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 三點下午茶] 產品經理如何快速瞭解新公司的產品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這是Evonne跟你一起PM三點下午茶的第三天,今天想聊的主題是-- 我是一個剛加入新公司的產品經理,請問有什麼方法可以快速瞭解新公司的產品呢?

以下是我的三個重點:

第一個重點:瞭解產品的使用者旅程以及對應功能

第二個重點:如何瞭解產業?從上游、下游、競爭者、互補品來看

第三個重點:瞭解產品的開發進度、上下游窗口,以及過去的「債」

第一個重點:瞭解產品的使用者旅程以及對應功能

很多產品經理在熟悉產品的第一步應該是去「玩一下產品的各功能」,但是產品裡面有這麼多功能,茫茫大海,該從哪邊玩起呢?玩了好像也沒什麼感覺?

我自己的做法是,先不玩產品,先去思考:「使用者有什麼樣的需求,會怎麼樣使用這個產品」,再把這個需求和產品的對應功能連結起來。

以蝦皮為例,打開app琳瑯滿目,隨便點點看看其實沒感覺,也可能漏掉重要功能,我會先列以下的簡單旅程:

1)我想買某個產品 → 2)到蝦皮上搜尋 → 3)找到一大堆商家,大致看圖以及價格瀏覽 → 4)點進去看細節 → 5)覺得不錯,加入購物車 → 6)選擇要結帳的商品下單 → 7)選擇寄送方式與地址 → 8)付款 → 9)成功後查詢訂單狀態 → 10)到貨後收到取貨通知或是郵差通知 → 11)取貨完成,訂單完成

這還能延伸出不同用戶的旅程:

1)我不知道買什麼產品,只是無聊打開APP看看 → 2)看到首頁有限時特賣,來看看有沒有便宜的 → 3)看到不錯的,趕緊下單 → (然後回到上面的付款流程)

列出這個用戶旅程的好處有幾個:

  1. 帶著問題意識與目的看產品:從顧客的角度以及他/她要完成的任務出發,等於是「帶著目的來看這個產品」,對於整體流程的理解以及易用程度、能不能協助顧客完成任務會更有感,說不定你還能因此提出不錯的問題或提案
  2. 優先順序與必要流程清楚:區分出「一定會經過的旅程」(例如結帳以及物流),還有「不同需求用戶,可能不同的旅程」(例如搜尋或是限時特賣),一定會經過的旅程,優先順序通常比較高,可以先從那邊瞭解起
  3. 不會漏掉重要功能:在列完剛剛的流程後,你會發現有些環節不是「產品功能」,而是整個系統要提供給用戶的服務,例如物流還包含實體到貨的通知、訂單狀態以及取貨,這些內容在單純「玩產品」可能會忽略,但其實是系統的核心能力
  4. 區分使用者profile以及需求:這樣的做法可以進一步區分出不同使用者的旅程,更瞭解不同功能的使用者目標,之後在設計功能時更能夠根據這些目標思考,也能根據使用者的數量或是公司想經營的目標客群,來決定功能的優先順序

即使是B2B的產品也能這樣做,只是因為產品的利害關係人和使用角色可能很多,可以先跟業務瞭解一下使用者一般都怎麼使用這個產品,做決策的關鍵點是什麼,對於後續進入狀況會很有幫助。

第二個重點:如何瞭解產業?從上游、下游、競爭者、互補品來看

瞭解產品這個「點」之後,我們可以進一步從宏觀產業的「面」來理解這個產品,這個面由幾條線組成

  1. 供給線:也就是上游關係,上游指的是,你的公司有沒有關鍵原料,供應商是那些公司,他們是集中還是分散
  2. 銷售線:也就是下游關係,下游指的是,你的產品提供給誰、怎麼提供,是否經過代理或經銷商等通路,是依賴少數客戶還是多數客戶,他們是怎麼分布的
  3. 競爭線:和你站成一列,面對一樣的客戶、提供類似服務的競爭者有哪些人,這些公司未必是很清楚的競爭者,可能也包含「替代品」,例如蝦皮是電商,他狹義的競爭者是其他電商公司,但其實消費者做購買決策時,「實體店」也是客戶的選擇,因此要一併去瞭解
  4. 夥伴線:你的產品有沒有「互補品」,要一起使用才能對顧客產生價值?提供互補品的公司,就是你的夥伴,例如我之前做監控軟體,重要的合作夥伴就是「攝影機」廠商,而且攝影機廠商對市場的推進能力常常很強大,如果能找到不錯的夥伴一起擴張市場,能省下很多力氣

