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完美黃店在哪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有件事我遲疑了很久不知道該不該談論,因為怕會被認識我的人猜出當事人是誰。為免暴露當事人身份請原諒我寫得含糊。

舉個例子,兩位正義之士的爭執

事件與相中人無關
很多很多年前,某位朋友忽然向我提起A君與B君反目的原因。B是餐廳老闆,A曾經在那裡打工。後來A不齒B對待某些員工的手段不公平,就吵了起來。是為了什麼原因和詳情我已經忘了,因為餐飲業的運作我壓根兒沒概念。只記得A指控B的做法就算不是違法也是在鑽法律罅。
我跟A不算熟絡(不然就不會是事後才從第三者口中聽說),跟B更不熟(不熟到一個點我應該只是十年前跟他單對單談過一次話)。
我印象中的B是個對社會弱勢群體充滿熱心的人,他把餐廳當社會企業來做,一直主動做很多慈善工作。
這也是A與B爭吵的原因之一,A認為他既然以良心慈善商家自居,就不應該這樣對待自己員工。最後A離職另謀高就。
我跟A和B都沒熟到聽了這種八掛就去找當事人對質的地步。無法分辨真相和道理在哪方,我只能採取最保險的方案:當沒聽說過,然後跟雙方都保持距離(反正本來就不多機會接觸)。
難道我懷疑A說謊嗎?不,我不相信A會說謊,但始終只是半壁圖畫。B是單純偽善還是有苦衷誤會,我根本不會知道。
好多年過去了,我聽說B的餐廳事業始終勉強維持在「還沒結業」的狀況,但仍然堅持各種慈善活動。

好人=好老闆?

B是個只求光環討「慈善飯」吃的偽善者嗎?我當然沒法給他保證,因為我也不知道,只能說主觀感覺不是。他想要幫助和服務他人的態度大概都是真誠的。
我們感到不舒服的原因在於,以下四個可能性都有可能為真:
  1. 他是個真心的慈善家,也想對員工好,卻仍然是某些員工眼中的壞老闆
  2. 他是個真心的慈善家,但對員工卻不好,是個壞老闆
  3. 他是個偽慈善家,但是對員工好,卻仍然是某些員工眼中的壞老闆
  4. 他是個偽慈善家,也對員工卻不好,是個壞人+壞老闆
特別是第二點,大家最不能接受的原因在於我們忘了人是立體的,是多面體。大家都會不自覺把人扁平化:他惡待員工→他是壞人→他不可能真心做好事(然後自己腦補一些原因,例如他一定是為了錢/光環)
不,沒必要,他真的有可能真心免費送飯送水,同時不自覺剝削員工卻不覺得有問題。
很多人說肥佬黎不是好老闆,但出事時還是會撐他,原因何在?
先不說對錯,只是說這種狀況真的會存在。我們討厭的是我們沒法簡單把人定義為「壞人」和「好人」,這讓我們渾身不舒服。
因為要立體看待每個人太累了。節省能源是人類的生存本能,隋性會令我們傾向二分化。
小說技巧之一就是盡量把路人平面化呆板化。篇幅不多的角色,用一兩個屬性突出就夠。作者沒氣力寫那麼多,讀者也沒心神去理解他們。主要角色就花巨量篇幅去描寫,讓讀者跟著他內心千迴百轉,驚覺他不為一知的面目。
假如某件事你沒太多心力去找出全面真相,我建議你可以把那件事路人化,保持觀望和沉默的距離,那不管你內心把它怎麼簡單二分也不會傷害到人。
如果你要高調選邊站,把事件變成你發帖的主角,你是否有覺悟願意去了解不同角度給它主角的待遇呢?

黃店=良心店?

黃店背負了良心店的標籤,結果陸續有黃店被人指控營運沒良心,苛待同路人。這至少要考慮兩個問題。

僱主和員工的矛盾立場

僱主/上司和員工本身就有利益衝突。
每家公司都是你求職時覺得不錯,上班後每天吐槽靠北到死。你有多少次聽到朋友讚美自己的公司或老闆?有,但不多吧,肯定還是吐槽批評的多。
道理就跟好朋友合作做生意,有相當機率反目成仇一樣。
有些人會想像NGO、宗教團體或非商業機構會有和諧無害的工作環境,上司下屬一家親……太天真了。有人就有江湖,有職級和僱傭之分就一定有恩怨。在出現衝突時,僱主通常都會在優勢方,這是無可避免的。
而且很多行業本身都有潛規則,能稱為潛規則的多半都不是好事。多數都是一些大家都覺得不對但又被習以為常難以改變的做法。
https://twitter.com/munagenam/status/1293847364310990848?s=20
在人理保護機構裡受到不公平潛規則對待的員工,我也是慣老闆之一很抱歉
商業環境裡,會有黃店被員工指控,完全是不可避免的事。
面對這類指控,單聽一面之詞都很危險,因為兩邊都有各自的利益,往往變成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利。太快選邊站很易錯判,要小心。

