踏步呢?《怪獸科技公司》第二季將從科技產業的角度切入,透過跨領域的視野,帶你掌握各種必備的自我管理能力與心法,一起用科技去思考你的人生。
2025/04/25
本文探討 OpenAI 執行長山姆·奧特曼的崛起之路,以及他和伊隆·馬斯克的合作與決裂。從奧特曼的童年經歷、創業歷程,到 OpenAI 的創立、轉型以及與微軟的合作,探討了 AI 發展的潛力和風險,以及對人類未來的影響。
Thumbnail
2025/04/25
本文探討 OpenAI 執行長山姆·奧特曼的崛起之路,以及他和伊隆·馬斯克的合作與決裂。從奧特曼的童年經歷、創業歷程,到 OpenAI 的創立、轉型以及與微軟的合作,探討了 AI 發展的潛力和風險,以及對人類未來的影響。
Thumbnail
2025/03/28
本文從《張忠謀自傳:下冊》,拆解張忠謀如何從德州儀器副總裁,歷經三次辭職低潮,最終在56歲創立台積電並使其成為世界級企業的歷程,分析張忠謀的管理哲學、商業模式、技術策略和關鍵決策,例如選擇ASML設備、與蘋果的策略聯盟等,以及台積電如何利用學習曲線理論、規模經濟和投資策略來擊敗競爭對手。
Thumbnail
2025/03/28
本文從《張忠謀自傳:下冊》,拆解張忠謀如何從德州儀器副總裁,歷經三次辭職低潮,最終在56歲創立台積電並使其成為世界級企業的歷程,分析張忠謀的管理哲學、商業模式、技術策略和關鍵決策,例如選擇ASML設備、與蘋果的策略聯盟等,以及台積電如何利用學習曲線理論、規模經濟和投資策略來擊敗競爭對手。
Thumbnail
2025/03/07
輝達的成功,不僅來自技術突破,還來自戰略選擇。在 GPU 的運算潛力尚未被業界認可時,黃仁勳率先押注 AI,建立 CUDA 生態系統,讓輝達成為 AI 產業的重要一環。然而,輝達能快速崛起、抵禦市場風暴,還有更深層的原因,那就是黃仁勳的管理哲學。
Thumbnail
2025/03/07
輝達的成功,不僅來自技術突破,還來自戰略選擇。在 GPU 的運算潛力尚未被業界認可時,黃仁勳率先押注 AI,建立 CUDA 生態系統,讓輝達成為 AI 產業的重要一環。然而,輝達能快速崛起、抵禦市場風暴,還有更深層的原因,那就是黃仁勳的管理哲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2010 年,雷軍創立小米科技,他過去是軟體公司金山的 CEO,夢想創立一間世界級的偉大公司,而有趣的是,雷軍選擇做的並非過去自己熟悉的網路企業,反而毅然決然選擇踏入當時多強鼎立、水深火熱的手機市場。
Thumbnail
2010 年,雷軍創立小米科技,他過去是軟體公司金山的 CEO,夢想創立一間世界級的偉大公司,而有趣的是,雷軍選擇做的並非過去自己熟悉的網路企業,反而毅然決然選擇踏入當時多強鼎立、水深火熱的手機市場。
Thumbnail
看過了許多不同產業的發展,從發展的軌跡來看,總會有一種「萬法歸宗」的體悟,儘管業態不同,應該是可以找出一些經營理念的通則。 2022年12月21日,全家便利商店首家「Let’s Café PLUS」品牌體驗店於台北中山雙連商圈正式開幕。這並不是在便利商店的基礎之上,擴大咖啡內用區,設有甜點櫃的超商複
Thumbnail
看過了許多不同產業的發展,從發展的軌跡來看,總會有一種「萬法歸宗」的體悟,儘管業態不同,應該是可以找出一些經營理念的通則。 2022年12月21日,全家便利商店首家「Let’s Café PLUS」品牌體驗店於台北中山雙連商圈正式開幕。這並不是在便利商店的基礎之上,擴大咖啡內用區,設有甜點櫃的超商複
Thumbnail
2022 年年末,小米全面停止在印度提供金融服務,引發外界熱議。作為當地手機銷量最好的品牌,小米印度市場負責人曾表示,期望透過此兩大金融業務讓小米成為印度最大的金融科技業者之一,如今卻悄然退出印度金融市場。
Thumbnail
2022 年年末,小米全面停止在印度提供金融服務,引發外界熱議。作為當地手機銷量最好的品牌,小米印度市場負責人曾表示,期望透過此兩大金融業務讓小米成為印度最大的金融科技業者之一,如今卻悄然退出印度金融市場。
Thumbnail
你猜猜iPhone顛覆了多少產業?這是Evonne跟你一起討論產品議題的第38篇,上次的PM下午茶,我們討論到「如果巨頭要做這個生意,我該怎麼辦(連結點我)」,從三個角度我們分析了,如何選擇一個巨頭不想投入,也不能投入的產業,另外還有靠在地營運以及使用者體驗,讓巨頭無法和你競爭。
Thumbnail
你猜猜iPhone顛覆了多少產業?這是Evonne跟你一起討論產品議題的第38篇,上次的PM下午茶,我們討論到「如果巨頭要做這個生意,我該怎麼辦(連結點我)」,從三個角度我們分析了,如何選擇一個巨頭不想投入,也不能投入的產業,另外還有靠在地營運以及使用者體驗,讓巨頭無法和你競爭。
Thumbnail
我看《參與感行銷時代:專注小眾忠誠度,讓粉絲滾動出不停止的品牌旋風》:專注、極致、口碑、快 最近,我留意到一則對岸的新聞「時隔6年再入前三,小米打敗蘋果搶佔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三強」。小米集團副總裁盧偉冰,於近日發表小米「雙12」戰報顯示,小米在大陸區新零售全通路累計總銷售額年增40%至71.5億元。
Thumbnail
我看《參與感行銷時代:專注小眾忠誠度,讓粉絲滾動出不停止的品牌旋風》:專注、極致、口碑、快 最近,我留意到一則對岸的新聞「時隔6年再入前三,小米打敗蘋果搶佔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三強」。小米集團副總裁盧偉冰,於近日發表小米「雙12」戰報顯示,小米在大陸區新零售全通路累計總銷售額年增40%至71.5億元。
Thumbnail
每周一篇文章的讀書會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本次分享的文章為:談談競爭迷思2:巨頭不會想做這個,阿里巴巴怎麼可能會做養豬生意?巨頭整合、相同用途、不同產品的顛覆、產業無效率又太肥 就可能吸引巨頭進去顛覆。
Thumbnail
每周一篇文章的讀書會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本次分享的文章為:談談競爭迷思2:巨頭不會想做這個,阿里巴巴怎麼可能會做養豬生意?巨頭整合、相同用途、不同產品的顛覆、產業無效率又太肥 就可能吸引巨頭進去顛覆。
Thumbnail
自從小米創辦人雷軍的「風口論」廣為流傳之後,「羊毛出在豬身上,狗來埋單」這種論調,對硬體創業者的影響非常大;特別是有過網路相關行業背景的人,更非常熱衷於這種模式。但是,這樣真的能讓每個人都賺到錢嗎?
Thumbnail
自從小米創辦人雷軍的「風口論」廣為流傳之後,「羊毛出在豬身上,狗來埋單」這種論調,對硬體創業者的影響非常大;特別是有過網路相關行業背景的人,更非常熱衷於這種模式。但是,這樣真的能讓每個人都賺到錢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