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三倍券」的選擇困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7月6日我在ETtoday雲論寫了這篇評論「『三倍券』變『三倍倦』只會讓消費決策當機」,礙於版面的限制,我把一些跳過的觀點在此補充說明。
想必行政院已經知道了行為經濟學中的「心理帳戶」,我應該是最早提出消費券之類的財政政策,必須思考人民「心理帳戶」的作用的專家「之一」。我的意思是讓人民以為這筆政府給的錢不是自己的錢,「心理帳戶」才會有效,錢花得爽,也花得快。當年「消費券」的「心理帳戶」有發揮作用,只是發生替代消費,但這次的「三倍券」也會預期發生「心理帳戶」嗎?
目前有兩種說法,第一種是會發生「心理帳戶」效應,第二種說法是會抑制「心理帳戶」效應,而我持的是第二種說法。
有朋友以為,我不是說會有「心理帳戶」效應嗎?這其實誤解了,我的說法是要「注意」,而不是說會「發生」。請看下面這一篇評論。
我說的是......
「消費抵用券」用的是民眾一般的「心理帳戶」,這個帳戶具有消費支出「拔毛」的效果。
在疫情之際,大部分民眾認為收入會減少,邊際消費支出會較正常時候被抑制,非日常的消費都視為額外消費,此時消費支出都有「拔毛」的「痛感」。
在景氣不佳的時候,要民眾額外掏錢消費本非易事,政府要在內需消費上點火加油,要能夠讓補貼在民眾心理形成另一個「心理帳戶」,甚至,不使用這個帳戶去消費,還會形成行為經濟學上的「損失偏誤」效果。或許,在疫情減緩之後,才能夠有效振興消費。
但「三倍券」摻雜了人民自費的一千元在裡面,心理上我們會認為這是自掏腰包「買到」的,而不是政府的「恩賜」,雖然支出提高了(因為自費一千元),但「心理帳戶」應該不會被歸類到另一個類似獎勵的帳戶,所以,我才認為「三倍券」其實還是會替代日常消費才對。
想像一下,你花錢時怎麼花最爽?當然是買定離手,而且不要碰到現金,所以「三倍券」假設非實體券的發行最能夠刺激消費,因為看不到錢。消費心理學上認為消費者花現金時,腦中會有痛感,但刷信用卡時,腦中卻出現快樂的感覺。
所以,我才說當「三倍券」讓消費選擇路徑愈長時,快樂就會愈少,而痛苦就愈多了。也因為非實體券綁定支付工具的選擇太過複雜,優惠五花八門,導致選擇障礙出現了,而最後也的確造成實體券的領用量遠超過非實體券的現況,行政院始料未及啊!
所以,過度複雜的「三倍券」機制,複雜度遠超過大家的想像,易言之是政府對消費行為的推論,以為消費者的決策可以容許高複雜的模式。但是,一般消費決策,了不起就是三千元的「三倍券」,實在啟動不了什麼複雜消費決策,因此,我們在消費資訊評估階段,不太會去用力比對與搜集消費資訊。
於是乎,我才提出我的結論,「三倍券」的模式正企圖用「系統二」邏輯式思考的方案評估消費決策,而我相信,這絕對沒辦法胡亂消費,當然,也難以逼出邊際消費(指的是額外非必要的消費)。
此外,根據消費者行為中的「涉入性」,三千元的花費加上政府希望我們胡亂發費,「涉入性」應該是很低才對,但複雜的選擇與配套模式,卻又硬生生的把「涉入性」增高,是一種很矛盾的方法,有點是既要草兒長,又要馬兒不吃草的感覺。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這是一個以通俗經濟角度寫作的垂直自媒體,以臥底的角度探討社會經濟問題與現象,歡迎訂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即使有「檸檬法」的保護,你還是有可能買到爛車,為什麼呢?正因為「檸檬法」保護的是事後,而不是事前。當你買到爛車時,你可以請求車商賠償、修復或者是換新,但這還不足以阻止你買到一部爛車。另外,檸檬法仍無法防止你用太高的價錢買到一部爛車。
我在6/4的雲論主筆專欄寫了這篇「『振興三倍券』看不出有『非花不可』的玄機」,分析了行為經濟學的「心理帳戶」(Mental Accounting)。 心理帳戶是芝加哥大學行為科學教授Richard Thaler提出的概念。他認為,除了荷包這種實際帳戶外,在人的頭腦里還存在著另一種心理帳戶。
台北車站到底給不給「坐」?這件事情吵到甚囂塵上,到現在沒給出答案,至於交通部的立場與說法也是愈來愈保守,完全是看著輿論與民情走。 如果我們從北車廣場得財貨本質思考,這個廣場的到底是何種財貨?
