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本與影集的距離

更新於 2020/10/04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前陣子看了熱門的《三十而已》,雖然對劇中人物產生諸多共情,但是我發現更重要的是,它不知不覺得在短時間內佔據了我的生活,看劇到底用了我多少時間呢?以平均一集40分鐘而言,《三十而已》共有43集,總共1,720分鐘,28.6小時,如果每天花四小時看劇,也需要整整一個禮拜的時間,當我察覺我是否花了太多時間看劇,為時已晚,讓我不僅感嘆逝去的時間,不過影集到底是怎麼偷走我們的時間的呢?

讓人上癮的演算法

當我們打開Facebook、Instagram、Tiktok,不自覺得用手指撥弄螢幕時,我們其實已經受到了演算法的誘惑,我們之所以會對這些App上癮是因為我們不知道他將帶給我們什麼樣的刺激,每往下滑一次,就有新資訊、有趣的事物出現,這讓我們想要滾動這魅力的資訊圈,把這些資訊投射在大腦。
影集也是一樣,你不知道劇情會怎麼走,你只能被動的接受編劇丟給你的內容,主人翁可能遇到一次又一次的困難,然後一次又一次的克服,這讓你感到熱血、振奮,但是你無法思考、推論,在這裡我們都是一名「接收者」,接收著那小小螢幕投射出給我們的東西,這些影集最主要的功能是娛樂我們,讓我們產生共鳴,以這個目的而言,目前的影劇可以說是非常成功。
另外,我也發現在看劇時我常常不知節制,當我處於一個接收者的角色時,因為不用花太多心力去進行這項活動,我乖乖的把主導權交給影集,就算睡眠時間到了,有時候又跟自己說再看一集吧,難怪Netflix會說他最大的敵人是用戶的睡眠,它的目標就是佔據用戶所有除了睡眠以外的時間,越多越好
Sleep is my greatest enemy. -Netflix
書本則是讓我們處於「主導者」的角色,當我們拿起書本,那是我們與作者的對話,可以同意作者也可以挑戰作者,當我們有些地方讀不懂,可以放慢腳步思考,或是查找其他資料;當我們讀累了,可以立即放下書本小憩或是換一本較輕鬆的書來閱讀。看書時比看劇更容易感受自己目前的狀態如何,何時該慢、何時該快,節奏由自己掌握。
在共情能力方面文學小說也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念理工的人很容易變成唯物論者,凡事以假說、驗證去理解生活,但是我們面對的是人不是數據,讀文學小說可以讓我們更有同理心、更能設身處地,用人的角度理解人。不過與影集相較,影集在共情方面確實更勝一籌,因為它直接將情感詮釋出來,但也因此缺少了點想像空間,各有優缺。
除上述外,書本還有一項特性,讀書是一項連續性的活動,當我們對未知探索越多,相鄰的效應可能就會出現,認知心理學家基思·斯塔諾維奇(Keith E. Stanovich)認為人類的閱讀能力普遍存在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類似貧者越貧,富者越富的現象,基思認為當我們讀的越多,字彙與知識都將隨之成長,且可以此觸及其他未接觸過的知識,而一開始讀的書少會形成閱讀障礙,造成其他領域的進入困難,與閱讀量多者之差距越拉越大,而影集無法做到這一點,或者說,它根本也不在乎,它只希望你停留在它身上的時間多一點。
影集的目的就是娛樂,因此它想讓你不用思考,不用睡覺,佔據你所有時間。莫頓・韓森教授(Morten T. Hansen)的《高績效心智》有句話是這樣的,如果有人偷了你的錢包,你一定很快就能發覺,但如果有人偷了你的時間,你怎麼能沒感覺?影集就像技巧高超的盜採者,不知不覺的把你的時間變成它的數據。
《娛樂致死》的最後一章「赫胥黎的警告」,作者說「有兩種方法可以讓精神文化枯萎,一種是奧威爾式的——文化成為一個監獄;另一種是赫胥黎的——文化成為一場滑稽戲」。在資訊監禁的中國,他們面對的是奧威爾式的;在資訊流通的西方世界,我們要擔心的是人們在汪洋如海的資訊中變得衝動與自私,只是被動的接收、餵食,刺激、慾望、訂閱造成的永不停歇所塑造而成的文化,而忘記書本曾經帶給我們的平靜。
Facebook : 查思慢想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2會員
75內容數
因為世界很大、很有趣,更希望用多元思維模型來了解不同的事物。 透過不同的角度,讓我們的生活可以更完整一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查理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好人與壞人的界線越來越難判定,私事與公事更是模糊不清,你的意見往往建築在被輿論掏空的地基之上,在這事事公審的年代,我常常覺得自己像一顆旗子,看著新聞媒體給的資訊就要你表態,誰贊成、誰反對,媒體好像拿著摩西的法杖把人們一分為二,有罪或無罪到底誰說了算?
