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藝術風暴與其受害者:關於「模仿/挪用/抄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模仿/挪用/抄襲」等等詞彙三不五時就就會出現在藝術圈,當然討論的觀點一路聊到珠穆朗瑪峰,太遠、太廣、太多層面能討論。想以自己的觀點好好整理一下這些定義。這邊將被視為具有「藝術性」的作品為前提,而非習作,不然乾脆說最大的抄襲事件應該就是大學術科考試,每個人都依樣畫葫蘆。當然,光是有沒有藝術性又是見仁見智,先撇除這些劍走偏鋒的案例(感覺無限開闢戰場)。
  首先,我認為整個藝術中的涉及「模仿/挪用/抄襲」的事件就是「技藝——概念」兩者間擺盪與平衡的過程,「模仿」是技藝複製;「挪用」則是技藝與概念再製;「抄襲」是概念複製,這樣可能是比較粗糙的判別法。這也依循整個西方藝術發展歷程,從早期藝術家如何模擬自然,說服人們這就是再現真實的場景。透過各種大事件,一步一步,逐漸過渡到以觀念為主的當代創作脈絡中。裡面錯綜復雜,文本之間相互交融,我們無法真正的追本溯源,難以判定何者為真、何者為假。
  先拉回來,以藝術史作為例證。在攝影被發明之前,在藝術史上就有大量相似的作品,像是兩幅藏於法國羅浮宮與英國國家美術館的《岩間聖母》。如果其中之一是達文西真跡,那另一幅更可能會被說是仿造大師的作品。那如果以中國美術史來說,像是藏於北京與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清明上河圖》,除了這兩個較為知名版本之外還有近三十個不同版本藏於各地。須思考的是,為何在當時背景下,尚無抄襲問題?歸咎根本,可能有兩個原因:第一,藝術更多是服務宗教與貴族,視委託者為尊。第二,以技藝層面,不可能完全模仿複製作品。早期藝術家所更需要關注的是如何繪製出最接近於真實世界的東西?追求光影、明暗、色彩各方面,將畫作儘可能還原真實。能說在其時空底下作品成為技藝展示的載體,而模仿則是主導藝術發展的推進器。
岩間聖母,李奧納多・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1483-1486(左圖)1495-1508(右圖)
清明上河圖,張擇端(上圖)清院本(下圖),1085-1145(上圖)1736(下圖)
  在攝影被發明之後,畫得再像也拼不過相機,使藝術家對於技藝的需求淡化(但技藝並沒有消失,人類在物質生活中,仍須技藝的滋潤)。攝影開啟藝術走向現代主義的契機,並慢慢向當代觀念為主的道路靠攏。雖然抽象表現主義對於本真性的探求,試圖將我們拉回繪畫純粹的本質之中,但卻迎頭撞上逆襲而來的普普藝術。比起「二次創作(Derivative work)」,我更偏好於「挪用(Appropriation)」,這個說法縱使在達達主義時,就已經大量運用挪用概念。直至普普藝術將目光轉向符號之上,伴隨著全球資本主義擴張與媒體放送,使得我們至今仍深受其後遺影響。
  挪用最為顯著的標誌是能追本溯源,標明出處,甚至是強調自身引用文本,詳細程度堪比論文格式,然後將文本再製。像是自九〇年代末街頭潮流文化開始藝術化,以藝術玩具的姿態進軍市場,在社交媒體推波助瀾底下,其符號以極快速席捲當代流行文化。KAWS便挪用了披頭四(The Beatles)專輯《派伯中士的寂寞芳心俱樂部樂隊 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場景與卡通《辛普森家庭 The Simpsons 》的角色,成為《THE KAWS ALBUM》。作品毫不隱諱的點名出處,站在巨人肩膀上繼續向上發展,並廣為市場所接受。
THE KAWS ALBUM 的取材:派伯中士的寂寞芳心俱樂部樂隊(左圖)、辛普森家庭(中圖)、KAWS,THE KAWS ALBUM,2004(右圖)