「夫妻的故事」我只看過幾集,因為是感情戲的劇集的關係,不想花時間去追劇(事實上,我只追歷史劇與戰爭劇),但一到臉書上,看到諸多網友討論起這齣韓劇的內容,就怕大家入戲太深,以為渣男與怨女的城府太深。
基地台是個嫌惡設施沒錯,但當今人手一機的情況下,你能接受你的手機因為沒有訊號,變成「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數位磚塊」嗎?換句話說,大家都想訊號滿格,流量吃到飽,網路速度飆快不「累格」,卻又不希望自家附近有基地台,標準的既要草兒長,又要馬兒不吃草的標準矛盾心態。
話說經濟學只分個體經濟與總體經濟嗎?一點也不,至少經濟學還有一支「愛情經濟學」。朋友問我,可以為娛樂新聞的愛情現象提出深度的剖析嗎? 什麼,「深度剖析」?他指的是是這則「事件」!
即使有「檸檬法」的保護,你還是有可能買到爛車,為什麼呢?正因為「檸檬法」保護的是事後,而不是事前。當你買到爛車時,你可以請求車商賠償、修復或者是換新,但這還不足以阻止你買到一部爛車。另外,檸檬法仍無法防止你用太高的價錢買到一部爛車。
我在6/4的雲論主筆專欄寫了這篇「『振興三倍券』看不出有『非花不可』的玄機」,分析了行為經濟學的「心理帳戶」(Mental Accounting)。 心理帳戶是芝加哥大學行為科學教授Richard Thaler提出的概念。他認為,除了荷包這種實際帳戶外,在人的頭腦里還存在著另一種心理帳戶。
台北車站到底給不給「坐」?這件事情吵到甚囂塵上,到現在沒給出答案,至於交通部的立場與說法也是愈來愈保守,完全是看著輿論與民情走。 如果我們從北車廣場得財貨本質思考,這個廣場的到底是何種財貨?
「夫妻的故事」我只看過幾集,因為是感情戲的劇集的關係,不想花時間去追劇(事實上,我只追歷史劇與戰爭劇),但一到臉書上,看到諸多網友討論起這齣韓劇的內容,就怕大家入戲太深,以為渣男與怨女的城府太深。
基地台是個嫌惡設施沒錯,但當今人手一機的情況下,你能接受你的手機因為沒有訊號,變成「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數位磚塊」嗎?換句話說,大家都想訊號滿格,流量吃到飽,網路速度飆快不「累格」,卻又不希望自家附近有基地台,標準的既要草兒長,又要馬兒不吃草的標準矛盾心態。
話說經濟學只分個體經濟與總體經濟嗎?一點也不,至少經濟學還有一支「愛情經濟學」。朋友問我,可以為娛樂新聞的愛情現象提出深度的剖析嗎? 什麼,「深度剖析」?他指的是是這則「事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衝動消費的原因和個人經驗,包括購物時的心理狀態以及如何減少不必要的開支。隨著網購的普及,人們面對衝動消費的誘惑日益增加,文章分享了一些實用的方法來幫助消費者在購物前後評估自己的需求,並反思消費行為的後果。
Thumbnail
在日常生活的消費與投資的決策中,是否發現自己常掉入非理性的陷阱,被行銷手法影響、被自己莫名的不理性判斷影響決策? 全書囊括行為經濟學領域著重的各項理論,敘述並解釋了真實世界中,人類是如何決策。前半段著重消費行為的非理性陷阱、後半段著重投資行為的非理性陷阱。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例如這個月是三月才過一半,但現金只剩三千元,那其他的花費是不是優先得用刷卡來支付?以免現金用光了,到時需要用錢時付不出來。但如果刷卡刷太多,那下個月也就是四月的起始金額也就會跟著縮水,因為要留著支付三月所積欠的卡費,剩下的才是四月所能支配的金額,那就要保佑該月沒有其他的
Thumbnail
有一個中文字面上很難理解的心理機制「雙曲貼現」(hyperbolic discounting),可以說明許多人遭遇的人生問題。 「雙曲貼現」,是指人類的大腦傾向選擇眼前可快速實現的享受,然後得到滿足。即使一旦做了選擇,就可能會犧牲未來更大的利益。
Thumbnail
本書介紹了金錢心理學,讓人瞭解消費行為背後的非理性因素,以及如何避免落入金錢迷思。其中涵蓋了10種金錢迷思,如金錢相對性、心理帳戶、花錢之痛、定錨效應、損失趨避傾向等。對於每種迷思,提供瞭解方,例如增加知識和資訊、警惕免費忠告、增加自制力等。閱讀反思了理財方面的挑戰和投資心態的改變。
Thumbnail
心理帳戶是指人們在經濟決策中將支出和收益劃分到不同的帳戶中,這一現象影響消費和投資行為。然而,將心理帳戶應用於投資回報計算可能導致過度複雜化,忽視市場只關注現價的實際情況。本文探討心理帳戶對投資決策的影響,並指出其在投資回報計算中的誤用。
