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的用途理論》打造用戶願意使用的產品和服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前言

哈佛商學院教授克雷頓.克里斯汀生是偉大的管理大師,管理者或做產品的應該沒有人不知道他,他的著作豐富《創新的兩難》、《創新者的解答》(KOBO)、《創新者的修煉》(KOBO)、《創新者的 DNA》(KOBO)、《創新的用途理論》(KOBO),都對商業界帶來巨大影響,包含 Apple 創辦人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 Netflix 創辦人與執行長里德‧哈斯廷斯(Reed Hastings)、Amazon 創辦人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
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曾說,書架上唯一一本商業管理書就是《創新的兩難》。
還有一本《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KOBO)是他鼓勵學生除了思考企業的成功外,轉向思考我們人生中最重要的「個人」發展。這本在我對職涯迷惘時,成了生涯規劃的提醒,幫助我開始思考這輩子究竟想過什麼樣的生活?未來有機會再分享這本非常棒的書。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哈佛商學院最重要的一堂課(全新增修版)
增修版序 勇於面對人生的驚濤駭浪…www.books.com.twa
前一陣子做產品時非常低潮,迷惘到底怎麼找出使用者的痛點?做出使用者想用且滿意的產品?即使閱讀過 Marty 《產品專案管理全書》(KOBO),但此書告訴我的是如何建立產品經理的 Mindset ,並沒有告訴我該如何做產品,但很幸運的是我在克里斯汀生《創新的用途理論》找到了思考的方向。
《產品專案管理全書》產品專案經理必備聖經
Marty Cagan…medium.coma

破壞式創新與用途理論

克里斯汀生在1995年提出的破壞式創新理論已成為一種有效的方法,現今我們正在使用的產品都是很好的例子:Apple、Amazon、Airbnb、Netflix、台積電。
💡 破壞式創新:是指將產品或服務透過科技性的創新,並以低價、好用、便利等特色吸引特殊目標消費族群(非主要目標客群)。它破壞舊有的市場、產品與技術,開發低階與尚未發現的新市場。
雖然一直知道 Amazon 很厲害,但身處在台灣感受不深,直到最近閱讀《Amazon無限擴張的零售帝國》(KOBO)後,才了解亞馬遜持續創新的策略面,貝佐斯根本有征服全球的策略藍圖(可能有些人還以為他們只是電商),直到 Amazon 茁壯時,很多產業才意識到威脅。
Photo by Simon Bak on Unsplash
破壞式創新能說明與預測可能遭到顛覆的公司有哪些行為,並揭露績優企業因應起出看似微不足道的威脅時所犯的錯誤,也教導現有企業如何預測眼前可能是最大破壞性威脅的創新。但並未告訴我們該往何處創新或如何創新,然而用途理論可以做到這些。

同一種奶昔,但不同用途

有一家速食連鎖店花了好幾個月詳盡地研究:如何增加奶昔的銷售量?
他們找了典型奶昔消費者,詢問「我們要怎麼改進,才能讓你多買一些奶昔?是降價呢?還是要更濃稠一點?或是多點巧克力味道?」他們根據顧客意見做了多項嘗試,持續創新商品,行銷人員也使出渾身解數,但數個月的業績毫無起色。
克里斯汀生已截然不同的方式來探索問題:顧客的生活中出現什麼「任務」需要解決,促使他來這家餐廳買奶昔?
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需要處理的任務,我們因此購買商品或服務來完成這些任務。

早上的奶昔

改採這個觀點以後,並長時間觀察顧客,結果發現竟然有不少顧客在早上9點以前獨自來買奶昔,而且幾乎只買奶昔,買了就直接上車帶走。後來他們發現這些早上買奶昔的顧客都想解決同樣的任務:開車上班的路途很遙遠又無聊,需要東西為整趟路程增添樂趣,而且他們還不餓,只需要一個東西來墊胃。
Photo by Thái An on Unsplash
為什麼奶昔成為他們的唯一選擇?從顧客給予的回饋,發現香蕉消化太快、甜甜圈太容易掉屑又黏手、貝果太乾、巧克力棒早上吃太罪惡了。奶昔成為了最完美的產品,用吸管可以吸很久、不會弄髒、單手好拿,而且不會很快就餓。

