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數位媒體時代,以下這些行為應該是大家的共同生活:
每天接收雪片般飛來的即時新聞快訊、每天在社群媒體接收片段的圖文訊息(通常粉絲數眾多的都是圖片勝於文字)、每天坐下來就是想看電視、聽廣播、滑手機、滑平板、開電腦、很久沒有看長篇大論的書籍(不是心靈雞湯、勵志書、教科書、輕小說、圖文書)。
娛樂至死這本書並沒有像是他的書封這麼的「娛樂」,波茲曼舉了大量例證,並且沿著美國歷史的軌跡,從古希臘時期到印刷術時期,到電報、新聞、電視時期,用哲學論證的手法寫出人類的生活轉變。
今天只看了半本,但是半本的質量就有很多重要的觀念,波茲曼早在網路崛起時代以前,就完成了這本著作,然而書中的理論,卻並沒有因為時代而過時陳舊,反而更像是一本精準的「預言」。
經典的重要就在於不會因為時代變遷而過時,邊看邊想到現在新課綱在強調的語文能力,包含閱讀、寫作、思辨、語表,這些其實不過就是在數位時代底下的孩子已經逐漸喪失的能力,所以學校才需要從頭教起。我們的社會環境,無法給予人們縝密的思考方式,訊息多半是片段的,缺乏脈絡性的,文章中有舉一個例子,在林肯時代,當時的參選者會發表長達半天的演講,且演講內容富含修辭美感,宛如書面語言,然而公民還是會聚精會神去聆聽,因為書面語言還存在著,人的思考尚未被數位時代變得短淺、片面,所以人自然而然擁有靜下心來去分析、推論、聆聽、閱讀的能力。
為什麼學校要教這些? 某方面來看,其實蠻可悲的,因為我們這一代的人,已經喪失了這些能力,所以才需要從頭教。書籍、文字語言的式微,大眾媒體的興盛,不一定是福,而有可能是禍。我們在不知不覺中習慣了這種學習的模式,逐漸喪失自我思考辨明的能力。
當滑過一則又一則的訊息、新聞、網美貼文時,沒有任何一個是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大部分都是零碎的片段,連我此時寫的這篇文章都,我盡可能使它完整,卻不可能如同專書一樣完整。
每天接受爆炸的資訊量,看起來是資訊流通,什麼都可以從網路學到,但是學到的都只是皮毛,不是自己辛苦鑽研出來的,只是聆聽他人經驗的分享,吸收他人經表述過後的知識,吸收的頂多就是他人的詮釋。但多數的人,卻樂此不疲。
這是一個只看表象的時代,書中提到,以前的總統、律師、社會高階是分子,缺乏圖像的宣傳,所以他們在大街小巷出沒時,多半不會被認出來,然而現在如果要參選,形象的經營與行銷一定是重要的,甚至有些參選人花在廣告行銷自己的時間,比他真的為人民做事還多。除了參政者,普羅大眾也是,在各類平台上百花齊放,經營形象,然而販賣與給予的不過就是日新又新,隨時都可以被取代的劣等資訊。
以下幾段令人印象深刻的句子。
1.商品的品質和效用都不如商品展示的要訣來得重要;因此獲經濟學亞當斯密稱頌,野獸馬克思譴責的資本主義原理,大多數時候其實已無足輕重……經濟與其說是一門科學,倒不如說是一種表演藝術。
2.語言vs影像
柏拉圖在《第七封信》中寫道:「凡智者都不會大膽以語言來傳達他的哲學觀,尤其不會採用永恆不變的語言,好比以書寫記載者便是如此」
3.現今的公共論述內容大半已成為危險的無稽之談……以往在印刷機支配下的美國論述有別於上述狀況,大體而言這些論述都是條理分明、嚴肅而深具理性;在電視的支配下,美國論述已經凋萎且變得荒唐。
4.電子媒體已經徹底改變我們的符號環境,再也無法挽回。如今我們的文化所含資訊、思想和知識論的表現形式,都是由電視而非書面文字來決定。……如今的印刷只是知識論的殘渣,印刷憑藉著電腦和電視螢幕、報紙、雜誌苟延殘喘。
5.從十六世紀的伊拉斯莫斯到二十世紀的艾森斯坦,凡是鑽研閱讀對思維習性有影響的學者都一致認為閱讀過程能培養理性;書寫文字的特色是循序漸進且具有命題,這能助長所謂的「知識的分析管理」。閱讀文字要依循思緒進展,這必須具備相當強的分類、推斷、推理能力。這代表讀者要找出謊言、破除迷惑和過度類化的毛病,並察覺濫用邏輯、嘗試的情況,這也代表讀者要權衡觀念、對照比較各項主張,並能舉一反三。
6.不具備高度的讀寫能力,就不可能成為成熟的公民。
7.從印刷時代進入電報時代:
梭羅在《湖濱散記》中寫道:「我們匆促建設一條從緬因州到德州的電報線路;但這兩州之間恐怕沒有重大消息需要交流……我們迫切想在太平洋挖通隧道,將就世界與新世界的距離縮短幾個星期;但是美國人豎耳聆聽的第一則新聞,或許只是阿德雷德公主染上百日咳」
8.書籍是累積、冷靜探究知識並且組織分析資訊、觀念的絕佳載具。寫書很花時間,讀書也是如此;討論內容和評斷價值,包括臧否表達形式也都要花時間。寫書的目的是要讓思想永存,想要對過去作家所進行的壯闊對話做出貢獻……然而,電報卻要求我們燒毀它所含的內容…….電報只是於傳遞短訊,每則信息很快就被新的信息給取代。消息一波波進出我們的意識,快得不容你評估,也不用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