第三個重點:瞭解產品的開發進度、上下游窗口,以及過去的「債」

在大致瞭解使用者以及市場概況之後,你就能去跟內部團隊溝通啦!這三點是有順序的,會建議先搞懂使用者和產業,再去找團隊溝通進度細節(但也不要隔太久,而且碼頭還是要先拜的),這樣你的溝通才會有「底氣」,也能給出新的洞見,至少更容易問出「好問題」,可以很快建立跟團隊之間的信任感。

跟團隊這邊要瞭解的是,

  1. 目前是不是有正在運行的專案、開發進度是什麼、開發流程是什麼
  2. 你在工作上要取得資訊以及溝通的「上游」以及「下游」窗口是什麼,
  3. 有沒有目前正在處理的棘手問題、客人抱怨最多的問題

知道這些問題,你就可以大概摸出之後要跟那些人協作、那些問題你需要盡快研究、解決。但要注意的是,不要「新官上任三把火」,急著質疑流程,甚至想改變作法,很多事情會是那樣,都有錯縱複雜的原因,先跟著跑過一次,也建立起團隊的信任,之後推動改變才容易。

其實這題問的是「新上任的PM如何熟悉產品」,但新上任的PM還有許多其它要注意的事情,例如跟利害關係人建立信任關係、和老闆建立預期等等,如果有更多人想知道,我再來分享吧,歡迎提問!(提問表單連結點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商業思維學院的沙龍
17會員
4內容數
2020/10/11
沒PM經驗怎麼轉職成為產品經理?年齡是問題嗎? 第一個重點:自己為什麼要當PM 第二個重點:自己想當什麼樣的PM、長期的職涯發展規劃是什麼 第三個重點:從「專案管理能力」與「兩隻腳」-行業資源與工作職能當中找到優勢
Thumbnail
2020/10/11
沒PM經驗怎麼轉職成為產品經理?年齡是問題嗎? 第一個重點:自己為什麼要當PM 第二個重點:自己想當什麼樣的PM、長期的職涯發展規劃是什麼 第三個重點:從「專案管理能力」與「兩隻腳」-行業資源與工作職能當中找到優勢
Thumbnail
2020/10/11
PM應該如何抓對預估銷量呢? 在回答問題之前,首先要釐清問題是什麼,我覺得與其回答如何抓對預估量,更有價值的是來討論,預估銷量的目的是什麼、估完之後要做什麼事,以下是今天的三個重點: 第一個重點:預估銷量的目的 第三個重點:預估銷量,然後呢?
Thumbnail
2020/10/11
PM應該如何抓對預估銷量呢? 在回答問題之前,首先要釐清問題是什麼,我覺得與其回答如何抓對預估量,更有價值的是來討論,預估銷量的目的是什麼、估完之後要做什麼事,以下是今天的三個重點: 第一個重點:預估銷量的目的 第三個重點:預估銷量,然後呢?
Thumbnail
2020/10/11
常常說產品經理要站在用戶、老闆、工程師的角度去思考,才能夠推動事情,但實際要做起來還是很困難,有沒有什麼比較具體的方法? 「改變工作流程」這件事,最大的問題從來都不是「什麼樣的工作流程最高效」,而是「如何讓其中的利害關係人都願意接受改變」,這樣做的第一步,就是先讓大家意識到問題存在。
Thumbnail
2020/10/11
常常說產品經理要站在用戶、老闆、工程師的角度去思考,才能夠推動事情,但實際要做起來還是很困難,有沒有什麼比較具體的方法? 「改變工作流程」這件事,最大的問題從來都不是「什麼樣的工作流程最高效」,而是「如何讓其中的利害關係人都願意接受改變」,這樣做的第一步,就是先讓大家意識到問題存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產品履歷 產品履歷是指一個產品從設計、生產、銷售到售後服務的所有資料。它是產品管理的重要工具,可以幫助企業提高產品品質、分析市場表現、提供售後服務。 產品履歷通常包括以下內容: 商品編號:是產品的唯一識別碼,用於追蹤產品的所有流程。 創意編號:是產品的創意來源,相關的圖稿、文字、圖像等。
Thumbnail