  在作品中加入符號的做法的爭議,比起當代攝影師的話,只能算是小巫見大巫。像是 Richard Prince、Sherrie Levine、Thomas Ruff 等,對於攝影本質的探問,直接挑戰所謂的「抄襲」的邊界,然而這以抄襲作為概念能算是抄襲嗎?其實撇開個人的名譽,要不要臉這件事情,那最重要的兩部分就是法律問題與商業利益層面。Richard Prince 能說是在這兩方面全盤皆勝,不但勝訴又提高作品價值。在《New Portraits》系列中,截取他人 Instargram 圖片成為作品,更彰顯出藝術家的概念的重要價值。概念才是抄襲的關鍵所在,而 Richard Prince 親身實踐,毫不偏離一直以來的創作路線。
Richard Prince,New Portraits,2014
  在概念為導向的當代,我們也不應以視覺為主軸的技藝作為判別抄襲標準,否則可能無限上綱。從帳號 @insta_repeat 中就能知道視覺在社群媒體上有麼不值得相信,其複製的速度超乎我們想像,反而弔詭地成為某種類型學作品。從事創意產業相關的人被扣上抄襲的帽子時,是種嚴厲的指控,是對於概念的質疑。而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仔細探究藝術家的作品脈絡,甚至要檢視一路以來創作軌跡,才能斷言是否涉嫌抄襲。
@insta_repeat,Person centered against full frame waterfall,2018
  最後,看到有人把黃麟詠的展覽【在歷史上塗鴉】拿出來鞭,不但荒謬,且其心可議。此展覽恰巧系統化梳理藝術史上,關於大眾符號流變的大事件,從浮世繪、普普藝術、超扁平(Superflat)再到動漫美學的發展軌跡。浮世繪與普普藝術的隔著時空的對位,平衡東西方文化兩者的力量,動漫美學本身形成反入侵的力量,將目光重新視西方藝術為主體的態勢往回拉。如何在歷史上持續的書寫並堆積?黃麟詠給出最直觀的答案,直接描繪出歷史所出現的大眾符號,將其赤裸的展示在畫面上。之後夠過各種對話、圖像複製、圖像嫁接、人物對話等形式使其弱化、消解,並揉合自身觀點於其中。像是作品《文化衝擊》百鬼夜行與創世紀的較量,利用淺顯易懂的圖像,大膽清晰的指涉了文化的交鋒狀態。可笑的是,不描繪出歷史,怎麼對歷史進行批判?黃麟詠以最成熟的方式詮釋符號流動的方式。
文化衝擊,黃麟詠,2019
avatar-img
19會員
13內容數
目前全職經營「三人日常」YouTube頻道,與「屁啦!無尾熊」Podcast節目。曾任職社交APP與電商新創公司、藝廊、展演機構、出版社與文化基金會。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吳軍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每到藝博又是我攀親引戚的時節,2020台中藝術博覽會是疫病爆發後,台灣第一場大型藝術博覽會,是否能帶給我們滿滿的感動呢?以觀賞者的角度選出藝博中4件我覺得有趣的作品,雖然還是口袋淺淺,掏不出任何一毛錢,沒有要幫誰廣告,因此文章等藝博結束後發(燦笑)。
「藝起加油ART作品展覽平台」目前可能面臨的困境,就是要在完全開放規則在自由市場底下運作,還是像中介者們提供具有完善制度的策展架構。在平台上被刪除的作品恰好反映資本主義中的弔詭狀態,以市場而言應該是提供最大利益,但在層層體制的淘洗之後,反而拋棄了利益去選擇了符合當政者的選項。
這邊我想更進一步用「毀滅/重生」來討論他們在此次展覽中的作品。在聖誕節前後書寫關於毀滅與重生真的是再適合不過,因為西方基督宗教信仰基本就是建構在此之上,從諾亞方舟、巴比倫之囚、耶穌復生等等眾多聖經故事,都是闡述著毀滅的力量,然後透過神蹟的方式重生。
  ​觀者時常對於抽象藝術望而生畏,然而為何是如此呢?難道抽象藝術只是屬於一種形而上的西?超出了人類經驗可感知的範圍?我們能從藝術史中,明顯的知道答案並非如此。
最近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在各國肆虐,導致整個藝術圈動盪,大型藝術展演取消,部分藝廊也必須因應疫情而轉往線上發展。如果硬要將此次版畫展覽,蹭上疾病相關的熱點,將兩者扯在一起討論,能不能激起點東西?
