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與選系或選校―與青春對談系列9之5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幸好我們以前討論過,不然這次就會被我的學生考倒!」周末傍晚A寶家教回家一進門,看到我跟B寶正在收拾桌面準備吃晚餐,就嚷嚷著說。
B寶一副未卜先知的模樣:「我猜一定是問妳為什麼要讀書吧?」
A寶點點頭:「他跟我以前一樣,數學不好,就問我為什麼要學數學,反正以後他也不想做工程師,幹嘛浪費那麼多時間在那些永遠用不到的科目上?」
我問A寶:「那你怎麼回答?」
A寶很得意:「我就用你以前跟我說的來說服他,第一是,以後你從事的行業也許永遠用不到數學,但是若是你想讀的大學或科系要看數學成績的話,你也只好認命的讀囉!第二是若你能克服一門你不喜歡的科目,也代表你有相當的毅力與韌性,就像打球練基本動作一樣,也是一種重要能力的養成啦!」
我啞然失笑:「你這樣說,他就沒意見了?」
A寶點點頭:「不然咧?」
我搖搖頭苦笑著:「你們有想過為什麼世界各國都把數學當成最重要的基本能力嗎?即便大家都知道不是每個人都要做數學家、做工程師?」
AB寶一下子被我問住了。
我提醒她們:「難道你們老師沒跟你們提過?數學對一般人的重要性當然不是背一些公式或訓練解題方法,數學將我們這個具象的物質世界與自然現象,用符號來表現,透過這些數字與符號,我們才可以精確地了解這個世界,而且當我們能夠將自然現象與規律以數字來衡量時,現今所有科學與技術的發展才有可能發生。不過也因為數學的確比較抽象,所以對絕大部分的學生而言,是最容易遭遇挫折的科目。」
A寶吐槽:「我同意數學對人類科技發展很重要,但是對全世界一大堆以後也不當科學家的人來說,為什麼要學數學?」
我笑笑說:「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也連帶訓練了我們邏輯思考的能力,你不覺得在這個複雜混亂的時代,能明辨是非的科學精神愈來愈重要嗎?」
A寶順勢又問了我一個問題:「雖然我的學生明年才要考學測,不過他媽媽現在就在問我該選系還是選校?還是該讀科技大學來學得一技之長?你的建議呢?」
我沈吟著:「很難說耶!若是很清楚自己的興趣趨向,當然是以選系為優先考量,不過,若還不知道自己的熱情之所在的話,找一個學風鼎盛,有許多優秀同學共同學習與成長的環境,也是另一種考量。因為現在許多大學可以跨系選修科目,甚至跨校修課,網際網路讓學習無國界,只要真心想學習,都可以找到自己想學的東西,所以真正的關鍵在自己的學習態度與熱情。」
A寶繼續追問:「到底你是主張選系或選校?」
我歎口氣:「我不是說了嗎?每個人的個性不同,不一定選系好或選校好!若興趣很明確,或希望畢業後立刻找到相關的工作,那當然要選相關的科系或科技大學,可是若對自行創業有興趣,或有強烈自發學習的習慣與動力,讀什麼科系其實也不太重要,畢竟現在在時代的變遷之下,大學的科系與就業的選擇,愈來愈沒有相關性了,爸爸讀書那個時候,假設百分之八十的人讀什麼科系就會做類似的工作,到了現在,搞不好只有百分之三、四十的相關性而已!」
B寶問:「為什麼?」
我回答:「因為是時代的變化太快,不斷有許多新的行業產生,也有許多舊的工作不見掉,大學的科系調整趕不上時代的變化。」
A寶不免擔心:「那會不會太浪費大學的資源。」
我點點頭:「這也是有人批評的地方,學校浪費了社會資源,也耽誤了學生的青春歲月。不過,我知道也有人主張大學不該是職業訓練所,大學的目標應該更恢宏,讓學生有更寬大廣闊的視野,大學不該是為了將來找工作的謀職補習班。」
B寶說:「那你覺得呢?」
我想了想回答:「對社會資源的利用來說,每個大學當然要隨著時代需求,調整學校的科系與內容;但對於個人而言,我們要有信心與決心,不管處在什麼環境,都無法限制我們求知的機會。換句話說,關鍵還是在個人努力!」
A寶歎口氣:「我相信我學生的媽媽還是會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較高的學歷,因為自古以來就流傳著一句話,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我歎了口氣,說道:「其實現在任何行業都必須不斷充實自己,精進自己的能力,所以真的要找到自己喜歡做,也適合自己天性的工作才能做得好啊!」
.......…刊載於青春共合國雜誌的專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5K會員
    2.0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職場讀書人選書】台灣社會與移工的關係 或許已來到黃金交叉的關鍵期—《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跨國勞動在臺灣》在大疫之後,所有人的生活都受到影響,全球趨勢的轉變更讓這個議題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跟著獨立記者簡永達所著的《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跨國勞動在臺灣》,讀者也將了解台灣社會與移工間的關係,或許正在處於黃金交叉的關鍵期。
