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暴力 染血的白制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8月8日北榮患者因不滿醫師未依其意願開立瑪啡類藥物而引發醫療暴力事件,造成各界譁然.但作為前線醫療人員,應該不覺訝異,因為醫療暴力每日都在發生,以各種不同形式存在,最常見為語言脅迫,未滿足其需求,投訴、叫囂、刊登臉書爆料團體大有人在。猶記筆者擔任專科護理師時,告知患者和家屬,醫師認為不符合開立巴氏量表條件,或病況穩定需出院時,部分家屬不滿,解釋亦無法接受,威脅投訴,甚至拿出醫德、視病猶親、你們不是白衣天使等話語進行道德勒索,更甚者三字經怒罵;當前醫病關係彷彿是點餐,如果出錯菜或患者不滿意菜色,隨即翻桌是常態。

相對於社會觀感,我更關注高層後續處理和醫病關係檢討,冰山一角下更多是高層息事寧人的不作為,和許多較為弱勢的工作夥伴,即便發聲也無法得到太多幫忙,如護理師、傳送人員、藥師等。

以下提供真實事件,比較不同醫院高層作風,並讓大眾借位思考,而同仁和學妹作為借鏡,假設你是當事人該如何處理。

第一件事發生在北市區域教學醫院加護病房,深夜裡傳來尖叫聲,眾人隨即趕到,以為是病患下床跌倒,沒想到尖叫的是A護理師,她看到一把刀直插進B護理師後背,而B護理師太專注照護患者居然沒發現她背後插一把剪刀,血順著刀柄流下,畫面驚悚,跟恐怖片有得拚。後來釐清是該病患失眠,請B護理師扶他下床坐椅,沒想到耳邊一直傳來「快殺死這女人」、「她是來害你的」等,於是他順勢拿起治療車上剪刀往B護理師背上捅。

raw-image

受傷護理師立即送至急診求治,高層立馬探望慰問,並聲明可提供法律諮詢和服務。該患者攻擊行為最終歸因於加護病房症候群(ICU Psychosis/syndrome);因加護病房特殊環境引起暫時性認知功能退化、情緒、行為異常的譫妄現象。後續院方規定護理工作車上不得放置剪刀,在家屬道歉下,B護理師並未提告,仍選擇繼續留任。

這件事算稍微圓滿結束,護理師能諒解病患意識狀況,而家屬真切道歉,高層立即給予協助.但大部分情況非如此。

受傷後僅得到兩顆蘋果

第二件事就沒這麼幸運,在新北市某區域醫院,兩位夜班護理師幫患者胸腔手術術後傷口換藥,患者突然大怒,搶走護理師手上拆線剪,一陣亂揮刮傷護理師的手和肚皮,現場驚叫聲四起,病友、家屬和護理師全奪門而出,將患者鎖在病室內避免攻擊他人。

原本聯絡保全希望可以制服病人,但場面太驚悚,保全不願意進去,在外僵持不下,最後由可憐的值班專科護理師同仁,負責安撫患者並交涉取回拆線剪。

值班護理長安撫受傷護理師,並開了摸頭協調會議,送了兩顆蘋果,深切表達院方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受傷護理師當然不願意,白白被人捅一刀怎只換來兩顆蘋果?難道因為是愛心事業,就可以莫名被傷害?而她們明確知道患者意識是清醒的,具蓄意傷害意圖,但家屬卻未道歉,認為是護理人員換藥不當,導致疼痛才讓患者反應激烈。

這一口氣怎嚥下?但如同社會底層老百姓,缺乏資源和法律知識而求救無門,醫院也無人伸出援手,分不清懼怕的是職業傷害,抑是職場環境,最後她們憤而離職。

raw-image
平均每年仍有220件醫療暴力事件,但那僅只是檯面上數據。

醫療暴力事件層出不窮,即便立法院於 2014 年 1 月 14 日已三讀通過醫療法第 24 條及第 106 條修正案,明定任何人對執行醫療業務中之醫事人員有毆打、言語脅迫等涉及刑責的醫療暴力情事,警察機關應移送檢察官偵辦,可處 3 年以下有期徒刑,然而平均每年仍有220件醫療暴力事件,但那僅只是檯面上數據。

醫院每年開設法律課程,宣導同仁防範醫療暴力和職場性騷擾,但真出事時,部分醫院偏向息事寧人作風,百分百容忍。要像當年長庚護理師被王貴芬呼巴掌、彰基醫師被病患毆打、榮總值班室玻璃被砸,醫院強力譴責和引發社會大眾注目並不多見,多數都被高層摸頭政策壓下。

