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的養生學,就是健康長壽的學問。在五千年之前,甲骨文上就出現了相關內容。概念很廣泛,方法手段也非常多元,包括術養、食養、藥養等,所謂術養就是不用藥物、食物,而是透過一系列技術來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例如導引法、針灸、按摩等,都屬於術養。
一九七三年,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了一幅工筆彩色帛畫,其上有不同人物的形象,男女老幼皆包含,一旁還有文字。然而,這幅畫塵封在地下兩千多年,早已殘缺不全,畫裡的人在做什麼?這些人物放在一起又有哪些深刻含義?卻引起眾人極大的興趣。為了回答這些問題,考古學家對它進行復原,中醫學家、傳統體育專家、舞蹈家、文字學家都積極參與這幅圖的研究,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謎底終於揭開……
馬王堆出土的帛畫長一百公分,高四十公分,分上下四層,繪有四十四個人物,這些人男、女、老、幼都有,或著衣,或裸背,每個人都在練習導引法,所以這幅圖被命名為「馬王堆導引圖」。
那麼問題就來了,什麼是導引呢?
在諸子百家之中,有一位逍遙自在、物我兩忘的高人,此人姓莊名周,在其所著的《莊子》一書中,就記載了導引一詞:「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矣。此導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
根據莊子的描述可以看出來,導引和形體的活動、呼吸吐納有密切關係,「熊經鳥申」很容易讓我們聯想到五禽戲和華佗。華佗是三國時期著名的醫生,曾經幫曹操治頭疼,給關羽刮骨療毒,其所編創的五禽戲流傳廣泛,其實五禽戲就是導引法的一種。
華佗是一代名醫,精通內外婦兒各科疾病的治療。而五禽戲是模仿動物的導引動作,怎麼也是華佗研究的範圍呢?
《黃帝內經》裡有一篇〈異法方宜論〉,在文中,黃帝問岐伯,不同地區的醫生們治病,同樣的病而治療方式各不相同,但都可治癒是為什麼呢?岐伯的回答大意如下,因為東、南、西、北、中央五方的地理環境,和自然氣候的差異,以及生活習慣的不同,造就當地發明創造了不同的治療方法,並經歷代聖人的整理、歸納,而形成系統的理論和手段。
這些手段包括砭、針、灸、藥、按蹺和導引。也就是說,五禽戲這樣的導引方法,是能達到養生保健、防病治病的作用。華佗研究編創五禽戲並沒有跨界,而是在盡一位醫生的本分,《黃帝內經》也把導引法作為重要的治療方式。
除了《黃帝內經》以外,還有哪些書記載和應用了導引法來預防和治療疾病的呢?應該首推《諸病源候論》,這本書是巢元方所著,成書於隋代大業六年,也就是西元六一O年,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了。此書是中國最早論述各科疾病病因、病機和證候的專著,總結了隋以前的醫學成就,對臨床各科病證進行了搜求、徵集、編纂,並系統地分類。
全書分六十七門,載列證候論一千七百三十九條,它有個鮮明的特色,講了疾病的病因和病機,卻沒有提示治療相應證候的方藥,而是在部分證候之下,記載了能夠治療的導引法。中醫學強調辨證論治,《諸病源候論》這本書,可謂開闢了辨證導引的先河。
此外,在陶弘景的《養性延命錄》、孫思邈的《千金要方》、高濂的《遵生八箋》,和以宋徽宗名義頒行的《聖濟總錄》等書中,都對導引有詳細的論述,足以看出歷代醫家非常重視導引法。從養生治未病的意義上看,導引可以鍛鍊身體、增強體質、保持朝氣、煥發精神。從醫療層面來說,導引可以充分發揮和調動內在因素,積極地防病治病。
更多內容,請見《經絡導引》
※本文經作者同意授權沐光出版刊登,歡迎分享文章連結。未經許可,不可另轉載於其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