黃店的良心不是萬全的良心

正如前面說,人是立體的,商店品牌也是。
撇開考慮最基本的商品CP值,假如只考慮附加價值,有以下兩個品牌你怎麼選?
  • 品牌A:沒支持弱勢社群、支持環保、有點支持文創
  • 品牌B:支持弱勢社群、沒支持環保、冷待文創
也許還有其他面向你不知道,也許你三件事都想支持,但你只能排優先次序選擇。
直到後來出現一個品牌C,它同時支持弱勢社群、環保、文創。讚!我當然會很高興地支持它──等等,原來品牌C公然侮辱貓咪。嗯,永不錄用。(但是對其他討厭貓的客人來說可能這不是問題)
黃色經濟圈,它首先是一個經濟圈不是呼拉圈,有錢就有商業糾紛。
黃店為什麼黃,大家好像忘記了。
黃店的良心,是指它「在香港這波史無前例的社會運動中,選擇了承受打壓風險,與市民站在同一陣線」。這是政治取態上的良心
雖然在寬鬆定義下大家理解的良心可能很相似,但其實我們沒法把它無限上綱,將政治上的良心=商業手段的良心=環保的良心=愛護動物的良心=愛護邊緣文創人的良心=愛護古跡的良心=愛護性別平等的良心=愛護種族平等的良心=……
也許有時是,但真的不是必然。
八十萬人就有八十個不同的良心標準。抗爭方以良心號召團結陣營,但不能忘了我們的良心還是有各自落差。連結大眾的,只是一個不可能有嚴格定義的良心公因數。
例如黃店的良心,不見得等於廚藝的良心,沒人保證黃餐廳一定好吃。
幫緊你幫緊你
又如李嘉誠在這次事件上因為與民為伍、不恥與民為敵,搏得了美名。但,這跟他過去一直的地產霸權是兩件事,不能互相消抹抵銷。
此刻我可能把政治上的良心當作個人消費的首要選擇,但不見得我就會無視其他參數。要怎麼取捨,是個人的。

又是聖人名君思想作祟

多年前我曾在別的平台用力批評過華人有聖人名君的思想,總是想像和期望有一個超凡入聖、道德上完美無缺、大公無私的人當聖帝、當包青天、當父母官。奇怪的是,我們往往對挑戰者的標準定得比在位者的標準還要高。
直到現在,我們還是常常忍不住用這種態度要求政客。
假如一個專心從政的人,也受不了民眾拿聖人的標準量度,何況是商店老闆呢?大家是期待一個賣麵包或賣豆腐班腩飯的店主,能滿足所有人心目中的好人定義嗎?

縱容黃店?

看到這大家可能以為我的意思是不要也不能批評黃店。錯了,絕對可以。
你光顧了一家黃店發現它的食物超難吃,你能負評嗎?當然可以。
如果一家黃店被揭發對導盲犬不友善,要不要批評?當然可以。
如果有黃店做了傷天害理的事,要不要用各種方式追究?當然可以。
但你批評是因為它食物難吃,你批評是因為它對動物和盲人不友善,不是因為它黃卻做不到這些那些。
如果你當初選擇用帳單當選票支持它是因為它黃,是因為不想讓藍店賺你的錢,那它的食物不好吃跟它黃不黃沒關係。因為你本來就不是因為好吃才去吃的。
「自稱黃店≠自稱對導盲犬友善」,大家只是把這個模糊化成「自稱黃店=自稱有良心好人→好人應該會善待導盲犬」。
不對的事就是不對,可以追究聲討,黃不是免死金牌。但如果要上昇到「你黃店就該……不該……」,我覺得有點太為難大眾──對,我不是說為難店家,是為難大眾。要商人當聖人很難,要消費者尋找道德完美的黃店消費,不也是很為難?
如果我只是想買個麵包,需要先查明麵包店上下都真心支持抗爭、支持弱勢社群、環保、文創、導盲犬友善、支持性別平權、抗爭陣營中偏哪個派別……?