我並非想惡化醫病關係或護理人員對高層觀感,各行各業皆存有職業災害風險性,更何況照護身心有狀況之患者,然而比被患者攻擊更駭人、更令人失望的是高層的處理和扭曲的醫病關係,加重受害者的心靈打擊,促使離職,助長醫療暴力事件引發。

而在這小蝦米的遊戲中,建議護理人員多學習法律知識,學會發聲,堅守自己權利,別輕易就被兩顆蘋果打發,並及早加入護理師公會工會,工會理事長具法律背景,曾多次協助基層護理師處理法律事件,當你發現醫院高層忽略你的權益時,還有求救的餘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瑪西的沙龍
74會員
185內容數
散文、小說、遊記、閱讀省思、時論
瑪西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6/01
五月三十一日雙和醫院三名護理師遭確診老翁持水果刀攻擊,導致兩名重傷,氣胸、右手韌帶、神經斷裂,洪男事後竟大言不慚說有留給她們活命就好了。各界紛紛予以指責,多少醫療同仁希冀藉此事件喚醒國人對醫療暴力重視。看完一則又一則新聞我只覺得辛酸,因為醫療暴力事件時刻發生,醫療盟、衛福部、公會重申零容忍又如何?
Thumbnail
2021/06/01
五月三十一日雙和醫院三名護理師遭確診老翁持水果刀攻擊,導致兩名重傷,氣胸、右手韌帶、神經斷裂,洪男事後竟大言不慚說有留給她們活命就好了。各界紛紛予以指責,多少醫療同仁希冀藉此事件喚醒國人對醫療暴力重視。看完一則又一則新聞我只覺得辛酸,因為醫療暴力事件時刻發生,醫療盟、衛福部、公會重申零容忍又如何?
Thumbnail
2021/05/30
前陣子美國擔任RN的朋友寫出她被病患抱怨動作太快不夠溫柔,甚至被辱以「你們中國人都是這種態度」等話,雖我私心認為這只不過是疫情下的種族歧視反應,反正現下全世界的人都將病毒源頭指向華人。大家紛紛勸當事人別當一回事,可是說真的,當事人很難不當一回事,被病人投訴感覺就像熱臉貼冷屁,滿腔熱血卻被對方迎頭一個
Thumbnail
2021/05/30
前陣子美國擔任RN的朋友寫出她被病患抱怨動作太快不夠溫柔,甚至被辱以「你們中國人都是這種態度」等話,雖我私心認為這只不過是疫情下的種族歧視反應,反正現下全世界的人都將病毒源頭指向華人。大家紛紛勸當事人別當一回事,可是說真的,當事人很難不當一回事,被病人投訴感覺就像熱臉貼冷屁,滿腔熱血卻被對方迎頭一個
Thumbnail
2021/05/28
昨天在得知服務於一線戰區ICU的學妹居然在沒有注射疫苗的情況下照護疑似案例,竟然讓我心驚膽戰一整天,甚至晚上還作起噩夢。我夢到年輕時工作的ICU,與開刀房相連的玻璃門甫開啟,長期工作培養出團隊默契的姊妹們都放下手邊的事,齊心進入病房內幫忙。正當在移床、確認管路位置、約束、調整監視器時,突然走出全身穿
Thumbnail
2021/05/28
昨天在得知服務於一線戰區ICU的學妹居然在沒有注射疫苗的情況下照護疑似案例,竟然讓我心驚膽戰一整天,甚至晚上還作起噩夢。我夢到年輕時工作的ICU,與開刀房相連的玻璃門甫開啟,長期工作培養出團隊默契的姊妹們都放下手邊的事,齊心進入病房內幫忙。正當在移床、確認管路位置、約束、調整監視器時,突然走出全身穿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在醫療這一塊,其實台灣的處境真的蠻悲慘的,因為時常會遇到很多事情是護理師自己要處理,而常常在處理過程,就是學會獨立之外,有時候資源也有限,所以就會發生更多的事情,真的覺得大家要更重視護理師。
Thumbnail
在醫療這一塊,其實台灣的處境真的蠻悲慘的,因為時常會遇到很多事情是護理師自己要處理,而常常在處理過程,就是學會獨立之外,有時候資源也有限,所以就會發生更多的事情,真的覺得大家要更重視護理師。
