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點與終點的每一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那天問高二的姪女為什麼選擇報考三類組,是因為父親要求或是自己想要,如果是自己選的,那麼原因又是什麼?姪女很有條理地告訴我,這是自己選的,她當初先放棄社會類組,對她來說社會類組應考科目多半靠背誦就可以取得高分,而她的數理自然學科成績還不錯,所以選擇往這方面走,而在二類與三類抉擇時,她選擇自己比較有勝算的科目,所以就選定三類,她說選理科的也可以考社會類,但只能選社會類的學生,大多是因為數理學科比較沒有勝算,所以不太可能跨組考。


她侃侃而談,我卻是驚訝連連,想我十七歲時,恐怕還沒有她這麼明確的思路,雖然她沒有說出口,但顯然她懂得在考試中找到自己勝算的籌碼,姪女從小就在學科上有不錯的表現,因為這樣取得成就與肯定,自然就很願意花時間在學習上,算是自發型會唸書的孩子,和她姊姊是不同類型的人,姊姊是不愛唸書的,在學習上的挫折感很重,後來唸技職進入大學,也選擇了自己喜歡的科系,這一年剛好在實習,體驗類職場生活,確定自己畢業後就想進入職場。


想起以往我在朋友補習班任教時,難免會跟家長討論孩子的成績,每次孩子考試失常,挫折的不只是孩子,常常更挫折的是家長,我跟曾經跟不同家長說:「請相信你自己,你把孩子教得很好,她很貼心怕你擔心,因為這樣搞得自己壓力太大失常,如果你又一直擔心她,她會更內疚,你這幾天先不要去關心她的成績,她會自己修正回來。」「你不用擔心孩子,你比任何人都了解你的孩子不是笨,他很聰明而且知道自己不喜歡什麼,他只是年紀小,還無法找到自己要的,學科表現不好,只是代表讀書不是他擅長的事,依照他的聰明可以維持中等水準,有天他可以找到自己的舞台。」慶幸家長聽得進我說的話,這兩個學生也真的如我所說,回到自己的軌道,雖然我只陪伴他們一個學期,現在他們可能都大學畢業了,也沒有聯繫,不知道他們是否找到自己的路。


回想起前陣子,同學為了孩子選讀科系擔憂地在群組中發問,孩子想選的科系在家長眼中就是對前途無益的科系,但身為媽媽卡在孩子與父親不同抉擇中,真是擔不完的心。有句話說:「不管你幾歲,始終都是父母眼中的孩子。」我相信這句話的本意應該是指父母對孩子的關愛,但我發現有很高比例的父母,對於孩子的擔憂都來自於「不信任」,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有自己決定的能力,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有面對挫折的能力,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有辨別的能力,這些的不信任可能源自於自己過往的挫敗,如:以前自己沒好好讀書,所以期望孩子能讀到好學校等。


我曾經因為客戶質疑我的家教憤而跟客戶反駁(該客戶後來跟我道歉,而且成為我很優質的客戶),我認為我的父母雖然只是一般平民,但至少他們給我的身教言教,都是要光明磊落做人,雖然我的父母是典型傳統的長輩,但我很慶幸他們在我成長過程中,即使懷著不信任卻也願意包容我的任性,隨著時間,他們對我的信任增加,對於孩子的擔憂就少了點。


我念的科系都是現在大多數人說的「不賺錢科系」,雖然當年高中有考上不錯的公立學校,父親甚是歡喜,在他認知中唸高中上大學是最好的求學之路,但母親卻說了句至關重要的話:「你國中念書念的都那麼辛苦,顯然不喜歡,念高中又要再熬三年,到時候沒考上大學又要再辛苦,還不如去唸專科,不愛唸書,至少也學一技之長。」


專科時期後來影響我最多的不是學科,而是參加了社團活動,結識很多志同道合的夥伴,後來跟一些夥伴在彼此人生路上都佔據很長的一段時間。專三那年我意識到我相當不適合念會計,為了逃避我躲去圖書館,用了大把時間閱讀許多書,當同學們為了專科畢業後就職或考插班而忙碌討論,我眼前唯一要解決的是如何把當掉的學分補修完成,拿到畢業證書,某天在圖書館的午後,我突然對自己說,以後要做跟人可以互動的工作。那是第一次我在書中找到對自己人生的答案,很模糊,但卻出現輪廓,這也是專科生活影響我的第二件重要的事。