Thumbnail
第三章至此,你應該要知道,自己的想法與認知也可能被本身的狀況所影響,包括財富、期望、情緒,以及心理,特別是系統一直覺反射式不可控制的快速思維模式,會讓你心裡所想的大大遠離事實。人不是理智的,我們會誤判,只要認知的過程被錯誤影響,就會得出錯誤的認知,做出錯誤的行為。
Thumbnail
本書透過263個日常實驗,探討消費、理財和借貸行為背後的心理學和行為科學。俗話說:「錢不是萬能,但沒錢萬萬不能。」我們信任金錢,完全是一種在「想像」中賦予價值的信任。金錢作為一種物質的存在物,既不能吃、也不能喝,不同於一般存有物的關鍵在於,它是行為的「媒介、工具」,而非消費的「目的」本身。
Thumbnail
本文探討如何透過提升內在能量和正確消費心態實現花錢越多卻擁有更多金錢的現象。內在能量與金錢的密切關係,消費作為能量流動的觀點以及面對不同價位支出的心態調整等都是本文要闡述的內容。
Thumbnail
有些人特別喜歡用信用卡消費,除了可以用分期付款買到自己想要的產品外, 還能夠利用信用卡賺消費回饋,以此省下一些錢。 然而有些人則認為信用卡是銀行的陰謀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衝動消費的原因和個人經驗,包括購物時的心理狀態以及如何減少不必要的開支。隨著網購的普及,人們面對衝動消費的誘惑日益增加,文章分享了一些實用的方法來幫助消費者在購物前後評估自己的需求,並反思消費行為的後果。
Thumbnail
在日常生活的消費與投資的決策中,是否發現自己常掉入非理性的陷阱,被行銷手法影響、被自己莫名的不理性判斷影響決策? 全書囊括行為經濟學領域著重的各項理論,敘述並解釋了真實世界中,人類是如何決策。前半段著重消費行為的非理性陷阱、後半段著重投資行為的非理性陷阱。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例如這個月是三月才過一半,但現金只剩三千元,那其他的花費是不是優先得用刷卡來支付?以免現金用光了,到時需要用錢時付不出來。但如果刷卡刷太多,那下個月也就是四月的起始金額也就會跟著縮水,因為要留著支付三月所積欠的卡費,剩下的才是四月所能支配的金額,那就要保佑該月沒有其他的
Thumbnail
有一個中文字面上很難理解的心理機制「雙曲貼現」(hyperbolic discounting),可以說明許多人遭遇的人生問題。 「雙曲貼現」,是指人類的大腦傾向選擇眼前可快速實現的享受,然後得到滿足。即使一旦做了選擇,就可能會犧牲未來更大的利益。
Thumbnail
本書介紹了金錢心理學,讓人瞭解消費行為背後的非理性因素,以及如何避免落入金錢迷思。其中涵蓋了10種金錢迷思,如金錢相對性、心理帳戶、花錢之痛、定錨效應、損失趨避傾向等。對於每種迷思,提供瞭解方,例如增加知識和資訊、警惕免費忠告、增加自制力等。閱讀反思了理財方面的挑戰和投資心態的改變。
Thumbnail
心理帳戶是指人們在經濟決策中將支出和收益劃分到不同的帳戶中,這一現象影響消費和投資行為。然而,將心理帳戶應用於投資回報計算可能導致過度複雜化,忽視市場只關注現價的實際情況。本文探討心理帳戶對投資決策的影響,並指出其在投資回報計算中的誤用。
Thumbnail
第三章至此,你應該要知道,自己的想法與認知也可能被本身的狀況所影響,包括財富、期望、情緒,以及心理,特別是系統一直覺反射式不可控制的快速思維模式,會讓你心裡所想的大大遠離事實。人不是理智的,我們會誤判,只要認知的過程被錯誤影響,就會得出錯誤的認知,做出錯誤的行為。
Thumbnail
本書透過263個日常實驗,探討消費、理財和借貸行為背後的心理學和行為科學。俗話說:「錢不是萬能,但沒錢萬萬不能。」我們信任金錢,完全是一種在「想像」中賦予價值的信任。金錢作為一種物質的存在物,既不能吃、也不能喝,不同於一般存有物的關鍵在於,它是行為的「媒介、工具」,而非消費的「目的」本身。
Thumbnail
本文探討如何透過提升內在能量和正確消費心態實現花錢越多卻擁有更多金錢的現象。內在能量與金錢的密切關係,消費作為能量流動的觀點以及面對不同價位支出的心態調整等都是本文要闡述的內容。
Thumbnail
有些人特別喜歡用信用卡消費,除了可以用分期付款買到自己想要的產品外, 還能夠利用信用卡賺消費回饋,以此省下一些錢。 然而有些人則認為信用卡是銀行的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