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不會無中生有,大多數時候創新都來自舊元素的重新組合,因此常常聽到大家說:要跨領域結合,最近斜槓、複業、游牧工作者盛行,每個人的自我介紹講出來都有十八般武藝,可是隔行如隔山,每一個行業門檻都不一樣,我該怎麼從現有的領域跨到其他有興趣的領域呢?
我觀察檯面上成功的複合式工作者,例如本來念會計後來成為運動健身網紅、理工科出身後來自己開餐廳、寫程式的工程師後來當簡報講師等等,雖然領域不同,但他們有幾個很重要的共同點,他們對世界上的人事物充滿好奇心,以及具備很強的自學能力,可以快速掌握不同領域的關鍵知識。
一、對生活有強烈的好奇心
於是我就想,有什麼方法是我可以
開始練習擴大我的學習領域、打破舊有框架的呢?剛好我有訂閱
樊登讀書這個說書app,每周樊登老師都會分享一本書,我過去都會選擇跟自己有相關或是書名看起來有興趣的聽,如果是科學或是親子教養類的說書我就會跳過,前陣子剛好分享了一本科普書叫做《
深奧的簡潔》(已絕版),我想到要嘗試了解不同領域的內容,點開app一聽發現,我以為自己沒興趣、應該會很無聊想睡的內容,竟然這麼有趣!
人的喜好、興趣會隨著時間跟環境改變的,很多事情我們之所以不喜歡,大多時候是因為不熟悉或是過去有不開心的經驗,主因是不了解而不見得是因為討厭,而我就從樊登老師的說書中了解,原來大自然中看似混亂的狀態背後都是有規律的,每一個複雜系統都是由一個個簡單系統互相交織而成~
我體會到:永遠別為自己設限,以前覺得無趣的事情不代表永遠沒興趣!
第二種方法:聽Podcast音頻
現在有很多音頻節目都是訪談的形式,來賓可能來自各行各業,所以如果我覺得內容很有趣,我會在聽完那集節目後,從show notes裡或是自己去臉書跟IG搜尋來賓的資訊或是節目中提到的內容,這個過程就像是挖寶一樣很好玩。
第三種方法:追蹤自己有興趣的粉專或加入有興趣的社團
例如因為我很喜歡閱讀跟健身,所以我就會搜尋並追蹤那個領域的KOL,這些知識型網紅、意見領袖或是講師們都會非常樂於分享資訊,他們就像是人脈圈當中的重要節點,追蹤他們就可以向外連結到更多的人、獲得更多的資訊。
如果想要擴大自己的生活圈,則可以加入不同領域的社團,例如可以加入美妝社團了解最新流行趨勢、加入好市多銷售社團可以觀察大家如何精準購物、加入居家裝潢社團可以發現原來地板有這麼多種材質,加入不同的社團可以讓你每天打開臉書都會感覺進到不同的世界呢!
二、培養自學能力,廣泛涉獵各領域知識
除了好奇心之外,另一個重要關鍵就是自學能力,很多厲害的多重身分講師都曾分享亞里斯多德提出的【第一性原理】,特斯拉及PayPal創辦人伊隆.馬斯克曾說:我會運用「第一性原理」思維而不是「類比」思維去思考問題,透過一層層剝開事物的表象,找到其中的本質,然後再從本質一層層往上走。
這些跨界的連結者在學習的時候,會先拆解找出那個領域的核心本質,釐清哪些是可變與不可變的元素,然後藉由大量的主題式沉浸閱讀讓自己快速熟悉,如此一來,只要掌握的其中一個學門,熟悉了拆解的方法,那麼不論是再怎麼複雜陌生的領域,也能依樣照葫蘆抓出核心概念,這就是擒賊先擒王、一理通萬里通的道理。
三、我怎麼知道我看了跟自己領域無關的書籍不是浪費時間呢?
關於這點,其實你一點也不用擔心,因為縱使你現在做的事情跟書中提到的內容一點關係也沒有,但你從閱讀的過程中可以了解作者的思考方式跟脈絡,蒐集夠多的思維模式也有助於我們建立起專屬於自己的思考系統,進而能夠跨領域的結合應用呢!
萬花筒就是利用有色的玻璃碎片,經果三稜鏡的折射而呈現各式各項的幾何圖案,碎片越多,組合出的型態也越多!
教你拆解問題的好書
- 把問題化繁為簡的思考架構圖鑑(2020),AND股份有限公司著,采實文化出版。
- 拆解問題的技術(2018),趙胤丞著,創意市集出版。
- 三大思考工具,輕鬆徹底解決各種問題:以色列物理學家驚豔全球的思考法(2015),岸良裕司,岸良真由子著,方智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