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兩個我從來沒跟親朋好友提過的故事,這裡先說第一個。這個故事屬於運動領域,發生在我從青少年到青年的階段。
就讀國中時,一位鄰居看到我把石頭當作鉛球來練習推擲,於是送我一顆4公斤的鉛球,並鼓勵我多加練習。從此鉛球變成我在田徑運動當中雷打不動的抉擇,我嘗試過絕大部分的田徑項目,但也先後放棄了絕大部分,包括中長距離跑、跳高與撐竿跳、跨欄、鐵餅與標槍、乃至於十項全能,但我從來沒考慮過放棄鉛球,甚至已經打定這輩子絕對不放棄的主意。
但老實說,我的身高偏矮,肩窄手短骨骼細,屬於難以練出肌肉的瘦弱體型,完全不符合傑出鉛球選手的生理特徵,選擇鉛球其實是「前途無亮」的保證。國三時面臨最後一次參加國中聯運的機會,我厚顏向體育老師自薦,老師當場要我跟校隊的鉛球選手比賽…結果我輸了兩米,慘敗!那位選手其實是和我同國小的學弟,小六時身高已逾170(我國一時僅148)。
高中時我也沒放棄,但國內當時最佳標槍選手的弟弟在建中田徑隊主宰三鐵,而我的鉛球成績也確實遠遠落後,因此完全無法踏上鉛球比賽場。大學時同樣沒放棄,但我的最佳成績只是略為超過大專聯運乙組參賽標準,後來更出現一位拿過高中聯運鉛球冠軍的學弟,我始終沒機會代表學校出賽。
然而,在我畢業前的全校運動會當中,我首次和這位學弟直接競爭,結果前五擲都是我領先,那位學弟直到第六擲才突然爆發奪冠…堪稱惜敗!雖然輸了,但那可是前高中聯運鉛球冠軍,身高逾180的大個子耶(我只有167),而在大學期間所參與的鄉運中,我也輕鬆的擊敗了當年領先我兩米的學弟…。
這個故事的寓意只有一點…只要堅持,至少會有一點小成就。我的體型在先天上就不應該選擇鉛球,而在做出選擇之後,除了剛獲贈鉛球的那幾個月之外,我並沒有勤快的苦練,伏地挺身、啞鈴推舉等增加肌力的重量訓練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初期成效不明顯,但到了大一就已經讓同寢室的同學覺得我「很壯」,到了大四甚至已經可以挑戰高出我一截的前高中聯運鉛球冠軍…。,
所以如標題所言,重在持續…雖一曝十寒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