下午的奶昔

下午和晚上也賣出很多奶昔,但這時的奶昔與通勤無關。每週家長都必須對孩子種種要求說「不」,例如「不准買新玩具、不准養狗」,但也在找其他機會培養親子關係。當與孩子站在速食店時,孩子提出「可以點一杯奶昔嗎?」機會終於來了!距離正餐還有點時間,盡量不要讓孩子太飽吃不下正餐,也不要不健康的油炸食物,在那當下,奶昔成為了完美產品。

奶昔的用途理論

如果餐廳只是把爸爸和通勤者的調查回應加以平均,焦點放在如何使產品大致上「變好」,利如「更濃」、「更甜」、「更大杯」,那就放錯重點了,對任何顧客來說都派不上用場。
我們需要了解顧客在特定的情境下想完成的「任務」,顧客在一天內面對兩種不同的情境,為了完成兩項截然不同的任務而買奶昔。每個任務的競爭對手都不一樣,早上是和貝果、營養棒、新鮮果汁競爭;下午是和逛玩具店或趕回家打球的時間競爭,所以要根據不同的任務來評估奶昔是不是能成為消費者的最佳選擇。

重點不是產品,而是顧客想要的進步

拆解用途理論

克里斯汀生把那個進步稱為「用途」(Job),也就是說,顧客為了完成某些任務而「雇用」(Hire)產品或服務。
顧客其實不是購買產品或服務,而是為了讓生活有所進步(Progress),才把那些東西拉進生活中。
把「用途」界定為某人在特定的情境中所追求的進步。刻意挑選「進步」這個詞,它代表朝著某個目標或願望前進。用途是取得進步的過程,很少是單一獨立事件,而且不見得一定是因為有「問題」,才會出現用途。成功的創新可以讓顧客達到想要的進步、解決麻煩,而且實現未滿足的願望,取代之前不足獲不存在的解決方案?
因為用途都在日常生活中出現,所以界定用途時,「情境」(Circumstance)是核心,也是創新的關鍵。用途的界定一定和特定的脈絡有關,這樣才能開發出成功的解決方案。界定用途的情境時,可能需要回答數十個重要的問題,例如「你在哪裡?」、「什麼時候?」、「你跟誰再一起?」等。情境概念也可延伸到其他脈絡,例如人生階段、家庭狀況、財務狀況等。
考量以上元素,用途本來就很複雜多元,它不只有功能面用途,還有社會面和情感面。我們往往把焦點集中在功能或實務需求上,但有時消費者在社會面或情感面的需求可能遠遠超過功能面的需求。
用途理論的主要焦點不是放在「誰」做了某件事或做了「什麼」,而是「為什麼」。
💡 同場加映 Simon Sieck《先問,為什麼?》(KOBO)書中提到的知名黃金圈理論,有點像是用途理論延伸到企業為什麼做這個產品,另外也可以把黃金圈理論用於個人,找到創造長期成功的關鍵。

使用 Airbnb 的用途

光從功能面用途看 Airbnb 的話,那是為出差的人提供過夜的地方,它是和旅館業競爭,而且你可能會想誰想付錢且沒隱私的睡在陌生人家中?
Airbnb 一開始是共同創辦人布萊恩.切斯基(Brian Chesky)在生活中需要解決的任務:身為大學畢業新鮮人,他在舊金山幾乎付不起房租,更別說是買門票去看當地的設計大展,當地旅館都已爆滿,肯定有一些跟他懷抱設計夢想的年輕人也很拮据,所以他想到可以「出租」公寓裡的床墊來籌措門票,他自己想像到其他城市參加設計展時也會想租用。他很想要參與某件事,但又不像遊客造訪某地,或為此積欠大筆卡債。
Airbnb 找出消費者想要的用途:大家使用 Airbnb 不只是為了在某個地方過夜,而是因為在某個地方過夜可以參與某件他們想參與的事,而且還可以擁有比全球的連鎖旅館更真實的在地體驗。
Photo by Kyle Glenn on Unsplash
消費者選用 Airbnb 的情境,和他們選用旅館的情境截然不同。競爭對手不只是旅館,他也為「借住朋友家」或「乾脆放棄旅遊」的人提供了另一種選擇

