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有個窮媽媽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富爸爸·窮爸爸》一書是很多人打破既定思維的理財經典書籍,人的金錢認知也是從家庭教育開始基礎打底。書中懂得讓錢為自己賣力的富爸爸與辛勤消耗自己的精力賺取錢財的窮爸爸形成對比,講述金錢思維與工作的意義。
家裡貧窮不可怕,可怕的是貧窮因子會遺傳。金錢觀最初形塑於父母,花錢方式也是以父母為模仿對象,金錢思維與理財觀念的建構也是以源於父母的教養思維。我的理財觀念的基礎雛形也是由我的母親捏塑而來,但是,我的母親就如同作者書中窮爸爸一樣,也只是個窮媽媽,不只是荷包不飽滿,對金錢觀念也比較傳統保守,缺乏前瞻性。
以下是我根據窮爸爸定義中,延伸整理的窮媽媽特質。
一、窮媽媽認為孩子只要認真讀書就有美好前程
過去農村社會生活不富裕,再加上重男輕女,這些窮媽媽普遍學歷不高,因此在之後身逢台灣經濟起飛,年輕時期的窮媽媽常感嘆因為學歷不如人,缺少很多工作機會。因此,她們堅信高學歷一定帶來好工作和高薪資,教育孩子時,也是相當講求孩子成績,莫讓少女時代的遺憾在孩子身上重演。
對於孩子,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書讀好,成績至上,其他的事不重要,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學習跟學業無關的事情。
然而,現今社會已經不是學歷絕對至上,很多學校教育跟社會實際需要的職能是脫截的。工作技能強的人往往是靠著生活各項能力綜合累積,學生時期僅專注於課業可能有機會錄取明星學校,但不保證未來有明星般閃耀的職涯發展。
二、窮媽媽只希望透過孩子未來翻身來拯救自己
重男輕女的傳統社會,女性想要揚眉吐氣,就只能靠生個有出息兒子,求母憑子貴。即使現在兩性平等,女兒也可以有出息,窮媽媽也只是多了母憑女貴的希望。
窮媽媽只懂得做個孩子背後付出的偉大母親,正如同影視劇也極力刻畫出傳統母親形象,窮媽媽只當自己是孩子和家庭的後援,將子女的成就視為她的成就,忽略自己也是一個成長的有機體,可以透過自我成長創造出專屬於自己的成就。
窮媽媽怨嘆自己的父母當年沒有好好栽培自己,所以自己成為母親後,傾注很多心力在孩子的成就,認為自己沒有機會努力,只能靠老公和孩子夠爭氣,自己才能過上好日子。
如果是富媽媽,應該會選擇精進自己,透過自己的努力建造屬於自己的成就,創造自己的舞台,而非像鄉土肥皂劇裡,等待孩子功成名就,自己才終於脫貧過好日子。
三、窮媽媽只懂得節流
窮媽媽大多是家庭主婦,或是偶爾兼零工貼補家用,認為學歷低就不能賺大錢,也不敢研究投資,「開源」對窮媽媽而言是個吃力又難有成效的事。所以想要存錢就只懂得節流,不停著節省支出,這般的她們,通常也會得到「勤儉持家」的美名。
若是老公賺錢能力強,也許不會淪為「窮」媽媽,甚至還能稱上是賢內助。
四、窮媽媽喜歡定期定額買樂透彩券,並且花大把時間研究中獎率高的號碼組合
因為窮媽媽不懂得投資和增加自己的技能求事業第二春,因此在孩子尚未畢業賺錢孝敬她,因此窮媽媽最有可能窮人翻身的機會就是「樂透彩券」。她們會每個月固定拿些零用錢投資在彩券市場,甚至會聽明牌,花費時間精力研究可能的中獎組合。
五、窮媽媽告訴孩子面對挫折就是接受它
窮媽媽總是逆來順受,面對挫折就是忍耐,她們的想法是苦日子始終會過去。孩子在學校有同儕相處的困擾,窮媽媽只懂得教孩子忍耐,甚至還會教導孩子一定是自己做錯事才會被同學討厭的想法,所以孩子要懂得檢討自己,改善自己。孩子若是在職場上受委屈,窮媽媽也只會認為工作吃苦是難免的,為了賺錢要忍辱負重。

以上只是我的個人觀察周遭長輩的想法,內容其實蠻主觀的。每個時代的人們行為動機都有屬於其時代背景的影子。如果有不同的看法歡迎下方進行討論。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94會員
310內容數
雖然才短短三十載的平順人生, 但確有許多煩惱。 如果的事,如果當年怎麼做,當年怎麼想, 可以造就今日不同的我嗎? 無論如何,明天依舊會吹著明日的風。過去的我,無論再細小的事,都形成今日的我。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2020西班牙最有錢的女人跟她媽媽與其家族的故事前言:  在這個世界上, 有多少有錢人能夠不忘了自己是從哪裡來? 有多少大富豪在成功之後, 能夠真的為了弱勢族群設身處地的著想? 而不是為了節稅的目的而做出大額捐款?  又有多少人覺得批評剝削勞工的大企業就是在仇富? 結果卻對生活比自己好一點的人眼紅? 這篇文章帶大家深入了解西班牙時尚帝國的秘辛.
Thumbnail
avatar
西班牙地中海的艾蜜莉大嬸
2021-01-19
《接棒家族》換了3個爸爸、2個媽媽、4個姓氏,這孩子卻很幸福瀨尾麻衣子獲得2019年本屋大賞的小說《接棒家族》,原名是《そして、バトンは渡された》(然後,被交付了指揮棒),出版社為中文版命名《接棒家族》,不知是否要讓人聯想到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電影《小偷家族》,同樣圍繞在家庭情感,同樣探討什麼是家?什麼是家人?
Thumbnail
avatar
洪敏隆
2020-09-16
【這個家沒有媽媽】—只有母雞這是一個母雞變小雞,小雞帶母雞走天涯的故事。
Thumbnail
avatar
吳心
2020-06-05
[育兒有感]全職媽媽在忙什麼:就是在自我和家庭間不斷的取捨&調整6個月大的小貝 全職媽媽一天24小時都圍著小孩&家務在打轉,這個過程很美好、很可貴,但也很累,而且會有種失去「自我」的感覺。 全職育兒這段時間,除了好好帶孩子外,同時也想慢慢「找回自我」。腦中一直不停的產生好多想法,想要經營社群、想要寫作投稿、想要兼職、想要進修、想要考取證照等。 更多時候,當覺得窒
Thumbnail
avatar
小貝媽咪
2020-04-11
《媽媽買綠豆》:台灣平凡家庭母子之間親密幸福的互動對話(有共讀影片)故事內容是描述台灣平凡家庭小男孩阿寶和媽媽母子之間親密幸福的互動對話。經由部落客介紹得知是信誼的二十年經典繪本,值得買來和孩子共讀和收藏。從小孩一歲十個月開始共讀這本繪本,一直很喜歡,幾乎成為每天必須共讀的繪本。
Thumbnail
avatar
小貝媽咪
2020-04-04
家有0-2歲嬰兒的 媽媽的一天偶爾會冒出莫名其妙的路人,指點我給孩子穿太多,或是穿太少,或是沒戴帽子會曬傷,或是問小孩為什麼還不上學。天知道他有時候就是不肯穿、不肯脫、一碰到帽子就扔地上、0-2歲是要上什麼學?
avatar
Lin Lisa
2019-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