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又來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上個禮拜用到好不容易好了,怎麼沒多久又到防護室報到了勒? 原來是這個原因導致一直重複發生。當然不是只有特定部位會這樣,有可能其他的也會,有沒有覺得說到自己了。本篇的主題就是...
慣性扭傷( Inertial sprain )

功能性不穩定( functional instability, FI )

扭傷之後約有 30%會有功能性不穩定的情形發生,這三成不穩就足以使踝關節更容易重複發生韌帶扭傷。而這個現象也就是俗稱的"慣性扭傷"
研究指出踝關節韌帶扭傷之後大約有 31%~35%會有踝關節不穩定( ankle instability )的情形發生,使踝關節更容易重複發生韌帶扭傷。Freeman首先提出功能性不穩定踝關節的概念,FI 踝關節常見於習慣性踝扭傷患者,通常伴隨有重複性扭傷的情形發生與一種無力( giving way )的感覺
Neymar Sprained

踝控制

  • 內翻的作用肌 : 脛後肌
@getbodysmart
  • 外翻的作用肌 : 腓骨長/短肌
@smallcollation
常常翻船的各位可能是外翻肌不夠強,腓骨肌群反應時間變慢了,所以拉不住腳踝才會往內拐

不同項目傷害比較

踝關節扭傷是一種常見的下肢運動傷害,特別是在籃球足球羽球排球 等。研究顯示,足球運動的傷害機率平均每 1000 小時會發生 34.8 次的傷害,其中最常見的是肌肉扭傷佔 29%,其次是韌帶扭傷佔 22%,而這些韌帶扭傷的案例中 68.4% 發生在踝關節

性別差異

女性籃球運動員發生第一級踝扭傷之風險顯著較男性籃球運動運動員高 25%,主要就差在女性天生的關節及韌帶比男性鬆弛。因此在運動時,女性更要要求肌力與本體感覺的訓練

扭傷嚴重性

不要小看慣性扭傷,一般民眾可能只要應付日常生活倒還好,運動員平實的訓練或比賽強度那麼高,身體對於任何微小變化都會感到非常的不適,最後導致動作跑掉受傷影響運動生涯
這些傷害的共同點在於特定情況下會特別害怕再次發生傷害,動作會特別小心。但也是太小心反而會讓整體的動力鏈跑掉,動力鏈沒配合到會使整體發力不完全。這樣並不會讓你遠離扭傷,還更有可能再發生

扭傷帶來的神經延遲

研究驗證韌帶與關節囊壓力感受器存在於踝關節囊週邊,因此嚴重踝關節扭傷所造成韌帶與關節囊的撕裂,會對週邊神經纖維造成斷裂與損傷導致神經傳入的減少與本體感覺功能之缺失
神經的傳導變慢,就好像當你遇到一顆球迎面而來時,正常人是馬上躲掉,那扭傷過的人會變成看一下才能躲,不是你沒反應,是因為你扭傷過的部位的神經反應及本體感覺根本來不及反應