藝術市場每隔一陣子,就會出現被高度討論的藝術作品,從裝屎的罐頭、黏在牆壁上的香蕉、刺青的豬、自毀的藝術品,或者被隕石砸到的教宗。這些作品引起軒然大波,並讓大眾陷入五里霧中,不知該如何解讀。藝術家林俊彬在因疫情崛起的社群平台「藝起加油ART」上發佈了一套作品,名為〈一千賣八百〉,以奇葩的姿態現世。
每到藝博又是我攀親引戚的時節,2020台中藝術博覽會是疫病爆發後,台灣第一場大型藝術博覽會,是否能帶給我們滿滿的感動呢?以觀賞者的角度選出藝博中4件我覺得有趣的作品,雖然還是口袋淺淺,掏不出任何一毛錢,沒有要幫誰廣告,因此文章等藝博結束後發(燦笑)。
「藝起加油ART作品展覽平台」目前可能面臨的困境,就是要在完全開放規則在自由市場底下運作,還是像中介者們提供具有完善制度的策展架構。在平台上被刪除的作品恰好反映資本主義中的弔詭狀態,以市場而言應該是提供最大利益,但在層層體制的淘洗之後,反而拋棄了利益去選擇了符合當政者的選項。
這邊我想更進一步用「毀滅/重生」來討論他們在此次展覽中的作品。在聖誕節前後書寫關於毀滅與重生真的是再適合不過,因為西方基督宗教信仰基本就是建構在此之上,從諾亞方舟、巴比倫之囚、耶穌復生等等眾多聖經故事,都是闡述著毀滅的力量,然後透過神蹟的方式重生。
  ​觀者時常對於抽象藝術望而生畏,然而為何是如此呢?難道抽象藝術只是屬於一種形而上的西?超出了人類經驗可感知的範圍?我們能從藝術史中,明顯的知道答案並非如此。
最近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在各國肆虐,導致整個藝術圈動盪,大型藝術展演取消,部分藝廊也必須因應疫情而轉往線上發展。如果硬要將此次版畫展覽,蹭上疾病相關的熱點,將兩者扯在一起討論,能不能激起點東西?
藝術市場每隔一陣子,就會出現被高度討論的藝術作品,從裝屎的罐頭、黏在牆壁上的香蕉、刺青的豬、自毀的藝術品,或者被隕石砸到的教宗。這些作品引起軒然大波,並讓大眾陷入五里霧中,不知該如何解讀。藝術家林俊彬在因疫情崛起的社群平台「藝起加油ART」上發佈了一套作品,名為〈一千賣八百〉,以奇葩的姿態現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探討了文藝復興巨匠達文西的藝術創作及其對科學的熱愛,透過參觀達文西體驗展,深入瞭解他的創作理念及對人體的研究。文章中介紹了達文西的經典作品,如聖母頌報等,以及展覽中的沉浸式體驗,最終反思自身對生命的好奇心與追求知識的熱情。
2024年7月21日,早上跟朱騏聊到許多創作者偷文章的現象, 引發了我們對小偷的深入思考,在此記錄一下。 「傑出的藝術家模仿,偉大的藝術家盜竊。」, 我想這句話你一定耳熟能詳,說明了創作或多或少都是在講就偷東西的藝術。 與朱騏的討論中,我們發現有一些「怪盜創作者」還是蠻不錯,
Thumbnail
裝置藝術是一種獨特創作形式,追溯到法國藝術家杜尚。 「失聲畫眉之歌」探討數位時代的記憶議題,文本、水墨長卷、遮陽網、展牆,模擬社群軟體窺看私人情感的多重視角,觀者透過不同的觀賞狀態,感受作品的多維時空。 裝置藝術的魅力在於觀眾可以走進作品,當他們走出作品時,已經不一樣,這正是藝術的魔力所在。
Thumbnail
《點子都是偷來》是由1+1圖配文的方式組成,作者奧斯丁.克隆 Austin Kleon 藉由引述名人語錄,探討創意與原創的來源,並鼓勵讀者從模仿開始創作。本書適合對創意思考卡關的讀者,提供了寓教於樂的閱讀體驗。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圖片來源 / 維基百科 文藝復興是歐洲歷史上一個極其重要的時期,這個時期涌現出許多傑出的藝術家,他們的作品不僅在當時引領潮流,也對後世的藝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Buonarroti):米開朗基羅是一位全才型的文藝復興大師,他以雕塑、繪畫和建築等多種藝術形式展
Thumbnail
  上篇簡單介紹了西洋藝術1840至1960約120年發展的理論。從寫實主義→印象主義、象徵主義、維也納分離派、後印象主義、德國表現主義、立體主義、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到觀念藝術。當然,同時期的西洋藝術理論不只這些,還有野獸主義、立體主義、未來主義、抽象主義等。然而,筆者所欲討論的不是各藝術