產品履歷 產品履歷是指一個產品從設計、生產、銷售到售後服務的所有資料。它是產品管理的重要工具,可以幫助企業提高產品品質、分析市場表現、提供售後服務。 產品履歷通常包括以下內容: 商品編號:是產品的唯一識別碼,用於追蹤產品的所有流程。 創意編號:是產品的創意來源,相關的圖稿、文字、圖像等。
Thumbnail
C 端和 B 端產品經理有什麼差異?產品思維和工作思維有哪些轉變?要如何補足 B 端產品思維?這篇想記錄近期從 C 端轉到 B 端產品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C 端和 B 端產品經理有什麼差異?產品思維和工作思維有哪些轉變?要如何補足 B 端產品思維?這篇想記錄近期從 C 端轉到 B 端產品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在競品比較時常會聽到「最 OO 的產品」、「一講到 OO 就想到它」,那產品定位該如何設定?又要如何和產品路線圖結合?這篇想拆解我目前的產品思維。
Thumbnail
在競品比較時常會聽到「最 OO 的產品」、「一講到 OO 就想到它」,那產品定位該如何設定?又要如何和產品路線圖結合?這篇想拆解我目前的產品思維。
Thumbnail
那些把產品上架到通路的業務都怎麼做?   這篇文章是想寫給還沒有把產品賣給實體的供應商。如果你還沒有開始跟實體通路做生意,或是千方百計努力想嘗試把商品提報給通路採購,卻無老是被拒絕的業務們! 相信你讀完這篇文章後,一定可以產生新的想法。 若你還想知道更多進軍美國零售通路的秘密,推薦這本好書給大家。
Thumbnail
那些把產品上架到通路的業務都怎麼做?   這篇文章是想寫給還沒有把產品賣給實體的供應商。如果你還沒有開始跟實體通路做生意,或是千方百計努力想嘗試把商品提報給通路採購,卻無老是被拒絕的業務們! 相信你讀完這篇文章後,一定可以產生新的想法。 若你還想知道更多進軍美國零售通路的秘密,推薦這本好書給大家。
Thumbnail
就跟感冒藥斯斯有兩種,同樣稱為「產品經理」的工作,工作內容與技能樹也會因為產業、公司別有很大差異唷。在此舉出三種大家可能比較熟悉的產品,說明三類產品經理的職務內容與比較,幫助求職者或轉職生們上對船 :)
Thumbnail
就跟感冒藥斯斯有兩種,同樣稱為「產品經理」的工作,工作內容與技能樹也會因為產業、公司別有很大差異唷。在此舉出三種大家可能比較熟悉的產品,說明三類產品經理的職務內容與比較,幫助求職者或轉職生們上對船 :)
Thumbnail
本來是計劃十月中上傳這篇文章,但一直在思考如何下筆才不會害到別人😅,畢竟自己也在摸索中。 原本想的是和我哥一起,结果他說你自己先開一個。 上次開淘寶時也這樣,這次又🙄...... 好吧,其實我已經註冊蝦皮快一個月了,只是一直沒時間上去研究。 雖然我有點淘寶經驗,但蝦皮的規則略有不同,目前我感覺還
Thumbnail
本來是計劃十月中上傳這篇文章,但一直在思考如何下筆才不會害到別人😅,畢竟自己也在摸索中。 原本想的是和我哥一起,结果他說你自己先開一個。 上次開淘寶時也這樣,這次又🙄...... 好吧,其實我已經註冊蝦皮快一個月了,只是一直沒時間上去研究。 雖然我有點淘寶經驗,但蝦皮的規則略有不同,目前我感覺還
Thumbnail
我是一個剛加入新公司的產品經理,請問有什麼方法可以快速瞭解新公司的產品呢? 以下是我的三個重點: 第一個重點:瞭解產品的使用者旅程以及對應功能 第二個重點:如何瞭解產業?從上游、下游、競爭者、互補品來看 第三個重點:瞭解產品的開發進度、上下游窗口,以及過去的「債」
Thumbnail
我是一個剛加入新公司的產品經理,請問有什麼方法可以快速瞭解新公司的產品呢? 以下是我的三個重點: 第一個重點:瞭解產品的使用者旅程以及對應功能 第二個重點:如何瞭解產業?從上游、下游、競爭者、互補品來看 第三個重點:瞭解產品的開發進度、上下游窗口,以及過去的「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