既然是標籤就請簡易標籤到底

解決方法很簡單,讓黃店標籤停留在最基本的意義。黃店就是「在香港這波社會運動中,選擇了承受打壓風險,與市民站在同一政治陣線」的商店。不多不少是這個意思。
店家還有沒有其他附加價值,自行考慮,加減支持。

鬥黃的原因:精神創傷

起初我也以為鬥黃只是分化攻擊的一環,是打手搧風動火。但因為跟風的人不少,真心的也不少。後來看多了留言我才恍然大悟是什麼一回事。
是集體精神創傷。
經歷過一年悲慘的抗爭,如今,我們這些還能參與黃店消費的是什麼人呢?
倖存者。
當我們辛苦工作後買了好吃的東西想稿賞自己,才吃了一口,就想到此刻有手足正身陷監獄,吃著無法選擇的牢飯。想到那些只因比我們更勇敢一點、更擇善固執一點,就失去了自由和工作,甚至失去了健康和生命的人。而我今日還能吃買消費,可能是因為膽小早退。
再甜的美食,下一口都變成又酸又苦。
說不出口的愧咎感、哀傷和憤怒一直默默壓迫著胸口,我們恨自己付出得不夠多。
「現在我的消費不能只是為自己了,為了補償那些為我們犧牲的手足,至少我要確保我的消費一定要對得住他們。」大家被這樣的想法催迫著。
每個人處理這些情緒都有不同的時間和方法。有些人,會表現成遷怒自己和他人。甚至將聖人的標準不自覺地套到店家和同路人和自己身上。
所以如果支持的黃店被發現「不夠黃」或「偽黃」,他們會感到悔恨──我支持錯了,我愧對手足。然後也會評擊其他支持「不夠黃」的店的人,愧對手足。當然也會對「詐騙」他消費的店家發怒。
這種恨鐵不成鋼的心態,都源自心底的創傷沒法平伏,還有傷害再擴大的恐懼。只能樂此不彼地尋找更黃的商店去支持稍作慰解。
完美的黃店在哪?完美的同路人手足在哪?
同樣延伸到討論抗爭策略時,對選邊站的激烈反應。因為焦慮,覺得自己和大家的決定不容有失。
偏激地鬥黃,舌劍唇槍背後,可能是淌血流淚的不甘心吶喊。未必是害怕自己失去更多,可能是害怕失去大家的無力感。
因為可以填補那個傷害的社會公義,目前我們還沒法得到。
眼睜睜看著一半人死去的集體創傷。有人會去社區治療小組,有人會暴飲暴食,有人會變成執法過當的忍者揮舞日本刀去弄黑幫刺身
這種狀況當然不健康,但奈何現在香港是非常時期非常狀態,根本不能用正常時期來比較。
香港人,已經很辛苦了。
稍為放過自己和他人,不要互相傷害了。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一起走。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4會員
51內容數
船過留痕,貓咪蹓躂踩下貓腳印。偶然按捺不住對時事新聞吐槽就跟吐毛球一樣,是為了身心平衡。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夜透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座石屎森林(Concrete Jungle),即將關燈進入漫長黑夜。 台灣的朋友,請你們在對岸守護你們的燈塔終日不滅。那會是我們在黑暗中遙望的唯一溫暖,等待光明再臨的路標和印證。
所謂有人就有江湖。在任何群體中都必然會有傾向不同的人,差別只在百份比。如果不打破非黑即白非友即敵的觀念,大家會很難前進。我試著做了以下兩個九宮格……
自己沒法玩就看了一點別人的實況,總覺得有滿滿的既視感。倒不是因為想起原作(因為年代太久了,原作劇情還真的忘得七七八八),也不是Cloud那個偷看劇本的回憶閃現,而是想起了自己身處的城市。(以下含少量劇透)
這次武漢肺炎爆發之初,鄰近中國的台灣和香港幾乎是最快有反應的地方。大家往往都歸因於:一,我們都經歷過沙士,自然嚴陣以往。二,我們都深受某政權危害太了解它的德性。官方澄清沒事即是大件事,已經作為常識深入民心。 但我在想也許還有另一個原因:三,我們都使用中文。
