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新書上市】爸媽真的失智了嗎?:臨床心理師從上萬名個案身上看見的45個診間故事

2020/07/27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從事臨床工作近二十年,衡鑑過上萬名長者的臨床心理師,
  從只看見「個案的脫序行為」,到看見「個案是完整的人」。
  他用更全面的角度理解長輩,為肩負照護壓力與情緒包袱的家屬,
  指出一條更有效、更有人性的照護之路。
  •搞不清楚時間,半夜醒來說要上班
  •明明回答過了,同樣的問題還是每隔五分鐘問一次
  •老是對外說自己是獨居老人,可是明明已經搬去跟兒子同住兩年了
  •要她做什麼總是說我不會、我不知道
  •突然說自己欠某某某錢,但對方卻說沒這回事
  •電視開一整天,問他節目內容卻一問三不知
  •重複吃藥,一個月的藥不到半個月就吃完了
  過去一向能幹獨立的父母,居然變得不合常理、無法溝通,照顧不好自己,
  難道他/她失智了嗎?
  對失智的恐懼,導致照護者普遍看到「問題行為」就直接聯想到「失智」,
  然而,急著貼上「失智症」的標籤,不但不能解決問題行為,反而可能製造更多
問題。

  長輩的問題行為,背後原因往往是心理、性格、生命史、生活習慣等複雜因素

  老是認錯人,可能只是偏心;真正的失智症患者會越活越回去,比起「認錯孫子」,更可能認為「自己沒結婚哪有孫子」。
  說自己看到鬼,可能是睡醒幻覺(或睡前幻覺);失智症的幻覺不會固定在什麼時候出現,而且當事人記不得、說不清楚具體內容。
  五分鐘前做的事情也否認,可能只是死不認錯的自尊心作祟;失智症患者無法辨別什麼話對自己有利、什麼不利,無法「選擇性記憶」。

  不盲目相信衡鑑測驗,你應該知道這些事

  長輩的簡易智能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簡稱MMSE)分數差,常常是因為他們沒動機或想睡覺等心理因素,不代表只有那樣的能力。
  「臨床失智評估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簡稱CDR)測的是長輩的「認知能力」,必須排除生理問題的影響,但實際上重聽、眼睛不好等都可能造成誤判。
  照護長輩,你可以有更省心省力的作法:
  別給自己「一定要怎樣」的限制,保持彈性,不只能減輕壓力,關係也更融洽。
  隨著年齡增長,腦袋處理訊息的速度會變慢,只要放慢說話速度,不用大吼也能溝通無礙。
  本書作者黃耀庭臨床心理師,在從事失智症臨床工作的十多年來,近距離長期追蹤、觀察上萬名失智症個案和其家屬。卻意外地發現,個案遠比教科書上所說「患者認知功能會愈來愈差,約八到十年就會進展到非常嚴重」更為複雜。有些被診斷為阿茲海默症的患者數年後回診,表現突飛猛進;也有些原本衡鑑結果正常的個案,多年後,卻走上失智一途。
  「為什麼,現實狀況與教科書上的描述如此不同呢?」他為了解開心中疑惑,不斷探究、思索用藥之外的其他可能。診間的這四十五則故事,為照護者提供了跳脫失智症框架的思考觀點,指出一條更有效、更有人性的照護之路。。

本書特色

  提供臨床心理師的專業角度,協助照護者以「全人」角度去理解個案。
  清楚指出「一般長輩」與「失智症患者」的問題行為有何不同。
  提供照護一般長輩及失智長輩的不疲倦心法。
  破除一般人對MMSE、CDR、NPI等衡鑑結果的常見迷思。
博客來購書連結: https://lihi1.com/M4Fnp
黃耀庭臨床心理師Line@官方帳號: https://lihi1.com/fwtt3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嗨!你遇到了難搞的長輩?還是混亂的失智症病患嗎?又讓你火冒三丈、無法入眠嗎? 當我們知道他背後的原因,便有可能理解他甚至解決他,讓我們一起來發現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