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美國: 環境科學家工作內容-學校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這篇文章其實不是單講環境科學,應該適用於大部分學術界Research Scientist的職位,之前魯叔有寫了兩篇相關的文章大致討論Research Scientist在幹嘛,但是在這裡我想詳細講一下Research Scientist週間的生活是怎樣,會分成學術界,政府機關,跟工程顧問界,魯叔沒在米國拿過tenure-track faculty,但是當過Research Scientist,小計畫PI($100K左右),也正式在研究所開過課程,帶過學生,拿到台灣tenure-track faculty的職缺,也跟當時"台灣同事"討論幾個月,自己準備了將近半年,最後家庭因素沒有回台灣就任,加上tenure-track faculty的同事朋友,根據這些東拼西湊的經驗,大概可以幫大家勾勒一個不那麼完美的學術界Research Scientist的詳細工作內容,我自己是覺得跟tenure-track faculty應該已經蠻相近了。

重點一: 在米國能獨當一面的學界科學家或多或少都要加班,我其實非常佩服能長期在學界生活的人,當壓力集於一肩時,看著學生生活費,尤其是像魯叔這樣平庸的學者,那個責任之巨大,在我脫離學校五年之後,真的完全無法想像。大多數學校junior faculty 不用上課或是有減免,但是一個學分的課一個星期的工作量對我來講相當於五小時,一門正常三學分的課相當於十五小時,我在有教課的狀況下每星期工作量大約在50-55小時;簡單這樣講啦,三學分的課正常來說就是3-3.5小時的上課時間+2小時的open hour,有出作業小考等時間,可能有1-2小時跟助教溝通的時間,我通常是兩週一次報告兩周一次小考,這樣簡單算起來就七小時,雖然第一個星期的課會在開學前就備好,我自己是覺得三個小時的課,備個7-8小時不為過啦,尤其是在你第一次教學的時候,後面可能會輕鬆一點,期考、期末報告的批改都不是助教能做的,雖然我兩次課程的人數都不多大約2X-3X人,但是這些東西改起來也是爆炸,所以三學分的課,每週花在上課相關的時間15小時絕不過分。

新研究文章的閱讀5–10小時,研究計劃書3–5小時,研究相關,我當初只有一個學生,我們每星期討論超過八小時是有點比較特例,以我博班狀況來說大概老師每星期跟每個學生討論時間不會超過兩小時,但是像我老闆有八個學生,他一星期至少要花10-15個小時跟他研究室的學生討論研究,自己的論文撰寫、review,數據分析,以我自己當reseach scientist大概15-20小時左右,再加上行政會議要開,算保守一點這樣隨便加起來,你只要有帶超過四個學生,手頭的計畫不穩定,每個月要焦頭爛額找錢,要教至少一門課,那你每周工作時數就是55小時起跳,而且沒有加班費,這還不算你的學術研討會,這邊不是勸退啦,只是你要持續走這條路,真的要有過人的毅力,我現在正常業界工班每周40小時,領的錢可能還比學經歷差不多的學術體系朋友高10-20%,走學術界辛酸真的無人知,但是只要你喜歡沒什麼不可以,成功把文章發到頂尖期刊,很多人引用,在業界我覺得沒那麼容易比擬的。

重點二: 錢、錢、錢,如果你是初出廬山的年輕科學家,tenure-track faculty 大多會給一筆不錯的起始經費,大概夠你維持實驗室兩到三年,如果你不是,很抱歉你就跟我當初一樣,每天看著有哪邊有RFP,看有沒有辦法投,沒有錢,沒有學生就沒有研究能量,那你就進入更拿不到經費的一個惡性循環,有些經費限制又很多譬如NSF你每年只能規畫三個月的薪水,很多研究中心的薪水,是從你研究經費來的,所以這種NSF計畫,即便計畫一年一百萬,也只能付給你三個月的薪水,當然相對來說蠻多其他經費是可以規劃到蠻高比例的年薪,我跟我之前UNC的前輩討論過,我們都在研究中心的Scientist他是Research professor,如果沒有中心補助的話,他一年必須要找到80萬左右非NSF或是NIH的經費,大概要三份proposals,如果研究中心有幫忙薪水,那大概要兩份,一份20–30萬proposal從想法開始到拿到錢240小時真的不誇張,就回到剛剛說的時間的問題,很多運氣好的朋友拿到tenure-track position從還沒就職就開始在找錢了,他們還是相對來說有升等壓力,不會寫proposal走這條路會超級辛苦,我自己就是一個例子XD。

