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的「事實」不是事實,而是你的信念而已

更新於 2021/05/14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如果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從小到大很多我們認為的「事實」,其實只是我們自己的「觀點」或「信念」而已。
舉個例子,我們從小就被教育「生病了要趕快看醫生,吃藥才會好」,電視廣告上也常常播送「感冒要吃藥」的訊息,於是我們便形成了「身體不舒服要趕快吃藥」的信念,並且根深蒂固地相信「事實就是如此」。然而這樣的信念似乎讓我們遺忘了身體本身自有的自癒能力,讓我們忽略了身體與心靈相應的平衡,導致我們直線性地把「生病」與「吃藥」連結在一起,形成了固化的思維。
再舉個例子,歷史上的女性確實多次受到男性的壓迫、暴力或威脅,導致女性背負著痛苦與恐懼。直至今日,在追求女權平等時,我們偶爾還是會聽到類似「都是你們男性害的」這樣的呼聲,形成了「集體受害者」的信念。
如果我們把範圍縮小到日常生活的話,諸如「男女吃飯一定要AA制」、「我要認真工作賺錢才能擁有高品質生活」、「追求物質是俗氣的表現」等都是一種信念。包含平常我們對自己的喊話:「這件事情難度太高,我做不到」、「我大概這輩子交不到女朋友了」、「這個社會就是這樣,現實就是如此」、「只有我才是清流」也是一種信念,它們都不是所謂的「事實」,充其量只是我們自己的「觀點」而已。
但擁有這些信念就是錯的嗎?我覺得生病就是要吃藥,難道不行嗎?
信念沒有對錯之分,只有適不適合的差別而已。我們當然可以繼續保有自己的信念,但要記得的是,信念就如同我們腦袋裡的投影機般,在我們周遭外圍環境投射出「外境實相」,是我們的信念去引發了我們的經驗。如同前面所舉例的,女性若帶著「我們是被男性害的」這樣的信念,就形成了類似「受害者」的外境實相,導致她們更容易陷入迫害、痛苦跟焦慮中,甚至以此作為她們的身分認同。
如果你明白這個世界的樣貌跟自身的體驗都是「自己的信念」創造出來,那麼你就會明白「信念」之於我們是多麼的重要。我們每個人就像是活在自己的小宇宙一樣,外在的景象個個都是自己的信念反射而成,你看花是花、你看鳥是鳥,你看自己是渣就是渣,你認為歲月靜好,那就是美好。
當你認為「我辦不到」時,那你所投射而出的狀態就會是「你從事某件事情是困難的」,你反而被你自己的信念給綁住了。若你認為「我能夠創造我想要的生活」,那麼這樣的信念就會支撐著你去創造你要的事情。適合你的信念帶你飛翔,不適合你的信念就成了綑綁自己的網。
所以我們最後要進一步提醒自己:「即使我相信,它也未必是真的。」就像手機秀逗了會想替換,不合時宜的信念也可以選擇淘汰,你總不會想一直帶著舊思維過一輩子吧?在自我覺察的過程中,你會發現有些信念是你自己的,有些不是你自己的,信念也不會恆久不變,挖到不適合自己的信念,就調整它、汰換它,因為你所相信的並非完全不能推翻。這是一段循序漸進的過程,你能為你自己重新找回力量與智慧,一步步走向豐盛。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並非只有做某些事情才顯得靈性,生活裡各個層面都與靈性相關,任何小事都可能有助於自身的靈性成長。期能透過自身體驗或他人的經驗,喚醒大家的內在意識,一起看見自身靈魂的美,好好體驗世上繽紛的一切。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長期以來,我們已經很習慣透過頭腦來思考、發想、理解、分析一切事物真相。的確,頭腦是台強大的資訊處理器,他能夠為我們綜整資訊,為我們分析利弊得失,藉由掃描過往經驗以及對未來的揣測,來處理每個當下遇到的情境。