有人對婚姻充滿好奇,有人對婚姻害怕恐懼,也有人對婚姻是又愛又恨。婚姻,其實是一個非常不自然的產物,是人類特別創造出來的一個制度,畢竟你從來沒有看過母花豹跟公花豹說我要離婚,然後還要打官司、分財產的吧?這週剛剛看完果陀劇場的舞台劇《我的大老婆》,因此就來談談對婚姻的想法。
你是那個曾經被說沒大目標、沒狼性、喜歡小確幸的年輕人嗎?為什麼社會總抹煞了年輕人的努力?
只有兩種人會去預言未來,一種是一無所知的人,另一種則是不曉得自己其實一無所知的人。我們給歷史找原因,給未來找理由,但 真的看得透嗎?
平等,這是我們人類創造出來的假想天秤;種族,則是在天擇之後留下的結果。我們真的需要為膚色道歉嗎?
艱苦的人才懂艱苦人的感受。台灣原創影集《做工的人》感動訴說每個人背後的偉大故事。
好人與壞人的界線越來越難判定,私事與公事更是模糊不清,你的意見往往建築在被輿論掏空的地基之上,在這事事公審的年代,我常常覺得自己像一顆旗子,看著新聞媒體給的資訊就要你表態,誰贊成、誰反對,媒體好像拿著摩西的法杖把人們一分為二,有罪或無罪到底誰說了算?
有人對婚姻充滿好奇,有人對婚姻害怕恐懼,也有人對婚姻是又愛又恨。婚姻,其實是一個非常不自然的產物,是人類特別創造出來的一個制度,畢竟你從來沒有看過母花豹跟公花豹說我要離婚,然後還要打官司、分財產的吧?這週剛剛看完果陀劇場的舞台劇《我的大老婆》,因此就來談談對婚姻的想法。
你是那個曾經被說沒大目標、沒狼性、喜歡小確幸的年輕人嗎?為什麼社會總抹煞了年輕人的努力?
只有兩種人會去預言未來,一種是一無所知的人,另一種則是不曉得自己其實一無所知的人。我們給歷史找原因,給未來找理由,但 真的看得透嗎?
平等,這是我們人類創造出來的假想天秤;種族,則是在天擇之後留下的結果。我們真的需要為膚色道歉嗎?
艱苦的人才懂艱苦人的感受。台灣原創影集《做工的人》感動訴說每個人背後的偉大故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當事件發生,所謂鄉民的憤怒撻伐、謾罵,甚至肉搜其家屬,使他們所有的隱私皆攤在陽光之下,接受眾生的檢視與指指點點,甚至將躲在電腦背後,鍵盤上的正義,實際地化作洩憤似的激烈行動,以宣洩心中的不滿時,那樣的作為,是否為能稱作正義? 當新聞媒體的報導,總是嗜血的聚焦在加害者及其家屬身上,並且做出不公正、不客
槍響之後,加害者家屬就能換來平靜的生活,或者,被害者家屬就能遺忘傷,痛,回到正常的生活軌道了嗎? 看完這一集,我想,答案不辯自明……,但這終究不代表死刑不該執行,而是在執行死刑、在犯罪者受到應有懲罰,而受害者家屬得到的正義,且加害者家屬也付出所謂的代價後,要如何將混亂、失控,若有所思、行屍走肉,一味
如果犯下殺人案的是罪人,那麼冷眼旁觀、激動謾罵,又是否為另一種意義上的罪人,哪怕他們從未殺人。 其實,在看完這集之後,越加思考,便越覺得王赦的想法有一定的道理存在。當然,殺人是該受到懲罰,甚至是償命的,在怎麼說以極殘忍的方式剝奪他人不該結束的生命,若不受到應有的刑罰,又有什麼公道、正義可言? 然而,
被留下來的人,才是最痛最難釋懷的人……。 對被害者家屬而言,要面對自己的親人是被不認識的陌生人,強行結束生命,需要多大的勇氣,才能承受這樣的痛、這樣的傷,這樣突如其來,沒有任何預兆,卻狠狠發生的殘酷? 那是時間也無法沖刷的情緒,尤其在看見熟悉的物品、熟悉的場景時,一同經歷過的點點滴滴彷彿未從大腦中淡