重點三: 個性要好!!!!一般人跟同事相處通常都是蠻融洽的,但是跟課堂上的學生或是實驗室的學生,可就不一定囉,只是課堂上的學生會對你評分,而這些評分都是你將來升等的重要依據,所以學生緣很重要,你不能因為學生問蠢問題你就拒絕回答他,你不能因為你不耐煩就顯出厭惡,實驗室的學生也許在大方向對你沒辦法有任何威脅,不過我看過,學生跟老師吵架,結果那個東西只有那個學生會做,學生一離開實驗室老師計畫開天窗,大部分人都不會那麼誇張啦,只是如果你計畫在時間壓力下,研究室人員又因為心情不好做實驗進度緩慢,或偷偷竄改數據,而你不知道,小則影響你計畫進度報告,大則毀了你的學術信用,所以要時時照顧學生心理生理狀況,讓他們能正常地度過他們的學程,繳出跟預期相去不遠的研究結果就好了XD。

這是大概我自己體驗的傳統學科在學術界的工作實況,超時的工作負荷,相較低廉的薪水,一般來說junior scientist/faculty大概在68-75K左右到頂也差不多120-130K,在強調一次這是傳統學科喔!!理性不戰XDD。除了工作上的壓力,還要照顧學生;我覺得你有熱忱一定是做得來,我都可以博士畢業後在學術界混了六年,以我那麼菜的水準,相信我你也一定可以,只是做不做得開心要看施主你自己,真的是在一條得道的路上你必須不計得失慢慢向前,當然如果你研究水準很高就不在我討論中囉XDD。祝各位教學愉快,期刊爽發!!!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iaoyan Huang的沙龍
15會員
33內容數
小黃在美國生活十幾年,累積累積一堆生活上,研究所修課,找工作,工作上相關的資訊,我盡我所能跟大家分享,也希望聽見大家的反饋,Little Yellow in USA (LYUSA)
Jiaoyan Hua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9/29
魯叔之前大略談過幾個買房子之前要注意的事情,那個主題還沒講完,只是最近爆幹忙,本來想把那個部分寫完再來寫買車的事情,雖然說今年好像台灣來米國的人變少了工作讀書的人變少了,但是還是在PTT上面看到不少發文詢問美國買車建議的文章,這個主題跟買房子相比我是有相對比較多經驗的,所以在文章撰寫的過程比較輕
Thumbnail
2020/09/29
魯叔之前大略談過幾個買房子之前要注意的事情,那個主題還沒講完,只是最近爆幹忙,本來想把那個部分寫完再來寫買車的事情,雖然說今年好像台灣來米國的人變少了工作讀書的人變少了,但是還是在PTT上面看到不少發文詢問美國買車建議的文章,這個主題跟買房子相比我是有相對比較多經驗的,所以在文章撰寫的過程比較輕
Thumbnail
2020/08/12
看了自己Medium的後台資訊,發現我的讀者對於學術研究相關文章有很大的興趣,其中有篇文章點閱率超高,我在猜測是不是大家比較喜歡閱讀跟美國讀書、學術研究過程的相關文章,雖然說今年也許只有極少部分的國際學生能來美國進修,但是正在讀文章的你,或許想知道更多,在美國攻讀研究所跟台灣的高等教育有什麼不
Thumbnail
2020/08/12
看了自己Medium的後台資訊,發現我的讀者對於學術研究相關文章有很大的興趣,其中有篇文章點閱率超高,我在猜測是不是大家比較喜歡閱讀跟美國讀書、學術研究過程的相關文章,雖然說今年也許只有極少部分的國際學生能來美國進修,但是正在讀文章的你,或許想知道更多,在美國攻讀研究所跟台灣的高等教育有什麼不
Thumbnail
2020/07/06
魯叔在美國博班畢業之後,找到工作的第一年存了一點錢,幫自己換了人生第一台新車,因為居住的城市冬天會下雪 最後選了2012 Subaru Legacy 2.5 P
Thumbnail
2020/07/06
魯叔在美國博班畢業之後,找到工作的第一年存了一點錢,幫自己換了人生第一台新車,因為居住的城市冬天會下雪 最後選了2012 Subaru Legacy 2.5 P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台灣的大學教授除了要教書之外,還要做研究、做計畫,甚至有時還要兼任行政職,但在教授被壓縮的時間中,反而犧牲學生的教學品質。許多用心教學的老師在現行制度下,更是無法得到回報。 我們應該有更細膩的分工,讓研究與教學能夠互補,也應該鬆綁教授的升等制度,讓兩者都能成為升等的依據。
Thumbnail
台灣的大學教授除了要教書之外,還要做研究、做計畫,甚至有時還要兼任行政職,但在教授被壓縮的時間中,反而犧牲學生的教學品質。許多用心教學的老師在現行制度下,更是無法得到回報。 我們應該有更細膩的分工,讓研究與教學能夠互補,也應該鬆綁教授的升等制度,讓兩者都能成為升等的依據。
