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社群媒體現象:為什麼我們那麼在意“點讚數”?

2021/07/10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智能社會:進退兩難》是去年在Netflix上映的半紀錄片,解密了社群媒體是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和心理。(延伸閱讀:心理諮商|你也被社群媒體綁架了嗎?
去年我看了一次,今天又看了第二次,有更深刻的感覺,特別是疫情在全球持續的延燒,許多人還是需要在家工作,也因為不能出門,而花更多時間在電腦或手機上。

演算法真的是推薦你喜歡的嗎?

你可能會覺得臉書、IG或是Youtube只是休閒娛樂時的管道,但不知不覺地花了很多時間在上面。透過演算法,這些社群媒體看似好像是推薦給你適合你興趣的主題,但實質上是去“洗腦”你喜歡這些內容,再多次曝光這些內容之後,廣告主和廠商就可以順勢的推薦他們想賣給你的產品。
很有趣的是,這部片邀請到許多過去在社群軟體的工程師,討論他們認為的社群帶給民主社會的災難,其中包含Instagram創立的班底、臉書按讚的開發發想者、Google裡Gmail的發展工程師都現身說法,而這些科技人,反而在生活中會盡量避免或讓家裡的小孩接觸電子產品。(看起來是因為他們知道科技成癮有多可怕,連他們在上班的過程中都不自覺得被影響)

社群媒體可能引發的身心不適

我記得去年有一度我喜歡在Youtube上,看關於社會寫實或殺人類型的事件解說,因為我感性興趣這些殺人犯的社會背景和動機,為什麼他們最後做了這樣的選擇。所以我花看了一部又一部影片,而且有些還是在睡前看的。過了幾天,我老公波爾就問我:昨晚是不是做惡夢?因為我一直說話還有作勢跑步的樣字(在睡夢中)。
他知道我那陣子在看這些血腥寫實的影片,就跟我說不要花太多時間在看,因為已經影響到我的睡眠狀況,這時候我才驚覺這些影片對我的影響,但在看的過程中真的是沈迷的狀態,完全沒有感覺。
這就是社交媒體可怕的地方,它讓你吸收或學習很多東西,但也創造出許多的緊張和焦慮,但你很難發現。

為什麼我們在意點讚數?

紀錄片中也提到「點讚」這個行為的效應,一開始發明”讚“是為了讓使用者可以表達喜歡或給予鼓勵。但當社群發展成熟時,很多人卻會為了自己的讚不夠多、相互比較、甚至在意一些對於自己的言論,而導致自殺和憂鬱症狀的人大量增加,特別是青少年。也或者是引起網路霸凌相關的行為。
而這些點讚數,好像也變成別人認同我們的一個指標,有人喜歡才表示自己是被認同的,如果很少,就表示自己不夠好,但是,為什麼你的好,需要透過別人按讚來同意呢?

對於這些難題,我們可以怎麼辦呢?

片中的科技專家表示:
1.關掉你手機裡APP的通知,可以減少注意力一直被手機拉走
2.不要去看被推薦的影片,有“意識”地去選擇你需要的
3.刪掉社群媒體(根本太難,但這會是最有效的方式)
以這三個建議來說,我覺得完全刪除是最難做到的,特別是如果你本來就有使用社群媒體的習慣。

我“選擇”想要接觸的社交媒體

我自己目前做到的是關掉手機的通知,即便是電子信箱。或是在安裝新軟體時,問我要不要開啟通知,我都選擇一律關閉,因為我一定每天會有時間去看手機,但是我自己“選擇”要去看,而不是因為被提醒,而不由自主的想要去看。
也曾經嘗試過一整天都不要使用手機,隔天去看手機時,真的沒有錯過什麼很重要的事,許多人因為社群媒體不斷的訊息更新,會深怕自己錯過了什麼消息,或沒有跟上現在最流行的時事,變成了FOMO(Fear of missing out)的心態,也就是因為害怕錯過而產生的焦慮情緒。
Clubhouse的崛起或是一些線上課程和演講,讓這種害怕錯失的心理狀態變得更加嚴重,這也是為什麼我沒有使用Clubhouse的主要原因,而且就算真的錯過了,也只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你還是好好的生活著,不需要認為自己錯過了什麼重要的事。
如果你還沒看過這部片,真的可以找一個精神好的時候(因為是辦紀錄片的形式,睡前看應該很容易幾秒入睡),好好的看和思考,使用社交媒體對你的意義是什麼,你是有目的的在使用,還是不由自主的在使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是不務正業邱總監Erica,我是一位諮商心理師|Podcaster|中英翻譯員,在不同的生涯探索過程中,發現分享的正向力量是很大的,透過生活中的經驗還有身邊的人教會我的事,寫成我的心的,分享給有需要的人。
😁追蹤我的粉專 FBIG
🎧 收聽我的節目:不務正業邱總監Podcast
📪歡迎聯繫合作,請合作邀約來信:[email protected]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打賞,在左下方幫我拍手鼓掌,讓我有更多創作的動力!也歡迎你到我的IG、臉書逛逛,或收聽我的 podcas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務正業邱總監/邱意婷諮商心理師
不務正業邱總監/邱意婷諮商心理師
諮商心理師/Podcast 《不務正業邱總監 》主持人 我是Erica,一位曾旅居歐洲五年的不務正業心理師。從英文跨界到諮商、行銷和銷售,希望我的人生體驗,分享生活中的心理學、生涯探索,以及文化差異,讓你對人生有不同的思考角度。 喜歡文章歡追蹤我~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