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乎力爽

2022/05/09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看我這帥氣的垂直扣殺,拿下這分之後不只贏得比賽勝利,還吸引到不少粉絲的關注,收拾好行李回到家中才發現腳好像哪裡不太對勁,去診所檢查才發現原來自已是得了...。本篇的主題就是...
跳躍膝( Jumpers' Knee )
@Everton Volleyball

解剖與定義

髕骨肌腱病變 (patellar tendinopathy) 定義為慢性肌腱的過度使用,而並非組織發炎,乃為髕骨肌腱由於過度使用而導致的病變,受傷位置常見於髕骨下緣(近端附著點),也有位於脛骨結節(遠端附著點)或是髕骨肌腱中端部分的情形

傷害分類

排球運動的運動傷害概略可分為急性運動傷害慢性運動傷害
  • 急性運動傷害:大多由內發性或外來力量所造成的組織損傷,一般都能記得是在某個時間點或比賽時因某個動作所造成的
  • 慢性運動傷害:可能是因為長期累積小傷害而來,或由於過度訓練所造成之組織疲勞或因技術不成熟、熱身 運動不足所致
其中,過度使用以慢性傷害之跳躍動作為最主要傷害,排球運動最常發生運動傷害的時機,是在攔網和扣殺的時候,因為這時運動員必須要跳得很高,才能完成這個動作,所以膝蓋和腳踝,是最容易發生運動傷害的部位

發生原因

主要原因分別為動作技能不熟練、熱身不足、訓練過度、體能狀況欠佳、 比賽訓練計畫內容有缺失…,我個人覺得訓練過度占大部分(以我的經驗的話)
排球選手約有 40% 到 50% 有髕骨肌腱病變症狀,而 Lian, Engebretsen, and Bahr 針對各專項運動的髕骨肌腱病變作研究調查,發現其盛行率約為 22.5%,其中排球與籃球選手更高達 44.6% 與 31.9%,研究則指出女子選手受傷部位以膝關節(佔 25.6%)之比例最高
有趣的是沙灘排球選手較少有髕骨肌腱病變,如果排球選手有較僵硬的著地方式與兩腳落地不平均,亦可能會較易導致髕骨肌腱病變
雖然年紀較輕的選手可能發生率會比較低,但不要因為這樣就放心的做所以訓練,還是要嚴謹監控訓練內容,至少我在帶訓練中就已經遇到三個以上有跳躍膝出現的情形了
@Red Bull

症狀

  • 膝蓋前面局部的疼痛
  • 因活動而加重惡化,有時則是因過長的膝屈曲所致
  • 疼痛初始時幾乎是隱伏的,但是病人通常認為它和增加的運動活動量(強度、頻率、時間)有關
  • 疼痛很好定位,常常位於髕骨肌腱的近端附著處
  • 最一致的發現是在膝蓋髕骨下極之局部痛點
  • 髕骨肌腱的功能性測試是讓受測者蹲下來,通常病人可以執行一個受限制的無痛下蹲

恢復方式

  • 休息:不是不動,減量就行
  • 非類固醇抗發炎藥(NSAIDs):用來減緩輕、中度疼痛,降低上昇的體溫和減輕發炎的症狀
  • 冰敷:用於止痛,並且可以促進血管收縮,以利肌腱附近的血管增 生,且可減少血液和蛋白質的外滲
  • 物理因子儀器治療:包含電療、電磁場、超音波及雷射治療,目的 在於增加膠原蛋白的生成和增加肌腱的抗拉強度
  • 震波
  • 運動訓練
  • 手術治療:通常是經過六個月的保守治療,但治療成效不佳才會選 擇開刀治療
@volleycountry

容易搞混?

奧斯古症候群(Osgood-Schlatter Disease),它跟跳躍膝很容易搞混,更有人把跳躍膝說成是生長痛,那都是不對的。奧斯古跟生長痛都比較算是脛骨粗隆那的連接點跟不上成長或運動的拉扯所發生的,而且好發於青少年身上

我的看法

其實關於膝蓋的傷害很多種,但大部分的人有因為運動傷害推廣或親自受傷的經驗,所以最了解除了十字韌帶以外大概就是跳躍膝了。但了解歸了解,還是要實際去做改善才是必要之舉
Kevin-體能訓練師
Kevin-體能訓練師
擁有NSCA-CSCS、運動防護及物理治療背景的體能訓練師 希望把這些元素混合一起能帶給他人不同的體驗與觀念 目前改為不定時更新且短篇幅內容(本人在畫畫)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