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點與終點的每一點

2024/04/08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那天問高二的姪女為什麼選擇報考三類組,是因為父親要求或是自己想要,如果是自己選的,那麼原因又是什麼?姪女很有條理地告訴我,這是自己選的,她當初先放棄社會類組,對她來說社會類組應考科目多半靠背誦就可以取得高分,而她的數理自然學科成績還不錯,所以選擇往這方面走,而在二類與三類抉擇時,她選擇自己比較有勝算的科目,所以就選定三類,她說選理科的也可以考社會類,但只能選社會類的學生,大多是因為數理學科比較沒有勝算,所以不太可能跨組考。


她侃侃而談,我卻是驚訝連連,想我十七歲時,恐怕還沒有她這麼明確的思路,雖然她沒有說出口,但顯然她懂得在考試中找到自己勝算的籌碼,姪女從小就在學科上有不錯的表現,因為這樣取得成就與肯定,自然就很願意花時間在學習上,算是自發型會唸書的孩子,和她姊姊是不同類型的人,姊姊是不愛唸書的,在學習上的挫折感很重,後來唸技職進入大學,也選擇了自己喜歡的科系,這一年剛好在實習,體驗類職場生活,確定自己畢業後就想進入職場。


想起以往我在朋友補習班任教時,難免會跟家長討論孩子的成績,每次孩子考試失常,挫折的不只是孩子,常常更挫折的是家長,我跟曾經跟不同家長說:「請相信你自己,你把孩子教得很好,她很貼心怕你擔心,因為這樣搞得自己壓力太大失常,如果你又一直擔心她,她會更內疚,你這幾天先不要去關心她的成績,她會自己修正回來。」「你不用擔心孩子,你比任何人都了解你的孩子不是笨,他很聰明而且知道自己不喜歡什麼,他只是年紀小,還無法找到自己要的,學科表現不好,只是代表讀書不是他擅長的事,依照他的聰明可以維持中等水準,有天他可以找到自己的舞台。」慶幸家長聽得進我說的話,這兩個學生也真的如我所說,回到自己的軌道,雖然我只陪伴他們一個學期,現在他們可能都大學畢業了,也沒有聯繫,不知道他們是否找到自己的路。


回想起前陣子,同學為了孩子選讀科系擔憂地在群組中發問,孩子想選的科系在家長眼中就是對前途無益的科系,但身為媽媽卡在孩子與父親不同抉擇中,真是擔不完的心。有句話說:「不管你幾歲,始終都是父母眼中的孩子。」我相信這句話的本意應該是指父母對孩子的關愛,但我發現有很高比例的父母,對於孩子的擔憂都來自於「不信任」,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有自己決定的能力,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有面對挫折的能力,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有辨別的能力,這些的不信任可能源自於自己過往的挫敗,如:以前自己沒好好讀書,所以期望孩子能讀到好學校等。


我曾經因為客戶質疑我的家教憤而跟客戶反駁(該客戶後來跟我道歉,而且成為我很優質的客戶),我認為我的父母雖然只是一般平民,但至少他們給我的身教言教,都是要光明磊落做人,雖然我的父母是典型傳統的長輩,但我很慶幸他們在我成長過程中,即使懷著不信任卻也願意包容我的任性,隨著時間,他們對我的信任增加,對於孩子的擔憂就少了點。


我念的科系都是現在大多數人說的「不賺錢科系」,雖然當年高中有考上不錯的公立學校,父親甚是歡喜,在他認知中唸高中上大學是最好的求學之路,但母親卻說了句至關重要的話:「你國中念書念的都那麼辛苦,顯然不喜歡,念高中又要再熬三年,到時候沒考上大學又要再辛苦,還不如去唸專科,不愛唸書,至少也學一技之長。」