為什麼信念創造實相?為什麼同樣的世界每個人看見的樣貌不盡相同? 舉個例子,假設路上看到糞便上插著一朵玫瑰花,有人會注意到那坨糞便而對眼前的景象感到作嘔反胃,抱怨它又臭又礙眼;但也有人會注意到那朵玫瑰花,為它嬌豔欲滴的樣貌所著迷,並驚訝於即使插在糞便上依然不減其典雅之姿。
曾經的我還蠻在乎任何事情的「意義」所在。若我找不到某件事的意義在哪,無法與之共鳴(而且還逼著自己去做時),我會感到非常恐懼與挫敗。
我們來自同一個源頭,我們是完美的,是神性的。我們為了某些目的與任務,各自以不同方式在不同星球上經歷不同的輪迴轉世,去學習、成長、體驗。無論我們落腳在哪裡,我們來自同一個地方,都是整體的一部份,我們都是「一體」的,沒有誰是被單獨切開來的「另一體」,也沒有人註定是孤獨寂寞的。
幾個月前我的生活嚴重卡住,那時的我手頭上正在做A事情,但我私心想做B事情,只是A事情比較主流,儘管內心百般不願,我還是硬著頭皮做下去,沒想到換來非常強烈的抑鬱感與挫敗感,整個生活停滯不前,連起床都沒動力,尤其是當小我心智的聲音與內在靈魂的聲音嚴重打架時,整個人在舊思維與新思維擺盪之間幾乎快崩潰。
我並不是完全正能量的人,日常生活時,我還是像個世俗小女孩一樣,沒什麼特別突出的光環,充其量只是多了一份意識而已。正能量可以自然而然,也可以刻意營造,而我有時會擺盪在兩者之間,端看當下的我擁有什麼樣的意識去呈現什麼樣的「自己」。 比起一直講些正能量雞湯,我覺得生活裡或大或小的笨拙跌跤—那些日常瑣碎鳥事
長期以來,我們已經很習慣透過頭腦來思考、發想、理解、分析一切事物真相。的確,頭腦是台強大的資訊處理器,他能夠為我們綜整資訊,為我們分析利弊得失,藉由掃描過往經驗以及對未來的揣測,來處理每個當下遇到的情境。
為什麼信念創造實相?為什麼同樣的世界每個人看見的樣貌不盡相同? 舉個例子,假設路上看到糞便上插著一朵玫瑰花,有人會注意到那坨糞便而對眼前的景象感到作嘔反胃,抱怨它又臭又礙眼;但也有人會注意到那朵玫瑰花,為它嬌豔欲滴的樣貌所著迷,並驚訝於即使插在糞便上依然不減其典雅之姿。
曾經的我還蠻在乎任何事情的「意義」所在。若我找不到某件事的意義在哪,無法與之共鳴(而且還逼著自己去做時),我會感到非常恐懼與挫敗。
我們來自同一個源頭,我們是完美的,是神性的。我們為了某些目的與任務,各自以不同方式在不同星球上經歷不同的輪迴轉世,去學習、成長、體驗。無論我們落腳在哪裡,我們來自同一個地方,都是整體的一部份,我們都是「一體」的,沒有誰是被單獨切開來的「另一體」,也沒有人註定是孤獨寂寞的。
幾個月前我的生活嚴重卡住,那時的我手頭上正在做A事情,但我私心想做B事情,只是A事情比較主流,儘管內心百般不願,我還是硬著頭皮做下去,沒想到換來非常強烈的抑鬱感與挫敗感,整個生活停滯不前,連起床都沒動力,尤其是當小我心智的聲音與內在靈魂的聲音嚴重打架時,整個人在舊思維與新思維擺盪之間幾乎快崩潰。
我並不是完全正能量的人,日常生活時,我還是像個世俗小女孩一樣,沒什麼特別突出的光環,充其量只是多了一份意識而已。正能量可以自然而然,也可以刻意營造,而我有時會擺盪在兩者之間,端看當下的我擁有什麼樣的意識去呈現什麼樣的「自己」。 比起一直講些正能量雞湯,我覺得生活裡或大或小的笨拙跌跤—那些日常瑣碎鳥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讓你哭的不是一句話,是相似的經歷,是一直無處安放的委屈,是你始終不被愛的事實。​ 這世界本就沒有任何一句話,可以令你脫胎換骨,真正讓你清醒和長大的,只能是一段經歷。​ 你看了又看,也只是想找一個替你說故事的人。
Thumbnail
本書從導言就引起我的興趣,「你可以每天冥想、閱讀成長書籍、想日記自省但沒有什麼作為,那有什麼用?你可能成為個人成長癮君子而不自知,彷彿人生只要有這些腦中的知識就夠了,但事實並非如此。你可能只是不想再因未達成目標而受到打擊。」是不是很當頭棒喝。
Thumbnail