因為對精神疾病的誤解、排斥、謾罵,甚至是不肯接受,導致當精神出現問題,而壓力的調節開始失去控制,終於來到情緒最高最高,再也不能承受的最高點時,或許悲劇,就是在這個時候發生。 對於加害者的家屬,尤其是父母而言,如果他們的孩子不是在遭受虐待(無論肢體、言語都是),抑或父母長期失和、爭吵辱罵的環境下長大,
看完一、二集,真的只有沉重,我想,無論是對於加害者家屬,或是受害者家屬,都是一種難以抹滅的痛吧! 然而,要如何預防此類事件的發生,以及如何增進我們對精神疾病患者的了解,不再汙名化,這都是非常急迫且重要的事。 雖然不可否認的是,我是支持死刑的,但在執行之前,真心希望能夠探討究竟是什麼樣的原因,才會造成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當事件發生,所謂鄉民的憤怒撻伐、謾罵,甚至肉搜其家屬,使他們所有的隱私皆攤在陽光之下,接受眾生的檢視與指指點點,甚至將躲在電腦背後,鍵盤上的正義,實際地化作洩憤似的激烈行動,以宣洩心中的不滿時,那樣的作為,是否為能稱作正義? 當新聞媒體的報導,總是嗜血的聚焦在加害者及其家屬身上,並且做出不公正、不客
槍響之後,加害者家屬就能換來平靜的生活,或者,被害者家屬就能遺忘傷,痛,回到正常的生活軌道了嗎? 看完這一集,我想,答案不辯自明……,但這終究不代表死刑不該執行,而是在執行死刑、在犯罪者受到應有懲罰,而受害者家屬得到的正義,且加害者家屬也付出所謂的代價後,要如何將混亂、失控,若有所思、行屍走肉,一味
如果犯下殺人案的是罪人,那麼冷眼旁觀、激動謾罵,又是否為另一種意義上的罪人,哪怕他們從未殺人。 其實,在看完這集之後,越加思考,便越覺得王赦的想法有一定的道理存在。當然,殺人是該受到懲罰,甚至是償命的,在怎麼說以極殘忍的方式剝奪他人不該結束的生命,若不受到應有的刑罰,又有什麼公道、正義可言? 然而,
被留下來的人,才是最痛最難釋懷的人……。 對被害者家屬而言,要面對自己的親人是被不認識的陌生人,強行結束生命,需要多大的勇氣,才能承受這樣的痛、這樣的傷,這樣突如其來,沒有任何預兆,卻狠狠發生的殘酷? 那是時間也無法沖刷的情緒,尤其在看見熟悉的物品、熟悉的場景時,一同經歷過的點點滴滴彷彿未從大腦中淡
因為對精神疾病的誤解、排斥、謾罵,甚至是不肯接受,導致當精神出現問題,而壓力的調節開始失去控制,終於來到情緒最高最高,再也不能承受的最高點時,或許悲劇,就是在這個時候發生。 對於加害者的家屬,尤其是父母而言,如果他們的孩子不是在遭受虐待(無論肢體、言語都是),抑或父母長期失和、爭吵辱罵的環境下長大,
看完一、二集,真的只有沉重,我想,無論是對於加害者家屬,或是受害者家屬,都是一種難以抹滅的痛吧! 然而,要如何預防此類事件的發生,以及如何增進我們對精神疾病患者的了解,不再汙名化,這都是非常急迫且重要的事。 雖然不可否認的是,我是支持死刑的,但在執行之前,真心希望能夠探討究竟是什麼樣的原因,才會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