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學霸沒關係|閒聊自我認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不是心理專家,可這幾年對於自身的探索有點心得,分享給大家參考。
這個故事要從小開始說,小時候我爸媽工作非常繁忙,老實說我不確定是因為真的很繁忙還是他們把自己弄得很繁忙。總之在這樣的生長過程中,一直到出社會以前,我一直沒有停止尋求他們的認同過。
小時候為了想讓爸媽誇獎,總是自動自發地做好各種我能做的事情,最基本的寫作業、讀書、考第一名、打掃家裡、照顧妹妹,真要說有什麼不會的,大概就是煮飯吧!煮飯這個技能是近幾年才發展出來的。
加上爸爸價值觀不同於常人,想要得到一些能夠更便於生活的東西也要表現好才「可能」拿得到。更讓我在學業上非常苛刻自己。
記得國中以前很想念音樂班,對鋼琴得熱愛是一天彈4小時也不會累,國中的時候去參加直笛獨奏比賽,也拿到很好的成績,但這些都沒有讓我成功的得到音樂班的門票。因為考音樂班須要主修與副修,原本爸爸答應要讓我買支長笛,我打算去參加學校管樂團學習、然後一邊自修來準備考試,當時已經跟管樂團老師取得參加的資格,但爸爸最後嫌長笛太貴直接叫我放棄。
這件事在我人生中糾纏我非常久。
考高中的時候本來想考語文資優班,可爸爸很堅持要我考數理資優班,為了這件事情爭吵不知道多少次,最後我決定去報考女中數理資優班,可爸爸還是不滿意,覺得我應該要報考另一間學校(因為兩間學校同一天考試),為此我也事非常不能理解,覺得真的要考當然是選擇勝算比較大的學校阿!當下就表達強烈的抗議。最後,我僥倖考上了女中數理資優班,而爸爸,得意的認為這就是他幫我選擇的美好的道路。
這件事也在我人生中糾纏我非常久。
高中的時候因為學業壓力太大,很多時候我沒辦法聽進老師在說什麼、也無法讀進任何一個字,原先考慮要不要轉班轉組,後來因為一些理由而繼續念下去。考大學的時候因為高中三年課業都非常不理想,成績只差沒有全班最後一名,最後砍掉重練轉考文組,意外考上了中文系。
雖然我認知自己不是什麼學霸,可在人生很多階段我也能被稱做學霸的。
從小我其中一個夢想就是當老師,大學的時候修中等教育學程,本來覺得我此生應該就應該是個老師啊,結果爸爸時不時就在說我人生無大志等等的話,讓當時的我居然萌生了去考司法特考的心,也補習補了兩年,結果當然是一敗塗地。最後我再也不想考試、再也不想要受到爸媽的想法與情緒影響,無論他們怎麼阻擋,我就是找了一個台北的工作逃離了家。
出社會工作以前,我活著似乎是為了成就父母的人生,當一個乖小孩、把自己與家裏都打理的非常好、順著他們的意念去成長、讓他們可以到處宣揚自己有多會教小孩。事實上他們有沒有教小孩,你不會想知道的。
而在找工作的過程中,我似乎也不知不覺得落入了自己給自己挖的洞,因為不想要讓大家有個刻板印象覺得中文系畢業只能當老師,我竭盡所能地尋找企劃類的工作,想證明自己不是只是「只能當老師的中文系畢業生」。在工作的前幾年,我只要看到類似的工作就會一頭熱的去準備面試資料,這樣的一個循環在我生小孩之後才停止。
有小孩的頭兩年,因為小孩常生病,我也無暇換工作,只能看著想去個公司嘆氣,後來,我慢慢地開始思考,我想要去這份工作是因為我真的想去,還是我只是想要證明我也可以去?
就這樣,我發現,我開始放過自己了。
我不需要透過任何一件事情去證明自己很棒,我不需要去更厲害的公司、更有發展的工作,我只要繼續做一個很棒的人就好了。
---
這個自我認同過程非常漫長,可我也慶幸自己30歲就找到自己。也許很多人終其一生都在追求別人的認同(也或許很樂在其中),因此我思考了很久該不該發這篇文,還是決定在過年前發出來,希望能帶給你一點什麼。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請幫我點擊小愛心,鼓勵我持續寫作。我會將文章持續更新在《王小姐的點讀筆》,歡迎您追蹤我的專題,或用一杯大熱拿訂閱。祝好。

avatar-img
24.8K會員
231內容數
從2021年開始頻率不一的更新文章,集結我在各方面的心得。 在各個專題分類中,紀錄著我對各種不同事物的熱情與努力,希望這份熱情與溫暖能夠透過文字傳遞給更多人。 你好,我是王小姐,一個老新竹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Life捧烹 的其他內容
這篇文章告訴你,我們可以使用很多不同的方式去形容同一個東西,即便是好吃,也可以有相當多不同的說法。就像烤五花肉好了,思考一下,通常在聽到怎樣的推薦會願意去買這個食物,難道單單是好吃嗎?
