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有未來嗎?(之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微軟創辦人Bill Gates說:「電子書一定會改變全世界以及閱讀行為!」蘋果電腦創辦人Steve Jobs卻酸了Bill Gates說:「人們不再讀書了,四成美國人一年只讀一本書或不到一本書!」但蘋果電腦後來卻設計出一款電子書閱讀器的殺手─iPad,甚至預測在2010年底會達到600萬台的銷售量(註:台灣在2010年11月30日引進台灣,當天即銷售完畢並且開始缺貨)。

我提了一個假設:電子書無法改變閱讀習慣。

當然,任何人都可以反對我這個假設!

跨平台與邊際閱讀

在探討這個議題前,有兩個論點必須要先成立。首先,就是跨平台(Cross-platform)的問題;其次,電子書的推出,可否觸發邊際閱讀(Marginal Reading)的效果。對於這兩個前提,經濟學都可以提出解釋與分析。

先解釋一下何謂跨平台。

在資訊用語上,所謂的跨平台泛指程式語言、軟體或硬體裝置可以在多種作業系統或不同硬體架構的電腦上運作。簡單來說,軟體A和硬體或作業系統B及C,若A能夠在B及C上運行,則A具有跨平台的能力。

至於邊際閱讀,指的是電子書的推出,對於讀者的閱讀習慣是否有所觸發,如果會增加閱讀習慣與閱讀消費,則有正的閱讀邊際,反之則無。

電子書的興起

最近,電子書的趨勢與議題,席捲了自網際網路發明以來,最為火紅的話題之一。但嚴格來區分這個議題,電子書應該分為內容(Content)與閱讀器(Reader),內容是軟體,而閱讀器是硬體。因此,電子書的市場是否有未來,就要看硬體的閱讀器和軟體的平台,以及內容物是否可以並行發展,或者是各自發展。

這個問題之所以有趣,在於硬體業者結合軟體出版社均表示電子書即將席捲閱讀市場,或者,可以取代紙本出版市場,還能夠增加閱讀人口。如研究機構In-Stat提出在2013年,電子書閱讀器的銷售額會達到90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是94.5%,高於行動電話的61%。

反之,電子書閱讀器甫推出市場沒多久,Amazon的Kindle及Barnes & Noble推出的Nook,幾乎被蘋果電腦推出的iPad平板電腦所取代,只能夠連番降價來因應,一下子,電子書的未來口號就不見了嗎?

對於電子書的未來,正反兩極的說法都有,因此,可以確認一件事,即使到現在,各方對於電子書的市場能掌握的並不多,甚至還莫衷一是。

微軟創辦人Bill Gates說電子書一定會改變全世界以及閱讀行為,也就是說紙本書籍會被電子書所取代。但人類的書寫歷史這麼久,一直到現在為止還沒被推翻過,至於,電子書會不會取代傳統出版,我認為短期內的可能性不高,對於未來呢?

跨平台的問題

我們來想像一下,傳統內容出版的載具是「紙」,並沒有所謂閱讀器或者是平台的問題,簡單來講就是沒有所謂協定(Protocol)與規格(Format)的限制,一本書的內容不會視印刷用的紙是否有相容性(Compatibility)的問題。但反觀所謂的電子書,軟硬體之間就有上述協定、規格與相容性的問題,也就是說電子書的閱讀器與內容之間,對讀者而言存在某種的獨佔性(Monopolistic),讀者是先選閱讀器,然後被硬體綁住,再視硬體的特性與規格,來選擇內容。

如此一來,電子書市場就會出現第一個問題,內容出版者,如何選定一個特定的閱讀器,或者,如何製作符合不同平台閱讀器規格的內容物呢?

經濟學提出過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的理論,所謂的交易成本簡單來說就是要完成一筆交易前,所要負擔的所有成本的總和。對電子書的讀者而言,他要選擇電子書,首先要決定要選擇哪一個平台的閱讀器,再確認他所選定的內容物,是否能夠在這個閱讀器上正常閱讀。

讀者不是先選定「硬體平台」之後再選擇「內容」,就是先決定「內容」,在看有哪個「硬體平台」可以適用,不管如何,讀者都會被綁住與限制選擇,這些都是交易成本。這也是被許多分析專家所詬病的原因,正因為讀者要進行閱讀這項行為時,所要考慮的問題實在太多,而傳統書籍卻沒有這個問題。

電子書一火紅,相關的股票類股也是一直飆漲,但核心問題卻一直沒有探討到。經濟日報一篇報導即指出:「長期來看,電子書產業未來能否維持高成長才是最大隱憂。首先,電子書的售價仍高,換算下來,仍要新台幣1.5 萬元左右,只要售價偏高,其未來成長力道就會受限。」閱讀器的價格,即是第一個要面臨的門檻,能否普及,價格也是最大的限制。