在疫情底下的 Airbnb

今年 Covid-19 重創航空業、旅遊業、娛樂業,至今還是無法回復到疫情前的市場,各國損失嚴重,相關企業也面臨巨大財物損失。Airbnb 也必須在第一時間裁掉25%的員工,為此 CEO 還寫了一封完美分手信給員工。
Airbnb 裁員公開信 (中英對照):一封 Co-founder & CEO Brian Chesky 的來信
Airbnb CEO Brian Chesky 宣布裁員 25% 的公開信。讀完覺得富有同理心並思考周到,很值得每位 CEO 參考!medium.coma
正當美國各大城市疫情嚴重下, Airbnb 卻注意到消費者的需求。雖然行動受限,但人們還是想外出,城市居民開始遠離城市公寓,並躲進遠離都市的度假屋的「社會現象」。
就在這幾個月間, Airbnb 快速大改策略,推出「郊區短居」體驗概念。在6月重新設計了產品,去除「城市」這些元素,向使用者展示其郊區單獨又有特色的小木屋、海濱別墅等各種住宿選項。品牌形象為了讓人感受外出不可怕,大量使用自然插畫或照片取代過去「人與人互動」的照片,減少讓人聯想到大城市的元素。

競爭不限於同類產品

在做競品分析時,我們往往認為競爭只出現在同產業裡。但從用途理論觀點來看就不是這麼一回事。
Netflix 執行長里德.哈斯廷斯(Red Hastings)曾被問: Netflix 是否跟亞馬遜(Amazon Prime Vedio)競爭?他回答:「其實我們是和你放鬆時做的每件事競爭。我們和電玩、喝酒、其他影片網站(例如 Youtube)、桌遊競爭,酒就是特別頑強的競爭對手。」
BMW 長久認為它是「高性能汽車業」,但經過2008年經濟衰退、環保意識抬頭、城市化趨勢,他們發現消費者真正想要的用途是「移動」(Mobility),如何輕鬆從 A 點抵達 B 點。所以 BMW 是和傳統高級車競爭,但也和 Tesla、Uber、Zipcar、Google 自駕車等競爭。
創新宇宙的中央不是顧客,而是顧客心中的用途。

如何發覺用途?

發覺用途沒有唯一正確的方法,不過本書藉著「用途」的視角,能為我們提供思考的方向和觀點。問題不在於我們使用的工具,而是我們在找什麼,以及如何把觀察到的東西拼組再一起。用途分析不需要拋棄已經搜集到的資料和研究,這些都可以作為發覺重要洞見的起點。
Amazon 創辦人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觀點可抵八十分的智商。」

5種發覺用途的方法

  1. 從生活中尋找
生活中尚未解決的任務就是創新的沃土,觀察我們自己,生活清楚顯現出我們需要什麼,對我們很重要的事情,對其他人很可能也很重要。
2. 從「尚未消費」中尋找機會
「尚未消費」(Nonconsumer)當消費者找不到滿意的方案時,他們可能決定選擇不消費。公司往往只想到如何從競爭對手搶生意,而不是去尋找潛在的需求,一但眼見拓展到同類競爭以外,突破性創新的市場可能遠比傳統的競爭規模還大。
3. 變通與勉強湊合的做法
當消費者對現有的解決方案並不滿意,又非常想要解決問題,因此大費周章拼湊解決方案,身為創新者,應該會讓我們的心跳稍微加速一點。
4. 探究沒人想做的事
我們不想做的事情,可能和想做的事情一樣多,把那些不想做的稱為「負面用途」(Negative Jobs),往往是最佳的創新機會。
5. 不尋常的用途
從觀察顧客如何使用你的產品,也可以發現很多新的商機,尤其顧客的用法和公司預期的用法大相徑庭的時候。