徐國能在「酸、甜、苦、辣- 鹹、澀、腥、沖」八味外提出了第九味的想法,究竟第九味是什麼?
有很多方式可以呈現食物的味道,在這裡我不說美味,是因為每個食物都擁有自己的味道,有些味道是情感多過於美味的,就像我們知道有很多老一輩的人,他們會對於一些特定的食物有一些情感。 有很多的作家他們眼中的美食,其實都是自帶濾鏡的,因為過去的某一段經歷使這個食物成為她生命中不可或缺。
飲食文學除了寫食物本身以外,著重於作家的精神與情意,在寫飲食本身的同時,帶入食物本身的美好與情感的鏈結。有名的飲食文學作家如林文月、琦君、徐國能、焦桐、舒國治等,都能在那些看似樸實無華的飲食與生活中,帶給讀者不同凡響的韻味。
大學的時候曾經在一堂教育學程的課上討論到資優教育的必要性,同時指出芬蘭非菁英教育的成就,教授要大家好好思考菁英教育與非菁英教育能夠給教育帶來什麼樣的反轉。 有了小孩之後,我更常思考教育到底可以給小孩什麼,我能不能協助他得到一個他想要的人生呢?
還好當時,我踏進了寫作的世界。 對很多人而言,寫文章只是階段性用來考試,長大以後也許不需要,也不必要,可我覺得作文課,從來不是要培養出寫作機器,因為能寫就讓人生多一種可能。教作文很多年,也停了幾年,但沒教書的幾年寫的文章卻多了,對我而言,寫文章不只是工作,那也是生活的一部分,紀錄下那個當下的自己。
這篇文章告訴你,我們可以使用很多不同的方式去形容同一個東西,即便是好吃,也可以有相當多不同的說法。就像烤五花肉好了,思考一下,通常在聽到怎樣的推薦會願意去買這個食物,難道單單是好吃嗎?
徐國能在「酸、甜、苦、辣- 鹹、澀、腥、沖」八味外提出了第九味的想法,究竟第九味是什麼?
有很多方式可以呈現食物的味道,在這裡我不說美味,是因為每個食物都擁有自己的味道,有些味道是情感多過於美味的,就像我們知道有很多老一輩的人,他們會對於一些特定的食物有一些情感。 有很多的作家他們眼中的美食,其實都是自帶濾鏡的,因為過去的某一段經歷使這個食物成為她生命中不可或缺。
飲食文學除了寫食物本身以外,著重於作家的精神與情意,在寫飲食本身的同時,帶入食物本身的美好與情感的鏈結。有名的飲食文學作家如林文月、琦君、徐國能、焦桐、舒國治等,都能在那些看似樸實無華的飲食與生活中,帶給讀者不同凡響的韻味。
大學的時候曾經在一堂教育學程的課上討論到資優教育的必要性,同時指出芬蘭非菁英教育的成就,教授要大家好好思考菁英教育與非菁英教育能夠給教育帶來什麼樣的反轉。 有了小孩之後,我更常思考教育到底可以給小孩什麼,我能不能協助他得到一個他想要的人生呢?
還好當時,我踏進了寫作的世界。 對很多人而言,寫文章只是階段性用來考試,長大以後也許不需要,也不必要,可我覺得作文課,從來不是要培養出寫作機器,因為能寫就讓人生多一種可能。教作文很多年,也停了幾年,但沒教書的幾年寫的文章卻多了,對我而言,寫文章不只是工作,那也是生活的一部分,紀錄下那個當下的自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壞孩子還是可以有夢想,只要努力追求,夢想也可以成真。
身為一個並不特別富有文采的小孩,我能做的就只有寫下自己的希望,刻劃自己的夢想。 國小時,我遇到了改變我一生的老師。她的教學方式可媲美斯巴達教育,至少當時我剛遇到她時是這麼認為的。 不過,良藥總是苦口,忠言大多逆耳。兩年後,我從小學畢業,回首從前,才發現自己真的
Thumbnail
有了摩托車之後,不再有地區性的設限。而工作的選擇性也多廣泛了點。 雖只有國中畢業學歷的我,但感恩父母給了我算聰慧的頭腦,感恩自己不想因學歷緣故,而鞭策自己精進求知、改變自己素質、提升能力的心態。 於是我的求職路線延伸到離家20到30分鐘的路程。 自從家鄉員林到台中跟著媽媽住約有半年吧!台中我也大致熟
沒錯,正如標題,不管是學生時期的自己還是不久之前的自己都曾經以為自己是個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水到渠成的天真小孩,只要我讀書,證照一定上,有了證照,就能上自己理想的工作,有了理想的工作,我就能賺取一定的收入,有了一定的收入,我就能去搞投資、賺取更多資產,然後讓錢為自己工作,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等等。
少年時國中畢業前因誤交損友導致漸漸不愛升學,國中畢業一段時間沒升學就業也是一年換了24個老闆又不想當學徒。後因全家搬家到私立國際商工對面故產生想再升學願景,當年想讀普通高中公立需聯考,而我超爛的英、數化學科使我卻步。其中一個朋友就讀國際商工電子科受其影響及父親堅決男人需習工科所以就讀電子科,讀了一學
Thumbnail