以蘋果電腦的iPad平板電腦為例,蘋果電腦當年預測在2010年底會達到600萬台的銷售量,2010年11月30日iPad引進台灣,當天即銷售完畢並且開始缺貨。iPad看起來是大一點的iPhone,並具備PC、無線上網、遊戲與電子書等功能,其價格最便宜的也要台幣一萬六千以上,若你擁有一台蘋果的平板電腦,就包括了所有功能,那電子書的未來存在,就會受到挑戰。

最後的結果,當然是各家電子書閱讀器,感受到iPad的威脅,除了價格下滑以外,銷售量也明顯受到影響。同時,各家電子書的閱讀格式,彼此不能互通,買了A牌的電子書,不能看B牌的電子書。

但是,話說回來,iPad是電子書嗎?看來並非如此,iPad是平板電腦,電子書閱讀器只是其中一項應用功能而已,也就是說消費者所享受到的並非單一功能的閱讀器,而是享有更多應用程式效用的範疇效果。

因此,電子書市場所面臨的問題在交易成本上,就有價格過高的問題,消費者須要額外購買閱讀器,這是門檻與成本,以及相容性的問題,這兩項會對消費市場會產生一定的絕對損失問題。

經濟學上的絕對損失,講的是當交易成本發生時,因為交易成本類似稅賦的效果,導致需求線左移,相對於原有的需求線即供給線,因為需求量下降與價格提高後,所產生消費減少的效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怡克納米斯的臥底經濟學觀察誌
134會員
176內容數
這是一個以通俗經濟角度寫作的垂直自媒體,以臥底的角度探討社會經濟問題與現象,歡迎訂閱。
2022/12/11
這一次,我將和AI機器人談《巷子口經濟學》中的一篇「一杯咖啡的價格」,比較中性的經濟分析,看看AI機器人會如何反應?首先,我請AI機器人扮演怡克納米斯的角色回話,它竟然接受,且以的怡克納米斯角色和我對話。
Thumbnail
2022/12/11
這一次,我將和AI機器人談《巷子口經濟學》中的一篇「一杯咖啡的價格」,比較中性的經濟分析,看看AI機器人會如何反應?首先,我請AI機器人扮演怡克納米斯的角色回話,它竟然接受,且以的怡克納米斯角色和我對話。
Thumbnail
2022/01/26
111年學測的社會試題中有關經濟學的考題部分,有點意思,選擇題中出現非選擇題,是一種好的開始,但推論的細節恐怕不是出題者仔細推敲過的,而是心裡預先產生「標準答案」!
Thumbnail
2022/01/26
111年學測的社會試題中有關經濟學的考題部分,有點意思,選擇題中出現非選擇題,是一種好的開始,但推論的細節恐怕不是出題者仔細推敲過的,而是心裡預先產生「標準答案」!
Thumbnail
2021/12/27
一早,看見聯合新聞網一則新聞「她從1件帽T找出『各校價值差距』 大學生驚呆:原來差這麼多」,網路上竟然有人意外的發現原來質量一樣的帽T,臺大竟然賣得比較貴,這位學生發現帽T存在「學校價值存在實際的差距」! 這是怎麼一回事?我打算從符號經濟理論說起。
Thumbnail
2021/12/27
一早,看見聯合新聞網一則新聞「她從1件帽T找出『各校價值差距』 大學生驚呆:原來差這麼多」,網路上竟然有人意外的發現原來質量一樣的帽T,臺大竟然賣得比較貴,這位學生發現帽T存在「學校價值存在實際的差距」! 這是怎麼一回事?我打算從符號經濟理論說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在數位化的時代,已經不用挨家挨戶推銷產品,以前是由推銷員將產品放到消費者眼前,現在是消費者一打開手機,就可以看到產品……
Thumbnail
在數位化的時代,已經不用挨家挨戶推銷產品,以前是由推銷員將產品放到消費者眼前,現在是消費者一打開手機,就可以看到產品……
Thumbnail
電子書是出版的重要趨勢 上次看到一則有關於電視發展的落寞分析,個人覺得有一點很重要,就是手機平板遠比電視方便,電視必須要定點觀看,而且設定可能很複雜,但是手機卻非常方便,加上現在小宅林立,家具擺放空間無法太大,所以能夠整合的功能就整合起來。<液晶電視捲到200元一台仍遇冷,整個產業究竟“病”成什麼樣
Thumbnail