    Thumbnail
    avatar
    職場讀書人
    2024-04-27
    午後讀書會的選書,與簡介2024年瓦當人文書屋的讀書會選書、選書的標準以及簡介。
    Thumbnail
    avatar
    之翰
    2024-01-28
    【職場讀書人選書】自然與人為影響的紀錄及辯證—《沒口之河》 說到知本,許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大概是溫泉,若不是當時的光電爭議,知道「知本溼地」的恐怕會更少。而《沒口之河》寫的正是這個區域,並且藉由這個在眾多面向都充滿矛盾的場域,以小窺大,看見台灣自然環境、綠能、社運,以及原住民傳統領域等議題,與它們彼此之間的化學效應。
    Thumbnail
    avatar
    職場讀書人
    2023-11-11
    【職場讀書人選書】與八〇年代台灣政治緊緊交織的女性—《時光悠悠美麗島:我所經歷與珍藏的時代》如同編輯將文章集結後,分成「時代發生在她身上的事」與「她所看見的那個時代」兩個比重相當的部分,本書的主體是作者唐香燕本人,雖然她是美麗島受難者的家屬,但也不僅僅是如此;而《時光悠悠美麗島》寫的,則是她個人的生命經驗,台灣歷史只是配角。
    Thumbnail
    avatar
    職場讀書人
    2023-09-02
    【職場讀書人選書】在自然與人造時間的縫隙中 故事誕生—《少年與時間的洞穴》「跨過換日線是否就能年輕24小時?」、「不同時區是否代表著某種程度的時光旅行?」當人工的「時間」遇上自然的流轉,難免會產生不和諧的悖論,而黃暐婷的長篇小說《少年與時間的洞穴》,正是誕生於這樣的縫隙中。
    Thumbnail
    avatar
    職場讀書人
    2023-08-19
    【書選閱讀#056】知識煉金術:四個階段、三次躍遷,成為領域專家的行動框架與系統方法從內容來看,是延續三年前的著作《知識煉金術(企業版)》中的個人篇,拓展為更完整的架構與說明。雖然書名叫知識煉金術,但談的其實是「如何成為領域專家?」的議題。
    Thumbnail
    avatar
    劉奕酉
    2022-12-20
    【職場讀書人選書】便利與過勞 壓榨社會的縮影—《萬能店員:我的便利、你的過勞,超商的社會代價》超商如今已成為台灣人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尤其是在疫情期間藉由其高密度才得以進行的口罩實名制,更是超商與日常生活緊密依存的明證。然而,在享受其便利性的同時,超商店員卻往往成為理所當然,甚至是被忽略的存在,殊不知其實他們正是現代台灣社會中,勞動者在職場所面臨困境的最佳代表。
    Thumbnail
    avatar
    職場讀書人
    2022-09-03
    【職場讀書人選書】溫度的影響 絕不只是冷熱而已—《做個有溫度的人—溫度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行為、健康與人際關係》「心理上的『冷、暖』,可能與實際的體感有關」,一個極少被深究,卻絕對值得探討的開頭,讓《做個有溫度的人——溫度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行為、健康與人際關係》很輕易地就勾起讀者的好奇心。
    Thumbnail
    avatar
    職場讀書人
    2022-08-06
    【職場讀書人選書】雙棲於台、日語境 日系含蓄的女同絮語—《倒數五秒月牙》作為認識李琴峰的第一本作品,《倒數五秒月牙》是合適的。在這本以兩篇關於女同志的短篇小說構成的著作當中,不論是關於女同志心境的描寫、時間感的營造,還有語言乘載意義的闡述,都令人感到印象深刻。
    Thumbnail
    avatar
    職場讀書人
    2022-06-24
    【職場讀書人選書】當美德與利益牽扯 就是變質的開始-《我殺死的男人回來了》以韓國從1978年開始的「零犯罪村運動」為背景,《我殺死的男人回來了》描述了一個連續15年未出現犯罪的小村落,卻在即將創下全國紀錄前夕,發生了離奇的案件。藉由小說的發展,讀者將了解原本應該引以為傲的「美德」,如何成為引人犯罪的枷鎖,而「零犯罪村運動」又為何註定失敗。
    Thumbnail
    avatar
    職場讀書人
    2021-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