訓練

  • 肌力訓練 : 小腿、股四頭、股二頭及臀
  • 本體感覺 : 單腳站、底面積小的訓練(弓箭步)及增強式
@Coach Chris Giesking

我的看法

不過,各位也不要看完這篇就覺得沒救了,後續有好的復健及訓練,神經反應是可以拉回來的,甚至快於受傷前。你就想那些職業選手都人開放性骨折回到高強度的場上了,區區扭傷算甚麼,只要相信自己就一定能達成~
以各種關於運動及訓練的專題,想了解更多內容歡迎私訊給我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相信這個主題在日常生活多少有聽過一些訊息,彈藥你回答又好像說不出個所以然。本篇就是來解析這樣東西的重要性,如果不想錯過考倒朋友的機會的話,就趕快看下去吧! 本篇的主體就是...
有沒有常常上健身房只單純重訓或單純做有氧結束後就回家了。但如果兩項加在一起訓練的話,究竟會發生甚麼生理變化,是變強,還是變弱。相信你在網路上有聽過許多講法,但都聽不太懂,沒關係,這篇就解析給各位聽。本篇的主體就是...
在一生當中,每個人多少都有過腳踝扭到的經驗只差在傷勢大小而已。不過不要受完傷就算了,試著了解內部結構、機轉及訓練方式,這樣對於之後的行走會有很大的幫助。本篇的主題是...
三不五時就有人跟我說要減肥,而我早已麻痺,心裡想乾脆去找所謂的的金牌教練好了(X 。好啦,我還是統一的跟各位說道減肥除了飲食,運動訓練是最好的輔佐,不要小看它,它會帶給意想不到的結果。本篇的主題是...
一個漂亮的往前扣殺,剛打完排球的你,身體正冒著熱煙,你想了想,換上拖鞋,背包整理就離開了場。但你剛做了個非常嚴重的決定,就是讓身體自我冷機,究竟會有甚麼差呢? 本篇要介紹的是...
隨著時代的變化,運動風氣逐漸盛行,下班後大家各自參加著喜歡的運動。不過,大家比較會運動,卻不了解運動前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環節,這個部分不只會讓你更上一層樓,還可以減少傷害。本篇的主題就是...
相信這個主題在日常生活多少有聽過一些訊息,彈藥你回答又好像說不出個所以然。本篇就是來解析這樣東西的重要性,如果不想錯過考倒朋友的機會的話,就趕快看下去吧! 本篇的主體就是...
有沒有常常上健身房只單純重訓或單純做有氧結束後就回家了。但如果兩項加在一起訓練的話,究竟會發生甚麼生理變化,是變強,還是變弱。相信你在網路上有聽過許多講法,但都聽不太懂,沒關係,這篇就解析給各位聽。本篇的主體就是...
在一生當中,每個人多少都有過腳踝扭到的經驗只差在傷勢大小而已。不過不要受完傷就算了,試著了解內部結構、機轉及訓練方式,這樣對於之後的行走會有很大的幫助。本篇的主題是...
三不五時就有人跟我說要減肥,而我早已麻痺,心裡想乾脆去找所謂的的金牌教練好了(X 。好啦,我還是統一的跟各位說道減肥除了飲食,運動訓練是最好的輔佐,不要小看它,它會帶給意想不到的結果。本篇的主題是...
一個漂亮的往前扣殺,剛打完排球的你,身體正冒著熱煙,你想了想,換上拖鞋,背包整理就離開了場。但你剛做了個非常嚴重的決定,就是讓身體自我冷機,究竟會有甚麼差呢? 本篇要介紹的是...
隨著時代的變化,運動風氣逐漸盛行,下班後大家各自參加著喜歡的運動。不過,大家比較會運動,卻不了解運動前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環節,這個部分不只會讓你更上一層樓,還可以減少傷害。本篇的主題就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運動選手受傷後的心理、壓力和情緒轉變。從選手日常生活、同儕壓力、教練壓力、自身壓力、選手性格以及悲傷五階段等方面進行深入探討。此外,作者也提到防護員需要除了照顧選手的傷後恢復進度外,也要關心選手的心理復原狀況。
Thumbnail
5/15 看著網路上的資訊,覺得應該要在腳能接受的範圍內做點運動,於是動動腳指是每天必要的 至於腳踝幫浦運動,只敢小小動一下 畢竟有時候勾起來,有感覺到裡面板子微刺感 好可怕呀😵‍💫所以不太敢太激烈🫣 畢竟欲速則不達。。。 也因為膝蓋有深傷口,所以我也不好做空中騎腳踏車的運動 等
Thumbnail
每隔一陣子,腳底筋膜炎就會發作。雖說是每隔一陣子,其實就是三次。第一次是在10幾年前,被New Balance的574鞋款拯救了。第二次是幾年以後,突然想到可以透過拉筋復原,那次也真的被拉筋復原了,還有點後悔怎麼沒早一點拉,明明是自己在家就辦得到的事情。第三次,則是最近這次,延續了好幾個月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重新開始打籃球的狀況,以及過去和現在在籃球生涯中的體悟。作者曾經因為過度使用膝蓋和腰而導致傷害,因此重拾籃球後已不再竭力拼搏,而是追求健康和樂趣。除了籃球外,作者也抱持相同的心態於其他興趣嗜好,細緻描述了自己的這種心態。
Thumbnail
在親友與網路上病友的支持中逐漸康復,帶著滿滿的感謝與祝福回到球場。