專科生涯第三件影響我的事就是打工,由於家裡不負擔我補修學分的費用,任性還是得付出代價,所以我開始打工賺學分費,雖然後來打工已經不是為了學分費,但一直延續到大學的打工經驗,也算是幫自己職場之路奠定一些基礎。


專科延畢的一年,除了補學分上課外,意外去報考插班,在補習班櫃檯,毫不猶豫地選擇報考中文系,雖然有人說因為這個科系比較好考上,但事後回想起來,那毫不猶豫的選擇其實是國中時代就懷抱的夢想,那個因為學科成績不理想而沒有存在感的自己,卻因為出色的作文成績找到些許自信,也種下想念中文系的種子,繞了一圈還是往夢想前進。


中文系三年是求學生涯中最快樂的時光,或許這就是實現夢想的愉悅吧!畢業後求職都跟我的本科系所學無關,我經常說我是來打破多數人對中文系的想像,多數人都覺得念中文系的女子就是像仙女一樣,氣質優雅,走路用飄的,但我偏偏是女漢子,第一份工作是助理,後來誤打誤撞,被當時的副總認為我具有業務特質,就這樣轉成業務,當時也沒想到就做了這麼多年的業務,嘗試了不同產業不同型態的業務工作,某日在出差空檔時間候機時,突然想起十九歲的自己在圖書館對自己說:「以後要做跟人可以互動的工作。」二十年後的自己忍不住笑了,對十九歲的自己說:「是的,我做到了,雖然不是最厲害的,但我做到了。」


因為身為不同產業的業務代表,除了學習業務技巧,還得學專業知識,當理專時,硬著頭皮每日啃一堆財經相關的文章與書籍,才能在拜訪客戶時展現該有的專業,在醫療相關產業服務時,免不了要跟專業醫護請教許多醫學相關知識,擔任機械製造海外業務,對我來說那些無趣且硬邦邦的機械相關知識,也是得一點一滴的從現場與客戶端學習,至於從國內跨到國外業務所需的基本外語能力,則是跟在理專時期遇到的一個客戶學的,沒成為客戶卻成為我的老師。


而這些職涯的轉變,還包括因應數位發展快速衍生而來的作業模式,陰錯陽差開始學著怎麼做行銷,因為想透過行銷來幫助業務擴展,在公司沒有設立行銷單位時,就這樣摸索著做,現在也做出興趣與心得來。十年前圓了另一個想唸書的夢,念了EMBA,學習到更多知識,也認識許多朋友,也因此打開成人學習的道路,那幾年的所有學習都是自費,畢竟不是每家公司都有規劃員工教育訓練,就算有也不見得是自己需求的,唯有自費對自己的教育訓練,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


我的幾十年人生路從來都沒有一路順遂的直達車,總是曲曲折折停頓的區間車,甚至還在某些站下車,可能轉了其他區間車又或者走了一段又回頭搭原來列車,這一路速度也許慢,但卻看了許多風景,也曾經發光發亮,有句話說得好,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曾經讀過的科系當針對職場無益嗎?並不全然,只是不見得換成實質的薪資,但每個人的價值從來就不是單一能力的展現,而是多種不同能力的綜合體,就像所有精彩的人生都不是單一道路,而是經過一些曲折與轉彎的美麗總和。