做產品的思考練習

本文僅分享書中精華的部分,書中的觀點博大精深,作者舉了非常多創新企業的例子幫助我們了解,雖然沒辦法一下子就想到創新什麼,但書中的理論教我們如何思考,而不是思考什麼,有時候會聽到有些人說理論過時、不實用,但我來說好的理論、模型、框架都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理論可以幫助我們提出正確的問題,梳理思考脈絡,是思考輔助的方法。
讓我們有方向的去想以下問題:
  • 顧客選擇你的產品或服務的真正原因是什麼?或他們選擇其他產品的原因?
  • 你的產品或服務如何幫顧客在生活中取得進步?他想在什麼情境中取得進步?進步達到哪些功能面、情感面和社會面的哪些效果?
  • 你的產品或服務在傳統的產業觀點外面臨哪些競爭對手?
  • 你的產品或服務是否提供太多顧客不願花錢購買的多餘東西?
我們也可以想想,閱讀此篇或本書的我們,是想雇用用途理論達成什麼進步呢?

參考資料

創新的用途理論:掌握消費者選擇,創新不必碰運氣
創新,一直是重要的顯學。沒有經驗的創新嚮往者,經常以為「天馬行空」是創新的模態,並且以此來批判「制度」、「紀律」是創新的障礙。其實創新是有方法的,是需要很有紀律的依循法則,一而再有自律的自我要求來進行創新的過程,才能提高創新的成功率。…www.books.com.twa
創新的兩難
2000年科管百大 / 「全球商業書籍獎」美國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創新大師 克雷頓.克里斯汀生…www.books.com.twa
克里斯汀生創新經典套書
書名:克里斯汀生創新經典套書,語言:繁體中文,ISBN:4717211023174,出版社:天下雜誌,作者:克雷頓‧克里斯汀生,譯者:李芳齡,李田樹,洪慧芳,出版日期:2017/08/04,類別:商業理財www.books.com.twa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1會員
26內容數
透過數位專案經理和產品經理的經歷,分享工作經驗、產品思維等內容,以及各大神產品好書重點整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olin Tsai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書是一本易懂的產品經理指南,搭配自身經驗案例,有系統地介紹極致產品須具備的原則。我們可以看到作者在 20 年的產品經理職涯,經歷不斷踩坑、爬出來又跌進去的過程中,如何於挫敗中進步,打造極致產品。 如果你打算研發出一款膾炙人口的產品,務必關注三個關鍵性要素:剛需、痛點和高頻。
Marty Cagan 是當前科技類專案管理方面公認的意見領袖。他曾在惠普、網景、eBay等全球最成功的公司擔任高階管理者,負責定義、打造產品。後來創辦矽谷產品團隊公司(SVPG),擔任許多知名公司的產品教練與顧問。2019年受邀至台灣分享產品思維,也是本書的重點精華。
《影響力》大多都是來自於作者的親身體驗,儘管從參與式觀察學習到千百種讓人順從的策略,但大致可歸納為六個基本類型。每個類型都是從一種能指導人們行為的基本心裡原則衍生而來,因此,這些順從策略才具有左右人們行為的力量。
Retrospective 是讓團隊回想上個 sprint ,並為下一個 sprint 制定改善計畫的機會。這是團隊改進的機會,確保所有團隊成員都應該參加。
梁寧著名產品人,經歷橫跨 BAT,與中國知名企業(京東、美團、小米)有長期深度交流。聽完產品思維,不會讓你馬上學會產品規劃、心理學、創新等各種能力,在產品規劃時有系統且清晰的思維,去洞察用戶心態、發現痛點,是一條路的起頭。希望依序分享的心得除了讓大家認識課程外,也能幫助正在進行產品規劃感覺很茫然的人
想必擔任軟體產品經理們,都知道有本人人都推薦的專案管理大師 Marty Cagan 產品書《啟示錄 打造用戶喜愛的產品》,很可惜已買不到了,但不用太難過,因為出了更符合現在環境的第二版《矽谷最夯‧產品專案管理全書》,因為中文名稱與第一版差太多,一開始我沒意識到是同本書再版。