Thumbnail
這條肌肉跟先前提過的棘下肌與小圓肌一同協助手臂抬高時,肩關節能夠好好的被抓住,跟闊背肌與大圓肌一樣,在游泳、投球、將重物抬到頭頂、摔倒時手撐地板時容易引起疲勞疼痛 。 它是一條跟肩胛骨穩定有關的肌肉,當有症狀時,關節角度嚴重受限,常被診斷為冰凍肩、黏連性關節囊炎或是投手臂,患者有時腕部也會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腳踝扭傷的常見治療方法,包括針灸、消炎止痛藥等。此外還探討了最新的扭傷處置方式,並分享了急性期和亞急性階段的處理原則。文章指出前美國運動醫學博士對冰敷理論的推翻,文章介紹了中醫治療、針灸和中藥對於腳踝扭傷的效果和作用。
Thumbnail
距離右腳外側韌帶撕裂至今已有一年。當時大概休養了兩個月後便無痛楚,但由於傷處的自我控調能力變得遲鈍的緣故,神經反應也會有所受損,形成慣性受傷。一年過去了,我以握著水杯的手勢,撫摸著自己的大腿...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從籃球運動中的膝蓋和腰部受傷,到如何轉變思維方式來解決問題的生命智慧。他以自身經驗開啟學習,分享了自己在不同情境下的調整方式,從而啟發讀者以更開放的觀點看待和解決問題。
Thumbnail
大家開刀後都要馬上復健!!請協尋醫生或是復健師,不要自己去整骨,也不要因為打石膏都不動!消水腫後,活動範圍會增加,而動了才會消水腫,不動就會一直腫。 大家不要小看一個月不動的影響,我只是一個禮拜不動,醫生教我的復健動作,我做的時候覺得我在動腳,實際看著腳做的時候,我的腳根本不會動,真的是心有餘而力不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運動選手受傷後的心理、壓力和情緒轉變。從選手日常生活、同儕壓力、教練壓力、自身壓力、選手性格以及悲傷五階段等方面進行深入探討。此外,作者也提到防護員需要除了照顧選手的傷後恢復進度外,也要關心選手的心理復原狀況。
Thumbnail
5/15 看著網路上的資訊,覺得應該要在腳能接受的範圍內做點運動,於是動動腳指是每天必要的 至於腳踝幫浦運動,只敢小小動一下 畢竟有時候勾起來,有感覺到裡面板子微刺感 好可怕呀😵‍💫所以不太敢太激烈🫣 畢竟欲速則不達。。。 也因為膝蓋有深傷口,所以我也不好做空中騎腳踏車的運動 等
Thumbnail
每隔一陣子,腳底筋膜炎就會發作。雖說是每隔一陣子,其實就是三次。第一次是在10幾年前,被New Balance的574鞋款拯救了。第二次是幾年以後,突然想到可以透過拉筋復原,那次也真的被拉筋復原了,還有點後悔怎麼沒早一點拉,明明是自己在家就辦得到的事情。第三次,則是最近這次,延續了好幾個月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重新開始打籃球的狀況,以及過去和現在在籃球生涯中的體悟。作者曾經因為過度使用膝蓋和腰而導致傷害,因此重拾籃球後已不再竭力拼搏,而是追求健康和樂趣。除了籃球外,作者也抱持相同的心態於其他興趣嗜好,細緻描述了自己的這種心態。
Thumbnail
在親友與網路上病友的支持中逐漸康復,帶著滿滿的感謝與祝福回到球場。
Thumbnail
這條肌肉跟先前提過的棘下肌與小圓肌一同協助手臂抬高時,肩關節能夠好好的被抓住,跟闊背肌與大圓肌一樣,在游泳、投球、將重物抬到頭頂、摔倒時手撐地板時容易引起疲勞疼痛 。 它是一條跟肩胛骨穩定有關的肌肉,當有症狀時,關節角度嚴重受限,常被診斷為冰凍肩、黏連性關節囊炎或是投手臂,患者有時腕部也會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腳踝扭傷的常見治療方法,包括針灸、消炎止痛藥等。此外還探討了最新的扭傷處置方式,並分享了急性期和亞急性階段的處理原則。文章指出前美國運動醫學博士對冰敷理論的推翻,文章介紹了中醫治療、針灸和中藥對於腳踝扭傷的效果和作用。
Thumbnail
距離右腳外側韌帶撕裂至今已有一年。當時大概休養了兩個月後便無痛楚,但由於傷處的自我控調能力變得遲鈍的緣故,神經反應也會有所受損,形成慣性受傷。一年過去了,我以握著水杯的手勢,撫摸著自己的大腿...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從籃球運動中的膝蓋和腰部受傷,到如何轉變思維方式來解決問題的生命智慧。他以自身經驗開啟學習,分享了自己在不同情境下的調整方式,從而啟發讀者以更開放的觀點看待和解決問題。
Thumbnail
大家開刀後都要馬上復健!!請協尋醫生或是復健師,不要自己去整骨,也不要因為打石膏都不動!消水腫後,活動範圍會增加,而動了才會消水腫,不動就會一直腫。 大家不要小看一個月不動的影響,我只是一個禮拜不動,醫生教我的復健動作,我做的時候覺得我在動腳,實際看著腳做的時候,我的腳根本不會動,真的是心有餘而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