科系只是起點,人生最重要的從來都不是起點,而是起點與終點之間的每一點。




#艾瑪事艾瑪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mma 的沙龍
152會員
394內容數
職場大小事,就讓在海邊工作的女子說給你聽。雖然不是所有的事都在海邊小鎮發生,但面對職場海波浪,千萬別讓自己變成消波塊啊!
Emma 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0/31
哈囉!西貢~See you again。 第三次來到這個充滿觀光氛圍的城市,雖然我每次來此的目的是商務,但總忍不住要趁空甚至留下來看看這個充滿異國情調的城市,每次到訪都有一些難忘的回憶,也有一些每次來都要回味的老地方。
Thumbnail
2024/10/31
哈囉!西貢~See you again。 第三次來到這個充滿觀光氛圍的城市,雖然我每次來此的目的是商務,但總忍不住要趁空甚至留下來看看這個充滿異國情調的城市,每次到訪都有一些難忘的回憶,也有一些每次來都要回味的老地方。
Thumbnail
2024/10/31
來杯具有歷史感的蛋咖啡吧!第四次到越南,和前三次最大的不同有二:一是首次探索中越(會安)以及南越(胡志明),二是尋找蛋咖啡,對!就是你想的那樣,把雞蛋和咖啡放在同一個杯子中。但事實上具有歷史淵源,法國殖民越南引入咖啡,但當時牛奶取得不易,於是用蛋來替代,反而成就了獨特的氣味。
Thumbnail
2024/10/31
來杯具有歷史感的蛋咖啡吧!第四次到越南,和前三次最大的不同有二:一是首次探索中越(會安)以及南越(胡志明),二是尋找蛋咖啡,對!就是你想的那樣,把雞蛋和咖啡放在同一個杯子中。但事實上具有歷史淵源,法國殖民越南引入咖啡,但當時牛奶取得不易,於是用蛋來替代,反而成就了獨特的氣味。
Thumbnail
2024/10/31
啟程離開會安的這天,是被清晨的大雨聲吵醒,望著窗外偌大的雨滴不停落下,忍不住擔心今天的移動奔波都要在滂沱中進行,一邊打包著行李,一邊電話連線參與台灣辦公室重要會議,是的!這次旅程的後半段,就是商務之行,這通電話連線開會,算是為開啟我工作模式的暖機了。 距離退房還有些時間,窗外的雨停歇,心頭
Thumbnail
2024/10/31
啟程離開會安的這天,是被清晨的大雨聲吵醒,望著窗外偌大的雨滴不停落下,忍不住擔心今天的移動奔波都要在滂沱中進行,一邊打包著行李,一邊電話連線參與台灣辦公室重要會議,是的!這次旅程的後半段,就是商務之行,這通電話連線開會,算是為開啟我工作模式的暖機了。 距離退房還有些時間,窗外的雨停歇,心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我的女兒在幼兒園處境下的談判經驗分享,書中深入探討了談判在家庭和教育領域的重要性及應用。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我的女兒在幼兒園處境下的談判經驗分享,書中深入探討了談判在家庭和教育領域的重要性及應用。
Thumbnail
藉分享與兩女兒的升學選擇討論過程,以及藉"親子共創業"的發想,說明姐妹各自的選擇。姊姊準備直升高中部,並規劃經營部落格及參與實作課程,妹妹則期待就讀姊姊的學校。
Thumbnail
藉分享與兩女兒的升學選擇討論過程,以及藉"親子共創業"的發想,說明姐妹各自的選擇。姊姊準備直升高中部,並規劃經營部落格及參與實作課程,妹妹則期待就讀姊姊的學校。
Thumbnail
三年前雙胞胎女兒考高中,我和一群媽媽到文昌宮為孩子們拜拜,祈求女兒能考上合適她們的學校;三年後女兒要考大學,我帶著女兒到文昌宮祈福,在女兒勤奮自律讀書三年基礎下,請求神明護佑她們,能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小女兒告訴我,她同學說有時間拜拜不如多讀點書。我跟女兒說,也許她們家是基督徒不拜拜,也許是父母
Thumbnail
三年前雙胞胎女兒考高中,我和一群媽媽到文昌宮為孩子們拜拜,祈求女兒能考上合適她們的學校;三年後女兒要考大學,我帶著女兒到文昌宮祈福,在女兒勤奮自律讀書三年基礎下,請求神明護佑她們,能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小女兒告訴我,她同學說有時間拜拜不如多讀點書。我跟女兒說,也許她們家是基督徒不拜拜,也許是父母
Thumbnail