專科時期後來影響我最多的不是學科,而是參加了社團活動,結識很多志同道合的夥伴,後來跟一些夥伴在彼此人生路上都佔據很長的一段時間。專三那年我意識到我相當不適合念會計,為了逃避我躲去圖書館,用了大把時間閱讀許多書,當同學們為了專科畢業後就職或考插班而忙碌討論,我眼前唯一要解決的是如何把當掉的學分補修完成,拿到畢業證書,某天在圖書館的午後,我突然對自己說,以後要做跟人可以互動的工作。那是第一次我在書中找到對自己人生的答案,很模糊,但卻出現輪廓,這也是專科生活影響我的第二件重要的事。


專科生涯第三件影響我的事就是打工,由於家裡不負擔我補修學分的費用,任性還是得付出代價,所以我開始打工賺學分費,雖然後來打工已經不是為了學分費,但一直延續到大學的打工經驗,也算是幫自己職場之路奠定一些基礎。


專科延畢的一年,除了補學分上課外,意外去報考插班,在補習班櫃檯,毫不猶豫地選擇報考中文系,雖然有人說因為這個科系比較好考上,但事後回想起來,那毫不猶豫的選擇其實是國中時代就懷抱的夢想,那個因為學科成績不理想而沒有存在感的自己,卻因為出色的作文成績找到些許自信,也種下想念中文系的種子,繞了一圈還是往夢想前進。


中文系三年是求學生涯中最快樂的時光,或許這就是實現夢想的愉悅吧!畢業後求職都跟我的本科系所學無關,我經常說我是來打破多數人對中文系的想像,多數人都覺得念中文系的女子就是像仙女一樣,氣質優雅,走路用飄的,但我偏偏是女漢子,第一份工作是助理,後來誤打誤撞,被當時的副總認為我具有業務特質,就這樣轉成業務,當時也沒想到就做了這麼多年的業務,嘗試了不同產業不同型態的業務工作,某日在出差空檔時間候機時,突然想起十九歲的自己在圖書館對自己說:「以後要做跟人可以互動的工作。」二十年後的自己忍不住笑了,對十九歲的自己說:「是的,我做到了,雖然不是最厲害的,但我做到了。」


因為身為不同產業的業務代表,除了學習業務技巧,還得學專業知識,當理專時,硬著頭皮每日啃一堆財經相關的文章與書籍,才能在拜訪客戶時展現該有的專業,在醫療相關產業服務時,免不了要跟專業醫護請教許多醫學相關知識,擔任機械製造海外業務,對我來說那些無趣且硬邦邦的機械相關知識,也是得一點一滴的從現場與客戶端學習,至於從國內跨到國外業務所需的基本外語能力,則是跟在理專時期遇到的一個客戶學的,沒成為客戶卻成為我的老師。


而這些職涯的轉變,還包括因應數位發展快速衍生而來的作業模式,陰錯陽差開始學著怎麼做行銷,因為想透過行銷來幫助業務擴展,在公司沒有設立行銷單位時,就這樣摸索著做,現在也做出興趣與心得來。十年前圓了另一個想唸書的夢,念了EMBA,學習到更多知識,也認識許多朋友,也因此打開成人學習的道路,那幾年的所有學習都是自費,畢竟不是每家公司都有規劃員工教育訓練,就算有也不見得是自己需求的,唯有自費對自己的教育訓練,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


我的幾十年人生路從來都沒有一路順遂的直達車,總是曲曲折折停頓的區間車,甚至還在某些站下車,可能轉了其他區間車又或者走了一段又回頭搭原來列車,這一路速度也許慢,但卻看了許多風景,也曾經發光發亮,有句話說得好,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曾經讀過的科系當針對職場無益嗎?並不全然,只是不見得換成實質的薪資,但每個人的價值從來就不是單一能力的展現,而是多種不同能力的綜合體,就像所有精彩的人生都不是單一道路,而是經過一些曲折與轉彎的美麗總和。


科系只是起點,人生最重要的從來都不是起點,而是起點與終點之間的每一點。




#艾瑪事艾瑪式

144會員
357內容數
職場大小事,就讓在海邊工作的女子說給你聽。雖然不是所有的事都在海邊小鎮發生,但面對職場海波浪,千萬別讓自己變成消波塊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