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這真是本爛書

2020/10/06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矽谷天王彼得提爾從0到1的致勝思考> 是一本完全不知道自己想要表達什麼的書,如果你搜尋 "矽谷" +"Peter Thiel",你會得到95%這本書的內容,感覺就像是TechCrunch或商周的新聞剪輯加上<從零到一>的重點整理,然後整理的真的沒什麼心得,再加上一些亂七八糟的沒意義作文,你就得到了這本浪費時間的東西。
面對這些問題,(帥哥 )團隊承受莫大的壓力,但他們將壓力轉換為助力,讓狂熱的專注力發揮最大槓桿作用。他們全神貫注在快速成長的支付業務上,屏棄什麼都想要的想法 <242之 990>
什麼是沒意義的作文呢?就是我把文章段落擷取出來,把裡面的名詞換成(帥哥),文章可以被毫無違和感的念過去,這種 generic 的字句秤斤賣錢都嫌貴。
其他的內容跳來跳去只是跟Peter Thiel 稍微有點關係就會被寫進去,一提到Peter Thiel有投資Facebook,馬上整章就開始講facebook跟Mark Zuckerburg有多屌,一提到Peter Thiel是有名的 contrarian investor,馬上開始提到史上最厲害的contrarian investor是巴菲特,然後整章又開始講巴菲特多會投資。我到底在看什麼??廢到笑。
如果你沒看過<從零到一>,我會建議你先去看完以後我可以分享我的心得:
我的理解是,Peter Thiel 在史丹佛大學哲學系時深受老師Girard的Mimetic Theory所影響: Girard認為,人與人會產生紛爭是因為太相似,而不是像馬克思主張人與人會產生紛爭是因為差太多。因為我們太相似又會互相模仿,所以我們都會想要同樣的東西,如果每一個人都想要同樣的東西而資源又是有限無法分享的,就會產生紛爭。就好像小朋友搶玩具的原因不是因為那個玩具真的有那麼好玩,而是別人手上的那一個我就是想要。 從這個理論基礎開始建構出,這世界上成功的生意都是獨占(monopoly),而不是高度競爭的紅海,所以才會有 "Competition is for losers” 這句話的由來。所以Peter Thiel 開始去觀察矽谷成功的公司是不是都是獨/寡占,結果發現越是獨佔的公司越說自己市場很小,例如Google每次都會說Yahoo Search 或Bing! 來勢洶洶!然後越是競爭的市場每個人都說自己有夠獨特,例如每一家航空公司都說自己的商務艙有多屌。
於是怎麼逆推出找到寡占的市場或公司成為投資重點,Peter Thiel主張投資一些看起來很偏門的公司,所以才會有 "contrarian investor"的稱號。要想辦法找到寡占的市場,重要的條件就是產品在特定的小市場裡面比第二名來的好上數倍,透過資本的力量就可以快速地讓最好的產品占領更大的市場,達到完全獨佔。例如Apple 推出第一支iPhone的時候明顯的比市面上所有的智慧型手機 (BlackBerry) 來的好非常多,所以馬上就取得巨大市場。其中又以軟體的迭代與Network Effect最容易達到寡占,所以才開始投資軟體。那選中facebook投資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因為facebook在短短10天內在哈佛學生這個群體中達到60%的市佔率。有趣的是,從任何一個商學院的角度來分析,"哈佛學生" 根本是一個小到可以忽略不計的市場,也就是沒有一個估價系統可以說服金融銀行從業人士為什麼facebook值當時的價錢,就算是哈佛學生的60%也不過1000個人在用的軟體,但是Peter Thiel卻可以把自己的思維系統應用到史上最成功的天使投資之一,這就是我認為<從零到一>的想要歸納的。
<從零到一>還有非常多有趣的內容,比如說PE ratio對growth 的不合理性,以及一些真的比較多對創業有理解的人才看得懂的內容,一本好書就是值得在人生的每個時期去回味一下,千萬不要讓這本 <矽谷天王彼得提爾從0到1的致勝思考> 耽誤你寶貴的時間,我寧願拿去看<麻將致勝技巧>。
如果你想要學習Peter Thiel 的世界觀,請多讀幾遍<From Zero to One>,
如果你想要了解Peter Thiel 的哲學背景,請看 <Things Hidden Since the Foundation of the World>。
如果你想要從名人的生活故事中建構出對名人的形象,請再去看再版的 <別鬧了,費曼先生>。
如果你是創業想要了解公司治理,請去看Ben Horowitz的 <The hard thing about hard things>
如果是矽谷文化精神類的,Ben Horowitz有新寫一本還沒翻成中文的 <What You Do Is Who You Are>
"看錯一本書不是看錯一本書,而是失去看一本好書的時間"
— — — 忘記誰說的,沒人說就當我說的
補充,Peter Thiel 的投資與他的理論中,我最不理解的就是對Lyft的投資。Lyft與Uber在共享經濟上是完全競爭市場,在每個城市裡經常會有補貼戰,並不符合寡占企業的邏輯。同樣是共享經濟的範疇內,AirBnb就相對獨佔市場,這些牽扯到共享經濟裡面使用者的使用頻率問題。但是為什麼Peter投資Lyft就沒有好的答案。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Fenix
Fenix
激進,厭世,卻又絕頂聰明的生活熊庹!我是柏克萊高級酸,歡迎來fb留言或私訊聯絡教訓我 https://www.facebook.com/berkeleysour/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