學術界一直以來都秉持着嚴謹、求實、創新的學術精神,這是推動人類知識進步的重要基石。然而,鄧聿文抄襲他人作品的事件,卻讓人們對學術界的誠信産生了質疑。鄧聿文作爲一名新聞工作者,本應以身作則,堅守新聞職業道德,但他卻背離了這一準則,走上了抄襲的不歸路。 首先,抄襲行爲是一種嚴重的學術不端行爲。作爲新聞
Thumbnail
創作者,都會遇到相同的問題,那就是創意、點子用完了怎麼辦? 今天要介紹的書叫做《點子都是偷來的》,作者奧斯汀告訴我們,不是只有天才才能想出有創意的好點子,創意無所不在,人人都可以玩創意,因為「創意」大多時候都不是原創,你大可以去把這些點子偷過來,挪為己用。
Thumbnail
學術文化、數位科技,人工智慧發展的進步非常神速。海量的資訊迎面而來、各式各樣的創作成品,透過數位搜索工具,很容易被取得,也容易辨識作品是抄襲或原創。有志氣的寫作者都希望自己的成果越來越傑出,在各自領域出人頭地。抄襲是個罪行,很容易理解,也被絶大多數創作者視為不能觸碰的「天條」。 最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探討了文藝復興巨匠達文西的藝術創作及其對科學的熱愛,透過參觀達文西體驗展,深入瞭解他的創作理念及對人體的研究。文章中介紹了達文西的經典作品,如聖母頌報等,以及展覽中的沉浸式體驗,最終反思自身對生命的好奇心與追求知識的熱情。
2024年7月21日,早上跟朱騏聊到許多創作者偷文章的現象, 引發了我們對小偷的深入思考,在此記錄一下。 「傑出的藝術家模仿,偉大的藝術家盜竊。」, 我想這句話你一定耳熟能詳,說明了創作或多或少都是在講就偷東西的藝術。 與朱騏的討論中,我們發現有一些「怪盜創作者」還是蠻不錯,
Thumbnail
裝置藝術是一種獨特創作形式,追溯到法國藝術家杜尚。 「失聲畫眉之歌」探討數位時代的記憶議題,文本、水墨長卷、遮陽網、展牆,模擬社群軟體窺看私人情感的多重視角,觀者透過不同的觀賞狀態,感受作品的多維時空。 裝置藝術的魅力在於觀眾可以走進作品,當他們走出作品時,已經不一樣,這正是藝術的魔力所在。
Thumbnail
《點子都是偷來》是由1+1圖配文的方式組成,作者奧斯丁.克隆 Austin Kleon 藉由引述名人語錄,探討創意與原創的來源,並鼓勵讀者從模仿開始創作。本書適合對創意思考卡關的讀者,提供了寓教於樂的閱讀體驗。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圖片來源 / 維基百科 文藝復興是歐洲歷史上一個極其重要的時期,這個時期涌現出許多傑出的藝術家,他們的作品不僅在當時引領潮流,也對後世的藝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Buonarroti):米開朗基羅是一位全才型的文藝復興大師,他以雕塑、繪畫和建築等多種藝術形式展
Thumbnail
  上篇簡單介紹了西洋藝術1840至1960約120年發展的理論。從寫實主義→印象主義、象徵主義、維也納分離派、後印象主義、德國表現主義、立體主義、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到觀念藝術。當然,同時期的西洋藝術理論不只這些,還有野獸主義、立體主義、未來主義、抽象主義等。然而,筆者所欲討論的不是各藝術
學術界一直以來都秉持着嚴謹、求實、創新的學術精神,這是推動人類知識進步的重要基石。然而,鄧聿文抄襲他人作品的事件,卻讓人們對學術界的誠信産生了質疑。鄧聿文作爲一名新聞工作者,本應以身作則,堅守新聞職業道德,但他卻背離了這一準則,走上了抄襲的不歸路。 首先,抄襲行爲是一種嚴重的學術不端行爲。作爲新聞
Thumbnail
創作者,都會遇到相同的問題,那就是創意、點子用完了怎麼辦? 今天要介紹的書叫做《點子都是偷來的》,作者奧斯汀告訴我們,不是只有天才才能想出有創意的好點子,創意無所不在,人人都可以玩創意,因為「創意」大多時候都不是原創,你大可以去把這些點子偷過來,挪為己用。
Thumbnail
學術文化、數位科技,人工智慧發展的進步非常神速。海量的資訊迎面而來、各式各樣的創作成品,透過數位搜索工具,很容易被取得,也容易辨識作品是抄襲或原創。有志氣的寫作者都希望自己的成果越來越傑出,在各自領域出人頭地。抄襲是個罪行,很容易理解,也被絶大多數創作者視為不能觸碰的「天條」。 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