記得前陣子孩子從學校回來分享老師在課堂上要他們表達以後要做什麼,但沒想到竟然不是讓孩子自由發想,而是給了五個選項讓孩子從中挑選,當時的我就感到有些疑惑,怎麼孩子未來想要成為什麼還是必須限縮在大人所指定的範圍內呢? 確實不可諱言地,許多父母對於孩子以後的職業多半有著個人意見,無非是希望能有好
Thumbnail
記得前陣子孩子從學校回來分享老師在課堂上要他們表達以後要做什麼,但沒想到竟然不是讓孩子自由發想,而是給了五個選項讓孩子從中挑選,當時的我就感到有些疑惑,怎麼孩子未來想要成為什麼還是必須限縮在大人所指定的範圍內呢? 確實不可諱言地,許多父母對於孩子以後的職業多半有著個人意見,無非是希望能有好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在面對子女學業方面的抉擇過程中所做的決定,從學習聽取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選擇,以及如何與孩子溝通和互相依靠。文中分享了不同年齡段子女的學習狀況以及和孩子們的相處經驗。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在面對子女學業方面的抉擇過程中所做的決定,從學習聽取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選擇,以及如何與孩子溝通和互相依靠。文中分享了不同年齡段子女的學習狀況以及和孩子們的相處經驗。
Thumbnail
前陣子,同學為了孩子選讀科系擔憂地在群組中發問,孩子想選的科系在家長眼中就是對前途無益的科系,但身為媽媽卡在孩子與父親不同抉擇中,真是擔不完的心。我忍不住問了正在唸高二的姪女為什麼選擇三類組,是自己選的嗎?她是自己選擇的,聽她侃侃而談的說著自己的想法,我真心佩服十七算的她懂得掌握自己的勝算籌碼...
Thumbnail
前陣子,同學為了孩子選讀科系擔憂地在群組中發問,孩子想選的科系在家長眼中就是對前途無益的科系,但身為媽媽卡在孩子與父親不同抉擇中,真是擔不完的心。我忍不住問了正在唸高二的姪女為什麼選擇三類組,是自己選的嗎?她是自己選擇的,聽她侃侃而談的說著自己的想法,我真心佩服十七算的她懂得掌握自己的勝算籌碼...
Thumbnail
這是一個母親觀察到孩子數學學習困難的故事,母親透過對話與陪伴幫助孩子慢慢克服挑戰,故事中分享了培養孩子解題勇氣的方法與心得。
Thumbnail
這是一個母親觀察到孩子數學學習困難的故事,母親透過對話與陪伴幫助孩子慢慢克服挑戰,故事中分享了培養孩子解題勇氣的方法與心得。
Thumbnail
當孩子五六年級開始,媽咪就和一般家長一樣,會去探討、查詢公立國中、私中資訊、學校路程 媽咪會先和孩子溝通:公立國中、私立國中有什麼不一樣。 當然每個家庭教育方式、觀念不同,這沒有一定的標準。 當孩子在小二開始,就決定說:我想讀私中 小五時就說:媽咪我偏科了,我喜歡數學,我要讀數理班。
Thumbnail
當孩子五六年級開始,媽咪就和一般家長一樣,會去探討、查詢公立國中、私中資訊、學校路程 媽咪會先和孩子溝通:公立國中、私立國中有什麼不一樣。 當然每個家庭教育方式、觀念不同,這沒有一定的標準。 當孩子在小二開始,就決定說:我想讀私中 小五時就說:媽咪我偏科了,我喜歡數學,我要讀數理班。
Thumbnail
標題這段話,是延續上篇,日程表的文章沸沸揚揚那幾日,德州媽媽提到的概念。 哥哥快3歲的時候,疫情爆發, 沒多久,弟弟出生,在家的時間變多, 書櫃上的書很快的已經看過好幾輪、拼圖已經反覆拼過好幾次, 我們沒多久就開始有黔驢技窮的感覺。 我火速訂了小康軒學習雜誌給哥哥聽,也帶著他一起翻閱雜
Thumbnail
標題這段話,是延續上篇,日程表的文章沸沸揚揚那幾日,德州媽媽提到的概念。 哥哥快3歲的時候,疫情爆發, 沒多久,弟弟出生,在家的時間變多, 書櫃上的書很快的已經看過好幾輪、拼圖已經反覆拼過好幾次, 我們沒多久就開始有黔驢技窮的感覺。 我火速訂了小康軒學習雜誌給哥哥聽,也帶著他一起翻閱雜
Thumbnail
父母總是期待孩子擁有幸福的未來,卻忽略了青少年在成長階段有多麼需要自己做決定,應該協助他們經歷完整人生。讓孩子自己摸索、跌倒、爬起,體驗酸甜苦辣,最終他們仍可尋得適合自己的路。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Thumbnail
父母總是期待孩子擁有幸福的未來,卻忽略了青少年在成長階段有多麼需要自己做決定,應該協助他們經歷完整人生。讓孩子自己摸索、跌倒、爬起,體驗酸甜苦辣,最終他們仍可尋得適合自己的路。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