本書是一本易懂的產品經理指南,搭配自身經驗案例,有系統地介紹極致產品須具備的原則。我們可以看到作者在 20 年的產品經理職涯,經歷不斷踩坑、爬出來又跌進去的過程中,如何於挫敗中進步,打造極致產品。 如果你打算研發出一款膾炙人口的產品,務必關注三個關鍵性要素:剛需、痛點和高頻。
Marty Cagan 是當前科技類專案管理方面公認的意見領袖。他曾在惠普、網景、eBay等全球最成功的公司擔任高階管理者,負責定義、打造產品。後來創辦矽谷產品團隊公司(SVPG),擔任許多知名公司的產品教練與顧問。2019年受邀至台灣分享產品思維,也是本書的重點精華。
《影響力》大多都是來自於作者的親身體驗,儘管從參與式觀察學習到千百種讓人順從的策略,但大致可歸納為六個基本類型。每個類型都是從一種能指導人們行為的基本心裡原則衍生而來,因此,這些順從策略才具有左右人們行為的力量。
Retrospective 是讓團隊回想上個 sprint ,並為下一個 sprint 制定改善計畫的機會。這是團隊改進的機會,確保所有團隊成員都應該參加。
梁寧著名產品人,經歷橫跨 BAT,與中國知名企業(京東、美團、小米)有長期深度交流。聽完產品思維,不會讓你馬上學會產品規劃、心理學、創新等各種能力,在產品規劃時有系統且清晰的思維,去洞察用戶心態、發現痛點,是一條路的起頭。希望依序分享的心得除了讓大家認識課程外,也能幫助正在進行產品規劃感覺很茫然的人
想必擔任軟體產品經理們,都知道有本人人都推薦的專案管理大師 Marty Cagan 產品書《啟示錄 打造用戶喜愛的產品》,很可惜已買不到了,但不用太難過,因為出了更符合現在環境的第二版《矽谷最夯‧產品專案管理全書》,因為中文名稱與第一版差太多,一開始我沒意識到是同本書再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隨著商業競爭日益激烈,企業領導者的個人品牌成為企業成功的重要因素。本文探討瞭如何以六個關鍵策略,幫助領導者建立強大的個人品牌,以強化企業形象並提升信任度。
Thumbnail
嘿,你是不是也在為自己的事業苦惱?想知道那些成功企業家是怎麼做到的嗎?今天我們就來聊聊 Steven Bartlett 的《The Diary of a CEO》,這本書可是藏了不少商業界的秘密武器哦!先說說為什麼你應該繼續看下去:如果你想在事業上有所突破,但又不知道從何下手,那麼這篇文章絕對適合你
Thumbnail
據報導,特斯拉CEO馬斯克在X上轉推一段賈伯斯談及雇用頂尖人才的影片,分享的文字認同了賈伯斯的「A級人才理論」:只雇用最優秀的人才,藉由建立A級人才團隊達到成功目的。賈伯斯的創業哲學:經營一家優秀能永續經營的企業!創新精神:如果我們不推翻自己,那就等著被別人給顛覆! (See:數位時代,202
Thumbnail
這本書的作者狄波諾,是著名的心理學家,劍橋大學醫學博士。被歐洲創新協會列為歷史上對人類貢獻最大的250人之一,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位商業思想家之一。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談論品德是諸位大師,擺在第一位重要性格,沒有誠信與正直,根本免談成功,故事分享了史蒂芬。柯維、巴菲特與風險投資人,如何看待品德的,而沒有品德的人,會很難走回正途,因為他們已經漸漸習慣,用背叛與欺騙,迅速獲得回報,呼籲每個人最看重的就是自我德性。
Thumbnail
本文介紹由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撰寫的《賈伯斯傳 Steve Jobs》。特別提及賈伯斯的性格:事事都要掌握在手、固執、要求高,如何令他人生大起大跌。文章亦回顧了賈伯斯及蘋果產品怎樣徹底地影響和改變了大家的生活。
Thumbnail
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認為,根據個人選擇的「思考方式」,既能創造出美好的人生,也可能將其毀滅。在人生中遭遇到意料之外的阻礙,思考前進方向時,一切都得依照自己的「思考方式」進行判斷,而這一個個的判斷累積下來,所呈現的便是自己一生的成果。因此在迷惘時,能夠擁有做為判斷基準的正確「思考方式」,才會這麼重要。
