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社在與海外作者邀稿的過程中,有時會因為稿費起衝突。據悉一位美國作者原本一直有領完整的稿費,某天卻突然被通知未來的每一筆稿費都要被扣除35美金(10%)的匯款手續費(換句話說雜誌社不想負擔這筆費用),他立刻傳來一篇他稱為「作者意見反映(feedback)」的千字信,羅列好幾個理由來說明他認為雜誌社不該對作者毀約,透過轉嫁手續費給作者來變相降薪。 他的理由包括: 他合作的國外雜誌社都會相對提高稿費來彌補他被扣除的手續費,或由雜誌社吸收手續費。 國外雜誌就算強制他負擔手續費,也會給他合理的替代方案作為補償。 他有和其他多家國外雜誌合作,但這家雜誌社給他的稿費是他遇過最低的。 因為稿費低,所以他投注的撰稿時間本來就不划算,當初會接受這家雜誌社的合作請求,是為了佛心來的。 一般作者如果意識到自己要被扣除10%的薪資來支付手續費,只能實際到手90%,未來繼續投稿的意願就會降低。 接著他說: All of that to say, I think this could be a problem for you in attracting and keeping good authors. 逗號後面的英文大致是說「我認為這問題可能會影響貴公司吸引和留住好的作者」。但等等,前面的All of that to say是什麼啊? 其實我在前面已經鋪梗了。注意,他先列出了5大理由,然後才說All of that to say。這裡的「All of that 」就是指所有那5大理由;「to say (要說)」是指「為了要跟你說以下的事」。All of that to say就是中文說的「我說的這些/我說的那些/我說了這麼多,是為了要跟你講以下的事」。 所以他想表達的是: 說了這麼多,(我想講的是)我認為這問題可能會影響貴公司吸引和留住好的作者。 逗號後面的句子就是在總結前面的5大理由。所以外國人通常會先劈哩啪啦講一大串話,然後透過All of that to say這個轉接語,來總結那一串話要表達的重點到底是什麼。以下英文連結有外國人更詳盡的解釋。 E 我們用這個轉接語來造句看看: You’re treating me like crap. You hit me a lot. You don’t even care if I’m around. All of that to say, I think we need to break up. 你對待我很糟,常打我,甚至也不在意身邊有沒有我。說了那些,我覺得我們該分了。 All of that to say that I make decisions on what I will do based on how much time it will take. 說了這麼多,我是要講,我會根據要花費的時間來決定我要做什麼。 後記 其實我能體會為何這位美國作者心有不甘。拿我寫的這篇專文來說,從構想架構到查證資料再到撰寫,花費的時間是數小時的。像他花了更長時間寫一篇專業文章還要被雜誌社預先扣除手續費,一年投稿多次的話損失可不少。除了雜誌社之外,國內也有很多家翻譯社都讓譯者負擔稿費轉帳的手續費,而且都是在合約中就註明了,連想談判的空間都沒有,雖然都是負擔小額,但時間久了還是會心頭一揪。總之吃人頭路有時也會任人宰割,如果秤秤自己的分量和論述有理的話,或許還可以像這位美國作者一樣,嘗試爭取自己認為應有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