【八分之一的家長】   開始當老師的時候,有感於現在學生和父母的狀態讓我心生恐懼,所以我那時就開始思考,自己到底想要成為什麼樣的父母?先不要成為「自己討厭的大人」,因為要成為自己討厭的大人,實在是太簡單了,完全不用思考,要脫離這個範疇,需要時時刻刻保持理智,才有機會成功。      我想
Thumbnail
成功的人回首從前,大致會有兩種感觸,第一種,幸好從前我爸媽沒有逼我念書,否則我早就瘋了,不是他們先走一步,就是我先走。第二種,幸好我爸媽那時候逼我天天練琴,雖然每天哭,終究還是熬過去,拿到音樂演奏博士學位。 以我自己來說,我是第一種,幸好爸媽當時不壓制,否則以我叛逆的性格肯定讓他們傷心欲絕。身
Thumbnail
人。 過去,迷茫、無動力;現在,體認自我、尋找方向;未來,勇敢追尋自我的一段有關走出迷夢迎向希望的過程。 我們或曾因種種因素,找不到方向、感到自我與此世界的不同步感,甚至害怕與懷疑自己。不過,其實改變並沒有那麼困難,一旦決心,就已經踏上了這條路。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成為教師的經歷,以及他在音樂、詩歌和籃球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作者堅持不斷的學習和挑戰自己的極限,鼓勵讀者相信自己,不斷努力追求夢想。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壞孩子還是可以有夢想,只要努力追求,夢想也可以成真。
身為一個並不特別富有文采的小孩,我能做的就只有寫下自己的希望,刻劃自己的夢想。 國小時,我遇到了改變我一生的老師。她的教學方式可媲美斯巴達教育,至少當時我剛遇到她時是這麼認為的。 不過,良藥總是苦口,忠言大多逆耳。兩年後,我從小學畢業,回首從前,才發現自己真的
Thumbnail
有了摩托車之後,不再有地區性的設限。而工作的選擇性也多廣泛了點。 雖只有國中畢業學歷的我,但感恩父母給了我算聰慧的頭腦,感恩自己不想因學歷緣故,而鞭策自己精進求知、改變自己素質、提升能力的心態。 於是我的求職路線延伸到離家20到30分鐘的路程。 自從家鄉員林到台中跟著媽媽住約有半年吧!台中我也大致熟
沒錯,正如標題,不管是學生時期的自己還是不久之前的自己都曾經以為自己是個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水到渠成的天真小孩,只要我讀書,證照一定上,有了證照,就能上自己理想的工作,有了理想的工作,我就能賺取一定的收入,有了一定的收入,我就能去搞投資、賺取更多資產,然後讓錢為自己工作,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等等。
少年時國中畢業前因誤交損友導致漸漸不愛升學,國中畢業一段時間沒升學就業也是一年換了24個老闆又不想當學徒。後因全家搬家到私立國際商工對面故產生想再升學願景,當年想讀普通高中公立需聯考,而我超爛的英、數化學科使我卻步。其中一個朋友就讀國際商工電子科受其影響及父親堅決男人需習工科所以就讀電子科,讀了一學
Thumbnail
【八分之一的家長】   開始當老師的時候,有感於現在學生和父母的狀態讓我心生恐懼,所以我那時就開始思考,自己到底想要成為什麼樣的父母?先不要成為「自己討厭的大人」,因為要成為自己討厭的大人,實在是太簡單了,完全不用思考,要脫離這個範疇,需要時時刻刻保持理智,才有機會成功。      我想
Thumbnail
成功的人回首從前,大致會有兩種感觸,第一種,幸好從前我爸媽沒有逼我念書,否則我早就瘋了,不是他們先走一步,就是我先走。第二種,幸好我爸媽那時候逼我天天練琴,雖然每天哭,終究還是熬過去,拿到音樂演奏博士學位。 以我自己來說,我是第一種,幸好爸媽當時不壓制,否則以我叛逆的性格肯定讓他們傷心欲絕。身
Thumbnail
人。 過去,迷茫、無動力;現在,體認自我、尋找方向;未來,勇敢追尋自我的一段有關走出迷夢迎向希望的過程。 我們或曾因種種因素,找不到方向、感到自我與此世界的不同步感,甚至害怕與懷疑自己。不過,其實改變並沒有那麼困難,一旦決心,就已經踏上了這條路。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成為教師的經歷,以及他在音樂、詩歌和籃球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作者堅持不斷的學習和挑戰自己的極限,鼓勵讀者相信自己,不斷努力追求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