因為隕石要砸下來了,恐龍們。啊不,我是說,因為冠狀病毒要噴過來了,人類。 恐怕當年的恐龍也曾以為熱帶雨林天堂會天長地久,沒想到一轉眼就變成冰河世紀。去年的我們哪會想得到,《死亡擱淺》或《羊毛記》那種像焦慮症過度反應一般、「外面很危險,出門可能會死,乖乖留在家」的設定,如今竟已變成新聞主播口中的現實?
上文提到為了防疫,必然無奈地做成人與人之間的隔膜,而善用科技雖未能完全取代但可以作出彌補和幫助。這狀況放在國與國之間又如何呢?
這座石屎森林(Concrete Jungle),即將關燈進入漫長黑夜。 台灣的朋友,請你們在對岸守護你們的燈塔終日不滅。那會是我們在黑暗中遙望的唯一溫暖,等待光明再臨的路標和印證。
所謂有人就有江湖。在任何群體中都必然會有傾向不同的人,差別只在百份比。如果不打破非黑即白非友即敵的觀念,大家會很難前進。我試著做了以下兩個九宮格……
自己沒法玩就看了一點別人的實況,總覺得有滿滿的既視感。倒不是因為想起原作(因為年代太久了,原作劇情還真的忘得七七八八),也不是Cloud那個偷看劇本的回憶閃現,而是想起了自己身處的城市。(以下含少量劇透)
這次武漢肺炎爆發之初,鄰近中國的台灣和香港幾乎是最快有反應的地方。大家往往都歸因於:一,我們都經歷過沙士,自然嚴陣以往。二,我們都深受某政權危害太了解它的德性。官方澄清沒事即是大件事,已經作為常識深入民心。 但我在想也許還有另一個原因:三,我們都使用中文。
因為隕石要砸下來了,恐龍們。啊不,我是說,因為冠狀病毒要噴過來了,人類。 恐怕當年的恐龍也曾以為熱帶雨林天堂會天長地久,沒想到一轉眼就變成冰河世紀。去年的我們哪會想得到,《死亡擱淺》或《羊毛記》那種像焦慮症過度反應一般、「外面很危險,出門可能會死,乖乖留在家」的設定,如今竟已變成新聞主播口中的現實?
上文提到為了防疫,必然無奈地做成人與人之間的隔膜,而善用科技雖未能完全取代但可以作出彌補和幫助。這狀況放在國與國之間又如何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如果一位主管或同事,風評很差,臉上寫著「 我是壞人」,反而好提防,即便離職遠離這些人也較能心安理得一些。 今天要講的是,沒有「直接」對你作出「加害行為」,甚至主動關心你,但期待你維持在很差的狀態的「 好人」。他們的目的是什麼呢? 從你的弱勢讓他們感受到心靈的滿足(???) 也就是一種嘲笑。如果
【與其在職場中選擇當壞人,也不要當爛好人】 1. 沒有深思過的幫忙,其實是害人害己 2. 堅守自己的工作底線 3. 幫忙是要成為前進的助力,不是成為依賴 4. 借款不當擔保人,工作不當掩蓋犯 5. 我們不是聖人,幫助那些能幫助你的人 6. 不要害怕去要求別人回報
Thumbnail
在台北市的某家金融公司裡,小美是一名業務主管,她工作勤奮,業績常常名列前茅。然而,最近她遇到了一個令她頭痛不已的問題。這個問題並不是來自她的工作內容,而是來自於她的一位同事——阿強。
在餐飲業 混跡了許多年 不知不覺 也有過一些能量 但 離不開他的教誨 曾經在五星級飯店罵哭過一個主管 那時 身分是PT 主廚問著 我解釋著 主廚只說 我挺你,罵得好 而上頭 只有那個他們派系的經理,說了幾句 再上頭 老闆老闆娘只是不解 我為何大發脾氣 畢竟 我曾經開口說過
我是好人 也是個壞人 分得夠狠 你才有藉口轉身 寧願愛 一點不剩 也不忍 看戀人愛成路人 方炯鑌 壞人 那年 遇見我當成師傅的他 對很多人來說 他是壞人 對多數愛他的女人 更是壞人 他對我說過 他是獨子沒有弟弟 他把我當弟弟教 要我別叫他師父 很多人疑惑 不解,為何他獨對我好
Tom顯然對這種路邊攤有疑慮,甚至還有很大的誤會,一臉感到噁心的說著:「哇,不得不說他吃的還真是自然。 這種叫我來吃我也不願意,再說衛生安全嗎? 這種東西怎麼能吃的下去。」 男人顯然不滿老闆的歧視,還直接槓上老闆說道:
Thumbnail
大人的世界裡,沒有絕對的「好人」或「壞人」 沒有所謂的大愛,只有能不能「互利」的狀態。
Thumbnail
企業主管和連續殺人犯有著同樣冷靜與冷血的人格特質,精神醫學與犯罪心理學稱為「反社會人格」…啊啊啊!!! 你不要害我得罪人啊!!! (丟書
Thumbnail
毒性羞恥介紹 他是個好人,總是怕身邊的人生氣,所以不管人們說什麼他都答應。 他是個好人,不過女友曾說他有點窩囊,而且不太想跟他做愛。 他是個好人,上次老闆承諾加薪卻沒做到,他也不敢要求。 他是個好人,他真的是。只不過他好錯了地方,而且,有點太好了。 …… 我們身旁有很多這樣的「好好先生」
人性本善,人性本惡。到底誰錯誰對?誰又敢輕易下判斷? 人性是迷霧中的道路,一步錯步步錯,一步對步步未知。我們掙扎求存。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如果一位主管或同事,風評很差,臉上寫著「 我是壞人」,反而好提防,即便離職遠離這些人也較能心安理得一些。 今天要講的是,沒有「直接」對你作出「加害行為」,甚至主動關心你,但期待你維持在很差的狀態的「 好人」。他們的目的是什麼呢? 從你的弱勢讓他們感受到心靈的滿足(???) 也就是一種嘲笑。如果
【與其在職場中選擇當壞人,也不要當爛好人】 1. 沒有深思過的幫忙,其實是害人害己 2. 堅守自己的工作底線 3. 幫忙是要成為前進的助力,不是成為依賴 4. 借款不當擔保人,工作不當掩蓋犯 5. 我們不是聖人,幫助那些能幫助你的人 6. 不要害怕去要求別人回報
Thumbnail
在台北市的某家金融公司裡,小美是一名業務主管,她工作勤奮,業績常常名列前茅。然而,最近她遇到了一個令她頭痛不已的問題。這個問題並不是來自她的工作內容,而是來自於她的一位同事——阿強。
在餐飲業 混跡了許多年 不知不覺 也有過一些能量 但 離不開他的教誨 曾經在五星級飯店罵哭過一個主管 那時 身分是PT 主廚問著 我解釋著 主廚只說 我挺你,罵得好 而上頭 只有那個他們派系的經理,說了幾句 再上頭 老闆老闆娘只是不解 我為何大發脾氣 畢竟 我曾經開口說過
我是好人 也是個壞人 分得夠狠 你才有藉口轉身 寧願愛 一點不剩 也不忍 看戀人愛成路人 方炯鑌 壞人 那年 遇見我當成師傅的他 對很多人來說 他是壞人 對多數愛他的女人 更是壞人 他對我說過 他是獨子沒有弟弟 他把我當弟弟教 要我別叫他師父 很多人疑惑 不解,為何他獨對我好
Tom顯然對這種路邊攤有疑慮,甚至還有很大的誤會,一臉感到噁心的說著:「哇,不得不說他吃的還真是自然。 這種叫我來吃我也不願意,再說衛生安全嗎? 這種東西怎麼能吃的下去。」 男人顯然不滿老闆的歧視,還直接槓上老闆說道:
Thumbnail
大人的世界裡,沒有絕對的「好人」或「壞人」 沒有所謂的大愛,只有能不能「互利」的狀態。
Thumbnail
企業主管和連續殺人犯有著同樣冷靜與冷血的人格特質,精神醫學與犯罪心理學稱為「反社會人格」…啊啊啊!!! 你不要害我得罪人啊!!! (丟書
Thumbnail
毒性羞恥介紹 他是個好人,總是怕身邊的人生氣,所以不管人們說什麼他都答應。 他是個好人,不過女友曾說他有點窩囊,而且不太想跟他做愛。 他是個好人,上次老闆承諾加薪卻沒做到,他也不敢要求。 他是個好人,他真的是。只不過他好錯了地方,而且,有點太好了。 …… 我們身旁有很多這樣的「好好先生」
人性本善,人性本惡。到底誰錯誰對?誰又敢輕易下判斷? 人性是迷霧中的道路,一步錯步步錯,一步對步步未知。我們掙扎求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