Thumbnail
急診室待床患者 有增無減 最近一年來,各大醫院均鬧「床荒」,急診室待床患者有增無減,平均得等上兩三天。原本癌友兩周一次住院化療,卻變成一月一次,這讓病家萬分憂心,焦急問著主治醫師:「這真的沒有關係嗎?」再者,刷手護理師、麻醉專科護理師嚴重短缺,開刀房運作也受影響,不少病家在預定開刀日的前一天,突然
Thumbnail
急診室待床患者 有增無減 最近一年來,各大醫院均鬧「床荒」,急診室待床患者有增無減,平均得等上兩三天。原本癌友兩周一次住院化療,卻變成一月一次,這讓病家萬分憂心,焦急問著主治醫師:「這真的沒有關係嗎?」再者,刷手護理師、麻醉專科護理師嚴重短缺,開刀房運作也受影響,不少病家在預定開刀日的前一天,突然
Thumbnail
關於這次看到的新聞開錯刀事情,有著非常多的爭論,當看完整篇新聞的介紹後,我只能覺得有一點驚訝,但沒有到很吃驚的程度,為何我會這麼說,是因為自身為醫療人員?還是看了太多類似的案例?就讓我以護理師看到的世界慢慢說起。
Thumbnail
關於這次看到的新聞開錯刀事情,有著非常多的爭論,當看完整篇新聞的介紹後,我只能覺得有一點驚訝,但沒有到很吃驚的程度,為何我會這麼說,是因為自身為醫療人員?還是看了太多類似的案例?就讓我以護理師看到的世界慢慢說起。
Thumbnail
近年來,病人家屬對醫護人員暴力相向的新聞層出不窮,不論是言語暴力還是肢體暴力,都讓在前線與病毒病魔奮戰的他們對於自己踏入醫護界的初衷產生疑惑……
Thumbnail
近年來,病人家屬對醫護人員暴力相向的新聞層出不窮,不論是言語暴力還是肢體暴力,都讓在前線與病毒病魔奮戰的他們對於自己踏入醫護界的初衷產生疑惑……
Thumbnail
山岡市立醫院一等大型醫院,在全國醫療院所的等級中,是數一數二的,所以鄰近縣市的重大病症與急症,都會送往此醫院來救治。 院內的醫療器材也是使用高等級的儀器,醫師與護理師也具有一定的水準,讓前來求診或做健康檢查的病患都能夠信任與安心。 但是在多年前,山岡市立醫院原本只是個三等一般區域醫院,後來在新的院長
Thumbnail
山岡市立醫院一等大型醫院,在全國醫療院所的等級中,是數一數二的,所以鄰近縣市的重大病症與急症,都會送往此醫院來救治。 院內的醫療器材也是使用高等級的儀器,醫師與護理師也具有一定的水準,讓前來求診或做健康檢查的病患都能夠信任與安心。 但是在多年前,山岡市立醫院原本只是個三等一般區域醫院,後來在新的院長
Thumbnail
多年前陪家人做心導管, 手術前一天躺著看病房的天花板, 輕鋼架排列出乾淨整齊的方格, 還有懸吊設備俐落的軌道, 柔和的燈光、漫不著邊的對話, 讓人幾乎忘記這裡曾有的急救混亂場面。
Thumbnail
多年前陪家人做心導管, 手術前一天躺著看病房的天花板, 輕鋼架排列出乾淨整齊的方格, 還有懸吊設備俐落的軌道, 柔和的燈光、漫不著邊的對話, 讓人幾乎忘記這裡曾有的急救混亂場面。
Thumbnail
2021-07-12               舒服度過週末假日後,今天重回醫院上班,走在和往常一樣的道路,從宿舍前往醫院,路過必經的便利商店買瓶飲料,只為了預防因為忙碌而空腹的肚子能有些安慰,進入加護中心更衣室,換完衣服後走向單位,看了眼白板上分配到的病人,內心想了想「要接術後病人,今天有得忙了
Thumbnail
2021-07-12               舒服度過週末假日後,今天重回醫院上班,走在和往常一樣的道路,從宿舍前往醫院,路過必經的便利商店買瓶飲料,只為了預防因為忙碌而空腹的肚子能有些安慰,進入加護中心更衣室,換完衣服後走向單位,看了眼白板上分配到的病人,內心想了想「要接術後病人,今天有得忙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