宗教信仰以事實為依據,但是不同的信徒對事實的依賴程度不同。許多神學家、信徒面對不合科學、不合事實的批評,尤其神存在的論證,不但大聲反駁,還挖空心思來對招。可見他們真的在乎宗教說法的真假,而不只是把宗教說法當成心裡受用的虛構故事。神學家常兩面討好,面對學者就說是寓意,面對平信徒就說是事實。
Thumbnail
演化論的證據最少跟菌源說一樣強,許多信徒卻執意不信演化論,卻幾乎沒有人懷疑細菌致病;可見信徒雙重標準,不信演化論,是出於宗教因素。而且完全沒有斟酌餘地:「什麼都無法叫我放棄信仰。」這種盲目、不理性的態度跟科學家截然相反。
Thumbnail
《聖經》有許多故事,作者的動機就算不是寫歷史,最少預期讀者當歷史看。這些史事的背後當然有宗教含意,但史事就是史事。然而,時移世易,觀念、知識進步了,仍然照字面解就有種種問題,於是才認為直解是拘泥文字,設法把經文重新詮釋,而有些本來照字面解的故事就變成比喻。這是宗教經典的詮釋史上不斷重複的現象。
Thumbnail
「神存在」是事實的假設,而事實是需要證據的。調查顯示,大部分基督徒看《聖經》都照字面意思解,而不是把天堂、地獄當比喻。相容論者和某些無神論者常為宗教開脫,把某些罪行的明顯宗教動機看成政治、社會問題;因為他們誤以為信仰的說法跟現實世界無關。信徒往往隨意決定哪些經文直解,哪些經文是比喻,都能自圓其說。
Thumbnail
宗教說法有許多是對現實世界的描述,以現實世界的事實為根據,所以是可能驗證的。宗教影響越大,其事實根據越應該受檢驗。科因強調「宗教信仰基於事實陳述」這一點,因為許多宗教說法被人指出不實時,信徒往往推說「那是比喻」、「那不重要」。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讓你哭的不是一句話,是相似的經歷,是一直無處安放的委屈,是你始終不被愛的事實。​ 這世界本就沒有任何一句話,可以令你脫胎換骨,真正讓你清醒和長大的,只能是一段經歷。​ 你看了又看,也只是想找一個替你說故事的人。
Thumbnail
本書從導言就引起我的興趣,「你可以每天冥想、閱讀成長書籍、想日記自省但沒有什麼作為,那有什麼用?你可能成為個人成長癮君子而不自知,彷彿人生只要有這些腦中的知識就夠了,但事實並非如此。你可能只是不想再因未達成目標而受到打擊。」是不是很當頭棒喝。
Thumbnail
宗教信仰以事實為依據,但是不同的信徒對事實的依賴程度不同。許多神學家、信徒面對不合科學、不合事實的批評,尤其神存在的論證,不但大聲反駁,還挖空心思來對招。可見他們真的在乎宗教說法的真假,而不只是把宗教說法當成心裡受用的虛構故事。神學家常兩面討好,面對學者就說是寓意,面對平信徒就說是事實。
Thumbnail
演化論的證據最少跟菌源說一樣強,許多信徒卻執意不信演化論,卻幾乎沒有人懷疑細菌致病;可見信徒雙重標準,不信演化論,是出於宗教因素。而且完全沒有斟酌餘地:「什麼都無法叫我放棄信仰。」這種盲目、不理性的態度跟科學家截然相反。
Thumbnail
《聖經》有許多故事,作者的動機就算不是寫歷史,最少預期讀者當歷史看。這些史事的背後當然有宗教含意,但史事就是史事。然而,時移世易,觀念、知識進步了,仍然照字面解就有種種問題,於是才認為直解是拘泥文字,設法把經文重新詮釋,而有些本來照字面解的故事就變成比喻。這是宗教經典的詮釋史上不斷重複的現象。
Thumbnail
「神存在」是事實的假設,而事實是需要證據的。調查顯示,大部分基督徒看《聖經》都照字面意思解,而不是把天堂、地獄當比喻。相容論者和某些無神論者常為宗教開脫,把某些罪行的明顯宗教動機看成政治、社會問題;因為他們誤以為信仰的說法跟現實世界無關。信徒往往隨意決定哪些經文直解,哪些經文是比喻,都能自圓其說。
Thumbnail
宗教說法有許多是對現實世界的描述,以現實世界的事實為根據,所以是可能驗證的。宗教影響越大,其事實根據越應該受檢驗。科因強調「宗教信仰基於事實陳述」這一點,因為許多宗教說法被人指出不實時,信徒往往推說「那是比喻」、「那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