Thumbnail
學生看到補習班老師在台上賣力表演,其實背後很多辛苦。 (1)俗話說: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準備上課的時間,比起上課時間多到難以相信。當然有些家教班老師,一天只上四小時的課,狹義的準備時間,就是課前的休息。即便隔天我只上晚上四小時,前一天要早睡、起床早餐後運動、午休、用餐、休息、…,也只為晚上四小時
Thumbnail
學生看到補習班老師在台上賣力表演,其實背後很多辛苦。 (1)俗話說: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準備上課的時間,比起上課時間多到難以相信。當然有些家教班老師,一天只上四小時的課,狹義的準備時間,就是課前的休息。即便隔天我只上晚上四小時,前一天要早睡、起床早餐後運動、午休、用餐、休息、…,也只為晚上四小時
Thumbnail
念研究所其實有點類似於進入職場,透過出國留學,除了可以拿到學位之外,也可以實習一下在當地長居的感覺。 最近回到台灣,一方面是為了參加好友的婚禮,一方面也回來碩士班的母校進行合作的研究。進入到台灣的校園之後,又越來越濃厚的感受到日本和台灣念研究所的不同。提供一些經驗分享: 1.日本的大學研究室如果走傳
Thumbnail
念研究所其實有點類似於進入職場,透過出國留學,除了可以拿到學位之外,也可以實習一下在當地長居的感覺。 最近回到台灣,一方面是為了參加好友的婚禮,一方面也回來碩士班的母校進行合作的研究。進入到台灣的校園之後,又越來越濃厚的感受到日本和台灣念研究所的不同。提供一些經驗分享: 1.日本的大學研究室如果走傳
Thumbnail
為了增加15K的月收入 =沒有作業討論的時間 =沒有深度學習的時間 =沒有發展自我的時間 =沒有同儕社團的時間 =沒有發展親情友情甚至是愛情的時間。
Thumbnail
為了增加15K的月收入 =沒有作業討論的時間 =沒有深度學習的時間 =沒有發展自我的時間 =沒有同儕社團的時間 =沒有發展親情友情甚至是愛情的時間。
Thumbnail
「教學相長」這件事,在我的工作生活當中一直不斷被印證著。
Thumbnail
「教學相長」這件事,在我的工作生活當中一直不斷被印證著。
Thumbnail
跟研究生新鮮人談談研究生這一行。雖然等一下我所談的都是個人蠻主觀的意見,不過我當過七年的研究生,教書二十年來也指導過不少的研究生,所以這些主觀意見,我覺得應該還是會有些參考價值才對。 跟研究生關係最密切的,應該是指導教授了。所以一開始我就從我與我的兩位指導教授之間的一段故事說起。
Thumbnail
跟研究生新鮮人談談研究生這一行。雖然等一下我所談的都是個人蠻主觀的意見,不過我當過七年的研究生,教書二十年來也指導過不少的研究生,所以這些主觀意見,我覺得應該還是會有些參考價值才對。 跟研究生關係最密切的,應該是指導教授了。所以一開始我就從我與我的兩位指導教授之間的一段故事說起。
Thumbnail
今早朋友轉發一則關於生科生的訊息:無良實驗室主持人將學生逼到洗腎,苦主前幾天突發心衰竭去世,如果人的努力不被尊正的時候,請立刻停損,人生志向重要,生命更重要,除外在名譽,我們還有重要的朋友和家人。 常聞道「一日生科,終生科科。」以前總覺過於誇張,相信「事在人為,靠一己之力人終可以走出一片天。」後來學
Thumbnail
今早朋友轉發一則關於生科生的訊息:無良實驗室主持人將學生逼到洗腎,苦主前幾天突發心衰竭去世,如果人的努力不被尊正的時候,請立刻停損,人生志向重要,生命更重要,除外在名譽,我們還有重要的朋友和家人。 常聞道「一日生科,終生科科。」以前總覺過於誇張,相信「事在人為,靠一己之力人終可以走出一片天。」後來學
Thumbnail
每個同事在離開了工作崗位之後都有著他們自己獨特又精彩的人生,而工作只不過是一種有著具體產出回報社會並獲得薪水的活動,絕對不是人生的全部,如何維持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不僅是國家在制度上的支持,同時也是每個人對於自己的探索與學習。
Thumbnail
每個同事在離開了工作崗位之後都有著他們自己獨特又精彩的人生,而工作只不過是一種有著具體產出回報社會並獲得薪水的活動,絕對不是人生的全部,如何維持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不僅是國家在制度上的支持,同時也是每個人對於自己的探索與學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