Thumbnail
《賈伯斯傳 Steve Jobs》是蘋果公司創辦人賈伯斯唯一授權的自傳,由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撰寫。本文介紹艾薩克森如何被說服為賈伯斯寫傳記,和分享賈伯斯打破被父母棄養的宿命,看似悲劇的出生卻遇上盡力栽培他的養父,後來成功打創蘋果產品。文中也感概賈伯斯與親生父親戲劇性的重遇。
Thumbnail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作者是以「破壞式創新」理論聞名的克里斯汀生,用企業理論討論三個人生問題,希望能幫助大家尋找人生的意義。   1️⃣如何才能樂在工作? 🎯找到發自內心想做的事情,讓你的熱情燃燒 🎯從追求目標的過程中不斷計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隨著商業競爭日益激烈,企業領導者的個人品牌成為企業成功的重要因素。本文探討瞭如何以六個關鍵策略,幫助領導者建立強大的個人品牌,以強化企業形象並提升信任度。
Thumbnail
嘿,你是不是也在為自己的事業苦惱?想知道那些成功企業家是怎麼做到的嗎?今天我們就來聊聊 Steven Bartlett 的《The Diary of a CEO》,這本書可是藏了不少商業界的秘密武器哦!先說說為什麼你應該繼續看下去:如果你想在事業上有所突破,但又不知道從何下手,那麼這篇文章絕對適合你
Thumbnail
據報導,特斯拉CEO馬斯克在X上轉推一段賈伯斯談及雇用頂尖人才的影片,分享的文字認同了賈伯斯的「A級人才理論」:只雇用最優秀的人才,藉由建立A級人才團隊達到成功目的。賈伯斯的創業哲學:經營一家優秀能永續經營的企業!創新精神:如果我們不推翻自己,那就等著被別人給顛覆! (See:數位時代,202
Thumbnail
這本書的作者狄波諾,是著名的心理學家,劍橋大學醫學博士。被歐洲創新協會列為歷史上對人類貢獻最大的250人之一,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位商業思想家之一。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談論品德是諸位大師,擺在第一位重要性格,沒有誠信與正直,根本免談成功,故事分享了史蒂芬。柯維、巴菲特與風險投資人,如何看待品德的,而沒有品德的人,會很難走回正途,因為他們已經漸漸習慣,用背叛與欺騙,迅速獲得回報,呼籲每個人最看重的就是自我德性。
Thumbnail
本文介紹由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撰寫的《賈伯斯傳 Steve Jobs》。特別提及賈伯斯的性格:事事都要掌握在手、固執、要求高,如何令他人生大起大跌。文章亦回顧了賈伯斯及蘋果產品怎樣徹底地影響和改變了大家的生活。
Thumbnail
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認為,根據個人選擇的「思考方式」,既能創造出美好的人生,也可能將其毀滅。在人生中遭遇到意料之外的阻礙,思考前進方向時,一切都得依照自己的「思考方式」進行判斷,而這一個個的判斷累積下來,所呈現的便是自己一生的成果。因此在迷惘時,能夠擁有做為判斷基準的正確「思考方式」,才會這麼重要。
Thumbnail
《賈伯斯傳 Steve Jobs》是蘋果公司創辦人賈伯斯唯一授權的自傳,由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撰寫。本文介紹艾薩克森如何被說服為賈伯斯寫傳記,和分享賈伯斯打破被父母棄養的宿命,看似悲劇的出生卻遇上盡力栽培他的養父,後來成功打創蘋果產品。文中也感概賈伯斯與親生父親戲劇性的重遇。
Thumbnail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作者是以「破壞式創新」理論聞名的克里斯汀生,用企業理論討論三個人生問題,希望能幫助大家尋找人生的意義。   1️⃣如何才能樂在工作? 🎯找到發自內心想做的事情,讓你的熱情燃燒 🎯從追求目標的過程中不斷計