電子書是出版的重要趨勢 上次看到一則有關於電視發展的落寞分析,個人覺得有一點很重要,就是手機平板遠比電視方便,電視必須要定點觀看,而且設定可能很複雜,但是手機卻非常方便,加上現在小宅林立,家具擺放空間無法太大,所以能夠整合的功能就整合起來。<液晶電視捲到200元一台仍遇冷,整個產業究竟“病”成什麼樣
Thumbnail
2022年的你,用什麼方式在閱讀呢? 是紙本書派,還是電子書派?是ipad派還是閱讀器派? 現在科技進步,閱讀的媒介選項已經非常多元,不怕沒得讀,只怕沒時間讀。
Thumbnail
2022年的你,用什麼方式在閱讀呢? 是紙本書派,還是電子書派?是ipad派還是閱讀器派? 現在科技進步,閱讀的媒介選項已經非常多元,不怕沒得讀,只怕沒時間讀。
Thumbnail
這是2009年的文章,算是紀念,因為很多東西都跟我原先所想不同,比方說躲現在電子書看最多的不是工具書,因為工具書可能要前後翻閱對照,紙本書會更方便一點,所以電子書反而都是看小說,還有漫畫。 而受限於藏書空間,電子書比重越來越高。
Thumbnail
這是2009年的文章,算是紀念,因為很多東西都跟我原先所想不同,比方說躲現在電子書看最多的不是工具書,因為工具書可能要前後翻閱對照,紙本書會更方便一點,所以電子書反而都是看小說,還有漫畫。 而受限於藏書空間,電子書比重越來越高。
Thumbnail
很多人一定忽略掉一點,就是閱讀市場會因為電子書的推出,閱讀習慣會產生正的邊際購買傾向嗎?也就是說,消費者會因為有電子書,而願意多買書嗎?我認為機會不大,傳統出版市場已經萎縮了,代表消費者對於買書的消費縮減......
Thumbnail
很多人一定忽略掉一點,就是閱讀市場會因為電子書的推出,閱讀習慣會產生正的邊際購買傾向嗎?也就是說,消費者會因為有電子書,而願意多買書嗎?我認為機會不大,傳統出版市場已經萎縮了,代表消費者對於買書的消費縮減......
Thumbnail
微軟創辦人Bill Gates說:「電子書一定會改變全世界以及閱讀行為!」蘋果電腦創辦人Steve Jobs卻酸了Bill Gates說:「人們不再讀書了,四成美國人一年只讀一本書或不到一本書!」但蘋果電腦後來卻設計出一款電子書閱讀器的殺手─iPad,甚至預測在2010年底會達到600萬台的銷售量。
Thumbnail
微軟創辦人Bill Gates說:「電子書一定會改變全世界以及閱讀行為!」蘋果電腦創辦人Steve Jobs卻酸了Bill Gates說:「人們不再讀書了,四成美國人一年只讀一本書或不到一本書!」但蘋果電腦後來卻設計出一款電子書閱讀器的殺手─iPad,甚至預測在2010年底會達到600萬台的銷售量。
Thumbnail
平台比較,個人使用心得
Thumbnail
平台比較,個人使用心得
Thumbnail
Amazon電子書及將來臺灣開站,但我對電子書的閱讀形式,並不適合長時間讀,閱讀習慣,我還是保守的以紙本為主。各位可以說我守舊。然其實,我所在意的是電子書真能養成閱讀習慣?但我更在意的是,電子書平台之間仍有不相容的「交易成本」。
Thumbnail
Amazon電子書及將來臺灣開站,但我對電子書的閱讀形式,並不適合長時間讀,閱讀習慣,我還是保守的以紙本為主。各位可以說我守舊。然其實,我所在意的是電子書真能養成閱讀習慣?但我更在意的是,電子書平台之間仍有不相容的「交易成本」。
Thumbnail
我大學沒有修讀跟畫畫或電腦相關的科目,工作也不算碰上這方面的經歷。但對紙和電子裝置有興趣,是因為它們與生活、與自我需求很有關連,是個人管理、成長的重要伙伴,所以會偶爾試不同的文具和apps,也會試不同的方法。
Thumbnail
我大學沒有修讀跟畫畫或電腦相關的科目,工作也不算碰上這方面的經歷。但對紙和電子裝置有興趣,是因為它們與生活、與自我需求很有關連,是個人管理、成長的重要伙伴,所以會偶爾試不同的文具和apps,也會試不同的方法。
Thumbnail
 關於電子書與實體書的差別,我想先釐清幾個觀念後,再來談(我認為的)兩種書籍的發展。
Thumbnail
 關於電子書與實體書的差別,我想先釐清幾個觀念後,再來談(我認為的)兩種書籍的發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